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人胃内因子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真核表达与鉴定
- 1
-
-
作者
范成意
姜鸿彦
王波
-
机构
海南医科大学附属海南医院/海南省人民医院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
出处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85-1490,共6页
-
基金
海南省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编号:ZDKJ2021040)。
-
文摘
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人胃内因子进行理化性质分析,并对该蛋白进行真核表达与纯化。方法利用蛋白质在线分析软件预测胃内因子理化性质并分析其亲水性和疏水性;利用在线工具预测分析人胃内因子信号肽及其亚细胞定位。构建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DNA3.1(+)-human GIF-His tag,在HEK293F细胞表达后经镍柱纯化获得胃内因子;采用SDS-PAGE、Western blot与间接ELISA分别验证纯化的胃内因子纯度及活性。结果胃内因子含有417个氨基酸,是亲水性酸性稳定蛋白,属于分泌蛋白且具有Sec原始信号肽;成功构建pcDNA3.1(+)-human GIF-His tag重组质粒,并在HEK293F细胞表达系统中获得可溶性表达。结论成功制得真核来源的人胃内因子,生物信息学结果显示该蛋白为亲水酸性稳定分泌蛋白,为后续使用该蛋白作为免疫原及蛋白校准品以构建胃内因子免疫检测方法奠定了基础。
-
关键词
胃内因子
真核表达
生物信息学
蛋白纯化
活性鉴定
ELISA
-
Keywords
gastric intrinsic factor
eukaryotic expression
bioinformatics
protein purification
activity identification
ELISA
-
分类号
Q786
[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
-
题名药物相关性IgA肾病的诊疗新进展
- 2
-
-
作者
陈瑞科
魏佳莉
-
机构
海南医科大学附属海南医院/海南省人民医院肾内科
-
出处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15-720,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科学基金(No.82160135)。
-
文摘
药物相关性IgA肾病(DA-IgAN)是继发性IgA肾病(sIgAN)的重要亚型,其临床表现隐匿,病理特征与原发性IgA肾病(IgAN)高度重叠,易被误诊。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药物多样。既往以非甾体抗炎药、抗生素为多见,近年来的研究揭示了多种药物[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抑制剂、白细胞介素-12/白细胞介素-23(IL-12/IL-23)抑制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抑制剂、口服抗凝剂、硫脲衍生物以及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通过不同机制可能引发或加重IgAN。本文总结了药物诱发IgAN的致病药物、机制、诊断和治疗进展,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
-
关键词
药物性肾损伤
IgA肾病(IgAN)
诊疗
机制
进展
-
Keywords
drug-induced kidney injury
IgA nephropathy(IgA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mechanism
advances
-
分类号
R692
[医药卫生—泌尿科学]
-
-
题名白杨素通过抑制铁死亡减轻脑出血后神经损伤
- 3
-
-
作者
郭大闯
邵哲
冯基高
彭浩
-
机构
海南医科大学附属海南医院/海南省人民医院
海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海南省热带脑科学研究与转化重点实验室海南医科大学
海南省第二人民医院
-
出处
《海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9-177,共9页
-
基金
海南省重点研发项目(ZDYF2021SHFZ111)
海南省级研究生创新科研课题项目(Qhys2023-476)。
-
文摘
目的:探讨白杨素在大鼠脑出血模型中以铁死亡作为药物靶点对脑出血后神经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6只健康雄性SD大鼠分为Sham组(假手术组)、ICH组(脑出血模型组)和ICH+Chrysin组(脑出血模型+白杨素组),每组22只。将大鼠自体尾静脉血注入尾状核建立脑出血模型,Sham组以等量生理盐水代替自体尾静脉血。模型建立后6 h进行Z-longa评分,ICH+Chrysin组连续灌胃给药3 d,Sham组与ICH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采用HE、Nissl染色以及透射电镜观察脑组织和海马神经元形态学变化;试剂盒检测Fe^(2+)、GSH、MDA、SOD含量;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海马组织ACSL4、GPX4、FTL、IL-1β和TNF-α的表达。结果:(1)与Sham组比较,ICH组Z-longa评分明显升高,脑组织和海马神经元明显损伤,海马CA1和CA3区神经元活细胞比率降低,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ICH+Chrysin组较ICH组脑组织和海马神经元损伤减轻,海马CA1和CA3区神经元活细胞比率增加,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与Sham组比较,ICH组Fe^(2+)、MDA、ACSL4、IL-1β和TNF-α表达明显增高,GSH、SOD、GPX4和FTL表达明显下降,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ICH+Chrysin组较ICH组Fe^(2+)、MDA、ACSL4、IL-1β、TNF-α、GSH、SOD、GPX4和FTL表达逆转,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白杨素通过抑制铁死亡减轻大鼠脑出血后神经损伤。
-
关键词
脑出血
铁死亡
白杨素
氧化应激
炎症
-
Keywords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Ferroptosis
Chrysin
Oxidative stress
Inflammation
-
分类号
R285.5
[医药卫生—中药学]
-
-
题名胰管捆扎构建小鼠胰腺炎模型的实验研究
- 4
-
-
作者
彭程
涂广平
李志强
-
机构
海南医科大学附属海南医院/海南省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肝胆胰外科Ⅱ
-
出处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841-1847,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82100688)。
-
文摘
目的:将胰管捆扎构建的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和慢性胰腺炎(chronic pancreatitis,CP)模型与单纯雨蛙素构建的模型的成模效果进行对比。方法:胰管捆扎术后48 h腹腔注射雨蛙素1次(50μg/kg),术后3 d取材为AP模型,术后21 d取材为CP模型。雨蛙素AP模型通过连续腹腔注射7次雨蛙素(50μg·kg^(-1)·h^(-1))构建,首次注射后24 h取材;雨蛙素CP模型在每周第1、3、6天注射,每天注射6次(50μg·kg^(-1)·h^(-1)),共6周,末次注射后5 d取材。H&E染色用于检测胰腺病理损伤,免疫组化染色用于检测炎症介质和纤维化标志物,Masson染色用于检测胰腺纤维化。结果:与雨蛙素AP模型相比,胰管捆扎AP模型损伤评分更高、炎症介质IL-6、TNF-α表达更高;与雨蛙素CP模型相比,胰管捆扎CP模型中胰腺腺泡细胞缺失程度更重,纤维化占比更大,纤维化标志物α-SMA和CTGF表达更高。结论:与雨蛙素胰腺炎模型相比,胰管捆扎构建的小鼠AP模型具有更重的胰腺损伤,而其构建的CP模型具有更明显的胰腺腺泡缺失和纤维化,总体上,其时间和金钱成本低于雨蛙素模型。
-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慢性胰腺炎
雨蛙素
捆扎
-
Keywords
Acute pancreatitis
Chronic pancreatitis
Cerulein
Ligation
-
分类号
R576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R-332
[医药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