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替吉奥联合小牛脾提取物注射液治疗中晚期胃鳞癌的效果和安全性 被引量:5
1
作者 陈珑 王琳 +4 位作者 何冬雷 梁冬 林海锋 冯军 黄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20期124-128,共5页
目的探讨比较小牛脾提取物注射液联合替吉奥化疗治疗中晚期胃鳞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7年1月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以及海南省人民医院临床确诊的中晚期原发性胃鳞癌、KPS评分≥60分、预计生存期≥3个月的患者共31例,采... 目的探讨比较小牛脾提取物注射液联合替吉奥化疗治疗中晚期胃鳞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7年1月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以及海南省人民医院临床确诊的中晚期原发性胃鳞癌、KPS评分≥60分、预计生存期≥3个月的患者共3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16例,对照组15例,试验组接受小牛脾提取物注射液联合替吉奥化疗方案,对照组单用替吉奥化疗方案,21 d为1个治疗周期,观察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分别为50.0%和33.3%,两组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7.5%和66.7%,试验组患者的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0.0个月和7.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分析结果提示试验组的总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常见的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腹泻、恶心呕吐、口腔炎过敏、肾功能损害等,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牛脾提取物注射液联合替吉奥治疗中晚期胃鳞癌患者的效果较替吉奥单药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胃鳞癌 小牛脾提取物注射液 替吉奥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观扩散系数值评估直肠癌分化程度及瘤体微观结构的价值 被引量:3
2
作者 李香营 刘丽杰 +6 位作者 梁其洲 赵国栋 王世旺 袁园 符水喜 何冬雷 李强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3期330-334,共5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参数表观扩散系数(ADC)值术前评估直肠癌分化程度及瘤体微观结构的价值。方法收集2018~2021年经病理证实的直肠癌患者82例,所有患者在接受3.0 T弥散加权成像检查后均测量瘤体ADC值,分析不同分化程度直肠癌AD...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参数表观扩散系数(ADC)值术前评估直肠癌分化程度及瘤体微观结构的价值。方法收集2018~2021年经病理证实的直肠癌患者82例,所有患者在接受3.0 T弥散加权成像检查后均测量瘤体ADC值,分析不同分化程度直肠癌ADC值的差异,通过ROC曲线确定ADC值区分直肠癌分化程度的效能,并研究ADC值与微血管密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微淋巴管密度的相关性。结果高、中分化直肠癌ADC值[(1.16±0.05)×10^(-3)mm^(2)/s、(1.04±0.08)×10^(-3)mm^(2)/s]高于低分化直肠癌[(0.93±0.07)×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ADC值区分低分化与高、中分化直肠癌的最佳临界值为1.05×10^(-3)mm^(2)/s,曲线下面积为0.902(95%CI:0.831~0.972);直肠癌瘤体ADC值与微血管密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阳性细胞百分比及微淋巴管密度均呈负相关关系(r=-0.56、-0.61、-0.59,P<0.05)。结论直肠癌瘤体ADC值有助于术前评估肿瘤分化程度和微观结构特点,间接反映肿瘤血管新生和微淋巴管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弥散加权成像 表观弥散系数 病理分级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护理模式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置管导管感染护理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13
3
作者 庄丽媚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5期133-135,138,共4页
目的 探讨研究和比较不同护理模式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导管感染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2月由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胃肠肿瘤外科收治的符合标准的52例患有PICC导管感染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成观察组(2... 目的 探讨研究和比较不同护理模式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导管感染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2月由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胃肠肿瘤外科收治的符合标准的52例患有PICC导管感染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成观察组(27例)和对照组(25例),观察组采用患者及家属参与导管维护全程教育及护理的护理模式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所有患者PICC导管感染的发生率以及发生部位;比较两组患者PICC导管感染的类别;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PICC导管感染的治愈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的护理模式下发生的并发症情况.采用SPSS 13.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资料分析,组间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观察组的4d内治愈率和总治愈率分别为63.0%和92.6%,显著性高于对照组的36.0%和72.0%(P<0.05).观察组的导管堵塞、导管漏液的发生率分别为7.4%与3.7%,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的28.0%与24.0%(P<0.05).结论 采用患者及家属参与导管维护全程教育及护理的护理模式进行PICC导管感染的护理效果更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护理模式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置管 导管感染 应用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陈勇 何冬雷 +2 位作者 梁月祥 刘丽杰 周江浩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1期60-63,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82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分别为43例、39例。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腹部切口长度、肛门排...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82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分别为43例、39例。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腹部切口长度、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进流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开腹组(P<0.05),但是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6%,低于开腹组的2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978,P<0.05);腹腔镜组患者5年复发率为4.6%,开腹组为8.3%。腹腔镜组5年生存率为95.3%,开腹组为9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47,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胃癌的近期疗效明显优于传统开腹术,两种治疗方式的远期预后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胃癌 腹腔镜手术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甲硅油在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用药中的作用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吴多汪 魏小宁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18期113-114,共2页
目的探讨西甲硅油在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用药中的作用。方法 200例疑有大肠疾病进行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在检查前给予口服硫酸镁导泻剂,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加服西甲硅油。对两组患者肠道清洁... 目的探讨西甲硅油在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用药中的作用。方法 200例疑有大肠疾病进行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在检查前给予口服硫酸镁导泻剂,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加服西甲硅油。对两组患者肠道清洁程度和肠道内泡沫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肠道清洁程度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0.2609,P>0.05);观察组肠道泡沫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6167,P<0.01)。结论西甲硅油在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用药中的作用主要是能使肠道内泡沫减少,有利于肠镜检查时的视野清晰,便于医生操作,更好地发现病灶,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甲硅油 肠镜检查 肠道准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