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42名海南黎族成年人头面部观察特征分析
1
作者 汤小兰 吴江 +1 位作者 孔国英 李俊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1期14-16,共3页
目的 :了解海南黎族成年人头面部观察特征。方法 :对黎族成人6项头面部观察项目进行分析。结果 :眼有蒙古褶约占半数 ,眼裂倾斜度大多是水平 (58.6% )和眼外角高(41.2%);大多是直形鼻梁 (74.4 % ) ,鼻翼微凸(61.5%) ,男性比女性更明显 ... 目的 :了解海南黎族成年人头面部观察特征。方法 :对黎族成人6项头面部观察项目进行分析。结果 :眼有蒙古褶约占半数 ,眼裂倾斜度大多是水平 (58.6% )和眼外角高(41.2%);大多是直形鼻梁 (74.4 % ) ,鼻翼微凸(61.5%) ,男性比女性更明显 ;绝大部分上唇皮肤部高度属中等(89.1% ) ,红唇的厚度多属中唇 (69.6 % );左右耳垂类型男女多见方形(44.6%、42.5%)。结论 :黎族人与蒙古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体观察 头面部 少数民族 成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力的影响 被引量:91
2
作者 韩姬 王玲 +2 位作者 刘伟仙 孙宏亮 蔡维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02-506,共5页
目的探讨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对于视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6月在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进行诊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72例(72眼),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患者均给予玻璃体腔一次性... 目的探讨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对于视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6月在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进行诊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72例(72眼),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患者均给予玻璃体腔一次性注射药物治疗,对照组注射曲安奈德0.1 ml,治疗组注射康柏西普0.1 ml。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3个月采用标准视力表对患者进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检查;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进行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测视网膜厚度;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进行多焦视网膜电流图(mf ERG)检查分析N1波(第1个负波)潜伏期的变化期间;记录治疗后1个月内出现的并发症,包括前房炎性反应、角膜水肿、高眼压等;在治疗后3个月采用中文版低视力者生活质量量表(CLVOOL)对患者进行生活质量的调查。结果两组不同时间BCV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显示:治疗组治疗后3个月BCVA高于对照组(P<0.05);组内比较显示:两组在治疗后1、3个月BCVA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两组视网膜厚度、N1波潜伏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1个月视网膜厚度低于对照组,N1波潜伏期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1个月视网膜厚度低于治疗前,N1波潜伏期短于治疗前(P<0.05)。在治疗后1个月,治疗组前房炎性反应、角膜水肿、高眼压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治疗组自理能力、活动能力、社交与心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能有效改善视网膜功能,安全性更好,从而有利于视力的快速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柏西普 玻璃体内注射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力 曲安奈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的变化 被引量:16
3
作者 宋绪华 陈梨萍 +1 位作者 郑振优 陈小燕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60-862,共3页
目的评价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对糖尿病性白内障术后角膜内皮及厚度等指标的影响。方法96例(96眼)2型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糖尿病组)以及252例(252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老年组)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比较两... 目的评价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对糖尿病性白内障术后角膜内皮及厚度等指标的影响。方法96例(96眼)2型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糖尿病组)以及252例(252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老年组)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4周、8周泪膜破裂时间、基础泪液分泌、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以及中央角膜厚度。结果术后1周、4周、8周糖尿病组患者的泪膜破裂时间、基础泪液分泌、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以及中央角膜厚度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老年组患者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泪膜破裂时间、基础泪液分泌以及中央角膜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老年组相比,糖尿病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4周、8周泪膜破裂时间、基础泪液分泌、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以及中央角膜厚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泪膜稳定性、基础泪液分泌以及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均显著降低,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后这些眼部体征更加显著,术中及术后加强保护角膜内皮及眼表面组织,控制术后组织反应是减少糖尿病性白内障术后并发症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白内障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 泪膜 角膜内皮 角膜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干眼症相关指标的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宋绪华 邢健强 +1 位作者 陈梨萍 陈小燕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501-502,508,共3页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干眼症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与血糖水平的相关关系。方法:对35例(70眼)2型糖尿病患者和38例(76眼)正常健康人群行泪膜破裂时间测定、基础泪液分泌试验以及角膜荧光素染色,并分析与患者血糖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干眼症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与血糖水平的相关关系。方法:对35例(70眼)2型糖尿病患者和38例(76眼)正常健康人群行泪膜破裂时间测定、基础泪液分泌试验以及角膜荧光素染色,并分析与患者血糖水平的相关性。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的泪膜破裂时间、基础泪液分泌值明显低于正常人群(P<0.01),而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明显高于正常人群(P<0.01)。进一步分析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与泪膜破裂时间、基础泪液分泌值以及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之间存在明显相关关系(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泪膜破裂时间缩短、基础泪液分泌值减少以及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升高,控制好血糖水平能够改善干眼症的相关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血糖 干眼症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血糖、血脂等相关因素的关系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9
5
作者 李雷 郑振优 宋绪华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21期1930-1933,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分期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血糖、血脂、血压、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等的相关关系,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及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96例,将其分为无视网膜病变组180例,... 目的:探讨不同分期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血糖、血脂、血压、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等的相关关系,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及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96例,将其分为无视网膜病变组180例,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组11例,增殖期视网膜病变组5例,并设正常人群对照组40例。每个被调查对象均进行眼底彩照或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体格和血液检查,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组间的体质指数、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清甘油三酯、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h血糖、TG、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均与不同分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呈正相关关系;高密度脂蛋白与不同分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呈负相关关系。结论: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h血糖、血清甘油三酯、血清高密度脂蛋白、糖尿病肾病患病率、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均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的影响因素,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和餐后2h血糖、甘油三酯、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越高、高密度脂蛋白越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血糖 血脂 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王玲 郑振优 邢健强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70-873,共4页
目的探讨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38例(138眼)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其中70例患者行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68例患者行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访3~24个月,每3个月... 目的探讨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38例(138眼)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其中70例患者行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68例患者行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访3~24个月,每3个月做一次记录,比较各组术前术后及两组之间术后眼压、矫正视力、中央前房深度、房角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的眼压较术前明显下降,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患者眼压为(10.81±0.31)mmHg(1kPa=7.5mm-Hg),小梁切除术后的患者眼压为(10.49±0.44)mmHg,两组患者术后眼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08,P=0.28);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患者的矫正视力明显优于小梁切除术后的患者,两组患者术后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74,P=0.01);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患者的中央前房深度较小梁切除术后加深[前者为(3.37±0.02)mm,后者为(1.76±0.02)mm],两组患者术后的中央前房深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患者的房角开放程度比小梁切除术后开放程度大,两组患者术后的房角开放程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50,P=0.01);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早期并发症主要有角膜水肿、前房反应,小梁切除术后早期并发症有浅前房、前房积血、睫状体脱离、术后早期高眼压。随访3~24个月,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有5例患者需再次行小梁切除术控制眼压,小梁切除术后也有2例患者需再次行小梁切除术控制眼压。结论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疗效显著,相比小梁切除术手术操作简单,术后视力改善明显,并发症少,患者易于接受,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闭角型青光眼 小梁切除术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视患者飞秒制瓣准分子激光术后视力改善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唐平 王康宏 陈梨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2626-2628,共3页
目的:探讨近视患者飞秒制瓣准分子激光术后视力改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近视患者72例(129眼),采用飞秒制瓣准分子激光术治疗,观察术后视力改善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患者的术后远视... 目的:探讨近视患者飞秒制瓣准分子激光术后视力改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近视患者72例(129眼),采用飞秒制瓣准分子激光术治疗,观察术后视力改善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患者的术后远视力(VA)、近视力(NVA)及最佳矫正视力(BCVA)均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BCVA、NVA、眼轴长度、切削比、眼轴长度以及术后视近时间均是术后视力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飞秒制瓣准分子激光术治疗近视具有显著疗效,术后视力受术前BCVA、NVA、切削比、眼轴长度以及术后视近时间等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飞秒制瓣 准分子激光术 视力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质类固醇激素对于Hughes Ⅰ级角膜碱烧伤的治疗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陈梨萍 宋旭华 +1 位作者 郑振优 李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44-845,共2页
眼部碱烧伤是常见的眼外伤,碱烧伤后角膜上皮的缺损、基质的溃疡、新生血管的生成等均可能影响角膜透明性,甚至造成单眼或双眼严重的视力损害,是临床常见的致盲原因。
关键词 角膜碱烧伤 皮质类固醇激素 HUGHES 治疗 眼部碱烧伤 角膜透明性 角膜上皮 新生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盼蓝在成熟期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9
作者 黄雄高 吴江 +3 位作者 邢健强 王康宏 郑振优 吴燕春 《眼科新进展》 CAS 2006年第8期602-604,共3页
目的探讨台盼蓝着色前囊膜在成熟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的应用。方法本组32例老年性白内障成熟期、过熟期患者接受台盼蓝前囊膜染色,采用前房气泡下染色法,前房注入0.1mL染色液,数秒钟后用BSS液冲洗置换染液及气泡,注入粘弹剂后,连续环... 目的探讨台盼蓝着色前囊膜在成熟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的应用。方法本组32例老年性白内障成熟期、过熟期患者接受台盼蓝前囊膜染色,采用前房气泡下染色法,前房注入0.1mL染色液,数秒钟后用BSS液冲洗置换染液及气泡,注入粘弹剂后,连续环行撕囊。对照组取同期白内障超声乳化患者30例,比较环行撕囊成功率、术后视力、眼压及角膜水肿程度。结果经染色后32例前囊膜均呈淡蓝色,清晰可辨,撕囊成功率达97%,而对照组为80%,有显著差异。术后视力、眼压及角膜内皮水肿无显著差异。结论台盼蓝着色前囊膜后,连续环行撕囊更安全易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盼蓝 成熟期白内障 连续环行撕囊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口市眼部真菌感染流行病学与病原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宋绪华 邢健强 +2 位作者 陈海 毛海燕 陈梨萍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880-1882,共3页
目的探讨海口市眼部真菌感染的流行病学与病原学特征。方法采集眼科门诊及住院患者角膜、结膜、前房、泪囊等部位标本进行真菌培养,对真菌培养的阳性率、季节分布、菌属分布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检查683例眼疾患者,真菌培养阳性率... 目的探讨海口市眼部真菌感染的流行病学与病原学特征。方法采集眼科门诊及住院患者角膜、结膜、前房、泪囊等部位标本进行真菌培养,对真菌培养的阳性率、季节分布、菌属分布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检查683例眼疾患者,真菌培养阳性率为27.96%,其中男、女阳性率分别为33.42%和21.52%,差异有显著性(P〈0.01)。角膜、结膜、前房、泪囊、其他标本(眶周、玻璃体等)的阳性率依次为31.42%、11.32%、10.8l%、21.28%、29.17%,差异有显著性(P〈0.01)。不同职业人群眼部真菌培养阳性率依次为:农民34.88%、工人22.58%、教师11.76%、机关干部4.11%、学生21.43%、其他职业13.33%,差异有显著性(P〈0.01)。不同年龄人群阳性率以21-40岁、41-60岁两个年龄组较高,依次为32.30%、31.72%;不同月份的阳性率以3月最低,8、9、10、11、12月份普遍较高,每月均高于30%。分离出的真菌经鉴定共有9属,以念珠菌属构成比最高(49.21%),曲霉菌属19-37%;共发现念珠菌94株,其中白色念珠菌排第1位,有63株,占67.02%;其次为热带念珠菌14株,占14.89%。结论海口地区眼部真菌感染多见于男性,以角膜炎患者感染多见。感染的真菌以念珠菌为主,此与国内其他地区不同,可能与本地区热带气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部 真菌 海口 念珠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安奈德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术后囊膜破裂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伟仙 王玲 +1 位作者 韩姬 黄雄高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32-1035,共4页
目的评价前房内注射曲安奈德(triamcinolone acetonide,TA)应用于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术中后囊膜破裂的临床意义。方法将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术中发生后囊膜破裂的患者(43例43眼)分为两组,试验组(20例20眼)在术中使用TA辅助前段玻璃体切... 目的评价前房内注射曲安奈德(triamcinolone acetonide,TA)应用于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术中后囊膜破裂的临床意义。方法将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术中发生后囊膜破裂的患者(43例43眼)分为两组,试验组(20例20眼)在术中使用TA辅助前段玻璃体切割,对照组(23例23眼)除不使用TA外所有手术步骤和试验组一致,随访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眼压、角膜厚度、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厚度、术后炎症反应程度、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1 d最佳矫正视力试验组为(0.75±0.17)log MAR,优于对照组的(0.92±0.21)log MAR(P=0.017);术后1 d以及1周时炎症反应的症状和体征综合得分及角膜厚度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均为P<0.05);术后1个月黄斑中心凹厚度试验组为(188±22)μm,低于对照组的(227±31)μm(P=0.001)。术后人工晶状体移位以及瞳孔欠圆的发生率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均为P<0.05)。结论应用TA辅助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术中后囊膜破裂有助于减轻术后炎症反应和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安奈德 后囊膜破裂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视患儿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不同分区变化特点 被引量:5
12
作者 韩姬 王玲 +2 位作者 刘伟仙 孙宏亮 蔡维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55-358,共4页
目的探讨斜视患儿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厚度不同分区变化特点。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眼科就诊的斜视患儿80例(80眼)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儿童80例(80眼)作为对照组,两组... 目的探讨斜视患儿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厚度不同分区变化特点。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眼科就诊的斜视患儿80例(80眼)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儿童80例(80眼)作为对照组,两组都进行屈光度与眼轴长度的测定,同时进行各分区RNFL厚度的测定与视盘面积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等效球镜度数绝对值、眼轴长度、视盘面积、盘沿面积、校正视盘面积、校正盘沿面积等数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观察组的上方、鼻侧、下方、颞侧及全周RNFL厚度分别为(146.82±15.02)μm、(85.92±12.00)μm、(148.26±16.90)μm、(94.20±13.45)μm、(119.37±10.62)μm,均高于对照组的(132.97±10.82)μm、(75.46±11.89)μm、(136.92±14.20)μm、(81.40±14.02)μm、(105.35±11.38)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轻度、中度、重度斜视患儿各分区及全周的RNFL厚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为P<0.05),但不同程度斜视患儿间RNFL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等效球镜度数绝对值和眼轴长度可影响RNFL厚度的变化(均为P<0.05)。结论斜视儿童RNFL各分区及全周厚度均较正常眼明显增加,与疾病程度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视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眼轴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锝-亚甲基二膦酸盐联合甲泼尼龙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玲 陈梨萍 邢健强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08-809,共2页
目的观察99锝-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99 Tc-MDP,商品名:云克)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粉针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TAO)的疗效。方法将病程都在1年以内的42例TAO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应用99 Tc-MDP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粉针冲击治疗,口服泼... 目的观察99锝-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99 Tc-MDP,商品名:云克)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粉针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TAO)的疗效。方法将病程都在1年以内的42例TAO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应用99 Tc-MDP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粉针冲击治疗,口服泼尼松片40mg/d,1个月后停药;对照组应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粉针冲击治疗,口服泼尼松片40mg/d,4个月后停药。评价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突眼度及TAO眼病活动性,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两组TAO的临床症状均有改善,其中在突眼度方面,实验组有效率为90.9%(20/22),对照组有效率为65%(13/2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TAO眼病活动性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未出现与99 Tc-MDP有关的不良反应。结论 99 Tc-MDP联合甲泼尼龙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在突眼度的改善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同时缩短了糖皮质激素的使用疗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9锝-亚甲基二膦酸盐 甲泼尼龙 GRAVES眼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结膜瓣角巩膜缘隧道切口超声乳化术对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眼表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赵楠楠 令狐敏丽 陈梨萍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16期1267-1270,共4页
目的:探讨带结膜瓣角巩膜缘隧道切口对糖尿病性白内障术后眼表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行Phaco手术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A、B组(各60眼),A组3.0mm透明角膜切口,B组3.0mm带结膜瓣角巩膜缘隧道切口,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1周、1... 目的:探讨带结膜瓣角巩膜缘隧道切口对糖尿病性白内障术后眼表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行Phaco手术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A、B组(各60眼),A组3.0mm透明角膜切口,B组3.0mm带结膜瓣角巩膜缘隧道切口,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的眼表疾病指数(OSDI)、角膜知觉、泪膜破裂时间(BUT)和角膜荧光染色(FL)等指标。结果:⑴OSDI:术后A、B组评分均高于术前,术后各时间点B组OSDI评分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⑵角膜知觉测定:两组术后1周、1个月测定中央角膜知觉均较术前降低,术后3个月较前无显著差异。术后1周、1个月A组的角膜知觉测定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⑶BUT测定:A、B组术后的BUT缩短,术后各时间点B组BUT明显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⑷FL:术后各时间段两组FL评分均高于术前,且A组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结膜瓣角巩膜缘隧道切口是隧道入前房,切口密闭性更好,不易感染,无需缝线,对眼表上皮及泪膜的影响较小,尤为适用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术 角巩膜缘隧道切口 眼表 糖尿病性白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膜蜂蜇伤2例报告 被引量:2
15
作者 宋绪华 陈小燕 邢健强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5期342-343,共2页
关键词 角膜 蜂蜇伤 蜂蛰伤 疼痛 诊断 治疗 房水 晶体 下降 具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nt1蛋白对人角膜上皮细胞Cyclin D1蛋白表达的影响及意义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梨萍 李科 +3 位作者 郑振优 宋绪华 李雷 赵楠楠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731-1734,共4页
目的:探讨Wnt1蛋白对人角膜上皮细胞Cyclin D1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人角膜上皮细胞经复苏、培养,连续传代2次后共培养12个T25细胞培养瓶,4个培养瓶一组,共3组,分别加入25 ng/m L的重组人Wnt1蛋白和50 ng/m L的重组人W... 目的:探讨Wnt1蛋白对人角膜上皮细胞Cyclin D1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人角膜上皮细胞经复苏、培养,连续传代2次后共培养12个T25细胞培养瓶,4个培养瓶一组,共3组,分别加入25 ng/m L的重组人Wnt1蛋白和50 ng/m L的重组人Wnt1蛋白,一组不加入重组人Wnt1蛋白作为对照,于不同时间点(6、24、48和72 h)各取一个T25培养瓶的细胞,计算各组角膜上皮细胞总数并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角膜上皮细胞中Cyclin D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对照组Cyclin D1蛋白的表达在0~48 h内随着时间的延长呈现逐步降低的趋势,在48 h达到最低状态,在72 h有所提高。加入Wnt1后6 h,25 ng/m L组未检测到Cyclin D1蛋白表达,50 ng/m L组Cyclin D1蛋白表达有所提高。在24,48和72 h时间点,25 ng/m L组和50 ng/m L组Cyclin D1蛋白表达均提高,48 h达到最高峰,72 h有所回落。添加Wnt1后与对照组比较,25 ng/m L组及50 ng/m L组角膜上皮细胞生长速度均加快,但在6、24及48 h时间点差异无显著性,在72 h差异有显著性。结论:Wnt1蛋白的刺激可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增强人角膜上皮细胞Cy-clin D1的表达,且与Wnt1蛋白量呈正相关。Cyclin D1的表达强弱,在角膜上皮损伤修复及其细胞增殖分化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CLIN D1 人角膜上皮细胞 角膜 Wnt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D:YAG激光治疗泪道阻塞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吴江 郑小红 +1 位作者 韩萍 吴超美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314-315,共2页
目的:观察ND:YAG激光对泪道阻塞治疗的效果。方法:采用武HD-110型脉冲ND:YAG泪道激光治疗机治疗。对单纯泪点狭窄、泪小管阻塞者,即可进行激光治疗。结果:1次治愈28眼,2次补充激光成功8眼,成功率为85.7%。失败6眼,占14.3%。2次补充激光... 目的:观察ND:YAG激光对泪道阻塞治疗的效果。方法:采用武HD-110型脉冲ND:YAG泪道激光治疗机治疗。对单纯泪点狭窄、泪小管阻塞者,即可进行激光治疗。结果:1次治愈28眼,2次补充激光成功8眼,成功率为85.7%。失败6眼,占14.3%。2次补充激光为在原发阻塞部位的治疗过程中又发生狭窄或粘连者,需再次补充激光,直至通畅。结论:泪道激光治疗泪道阻塞效果良好,安全可靠,简便易行,成功率高,医疗费用低,门诊即可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道阻塞 泪器阻塞 激光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符曼雅 邢健强 +3 位作者 王康宏 吴江 郑振优 韩姬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4期224-225,共2页
关键词 糖尿病 白内障 超声乳化吸出 人工晶体植入术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部感染热带念珠菌基因分型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宋绪华 邢健强 +1 位作者 陈海 陈梨萍 《眼科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15-1118,共4页
目的建立随机扩增DNA多态性(RAPD)反应体系对热带念珠菌进行基因分型。方法从14例真菌感染的眼部病变处取材并根据真菌菌落外观、菌丝、孢子及菌细胞形态进行菌种鉴定,采用Neo-Sensitab抗真菌药敏纸片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分别提取14株眼... 目的建立随机扩增DNA多态性(RAPD)反应体系对热带念珠菌进行基因分型。方法从14例真菌感染的眼部病变处取材并根据真菌菌落外观、菌丝、孢子及菌细胞形态进行菌种鉴定,采用Neo-Sensitab抗真菌药敏纸片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分别提取14株眼部感染热带念珠菌临床分离株的基因组DNA,依次用随机引物OPA-18、OPE-18、RSD-6、OPG-10对其进行PCR扩增,图谱分析后用非加权配对算术平均法(UPGMA)绘出亲缘关系聚类图。结果 14株热带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酮康唑、氟康唑和氟胞嘧啶的敏感率依次为50.00%、85.71%、100.00%和100.00%。采用引物OPG-10和RSD-6构建的RAPD-PCR体系可以扩增出质量较好的带谱,多态性位点依次为71.42%和72.41%。采用引物OPG-10进行RAPD-PCR产物构建的亲缘关系聚类图中,对两性霉素B敏感的第1、2、3、4、5、6株热带念珠菌与对两性霉素B耐药的第14株热带念珠菌聚成一簇,而其余对两性霉素B耐药的第7、8、9、10、11、12、13株聚成一簇。采用引物RSD-6进行RAPD-PCR产物构建的亲缘关系聚类图中,对两性霉素B敏感的第1、2、3、4、5、6株聚成一簇,而对两性霉素B耐药的第7、8、9、10、11、12、13、14株聚成一簇。结论采用引物RSD-6构建的RAPD-PCR反应体系可以较好地进行热带念珠菌的分子分型,对两性霉素B敏感株和耐药株进行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念珠菌 随机扩增DNA多态性 基因分型 两性霉素B 药物敏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K治疗中高度近视的临床疗效及视觉质量评估 被引量:2
20
作者 唐平 王康宏 陈梨萍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69-671,共3页
目的探讨前弹力层下准分子激光角膜磨镶术(sub-bowman keratomileusis,SBK)治疗中高度近视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接受SBK治疗的近视患者63例(119眼),采用AMADEUSⅡ自动平推式显微角膜板层刀制作90μm角膜瓣,Visx S4准分子激光... 目的探讨前弹力层下准分子激光角膜磨镶术(sub-bowman keratomileusis,SBK)治疗中高度近视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接受SBK治疗的近视患者63例(119眼),采用AMADEUSⅡ自动平推式显微角膜板层刀制作90μm角膜瓣,Visx S4准分子激光系统切削角膜基质。分别于术前、术后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检测术眼裸眼视力、等效球镜(spherical equivalent,SE)度数、非接触性眼压;采用波前像差参数垂直彗差(C7)、水平彗差(C8)、球差(C12)和高阶像差的均方根(root mean square,RMS)值评估视觉质量,并观察术后角膜修复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SBK术后患者视力明显改善,裸眼视力均达到术前矫正视力水平。术后2周73.11%术眼SE度数在±0.5 D以内;其后比例不断提高,至术后1个月、3个月分别有90.76%、100.00%的术眼SE度数在±0.5 D以内。术后不同时间点的眼压与术前相比未见明显变化(P>0.05)。术后C7、C8、C12和高阶像差RMS值均较术前明显提高(均为P<0.05)。术后所有患者角膜修复良好,未发现眼底出血、继发性青光眼、感染性角膜炎、上皮植入、角膜瓣皱褶、移位、溶解等并发症。结论 SBK治疗中高度近视安全有效,并能获得理想的视觉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弹力层下准分子激光角膜磨镶术 视力 波前像差 中高度近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