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兔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诱导治疗在中国心脏死亡器官捐献供肾肾移植受者中的应用
1
作者 薛武军 傅耀文 +5 位作者 林涛 王建立 王长希 孙启全 明英姿 叶啟发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10-717,共8页
目的评估兔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rATG)诱导治疗在中国心脏死亡器官捐献肾移植受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这是一项在中国进行的前瞻性、多中心、单臂、干预性研究(NCT03099122)。纳入接受心脏死亡器官捐献肾移植并接受rATG诱导治疗(... 目的评估兔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rATG)诱导治疗在中国心脏死亡器官捐献肾移植受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这是一项在中国进行的前瞻性、多中心、单臂、干预性研究(NCT03099122)。纳入接受心脏死亡器官捐献肾移植并接受rATG诱导治疗(累积剂量为5 mg/kg)的成年患者,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探讨与急性排斥反应(AR)、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DGF)、移植物失功和患者死亡相关的因素。分析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共115例成年患者纳入研究,其中107例患者可评估疗效。活组织检查证实的AR(BPAR)和AR的发生率分别为2.8%(95%可信区间0.6%~8.0%)和4.7%(95%可信区间1.5%~10.6%)。DGF的发生率为13.1%(95%可信区间7.3%~21.0%),移植物和患者生存率分别为97.2%(95%可信区间92.0%~99.4%)和99.1%(95%可信区间94.9%~100%)。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供者血清肌酐和受者群体反应性抗体均为DGF的危险因素(均为P<0.05)。常见的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事件(发生率>5%)包括贫血(8.7%)、感染性肺炎(8.7%)和尿路感染(8.7%)。结论标准剂量的rATG诱导治疗在中国心脏死亡器官捐献肾移植受者中表现出较低的BPAR、AR和DGF发生率,且耐受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 肾移植 诱导治疗 心脏死亡器官捐献 急性排斥反应 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移植术后血液高凝状态的影响因素、临床表现与预防策略
2
作者 陈人腆 袁泽华 +4 位作者 蒋鸿涛 李涛 杨檬 徐亮 王毅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40-647,共8页
肾移植术后高凝状态(HCS)是肾移植受者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HCS指的是血液凝固功能异常亢进,导致血栓形成的风险增加。在肾移植术后,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手术创伤和严重排斥反应等因素共同作用,增加了HCS... 肾移植术后高凝状态(HCS)是肾移植受者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HCS指的是血液凝固功能异常亢进,导致血栓形成的风险增加。在肾移植术后,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手术创伤和严重排斥反应等因素共同作用,增加了HCS的发生率,不仅增加了血栓形成的风险,还可能导致移植肾衰竭,影响患者的术后生存率。本文综述了肾移植术后HCS的影响因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预防策略等,以期为优化肾移植围手术期管理、提高患者预后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血液高凝状态 血栓形成 免疫抑制药 凝血因子 血小板 排斥反应 血管性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移植术后他克莫司影响血糖代谢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施浩然 李善达 +6 位作者 王崑 陈羽翔 李卓骋 张宇 朱许源 高亮 蒋鸿涛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78-784,共7页
肾移植是终末期肾病的有效治疗手段,然而移植后糖尿病(PTDM)是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影响10%~40%的受者,增加心血管疾病、感染、败血症等风险。PTDM的发病机制复杂,包括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和胰岛素抵抗等。他克莫司作为常用的免疫抑制药... 肾移植是终末期肾病的有效治疗手段,然而移植后糖尿病(PTDM)是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影响10%~40%的受者,增加心血管疾病、感染、败血症等风险。PTDM的发病机制复杂,包括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和胰岛素抵抗等。他克莫司作为常用的免疫抑制药,是PTDM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其机制包括损伤胰岛β细胞、介导线粒体自噬受损等。此外,他克莫司还通过影响肠道菌群代谢、激活胆汁酸信号通路等多种途径升高血糖。近年来,一些新型抗糖尿病药物在肾移植受者中显示出一定的应用前景,但其联合使用的循证医学证据仍需进一步探索。未来需深入研究他克莫司的多种作用位点,以减少PTDM的发生,改善肾移植受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他克莫司 血糖代谢 移植后糖尿病 终末期肾病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钙调磷酸酶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与异种移植
4
作者 朱许源 张宇 +3 位作者 陈羽翔 李涛 马晓杰 蒋鸿涛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95-501,共7页
异种移植是克服供器官短缺的有效途径之一。但异种移植供体与受体之间的分子不相容性会引起排斥反应,大大限制了异种移植的临床应用。近年来研究人员通过猪-猴及猪-脑死亡受者异种移植模型深入探究了异种移植排斥反应的机制,发现固有免... 异种移植是克服供器官短缺的有效途径之一。但异种移植供体与受体之间的分子不相容性会引起排斥反应,大大限制了异种移植的临床应用。近年来研究人员通过猪-猴及猪-脑死亡受者异种移植模型深入探究了异种移植排斥反应的机制,发现固有免疫在排斥反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巨噬细胞作为固有免疫中的吞噬细胞,不仅通过吞噬作用损伤异种移植物,还与其他免疫细胞交互影响异种移植的免疫微环境。但由于巨噬细胞具有异质性,其在异种移植排斥反应中的表型和功能仍不明确,因此有必要对巨噬细胞在异种移植排斥反应中扮演的角色进行深入探究。本文就巨噬细胞在异种移植排斥反应中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探讨巨噬细胞参与异种移植排斥反应的机制,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异种移植 排斥反应 炎症反应 固有免疫 调节性巨噬细胞 凝血失调 信号调节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器官移植术后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挑战与应对策略
5
作者 李善达 陈羽翔 +3 位作者 施浩然 马晓杰 李涛 蒋鸿涛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05-811,共7页
马尔尼菲篮状菌是一种罕见的机会性致病菌,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具有起病隐匿、临床表现不典型、早期确诊率低、误诊率及病死率高等特点,近年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器官移植受者因术后免疫抑制治疗成为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的高危人群。通过宏... 马尔尼菲篮状菌是一种罕见的机会性致病菌,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具有起病隐匿、临床表现不典型、早期确诊率低、误诊率及病死率高等特点,近年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器官移植受者因术后免疫抑制治疗成为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的高危人群。通过宏基因组二代测序、靶向抗真菌治疗及免疫抑制方案调整等措施是改善器官移植术后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患者预后的关键。本文就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在器官移植受者中的流行病学特征、致病机制、诊断方法及治疗策略进行综述,并探讨了当前面临的挑战及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为器官移植受者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的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移植 马尔尼菲篮状菌 真菌感染 侵袭性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 免疫抑制 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O血型不相容器官移植的研究趋势与展望——文献计量分析
6
作者 陈人腆 袁泽华 +2 位作者 陈泰志 吴狄威 王毅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42-949,共8页
目的通过系统性分析ABO血型不相容(ABOi)器官移植相关研究文献,探讨该领域研究的热点与趋势。方法应用CiteSpace软件对201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间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收录的ABOi器官移植... 目的通过系统性分析ABO血型不相容(ABOi)器官移植相关研究文献,探讨该领域研究的热点与趋势。方法应用CiteSpace软件对201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间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收录的ABOi器官移植相关文献,清洗后进行可视化分析,包括文献发表量、发文作者、发文国家、发文机构和关键词等。结果共纳入有效外文作者发表文献588篇和有效中文作者发表文献85篇。自2021年起国外文献发表量呈下降趋势,而国内文献发表量则总体呈现波动性上升。中国发文量排名前2的核心作者为王毅、朱志军;外文发文量排名前3的核心作者依次是Nakatani Tatsuya、Tanabe Kazunari、Uchida Junji。国内发文最活跃的机构为华中科技大学,其后依次是浙江大学和四川大学,相关机构间的合作密切程度相对不足。国外发文量最多的机构依次为韩国蔚山大学、首尔国立大学和日本东京女子医科大学。英文文献发文量排名前3的国家依次为日本、韩国、美国,中国位列第5。关键词聚类分析显示,国内外研究焦点主要集中在ABOi器官移植、冷沉淀、肾移植、肝移植、血型抗原检测技术、移植术后并发症等9个主题群。结论目前ABOi器官移植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肾移植和肝移植,呈现出整体向好的发展态势,未来通过加强国际合作、扩大研究投入及推广先进技术应用等手段,有望进一步促进该领域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O血型不相容 器官移植 文献计量学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肝移植 肾移植 血型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