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链非编码RNA JPX对鼻咽癌增殖和侵袭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张余良 杨杰 +1 位作者 刘术舟 周安燕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78-482,共5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JPX(lncRNA JPX)在鼻咽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对鼻咽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qRT-PCR)法检测人鼻咽上皮细胞系NP69及鼻咽癌细胞系(6-10B、5-8F、C666-1、CNE-1、CNE-2、HNE-1、HO...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JPX(lncRNA JPX)在鼻咽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对鼻咽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qRT-PCR)法检测人鼻咽上皮细胞系NP69及鼻咽癌细胞系(6-10B、5-8F、C666-1、CNE-1、CNE-2、HNE-1、HONE-1)中lncRNA JPX的表达水平。将HONE-1细胞分别经Lipfectamine^(TM)3000转染lncRNA JPX沉默序列(si-lncRNA JPX)、阴性对照序列(si-NC),并分成lncRNA JPX沉默表达组(si-lncRNA JPX组)、阴性对照组(si-NC组)及空白对照组(NC组),实时定量PCR检测lncRNA JPX的表达,MTT法测定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法测定细胞侵袭能力,蛋白印迹测定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关键蛋白的表达。结果鼻咽癌细胞系CNE-1、CNE-2、5-8F、6-10B、C666-1、HNE-1、HONE-1中lncRNA JPX相对表达量高于NP69细胞系(均P<0.05)。qRT-PCR示,HONE-1细胞转染si-lncRNA JPX后si-lncRNA JPX组lncRNA JPX相对表达量低于si-NC组和NC组(均P<0.01)。MTT示,转染24 h后,si-lncRNA JPX组、si-NC组及NC组A_(450 nm)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48 h后,si-lncRNA JPX组A_(450 nm)值低于si-NC组(0.48±0.04 vs.0.90±0.09,P<0.05)。转染72 h后,si-lncRNA JPX组A_(450 nm)值低于si-NC组(0.75±0.05 vs.1.42±0.06,P<0.05)。转染96 h后,si-lncRNA JPX组A_(450 nm)值低于si-NC组(0.95±0.04 vs.1.67±0.05,P<0.05)。Transwell实验示:si-lncRNA JPX组侵袭细胞数少于si-NC组(51.0±5.8 vs.102.0±7.3,P<0.05),以及NC组(51.0±5.8 vs.100.5±5.1,P<0.05),而si-NC组和NC组间侵袭细胞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结果示,si-lncRNA JPX组Wnt1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si-NC组(0.19±0.01 vs.1.02±0.02,P<0.05),而si-NC组与N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i-lncRNA JPX组β-catenin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si-NC组(0.28±0.04 vs.1.03±0.03,P<0.05),而si-NC组与N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ncRNA JPX在鼻咽癌细胞系中表达上调,沉默lncRNA JPX表达可抑制鼻咽癌细胞增殖和侵袭,其机制可能与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JPX 鼻咽癌 增殖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放疗后突发性聋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刚 邓国庆 +1 位作者 梁俊涛 赵质彬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03-406,共4页
目的探讨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放疗后突发性聋(突聋)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收集2010年1月到2019年12月住院治疗的25例NPC放疗后单侧突聋患者的临床资料(NPC组),并选择同期住院治疗的401例不伴NPC的突聋患者(非NPC... 目的探讨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放疗后突发性聋(突聋)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收集2010年1月到2019年12月住院治疗的25例NPC放疗后单侧突聋患者的临床资料(NPC组),并选择同期住院治疗的401例不伴NPC的突聋患者(非NPC组)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结果NPC组患者的突聋耳初诊听阈值、非突聋耳初诊听阈值和全聋型听阈曲线比例分别为71.60±15.34 dB HL、35.00±11.66 dB HL和56.00%,均高于非NPC组(分别为54.66±13.43 dB HL、25.91±6.80 dB HL和27.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PC组和非NPC组中患者的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和无效率分别为4.00%、20.00%、20.00%、56.00%和18.19%、26.93%、29.68%、24.4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NPC组中突聋耳治疗后听阈值为58.40±11.74 dB HL,高于非NPC组(33.42±9.04 dB HL),听阈改善值和总有效率为13.20±4.51 dB和44.00%,低于非NPC组(21.23±5.93 dB和75.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非突聋耳听阈改善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分别为3.00±2.96 dB、2.72±1.88 dB。结论鼻咽癌放疗后突聋患者听力损伤较重,全聋型听阈曲线占比较高,治疗效果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突发性聋 临床特征 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终末期肾病突发性聋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刚 邓国庆 +1 位作者 梁俊涛 赵质彬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62-564,共3页
目的探讨伴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突发性聋(突聋)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听力预后。方法收集2010年1月到2019年1月住院治疗的35例(37耳)伴终末期肾病的突聋患者(ESRD组)的临床资料,另外选择同期住院治疗的369例(380耳)不... 目的探讨伴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突发性聋(突聋)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听力预后。方法收集2010年1月到2019年1月住院治疗的35例(37耳)伴终末期肾病的突聋患者(ESRD组)的临床资料,另外选择同期住院治疗的369例(380耳)不伴终末期肾病的突聋患者作为对照组(非ESRD组),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结果ESRD组患者的初诊听阈值、眩晕伴发率、高血压病和糖尿病伴发比例均高于非ESR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SRD组中,重度、极重度聋以及全聋型听阈曲线类型者分别占32.43%、32.43%和43.24%,均高于非ESRD组(分别为16.58%、17.37%和24.74%)(P<0.05);治疗结束后3个月,ESRD组的显效率及总体有效率分别为8.11%和54.05%,低于非ESRD组(分别为26.32%和76.32%)(P<0.05)。结论伴ESRD的突聋患者听力损失往往较重且常伴眩晕,听阈曲线以全聋型为主,听力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肾病 突发性聋 临床特征 预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