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南环岛高铁站点周边建设用地扩张及其影响机理
1
作者 熊昌盛 胡宇瑶 +2 位作者 周博 刘学 栾乔林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38-950,共13页
文章从理论上辨析高铁站点对周边建设用地扩张的影响机理与影响范围,并围绕海南环岛高铁展开实证研究,通过GIS缓冲区分析揭示了不同高铁站点对周边建设用地扩张的影响范围与强度差异,并借助地理探测器揭示不同高铁站点周边建设用地扩张... 文章从理论上辨析高铁站点对周边建设用地扩张的影响机理与影响范围,并围绕海南环岛高铁展开实证研究,通过GIS缓冲区分析揭示了不同高铁站点对周边建设用地扩张的影响范围与强度差异,并借助地理探测器揭示不同高铁站点周边建设用地扩张存在差异化影响的原因。结果表明:1)海南环岛高铁各站点建设运营后,其周边建设用地均出现了扩张;2)海南环岛高铁24个站点中有20个对周边建设用地扩张的影响范围集中在0.5~3.5 km内,且该20个高铁站点对周边建设用地扩张的影响主要呈现“高铁―主城区”“高铁―城镇中心”“高铁―旅游景区”3种方向;3)20个高铁站点对周边建设用地扩张的影响强度差异主要与高铁站点自身属性以及所处社会经济环境、区位条件和自然条件等因素有关,且不同因素的影响力大小呈“所处社会经济环境>所处区位条件>高铁站点自身属性>所处自然条件”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站点 建设用地扩张 影响机理 海南环岛高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服务满意度对农村居民获得感的影响
2
作者 杜秀予 李芬 《热带农业工程》 2024年第1期46-53,共8页
文章基于OLS回归模型,探讨了公共服务满意度对农村居民获得感的作用,并对其收入异质性和影响路径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1)公共服务满意度与农村居民获得感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2)公共服务满意度对农村不同收入群体的获得感存在不同的... 文章基于OLS回归模型,探讨了公共服务满意度对农村居民获得感的作用,并对其收入异质性和影响路径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1)公共服务满意度与农村居民获得感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2)公共服务满意度对农村不同收入群体的获得感存在不同的影响效应;(3)社会公平感作为调节变量,其在公共服务满意度与农村居民获得感中的调节作用得到了部分检验。由此提出:应以农村居民需求为导向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满意度,以公共服务满意度为依托提升农村居民的获得感,以社会公平感为抓手增强农村居民的获得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服务满意度 农村居民获得感 收入异质性 调节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20年海南省耕地林果化的时空分异及驱动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杨绪红 金晓斌 +3 位作者 贾培宏 范渊 顾铮鸣 周寅康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33-240,F0003,共9页
耕地林果化是指原本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被用于植树种果的现象,揭示耕地林果化时空分异及驱动因素对科学管理耕地、稳定粮食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土地类型变化视角,以海南省2000、2010和2020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综合利用转移矩阵... 耕地林果化是指原本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被用于植树种果的现象,揭示耕地林果化时空分异及驱动因素对科学管理耕地、稳定粮食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土地类型变化视角,以海南省2000、2010和2020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综合利用转移矩阵、地理探测器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系统分析了近20年海南省土地类型变化视角下的耕地林果化利用总体态势、时空分异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研究表明:2000-2020年海南省林果化耕地规模呈降低态势,耕地林果化增量规模从2000-2010年的1314.35 km^(2)下降到了2010-2020年的472.45 km^(2),且前时段的林果化耕地有397.61 km^(2)在后时段转回为了耕地。两个时段内,市县尺度耕地林果化利用现象空间差异明显,文昌、儋州的耕地林果化规模较高;网格尺度的耕地林果化空间分布格局基本相似,但格网耕地林果化比例具有明显差异。各时段驱动因子的解释能力不同,GDP增速、自然地形、区位因素是解释力较强的驱动因子;驱动因子是通过因子间交互作用影响耕地林果化利用,表现为双因子增强或非线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耕地 时空分异 耕地林果化 驱动因素 海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儒家思想的中国企业文化管理之特征、功能及构建 被引量:2
4
作者 黄崇利 彭正龙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02-204,共3页
儒家思想渊远流长,构成中国民族文化的核心。儒家思想鲜明的管理特征和强大管理功能对我国企业文化管理体系的建设具有深远指导意义。以儒家思想为基础来构建企业文化,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从儒家思想的管理特征和管理功能出发... 儒家思想渊远流长,构成中国民族文化的核心。儒家思想鲜明的管理特征和强大管理功能对我国企业文化管理体系的建设具有深远指导意义。以儒家思想为基础来构建企业文化,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从儒家思想的管理特征和管理功能出发,研究如何以儒家思想为核心来构建企业文化管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思想 企业文化 特征 功能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环境公共价值创造:理论框架与个案检视 被引量:7
5
作者 韩晓莉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0-45,共6页
在“五位一体”的发展战略下,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融为一体,生态环境公共价值实现成为公共治理的重要目标。作为公共治理的主体,地方政府在生态环境公共价值创造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解析环境公共价值的实现过程,可以以“两山论”... 在“五位一体”的发展战略下,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融为一体,生态环境公共价值实现成为公共治理的重要目标。作为公共治理的主体,地方政府在生态环境公共价值创造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解析环境公共价值的实现过程,可以以“两山论”为中线、政府绩效管理理论和马克·穆尔的公共价值创造理论为两翼,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战略—平台—绩效”分析框架。由对苍南县乡镇考绩的分析可知,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在国家力量推动下已成为地方治理公共价值选择的共识,如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求和如何把生态环境优势变为生产力已经融入地方政府治理创新全过程,“理念—目标—项目”的战略管理和“价值—愿景—效率”的绩效管理有效地推进了这一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公共价值 “两山论” PV-GPG 苍南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活动课对大学新生适应环境所起的教育作用
6
作者 符明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2期119-120,共2页
关键词 活动课 大学新生 适应环境 教育作用 经历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推动南海区域经济合作的策略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彭兴智 张礼祥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10,共8页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国家战略。在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下,文章运用系统分析、政策分析等方法,主要分析了海南自贸港建设推动南海区域经济合作的新机遇、挑战与对策。研究结论表明,党的二十大关于...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国家战略。在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下,文章运用系统分析、政策分析等方法,主要分析了海南自贸港建设推动南海区域经济合作的新机遇、挑战与对策。研究结论表明,党的二十大关于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方针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推动南海区域经济合作提供了新机遇,但自贸港建设与区域合作也面临一系列问题和挑战。对此,文章提出海南自贸港建设要面向东南亚推动以制度型开放为核心的高水平对外开放,依托博鳌亚洲论坛加强区域交流,构建“南海经济合作圈”,以特色产业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南海国家和地区的合作,打造海南自贸港—东盟互联互通,推进建设“两个总部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自由贸易港 区域合作 东南亚 东盟 南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立性视角下公共政策评估的主体建构和选择策略 被引量:3
8
作者 周志忍 徐艳晴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41-151,共11页
基于独立性视角探讨政策评估的主体建构和选择策略。结构独立性考察框架由行政隶属关系、资源依赖度、评估资助方、项目委托方式、政策过程前期介入等五要素构成。运用该框架分析权威政策主体、政策研究组织、一般社会公众,每类主体都... 基于独立性视角探讨政策评估的主体建构和选择策略。结构独立性考察框架由行政隶属关系、资源依赖度、评估资助方、项目委托方式、政策过程前期介入等五要素构成。运用该框架分析权威政策主体、政策研究组织、一般社会公众,每类主体都不是大一统式的存在,其内部结构复杂性意味着次级主体独立性上的差异。政策周期不同阶段的任务特性、资源约束和成本/收益考量构成政策评估的“情境属性”。主体建构和情境属性的结合,形成独立性视角下政策评估主体的选择策略,包括主体独立性内在要求、主体选择优先次序、其他考虑要素。西方国家强调政策评估独立性更多出于党派政治逻辑,我国强调独立性主要出于理性和科学逻辑。坚持政策评估的独立性原则是制度自信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评估 独立性 主体建构 选择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旅游岛战略实施对海南岛城镇建设用地扩张的净效应与作用机理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熊昌盛 梁雅嘉 +2 位作者 胡宇瑶 倪晓露 栾乔林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9-68,共10页
研究目的:评估国际旅游岛战略实施对海南岛城镇建设用地扩张的净效应,并分析其作用机理。研究方法:断点回归与地理探测器。研究结果:(1)国际旅游岛战略实施使全岛城镇建设用地扩张的速度提高了30%左右,且主要集中在战略实施的前4年,但... 研究目的:评估国际旅游岛战略实施对海南岛城镇建设用地扩张的净效应,并分析其作用机理。研究方法:断点回归与地理探测器。研究结果:(1)国际旅游岛战略实施使全岛城镇建设用地扩张的速度提高了30%左右,且主要集中在战略实施的前4年,但存在高估的可能;(2)国际旅游岛战略实施对全岛各市县城镇建设用地扩张的影响存在地区差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其城镇建设用地扩张规模更大;(3)国际旅游岛战略实施对全岛城镇建设用地扩张的驱动存在阶段性变化,前期主要是投资和产业发展驱动,后期则与城镇人口增长密切相关,但在开发国际化旅游市场的目标实施上不甚理想。研究结论:为揭示区域发展战略实施对城镇建设用地扩张的作用机理与效果提供了新的思路借鉴,能够为协调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及城镇建设用地扩张的有效治理提供相关决策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城镇建设用地扩张 政策净效应 断点回归 地理探测器 海南国际旅游岛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铁站点周边LUCC的时序异质性及成因分析——以海南环岛高铁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熊昌盛 田宇 栾乔林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4-134,共11页
研究目的:辨析海南环岛高铁站点周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的时间演化特征,探究政府与市场因素在其中的作用,为合理安排高铁站点周边土地资源开发时序、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研究方法:缓冲区分析、强度分析与地理探测器。研究结果... 研究目的:辨析海南环岛高铁站点周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的时间演化特征,探究政府与市场因素在其中的作用,为合理安排高铁站点周边土地资源开发时序、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研究方法:缓冲区分析、强度分析与地理探测器。研究结果:(1)2005—2020年,海南环岛高铁各站点周边LUCC主要表现为建设用地扩张、林地减少与耕地动态平衡;(2)海南环岛高铁各站点周边LUCC规模及强度在建设期要高于运营期;(3)海南环岛高铁各站点周边LUCC在建设期主要受所在地区政府投资的影响,而运营期则主要受所在地区市场状况的影响。研究结论:高铁站点所处地区政府投资及市场状况是引发周边LUCC并存在时序异质性的主要原因,应在不同时期协调好政府和市场在高铁站点周边土地资源开发中的力量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站点 土地利用/覆被 强度分析 海南环岛高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岛土地利用及产水量时空变化模拟 被引量:16
11
作者 韩念龙 张亦清 张伟璇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9-127,共9页
采用InVEST模型的产水模块研究海南岛1995—2015年的产水量时空变化,同时基于FLUS模型利用1995年与2015年两期的土地利用数据及自然、交通和社会因子,模拟2035年海南岛不同情景的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产水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995—201... 采用InVEST模型的产水模块研究海南岛1995—2015年的产水量时空变化,同时基于FLUS模型利用1995年与2015年两期的土地利用数据及自然、交通和社会因子,模拟2035年海南岛不同情景的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产水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995—2015年海南岛城镇化加剧导致建设用地增加,增加的建设用地主要来源于林地和耕地的转换;1995—2015年海南岛产水量处于增长状态,产水深度总体呈现出东北部高、西南部低的空间分布格局;2035年自然发展情景下海南岛仍延续快速城镇化的发展速度,建设用地将增加36.7%,由此导致海南岛产水量较2015年增长0.67%;生态空间保护情景下的产水量增长率为-0.21%,实施生态保护措施可以很好地抑制产水量的增加,能够降低洪涝风险,保障海南岛生态系统产水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产水量 InVEST模型 FLUS模型 海南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资产并重管理背景下土地管理制度体系构建的思考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海贝 宋晓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2期260-263,共4页
随着土地资源资产化,资产管理也提上议事日程,在资源管理与资产管理并重的背景下,构建土地管理制度体系,有利于发挥“1+1>2”的制度协同效应。理论与实践表明,地权地用制度是土地资源资产管理的两项基础制度,二者相对独立但存在耦合... 随着土地资源资产化,资产管理也提上议事日程,在资源管理与资产管理并重的背景下,构建土地管理制度体系,有利于发挥“1+1>2”的制度协同效应。理论与实践表明,地权地用制度是土地资源资产管理的两项基础制度,二者相对独立但存在耦合协同关系。因此,有必要基于地权地用构建土地管理制度体系架构,并将建立统一的地权分类体系、拓展地用制度外延与内涵作为制度建设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权利 土地用途 体系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6-2020年海南岛水源涵养量时空变化及地理探测 被引量:12
13
作者 韩念龙 刘子荣 +1 位作者 贾培宏 张伟璇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93-201,共9页
[目的]分析影响海南岛水源涵养量时空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为海南岛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重点区域识别及保护,水资源管理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基于InVEST模型产水量模块,定量分析海南岛1996-2020年水源涵养的时空... [目的]分析影响海南岛水源涵养量时空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为海南岛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重点区域识别及保护,水资源管理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基于InVEST模型产水量模块,定量分析海南岛1996-2020年水源涵养的时空变化,并对海南岛的水源涵养影响因素展开地理探测分析研究。[结果]①1996-2020年海南岛水源涵养总量略微上升,多年平均水源涵养量为41.77 mm,水源涵养总量为1.42×10^(9)m^(3)。空间上,海南岛水源涵养分布呈现东高西低及北高南低的特征。各地类中,林地的水源涵养能力较强,且面积占比大,对海南岛水源涵养量的贡献显著。②水源涵养量有较强的空间正相关性,呈现明显聚集特征,水源涵养重点区域主要分布于海南岛东中部、东部沿海海岸带以及海口市西部的火山熔岩湿地。③各因子对水源涵养影响力从大到小依次为降水量、土地利用类型、实际蒸散发和高程;因子交互作用,尤其是降水与土地利用的交互显著增强水源涵养分布的解释。[结论]气候作用和人类活动主导了海南岛水源涵养量空间格局。未来既要充分考虑气候变化对水源涵养的影响,通过建立有效措施确保海南岛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有效适应全球变化,又要通过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管理,确保土地生态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岛 水源涵养 空间自相关 地理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贸港发展与海南-南海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彭兴智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158-1168,共11页
在经济地理学的理论视野下,海南岛的岛屿特征、海洋属性与离岛空间特质以及自贸港的特殊制度安排,为推动区域一体化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文章提出海南—南海的经济地理新概念,构建由空间理念、空间机制与空间行为3个维度组成的分析框架... 在经济地理学的理论视野下,海南岛的岛屿特征、海洋属性与离岛空间特质以及自贸港的特殊制度安排,为推动区域一体化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文章提出海南—南海的经济地理新概念,构建由空间理念、空间机制与空间行为3个维度组成的分析框架,并探讨自贸港发展推动海南—南海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路径和前景。结果表明,空间理念、空间机制、空间行为在自贸港发展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发挥文化理念动力、规则制度动力、行为利益动力的作用。在空间理念层面,自贸港发展过程中应落实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新发展理念;在空间机制层面,自贸港发展过程中要加强制度创新、完善海洋治理;在空间行为层面,自贸港发展过程中要构建海南—南海空间内的循环经济圈,强化“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作。总体而言,面对国际体系转型与贸易保护主义,把握自贸港建设与区域一体化的内在逻辑、影响机制与实践路径,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南海 经济地理 海南岛 自贸港 区域经济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东环高铁站点对周边建设用地扩张的净效应:反事实分析框架的视角 被引量:2
15
作者 熊昌盛 胡宇瑶 高海霞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91-102,共12页
研究目的:评估海南东环高铁站点对周边建设用地扩张的净效应,为实现高铁站点周边土地资源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反事实分析框架与FLUS模型。研究结果:(1)2010—2018年海南东环高铁各站点周边建设用地均呈扩张态势,其中海口东... 研究目的:评估海南东环高铁站点对周边建设用地扩张的净效应,为实现高铁站点周边土地资源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反事实分析框架与FLUS模型。研究结果:(1)2010—2018年海南东环高铁各站点周边建设用地均呈扩张态势,其中海口东站与三亚站周边建设用地扩张规模最大;(2)海南东环高铁中有6个站点对周边建设用地扩张的作用范围在1.5~3.5 km左右,另有4个站点因受其他因素的主导影响而难以有效界定其作用范围;(3)对于识别出作用范围的6个站点,其开通运营使周边建设用地净增加了18.39 km^(2),且主要沿着“高铁站点—主城区”“高铁站点—旅游景区”方向分布;(4)相比于“事前—事后”评估思路,反事实分析框架下高铁站点对周边建设用地扩张的作用结果更趋近于净影响。研究结论:引入反事实分析框架与FLUS模型有助于客观认识高铁站点对周边建设用地扩张的净效应,研究结果能够为协调站点周边土地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更为准确的决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用地扩张 反事实分析框架 FLUS模型 高铁站点 净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海岛智慧农业产业发展策略——以海南省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谢春云 王宁 《农村实用技术》 2023年第11期38-39,共2页
智慧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重点介绍了智慧农业的结构特点,分析了海岛智慧农业发展措施和经验,根据海岛农业基本现状,从增加资金投入、建设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培养农业信息人才、构建统一的物联网技术标准四个方面提出了... 智慧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重点介绍了智慧农业的结构特点,分析了海岛智慧农业发展措施和经验,根据海岛农业基本现状,从增加资金投入、建设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培养农业信息人才、构建统一的物联网技术标准四个方面提出了未来阶段海岛智慧农业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农业 数字化 网络化 生产智能化 海岛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国际旅游岛战略造成了地区间城镇建设用地扩张的马太效应吗? 被引量:1
17
作者 胡宇瑶 梁雅嘉 熊昌盛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4-73,共10页
研究目的:评估海南国际旅游岛战略是否造成了全岛城镇建设用地扩张的地区差异。研究方法:滑动t检验、反事实分析框架、FLUS模型与Dagum基尼系数。研究结果:(1)海南国际旅游岛战略实施后,全岛城镇建设用地扩张速度和规模均有明显提高,并... 研究目的:评估海南国际旅游岛战略是否造成了全岛城镇建设用地扩张的地区差异。研究方法:滑动t检验、反事实分析框架、FLUS模型与Dagum基尼系数。研究结果:(1)海南国际旅游岛战略实施后,全岛城镇建设用地扩张速度和规模均有明显提高,并呈现出“两极区>两轴区>中部区”的空间分布特点;(2)海南国际旅游岛战略实施前、后,海南岛城镇建设用地扩张存在较为明显的地区差异,且主要由地区间差异构成;(3)海南国际旅游岛战略实施会抑制海南各地区城镇建设用地扩张的马太效应。研究结论:海南岛城镇建设用地扩张因地区间社会经济基础差异而存在马太效应,但国际旅游岛战略的实施则通过全域覆盖、政策利好以及市场选择而对此产生了一定抑制作用。以期为区域发展战略实施背景下的地区间城市协调发展提供相应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建设用地扩张 马太效应 反事实分析框架 海南国际旅游岛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女性参与村庄治理的路径研究--以海南省W村为例
18
作者 杨璐 陈丽琴 《智慧农业导刊》 2023年第24期70-75,共6页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乡村发展与建设离不开当地女性的重要作用。农村女性作为乡村治理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对海南省W村10位女性从业者和17位女性村民的深度访谈,探讨农村女性参与村庄治理的基本现状...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乡村发展与建设离不开当地女性的重要作用。农村女性作为乡村治理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对海南省W村10位女性从业者和17位女性村民的深度访谈,探讨农村女性参与村庄治理的基本现状、困境,获取第一手详细资料,对提高农村女性公共治理参与能力提供一些有效参考。研究表明,W村女性参与村庄治理程度较低。经过深入研究发现,有四大困境影响其参与治理:生理困境、思想困境、受教育程度困境和自我认知错位。具体建议是,减少家庭对女性的束缚;为W村女性参与村庄治理提供社会资源支持;增强W村女性自我认同,提高性别平等意识;开发和培养W村女性的独特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女性 村庄治理 路径研究 女性参与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干部绩效考核与治理成效问题研究——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背景下两个县的乡镇考核为例 被引量:4
19
作者 韩晓莉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0-155,共6页
践行“两山”理念、谋求生态产品价值转换是基层领导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政绩,基层领导班子或领导干部绿色绩效考核是生态产品价值转换任务实现的关键。科学规范的考核能有效激发基层领导干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能动性,从而推进生... 践行“两山”理念、谋求生态产品价值转换是基层领导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政绩,基层领导班子或领导干部绿色绩效考核是生态产品价值转换任务实现的关键。科学规范的考核能有效激发基层领导干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能动性,从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厘清基层政府绿色绩效考核影响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政策理论机理之上,应制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一般性考核方法,增强地方政府绿色绩效管理的规范性;建立区域生态产品价值清单,严格落实绿色发展差异化考核;推进基层领导干部绿色发展学习交流常态化;通过建设“两库”对生态产品进行价值核算,突破绿色绩效考核难以量化的瓶颈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干部 绩效考核 生态产品 价值实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慢性病管理优化路径
20
作者 唐嘉鑫 《农村农业农民》 2023年第24期34-36,共3页
农村慢性病管理优化是乡村振兴战略和健康中国建设结合的关键点。本文从乡村振兴视域出发,梳理当前农村慢性病管理面临的困境,分析乡村振兴战略下优化农村慢性病管理的价值意蕴和发展机遇,提出采取丰富农村精神文明生活、建设专业人才... 农村慢性病管理优化是乡村振兴战略和健康中国建设结合的关键点。本文从乡村振兴视域出发,梳理当前农村慢性病管理面临的困境,分析乡村振兴战略下优化农村慢性病管理的价值意蕴和发展机遇,提出采取丰富农村精神文明生活、建设专业人才队伍、构建慢性病共治机制等举措,推动农村慢性病综合防治能力和健康管理水平提升,助力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管理 乡村振兴 健康乡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