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基于无人机与智能反射面的隐蔽通信系统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学敏 钱玉文 +3 位作者 宋耀良 束锋 陈魁宇 朱捷伟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6-396,共11页
隐蔽通信可以在被监控的情况下安全传输数据,是网络安全领域重要分支。然而,实际通信系统具有通信环境复杂、覆盖范围广等特点,这使得隐蔽通信很难部署。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智能反射面(IRS)与无人机(UAV)辅助的无线隐蔽通信系统。引... 隐蔽通信可以在被监控的情况下安全传输数据,是网络安全领域重要分支。然而,实际通信系统具有通信环境复杂、覆盖范围广等特点,这使得隐蔽通信很难部署。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智能反射面(IRS)与无人机(UAV)辅助的无线隐蔽通信系统。引入智能反射面作为中继节点转发发送者的信号,使用无人机作为发送者的友元节点,该友元节点通过发送人工噪声来干扰恶意用户对隐蔽通信的检测。在监听者接收噪声不确定的情况下,推导了最小错误检测概率,并与中断概率作为约束,以最大化隐蔽通信速率为目标,建立了系统的优化问题,采用Dinkelbach算法求解。仿真结果表明,当智能反射阵元的相位、干扰无人机的发射能量取得最优时,所提系统的隐蔽通信速率比单独配置智能反射面的无线通信系统平均提高了37.9%,比单独配置无人机的系统评价速率提高了1.1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安全 隐蔽通信 智能反射面 无人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RS辅助的感知与隐蔽通信一体化资源分配算法
2
作者 周小波 阮丹阳 +2 位作者 周修颖 夏桂阳 束锋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5-385,共11页
为了解决感知与通信一体化(ISAC)系统中的信息安全传输问题,该文研究智能反射面(IRS)辅助的感知与隐蔽通信一体化(ISACC)系统中的资源分配算法。首先,分析监测者Willie的最优检测性能,并推导了其最小检测错误概率的下界表达式。随后,推... 为了解决感知与通信一体化(ISAC)系统中的信息安全传输问题,该文研究智能反射面(IRS)辅助的感知与隐蔽通信一体化(ISACC)系统中的资源分配算法。首先,分析监测者Willie的最优检测性能,并推导了其最小检测错误概率的下界表达式。随后,推导目标估计的平均克拉美罗下界(CRLB)的解析表达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以最小化平均CRLB为目标函数,以隐蔽需求、通信速率需求、IRS相移等为约束的优化问题。提出基于交替优化(AO)的惩罚连续凸近似(PSCA)的算法联合设计了感知信号协方差矩阵、通信信号波束成形以及IRS相移。仿真结果表明,所提IRS辅助的ISACC系统方案可以较好地均衡目标感知性能和隐蔽无线通信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知与通信一体化 智能反射面 隐蔽通信 克拉美罗下界 波束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6G可重构智能超表面使能的近场海洋通信信道建模与信号传播机理研究
3
作者 江浩 石旺旗 +2 位作者 朱秋明 束锋 WANG Jiangzhou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383-4390,共8页
可重构智能超表面(RIS)作为6G移动通信中的潜在关键技术之一,具有低成本、低能耗和易于部署等特点。该文提出将RIS技术引入至海洋无线通信场景中,可使无线传输环境从不可控变为可控。然而,现有的信道模型难以充分揭示RIS使能基站-海面... 可重构智能超表面(RIS)作为6G移动通信中的潜在关键技术之一,具有低成本、低能耗和易于部署等特点。该文提出将RIS技术引入至海洋无线通信场景中,可使无线传输环境从不可控变为可控。然而,现有的信道模型难以充分揭示RIS使能基站-海面无人船近场通信信号独特的传输机理,信道特性分析方法与建模理论难以在计算准确性与复杂度之间实现平衡。因此,该文通过对RIS使能近场海洋通信中各子信道进行建模,提出空时频多域信号传播机理分析方法,建立RIS使能基站-无人船近场海洋通信参数化统计信道模型,解决现有RIS信道建模方法难以兼顾精度与效率的技术瓶颈问题,提高RIS使能近场海洋通信系统设计过程中的信道模型匹配效率,为我国6G移动通信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构智能超表面 近场通信 信道模型 海洋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异构传输需求的多无人机通信协同抗干扰决策方法 被引量:3
4
作者 姚昌华 巫刚 +4 位作者 李家强 祁博宇 苏婷 刘鑫 付澍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15-1024,共10页
干扰条件下的多无人机通信中,用户根据业务有不同的通信需求,而各个信道质量也不同,对抗干扰通信决策提出了业务需求与资源匹配的新要求。针对外部对抗性干扰场景下,多个用户如何选择适合的信道和功率,在干扰躲避、内部冲突控制以及功... 干扰条件下的多无人机通信中,用户根据业务有不同的通信需求,而各个信道质量也不同,对抗干扰通信决策提出了业务需求与资源匹配的新要求。针对外部对抗性干扰场景下,多个用户如何选择适合的信道和功率,在干扰躲避、内部冲突控制以及功率优化的同时实现有限资源的高效利用这一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面向传输需求匹配的抗干扰决策方法。首先,利用部分重叠信道的特性进行信道资源复用;然后,运用多用户协同强化学习训练用户信道选择策略,并使用斯坦伯格博弈对功率进行优化,实现对用户异构传输需求进行资源匹配。所提方法能实现干扰条件下的多用户异构传输需求的信道和功率联合优化,提升资源利用合理性,实现传输效果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无人机通信 协同抗干扰决策 用户需求匹配 强化学习 斯坦伯格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仿形的三轴式自动割胶装置设计与试验
5
作者 张喜瑞 陈璿立 +4 位作者 张志富 刘俊孝 周洁 董学虎 符少华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4-266,共13页
为解决天然橡胶产业中胶工劳动强度高、技术难度大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激光仿形的三轴式自动割胶装置,通过分析天然橡胶树树围和人工割胶轨迹,确定三轴移动机构结构参数和算法程序,结合STM32开发板控制割胶轨迹;设计贴树割胶机构和仿... 为解决天然橡胶产业中胶工劳动强度高、技术难度大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激光仿形的三轴式自动割胶装置,通过分析天然橡胶树树围和人工割胶轨迹,确定三轴移动机构结构参数和算法程序,结合STM32开发板控制割胶轨迹;设计贴树割胶机构和仿形旋转机构,分析3种状态下距离测量值,结合多个舵机完成装置贴树仿形割胶。以割胶角度、割胶深度和橡胶树树围为试验因素,以割胶深度合格率与割面平滑度合格率为试验指标,利用Design-Expert软件设计并进行室内割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割胶角度为24°、割胶深度为4.96 mm时,装置对不同橡胶树树围具有优异的割胶效果,其中橡胶树树围为583 mm时割胶效果最佳,此时割胶深度合格率为91.38%,割面平滑度合格率为89.73%,满足割胶作业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橡胶 自动割胶装置 三轴式 激光测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芒果采摘机器人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
6
作者 黄进洋 尹成海 +3 位作者 娄开然 张斌 张慧明 付威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2-159,共8页
芒果为热带地区特色水果之一,芒果采收作业主要以人工为主,存在劳动强度大、成本高等问题,亟待开展芒果机械化采收技术研究。为了自动识别果实并完成采摘、收集工作,本研究基于芒果农艺生长信息设计了一种芒果采摘机器人,通过采用YOLOv... 芒果为热带地区特色水果之一,芒果采收作业主要以人工为主,存在劳动强度大、成本高等问题,亟待开展芒果机械化采收技术研究。为了自动识别果实并完成采摘、收集工作,本研究基于芒果农艺生长信息设计了一种芒果采摘机器人,通过采用YOLOv5对芒果果实目标进行识别,结合深度相机D435i提供的深度信息获取采摘点的三维信息;设计了一种剪夹一体式的末端执行器,以有效降低芒果的机械损伤;基于ROS系统开发了芒果采摘机器人控制系统;在实验室环境下进行了测试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芒果采摘机器人对果实识别的平均时间为30.41 ms,平均采摘时间为19.8 s,采摘率为90.8%,验证了采摘机器人的控制精度及稳定性。本研究为芒果采摘作业提供了技术支撑,有助于推动农业智能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采摘 机器人 末端执行器 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2D辅助移动边缘计算下的任务卸载和资源分配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占慧芳 李正权 +1 位作者 武贵路 聂高峰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0-100,共11页
针对移动边缘计算(MEC)环境下终端设备任务卸载时资源分配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终端直传通信(D2D)技术辅助MEC系统的多任务部分卸载方案。该方案基于块坐标下降法(BCD)实现任务卸载和资源分配策略的联合优化,借助动态定价策略激励... 针对移动边缘计算(MEC)环境下终端设备任务卸载时资源分配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终端直传通信(D2D)技术辅助MEC系统的多任务部分卸载方案。该方案基于块坐标下降法(BCD)实现任务卸载和资源分配策略的联合优化,借助动态定价策略激励服务型设备(SSDs)共享剩余可用计算资源,以最小化系统执行成本。首先利用重构-线性化技术(RLT)和凸优化理论优化计算资源分配和卸载比例划分,决定任务分配至本地计算、D2D卸载和边缘卸载时数据量;其次根据优化后卸载策略选择最优SSDs执行D2D卸载任务。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部分卸载方案、中继辅助卸载方案和协同计算卸载方案相比,所提卸载方案在不同设备数目下系统执行总成本分别减少27.62%、25.58%和19.98%,在不同最大容忍时延条件下系统执行总成本分别平均下降约43.35%、38.19%和36.79%及在不同任务数据大小下系统执行总成本分别平均下降约36.47%、30.60%和29.15%。进一步实验表明,与贪婪卸载方案相比,所提卸载方案在不同设备数目、最大容忍时延和任务数据量下分别平均优化7.59%、0.39%和3.10%系统执行成本,有效提高系统资源利用率并降低执行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边缘计算 任务卸载 D2D通信 资源分配 块坐标下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灰阶X射线底片自适应HSV增强算法研究
8
作者 李亮亮 王鹏 +3 位作者 任佳 吕志刚 骆成 李晓艳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37-1246,共10页
针对现有高灰阶图像增强算法鲁棒性欠佳,自适应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能够自适应增强处理高位图像的增强算法。首先,为了补偿原始底片亮暗不明的现象,设计了基于灰度先验的自适应校正算法;其次,提出一种新的高位HSV伪彩色增强算法;另... 针对现有高灰阶图像增强算法鲁棒性欠佳,自适应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能够自适应增强处理高位图像的增强算法。首先,为了补偿原始底片亮暗不明的现象,设计了基于灰度先验的自适应校正算法;其次,提出一种新的高位HSV伪彩色增强算法;另外,为了保证增强后图像的均衡性,提出了基于明度通道的自适应均衡处理算法;最后,在工业焊接制造领域产生的12位X射线底片图像上进行了增强效果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不显著增加算法复杂度的前提下,在多种不同测试样本上均能得到最佳的增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图像增强 高灰阶 X射线焊缝缺陷 灰度先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阈值和速度优化的轻量化语义VSLAM方法
9
作者 齐浩 付悦欣 +2 位作者 胡祝华 吴佳琪 赵瑶池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562-2572,共11页
视觉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VSLAM)是一种利用视觉等传感器来获取未知环境信息的技术,广泛应用于无人驾驶、机器人、增强现实等领域。然而,室内场景下的VSLAM对动态对象进行像素级的语义分割存在较高的计算开销,并且光照变化使得动态物体... 视觉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VSLAM)是一种利用视觉等传感器来获取未知环境信息的技术,广泛应用于无人驾驶、机器人、增强现实等领域。然而,室内场景下的VSLAM对动态对象进行像素级的语义分割存在较高的计算开销,并且光照变化使得动态物体的外观也发生变化,导致其与静态环境产生遮挡或混淆。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阈值和速度优化的轻量化语义VSLAM模型。采用了轻量化的一阶段目标检测网络YOLOv7-tiny,结合光流算法,有效地检测了图像的动态区域,并对不稳定特征点进行了剔除。同时,特征点提取算法基于输入图像的对比度信息,自适应地调整阈值。结合二进制词袋与局部建图线程精简的优化方法,加快了加载和匹配速度,提高了系统在室内动态场景下的运行速度。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室内高动态场景下能够有效地剔除动态特征点,提高了相机的定位精度。在运行速率方面平均处理速度达到了19.8 FPS,在实际场景下可以满足实时性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SLAM 动态场景 YOLOv7-tiny 自适应阈值 特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HF:一种针对资源受限室内VSLAM的特征提取器
10
作者 李若晴 赵瑶池 +2 位作者 胡祝华 戚文璐 刘广丰 《系统仿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91-703,共13页
为解决现有VSLAM特征提取器在室内环境中对纹理和光照变化敏感、特征点冗余导致的局部依赖性过强以及硬件资源受限时的存储开销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纹理的均匀FAST特征提取器(texture-oriented and homogenized FAST feature extractor,... 为解决现有VSLAM特征提取器在室内环境中对纹理和光照变化敏感、特征点冗余导致的局部依赖性过强以及硬件资源受限时的存储开销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纹理的均匀FAST特征提取器(texture-oriented and homogenized FAST feature extractor, TOHF)。结合HVS(human visual system),采用二阶段阈值策略来更敏感地应对纹理的清晰度和复杂度差异。根据特征点密度的变化来动态调整特征点的分布,在兼顾计算效率和存储开销的同时,保证特征点分布结构信息。在资源受限设备录制的数据集和官方Eu Roc数据集上基于ORB-SLAM3框架开展实验,采用匹配率、重投影误差、绝对轨迹误差(ATE)和耗时作为评估指标。实验结果表明:TOHF在视觉加惯导模式下带来更高精度和鲁棒性的同时,仍满足实时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SLAM HVS 特征提取 ORB-SLAM3 纹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测距控深割胶机设计与试验
11
作者 刘俊孝 孙瑶瑶 +3 位作者 张喜瑞 张志富 张丽娜 孙鹤鸣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84-292,共9页
针对目前割胶机械割深不均匀、树皮起伏适应能力差等问题,设计一种激光测距控深割胶机,通过构建数学模型分析割胶作业中的轨迹动态,得到轨迹解析方程。基于割胶执行机构与橡胶树的几何关系确定割胶刀距离调整计算方法,明确测距点间隔角... 针对目前割胶机械割深不均匀、树皮起伏适应能力差等问题,设计一种激光测距控深割胶机,通过构建数学模型分析割胶作业中的轨迹动态,得到轨迹解析方程。基于割胶执行机构与橡胶树的几何关系确定割胶刀距离调整计算方法,明确测距点间隔角度对割胶刀调整误差的影响机制,利用Arduino控制板实现了割胶过程中的轨迹行走和刀具精准控制。以位移电机转速、耗皮量与切割深度阈值为试验因素,以单次割胶刀具调整次数、压力方差和切割深度合格率为评价指标,进行正交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位移电机转速24 r/min、不同耗皮量和切割深度阈值设定范围条件下,切割深度合格率均可达到87%,当位移电机转速为24 r/min、耗皮量为1.3 mm、切割深度阈值为-0.1~0.1 mm时取得最优割胶效果,切割深度合格率为95.74%,平均刀具调整次数为22.33次,压力方差为14.89 N^(2),且割面平滑度较好,满足割胶作业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橡胶 割胶机 激光测距 割深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反射面辅助无线网络性能及最优位置分析
12
作者 束锋 赖斯豪 +3 位作者 刘川 高炜 董榕恩 王艳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4-333,共10页
当基站(BS)和用户的位置固定,基站到智能反射面(IRS)与IRS到用户的距离和一定时,该文在视距信道和瑞利信道下基于最大化系统可达速率准则对无源和有源IRS的最优放置位置进行分析。首先,运用相位对齐和大数定律推导了无源和有源IRS辅助... 当基站(BS)和用户的位置固定,基站到智能反射面(IRS)与IRS到用户的距离和一定时,该文在视距信道和瑞利信道下基于最大化系统可达速率准则对无源和有源IRS的最优放置位置进行分析。首先,运用相位对齐和大数定律推导了无源和有源IRS辅助无线网络可达速率的闭合表达式;然后,分析了基站到IRS的路径损耗指数β_(1)和IRS到用户的路径损耗指数β_(2)对IRS最优部署位置的影响,即当β_(1)>β_(2)时,无源IRS的最优部署位置始终靠近基站,随着β_(1)和β_(2)的差距逐渐增大,有源IRS的最优部署位置逐渐靠近基站;当β_(1)<β_(2)时,则得到相反的结论。仿真结果表明:当β_(1)=β_(2)且无源IRS到基站和到用户的距离相等时,系统的可达速率性能最差。当固定有源IRS处的噪声功率且增加用户处的噪声功率时,IRS的最优部署位置始终靠近用户;当固定后者增大前者时,IRS的最优部署位置逐渐靠近基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反射面 大数定律 智能反射面最优位置 可达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W-FDTD与树木精细模型的树林电波传播研究
13
作者 刘健明 陈鹏 +2 位作者 杨永钦 苏婷 迟阔 《电波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59-566,共8页
随着城市低空经济的提出和发展,对城市无线通信信道精细化建模仿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无人机等应用场景中,城市树林环境对电波传播的影响不可忽略。本文首先提出了树木精细建模方法,相较于传统的树木近似建模方法,所提方法能够... 随着城市低空经济的提出和发展,对城市无线通信信道精细化建模仿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无人机等应用场景中,城市树林环境对电波传播的影响不可忽略。本文首先提出了树木精细建模方法,相较于传统的树木近似建模方法,所提方法能够更精确地描述树木特征;其次,引入向量化滑动窗时域有限差分(moving window 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MW-FDTD)方法,提高了树林电波传播问题的计算效率;最后,针对两类典型城市植被环境,进行了树林电波传播测量,并将测量数据与数值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数据对比结果表明,与传统MW-FDTD相比,向量化MW-FDTD具有更高的计算效率;与树木近似模型相比,树木精细模型的仿真结果与实测数据的均方根误差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模型 时域有限差分(FDTD)法 滑动窗 树木模型 电波传播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智能反射面辅助感通算一体化车联网的联合功率时间分配方法
14
作者 束锋 张钧豪 +3 位作者 张旗 姚誉 卞弘艺 王咸鹏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26-1042,共17页
当前车联网(V2X)环境普遍存在频谱资源紧缺和数据传输效率低的问题。该文通过集成感知、通信和计算车联网系统(ISCC-V2X)以提升车辆用户的数据传输能力。ISCC-V2X中采用雷达感知技术帮助次用户接入主用户频谱空洞进行车联网通信,在车辆... 当前车联网(V2X)环境普遍存在频谱资源紧缺和数据传输效率低的问题。该文通过集成感知、通信和计算车联网系统(ISCC-V2X)以提升车辆用户的数据传输能力。ISCC-V2X中采用雷达感知技术帮助次用户接入主用户频谱空洞进行车联网通信,在车辆用户中加入计算单元提升数据传输卸载能力,为了更好地提升车联网通信和计算性能并同时降低系统功耗,在ISCC-V2X中引入混合智能反射面(H-RIS)。该研究从时间和功率资源分配的角度出发,对H-RIS辅助的ISCC-V2X技术进行了深入探讨。该文采用了一种两阶段的优化方法,对功率分配、时间分配和反射元件进行交替优化求解,以找到最佳的优化方案,并通过定义联合吞吐量(JTC)的性能指标来表征次用户的数据传输能力和计算性能。通过仿真实验分析表明,在H-RIS辅助ISCC-V2X场景中存在一种时间功率联合分配的最优策略,能够显著提升次用户的联合吞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联网 感知通信计算一体化 混合智能反射面 联合吞吐量 资源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海采矿水力提升管道内颗粒运动特性试验研究
15
作者 韩振华 沈义俊 +3 位作者 杜燕莲 张瑞永 彭甫森 陈立 《矿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共6页
为研究深海采矿水力提升管道内颗粒的运动特性,提出了一套粒子图像处理技术,包括图像预处理、二值化处理、形态学滤波、颗粒边缘检测、重叠分割等,对水力输送模拟试验中的管道断面颗粒图像进行颗粒信息的识别、提取,并分析颗粒在管道内... 为研究深海采矿水力提升管道内颗粒的运动特性,提出了一套粒子图像处理技术,包括图像预处理、二值化处理、形态学滤波、颗粒边缘检测、重叠分割等,对水力输送模拟试验中的管道断面颗粒图像进行颗粒信息的识别、提取,并分析颗粒在管道内的分布特征及运动规律。结果表明:管道流体中大颗粒趋向于聚集在流体速度较低的管道壁面,小颗粒主要集中在流体速度较高的管道中心;颗粒的平均速度分布沿管道径向类似于抛物线形状,随着颗粒粒径增大而减小,且从管道中心沿管壁方向逐渐减小。提出的粒子图像处理技术能较好地应用于管内颗粒运动特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采矿 粒子图像处理技术 管道输送 颗粒运动 固液两相流 水力提升 图像处理 图像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小波阈值法的气液两相流特征提取及流型识别
16
作者 陈立 杜燕连 +3 位作者 彭甫森 韩振华 阮荣倩 沈义俊 《矿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43,共9页
对垂直管道气力提升实验中采集的气液两相流的压力信号进行小波分析,通过改善信噪比确定最佳小波基函数。根据小波细节系数能量变化确定分解层数范围,采用熵权法结合信噪比、均方根误差以及平滑度确定最佳分解层数。对小波阈值去噪后的... 对垂直管道气力提升实验中采集的气液两相流的压力信号进行小波分析,通过改善信噪比确定最佳小波基函数。根据小波细节系数能量变化确定分解层数范围,采用熵权法结合信噪比、均方根误差以及平滑度确定最佳分解层数。对小波阈值去噪后的信号进行小波包分解,以分解后的第1、2频带能量占比以及熵值作为特征向量对气液两相流进行流型识别。389组压力信号的流型识别结果表明,提取特征向量结合随机子空间决策树模型可以对气液两相流流型进行高效识别分类,采用改进小波阈值法处理后的流型整体平均识别率达98.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工程 气力提升 气液两相流 小波分析 熵权法 阈值去噪 流型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调制光学IRS辅助无蜂窝VLC网络的接入资源管理算法
17
作者 贾林琼 冯事成 +2 位作者 乐淑娟 施唯 束锋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7-408,共12页
该文研究了一种基于新型光学可调制智能超表面(IRS)辅助的无蜂窝可见光通信(VLC)网络接入方案,其中IRS可以为收发端提供额外的反射信道,也可以利用反射系数可调制的特性,直接为网络用户提供无线接入。该文建立了可调制IRS辅助的无蜂窝VL... 该文研究了一种基于新型光学可调制智能超表面(IRS)辅助的无蜂窝可见光通信(VLC)网络接入方案,其中IRS可以为收发端提供额外的反射信道,也可以利用反射系数可调制的特性,直接为网络用户提供无线接入。该文建立了可调制IRS辅助的无蜂窝VLC接入网络的系统模型,推导了网络吞吐量与发光二极管(LED)照明通信设备的工作模式、IRS的工作模式和用户接入关联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以最大化网络吞吐量为目标的接入优化问题。该优化问题分两步求解:(1)当调制模式的LED数和调制模式的IRS数给定时,基于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DDPG)的深度强化学习(DRL)算法可以得到最优的接入点工作模式和用户接入关联策略;(2)遍历可能的调制LED数和调制IRS元件数即可得到优化问题的解。仿真结果表明,联合优化接入点的工作模式和用户接入关联矩阵可以提高IRS辅助无蜂窝VLC网络的吞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通信 光学智能反射面 接入资源管理 最大化吞吐量 DDPG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散相移IRS辅助放大转发中继网络的性能分析
18
作者 董榕恩 谢中毅 +2 位作者 马海波 赵飞龙 束锋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8-146,共9页
作为一种通过算法智能地控制信号反射来重构无线通信环境的新技术,智能反射面(IRS)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与传统的中继系统相比,IRS辅助的中继系统可有效节约成本和能耗,并显著提高系统性能。然而,配备离散移相器的IRS会导致相位量化误... 作为一种通过算法智能地控制信号反射来重构无线通信环境的新技术,智能反射面(IRS)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与传统的中继系统相比,IRS辅助的中继系统可有效节约成本和能耗,并显著提高系统性能。然而,配备离散移相器的IRS会导致相位量化误差,从而降低接收机的接收性能。为了分析IRS相位量化误差导致的性能损失,该文基于弱大数定律和瑞利分布,在瑞利信道下,推导了关于移相器量化比特数的双IRS辅助放大转发中继网络的信噪比性能损失与可达速率的闭合表达式。此外,基于Taylor级数展开表达式,推导了其近似性能损失闭合表达式。仿真结果表明,系统的信噪比和可达速率性能损失随着量化比特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小,而随着IRS相移元件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当量化比特数为4时,系统的信噪比和可达速率性能损失分别小于0.06 dB和0.03 bit/(s·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反射面 放大转发中继 信噪比 可达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高精度大范围图像配准方法
19
作者 李德响 袁欣 +2 位作者 何玉涛 明文全 陈江华 《电子显微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1-351,共11页
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兼具高精度和大范围图像配准能力的多精度遗传算法(MPGA)。该方法引入了多精度分层配准的概念,不同层对应的精度从低到高依次递进,并使用图像之间的互相关系数作为评价函数,在不提高数据位深度和种群数量的同时,扩大了... 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兼具高精度和大范围图像配准能力的多精度遗传算法(MPGA)。该方法引入了多精度分层配准的概念,不同层对应的精度从低到高依次递进,并使用图像之间的互相关系数作为评价函数,在不提高数据位深度和种群数量的同时,扩大了图像配准的最大偏移范围,且不损失图像配准的精度。将该方法应用于不同噪音程度的扫描电镜图像中,并与传统互相关算法对比。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MPGA算法配准效果均优于传统的互相关算法。此外,将本方法应用于球差校正透射电镜原子分辨率图像中,结果表明,对于周期性强的原子图像,当两张图像偏移量达到(250,250)像素时,MPGA算法仍能准确预测偏移量,其最大可准确预测偏移量比互相关算法大140个像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配准 遗传算法 原子分辨率 透射电镜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Kolmogorov-Arnold混合卷积神经网络的调制识别方法
20
作者 郑庆河 刘方霖 +4 位作者 余礼苏 姜蔚蔚 黄崇文 李斌 束锋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584-2597,共14页
针对苛刻通信场景下调制方式识别精度低且泛化难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改进Kolmogorov-Arnold混合卷积神经网络模型KA-CNN。首先,通过双树复小波包变换将信号分解至多维小波域,结合不同频率分量构建多尺度信号表征,促使神经网络模型学习... 针对苛刻通信场景下调制方式识别精度低且泛化难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改进Kolmogorov-Arnold混合卷积神经网络模型KA-CNN。首先,通过双树复小波包变换将信号分解至多维小波域,结合不同频率分量构建多尺度信号表征,促使神经网络模型学习各频率下的一致性特征;然后设计集成样条函数和非线性激活函数的深度学习结构,利用样条函数解决维度诅咒问题,增强周期性特征的持续学习能力;最后,采用Lipschitz正则化约束的多级网格训练,改善模型面对不同信号参数的适应性,增强跨通信场景的泛化能力。在公开数据集RadioML 2016.10a,RadioML 2018.01a和CSPB.ML.2023的实验表明,KA-CNN具有优异的调制识别精度,当信噪比在16 dB时能够取得90%以上的识别准确率。相较于其它深度学习方法,整体识别精度提升3%~10%,并在各种信噪比条件下具备更强的特征学习能力和泛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制识别 深度学习 Kolmogorov-Arnold模型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