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与细胞凋亡关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0
1
作者 姚震 焦解歌 +3 位作者 冯建章 翁阳 尹瑞兴 顾申红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0年第3期129-133,共5页
目的 :探讨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和心肌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制备不同缺血时间的家兔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IRI)的模型 ,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 ,同时测定血浆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 (MDA)浓度和血清心肌酶水平。结果 :心... 目的 :探讨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和心肌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制备不同缺血时间的家兔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IRI)的模型 ,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 ,同时测定血浆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 (MDA)浓度和血清心肌酶水平。结果 :心肌细胞凋亡率以缺血30min及60min后再灌注时最高 ,同时伴有血浆SOD活性明显降低和MDA含量明显增高。血清肌酸磷酸激酶 (CK)含量随缺血时间延长呈逐渐增高趋势。结论 :再灌注加重心肌损伤受心肌缺血时间的影响 ,以30~60min缺血后的再灌注为明显 ,与心肌细胞凋亡加重同时并存 ;缺血时间长后再灌注也有较高的心肌细胞凋亡率 ,但更主要是加重心肌细胞坏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细胞凋亡 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水平变化及氯沙坦对其干预作用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陈菊明 左琦 +5 位作者 宋艳玲 麦华德 纪新博 王雅纯 林芸芸 顾申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74-277,共4页
目的观察内皮祖细胞(EPCs)水平在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中的变化及氯沙坦对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8例为心力衰竭组。根据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将心力衰... 目的观察内皮祖细胞(EPCs)水平在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中的变化及氯沙坦对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8例为心力衰竭组。根据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将心力衰竭组患者分为NYHAⅠ级亚组10例、NYHAⅡ级亚组20例、NYHAⅢ级亚组26例、NYHAⅣ级亚组1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心力衰竭组患者分为常规亚组和氯沙坦亚组,各34例。常规亚组予以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氯沙坦亚组在常规亚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沙坦50 mg/d,连续治疗2周。选取同期本院体检健康的志愿者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测定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健康志愿者体检时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脑钠肽(BNP)水平、外周血EPCs水平。结果 NYHAⅠ级亚组、NYHAⅡ级亚组外周血EPCs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NYHAⅢ级亚组、NYHAⅣ级亚组外周血EPCs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常规亚组与氯沙坦亚组治疗后LVEF、外周血EPCs水平高于本组治疗前(P<0.05),BNP水平低于本组治疗前;氯沙坦亚组治疗后LVEF、外周血EPCs水平高于常规亚组,BNP水平低于常规亚组(P<0.05)。结论外周血EPCs水平在心力衰竭早期明显升高,而在心力衰竭晚期明显降低;氯沙坦能够提高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EPCs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干细胞 氯沙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复氧对培养的大鼠心肌细胞损伤与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姚震 冯建章 +3 位作者 符史干 符永恒 孔月琼 顾申红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6期483-487,共5页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的大鼠心肌细胞在缺氧(缺血)和缺氧-复氧(再灌注)状态下心肌细胞损伤和细胞凋亡情况。方法:常规方式培养SD大鼠心肌细胞。给予模拟缺血(缺氧)溶液、模拟复氧(再灌注)液以及终浓度为200U/mL的超氧化无歧化酶(SOD)干预处...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的大鼠心肌细胞在缺氧(缺血)和缺氧-复氧(再灌注)状态下心肌细胞损伤和细胞凋亡情况。方法:常规方式培养SD大鼠心肌细胞。给予模拟缺血(缺氧)溶液、模拟复氧(再灌注)液以及终浓度为200U/mL的超氧化无歧化酶(SOD)干预处理,制备缺氧-复氧损伤组(H/R组)、SOD+缺氧-复氧损伤组(SOD+H/R组)和缺氧预处理组(HP组)模型,未经处理的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结果:屹H/R组的细胞存活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H/R+SOD组和HP组的细胞存活率虽然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但比H/R组为高(P<0.05);亿H/R组培养液中培养液中心肌酶活性显著高于HP组和H/R+SOD组(P<0.01)。役H/R组心肌细胞内的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也明显增高,与HP组和H/R+SOD组的心肌细胞内MDA含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HP组、H/R组与对照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均提示了缺氧-复氧过程中心肌细胞损伤严重,也说明了缺氧(血)预处理或SOD均有细胞保护作用。臆H/R组心肌细胞内游离钙含量增加,显著高于HP组和H/R+SOD组(P<0.01);逸流式细胞仪测定出H/R组心肌细胞凋亡率也明显高于HP组和H/R+SOD组(P<0.01)。心肌细胞凋亡的数量与细胞内钙的增加呈正相关(P<0.01)。肄电镜下所见H/R组的许多细胞表现为胞浆减少,核深染、固缩状态,异染色质不均匀,部分线粒体呈空泡变性,或是肌浆网囊泡变等凋亡期或凋亡前期样改变,少数呈凋亡向坏死方面改变;而其他组则少见此些变化。结论:体外培养的心肌细胞在缺氧-复氧情况下同样可加重心肌细胞损伤,可能是通过降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而起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心肌细胞 缺氧-复氧 缺氧预处理 SOD 细胞损伤与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l-2和Fas/Apo-1基因在缺血-再灌注损伤、缺血预适应心肌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1
4
作者 姚震 冯建章 +3 位作者 焦解歌 翁阳 尹瑞兴 顾申红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6期488-493,共6页
目的:观察凋亡抑制基因bcl-2和凋亡促进基因Fas/Apo-1在缺血-再灌注损伤、缺血预适应心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制备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RI)、缺血预适应(IP)、持续缺血(CI)和control模型。实验方法:①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b... 目的:观察凋亡抑制基因bcl-2和凋亡促进基因Fas/Apo-1在缺血-再灌注损伤、缺血预适应心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制备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RI)、缺血预适应(IP)、持续缺血(CI)和control模型。实验方法:①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bcl-2基因表达。②采用逆转录扩增(PCR)方法观察Fas/Apo-1表达情况。结果:①免疫组化检测bcl-2基因蛋白标记阳性者,在病变边缘区,IP组为(46.5±11.0)%,CI组为(42.9±9.9)%,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别(P>0.05),但均明显高于RI组(19.4±5.6)%和对照组(1.92±0.88)%(P<0.01);在病变中心区,IP组为(52.5±8.8)%,均明显高于RI组(32.2±10.2)%和CI组(28.0±10.2)%(P<0.01);而RI组与CI组之间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正常对照组分别仅为(1.92±0.88)%和(1.92±1.02)%,说明正常心肌中bcl-2无表达或弱表达。从自身不同部位对照来看,RI组在病变中心区bcl-2基因蛋白的表达明显强于边缘区(P<0.01);而IP组2个部位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CI组则表现出病变边缘区bcl-2基因蛋白的表达增强(P<0.01)。②在RT-PCR方法观察Fas蛋白的表达中,可见凝胶电泳在control和IP组的心肌细胞中Fas基因蛋白的表达水平极低,在RI组和CI组的心肌细胞中则见Fas基因蛋白的表达明显增高(P<0.01);而对照β-actin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在各组基本一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缺血可诱发凋亡促进基因Fas/Apo-1基因蛋白的表达增强,而再灌注则加重这一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灌注损伤 缺血预适应 BCL-2 FAS/APO-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高尿酸血症的原发性高血压与冠心病的关系 被引量:2
5
作者 林云 姚震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5年第3期213-214,共2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和尿酸正常组间出现冠心病(CAD)的发生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了8年内121例原发性高血压,63例合并高尿酸血症组和58例尿酸正常组出现各种类型冠心病的发生情况。结果高尿酸组高血压患者的冠心病发...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和尿酸正常组间出现冠心病(CAD)的发生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了8年内121例原发性高血压,63例合并高尿酸血症组和58例尿酸正常组出现各种类型冠心病的发生情况。结果高尿酸组高血压患者的冠心病发生率与正常尿酸组高血压患者比较,统计学意义显著(P<0.001)。结论除传统致病因素外,血尿酸为CAD发生的独立的特异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尿酸 冠心病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运动前后血浆内皮素水平变化的研究
6
作者 姚震 秦皓 冯建章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1999年第1期21-23,共3页
利用放射免疫测定技术检测了20例已确诊冠心病的患者和18个正常人在运动试验前、中、后的外周血内皮素(ET)水平。结果显示出冠心病患者与正常人在静息状态下血浆ET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后,冠心病者的血... 利用放射免疫测定技术检测了20例已确诊冠心病的患者和18个正常人在运动试验前、中、后的外周血内皮素(ET)水平。结果显示出冠心病患者与正常人在静息状态下血浆ET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后,冠心病者的血浆ET值呈逐渐的上升趋势,在1h后最为显著(P<0.001);而正常人在运动前后血浆ET值无明显变化(P>0.05)。并且经冠状动脉造影发现累及冠脉病变越严重(如多支病变),则运动后血浆ET值升高越明显。结论:对有冠状动脉疾病者应减少负荷性运动,避免ET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缩血管肽类 冠心病 冠状动脉疾病 放射免疫测定 运动试验 内皮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室晚电位与心脏病患者死亡的关系探讨
7
作者 曾春芳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1期27-28,共2页
心室晚电位(VLP)检测能预测持续性室速(VT)和室颤(VF)的发生[1].而VT和VF是临床上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本文探讨了42例心脏病患者死亡前VLP检测资料与死亡原因的关系,报道如下.
关键词 心脏病 心室晚电位 电位测定法 死亡 相关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绞痛发作时异常心电图“正常化”1例报道
8
作者 孔月琼 陈碧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176-176,178,共2页
关键词 心电图 变异型心绞痛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心肌病患者淋巴细胞PPAR-α与心室重构及心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何喜民 姚震 +3 位作者 马瑞莲 李天发 云美玲 林云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184-187,共4页
目的:检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淋巴细胞过氧化物酶体增生激活型受体α(PPAR-α)的表达,并探讨其与心室重构及心功能状态的关系。方法:选择97例经冠状动脉造影、心脏彩超结合临床资料明确诊断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根据纽约心功能分级:心功能... 目的:检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淋巴细胞过氧化物酶体增生激活型受体α(PPAR-α)的表达,并探讨其与心室重构及心功能状态的关系。方法:选择97例经冠状动脉造影、心脏彩超结合临床资料明确诊断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根据纽约心功能分级:心功能Ⅰ级24例,Ⅱ级25例,Ⅲ级25例,Ⅳ级23例,选择冠脉造影正常、心功能正常的25例非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分离周围血淋巴细胞,以ELISA法测定其淋巴细胞膜中的PPAR-α水平,以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内径大小(LVD)、舒张末容积(EDV)及射血分数(EF),比较PPAR-α与左室重构和心功能的关系。结果: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PPAR-α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下降[(41.65±8.92)pg/mL vs(55.32±6.89)pg/mL)];相关分析显示,缺血性心肌病患者PPAR-α的表达水平与左室内径、舒张末容积呈负相关﹙=-0.535,r=-0.672,P均<0.01﹚,与纽约心功能分级和EF值无明显相关。结论: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PPAR-α的表达下调,左室重构愈明显PPAR-α的表达下调越显著;PPAR-α的表达与纽约心功能分级和心脏射血分数无关,PPAR-α可能具有抗心肌重构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体增生激活型受体a(PPAR-a) 缺血性心肌病 淋巴细胞 心室重构 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临床阶段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4
10
作者 彭锦 张缤月 +5 位作者 戴慧勇 曹佳 毛亮 朱玲玲 姚贤萍 张园园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461-1465,共5页
目的分析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临床阶段舒张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在第九二八医院及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就诊的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11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7例和试验观察组56例。对照组予常规... 目的分析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临床阶段舒张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在第九二八医院及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就诊的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11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7例和试验观察组56例。对照组予常规抗心衰治疗,观察组将对照组中ARB/ACEI替换为沙库巴曲缬沙坦。随访前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随访6个月后分析两组的血压、6 min步行试验NT⁃proBNP、AST、ALT、SCr及血钾水平;并比较了两组的心超相关指标及再住院率、MACE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的6MW、NT⁃proBNP、LVEDVI、LVESVI及E/e′结果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且对肾脏的保护作用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再住院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两组间的血压、肝功能、血钾、EF、LAVI水平及MAC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临床阶段舒张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库巴曲缬沙坦 舒张性心力衰竭 NT⁃proBNP 二尖瓣E/e′ 药物疗效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姜素对缺氧/复氧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颖妹 翟任群 周菲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2220-2225,共6页
目的:探讨山姜素对缺氧/复氧(H/R)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H/R诱导大鼠心肌细胞H9C2建立细胞损伤模型,不同浓度山姜素处理H9C2细胞,pcDNA、pcDNA-circPRKCI转染H9C2细胞24 h后再进行H/R处理;si-NC、si-circPRKCI分别转... 目的:探讨山姜素对缺氧/复氧(H/R)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H/R诱导大鼠心肌细胞H9C2建立细胞损伤模型,不同浓度山姜素处理H9C2细胞,pcDNA、pcDNA-circPRKCI转染H9C2细胞24 h后再进行H/R处理;si-NC、si-circPRKCI分别转染H9C2细胞24 h后置于山姜素培养液中继续培养24 h,再进行H/R处理;试剂盒检测LDH、MDA、SOD水平;ELISA检测MPO、IL-1β、TNF-α水平;MTT、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细胞增殖及凋亡率;化学发光法检测ATP含量;qRTPCR检测circPRKCI、miR-29b-3p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circPRKCI与miR-29b-3p的靶向关系;Western blot检测Bcl-2、Bax蛋白表达。结果:山姜素可降低H/R诱导的H9C2细胞LDH、MDA、MPO、IL-1β、TNF-α水平、凋亡率和Bax蛋白水平(P<0.05),而增强SOD活性和提高细胞存活率、ATP含量及Bcl-2蛋白水平(P<0.05),提高circPRKCI表达(P<0.05),降低miR-29b-3p表达(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H/R诱导的H9C2细胞转染pcDNA-circPRKCI后,LDH、MDA、MPO、IL-1β、TNF-α水平、凋亡率和Bax蛋白水平降低(P<0.05),SOD活性、Bcl-2蛋白水平、细胞存活率和ATP含量升高(P<0.05);circPRKCI可靶向调控miR-29b-3p表达;干扰circPRKCI表达部分逆转山姜素对H/R诱导的H9C2细胞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增殖、凋亡及ATP含量的作用。结论:山姜素可通过调控circPRKCI/miR-29b-3p轴抑制细胞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凋亡及促进细胞增殖进而减轻H/R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姜素 缺氧/复氧 circPRKCI miR-29b-3p 心肌细胞H9C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观察护理
12
作者 陈月霞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3期177-177,180,共2页
关键词 尿激酶 急性心肌梗塞 护理 溶栓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检测胆固醇酯转运蛋白基因突变 被引量:6
13
作者 周代锋 蔡望伟 +3 位作者 云美玲 张勇 习隽丽 王镇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7期693-697,701,共6页
目的:建立检测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holesterol ester transfer protein,CETP)基因6种常见突变的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技术。方法:应用针对CETP基因TaqIB(G→A)、I405V(A→G)、D442G(A→G)、R451Q(G→A)、A373P(G→C)和I14A(G→A)这6种常见... 目的:建立检测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holesterol ester transfer protein,CETP)基因6种常见突变的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技术。方法:应用针对CETP基因TaqIB(G→A)、I405V(A→G)、D442G(A→G)、R451Q(G→A)、A373P(G→C)和I14A(G→A)这6种常见的突变位点设计的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技术,对海南汉、黎族人群中CETP基因突变类型进行了检测,同时对经上述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检测的样本进行序列测定。结果:在海南汉、黎族人群中,TaqIB(G→A)突变位点可检测出GG、GA、AA3种基因型,I405V(A→G)突变位点可检测出AA、AG、GG3种基因型,D442G(A→G)突变位点可检测出AA、AG2种基因型,但在海南汉、黎族人群中未检测到R451Q(G→A)、A373P(G→C)和I14A(G→A)3种突变类型,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鉴定的CETP基因突变的基因分型结果与序列测定结果完全符合。结论: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技术操作简便,重复性和稳定性好,可作为鉴定CETP基因突变类型的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固醇酯转运蛋白基因 等位基因特异性 聚合酶链反应 基因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栓抽吸术联合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在梗阻性冠状动脉血栓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姚震 Michael ANGIOI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5期377-380,共4页
关键词 血栓栓塞 冠状动脉血栓形成 抽吸 血小板膜糖蛋白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腹血糖受损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两种炎症介质变化的研究
15
作者 林云 李天发 +4 位作者 姚震 何喜民 顾申红 崔开媚 张光星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7期914-916,共3页
目的:对空腹血糖受损(IFG)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探讨其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浓度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入院治疗的共63例ACS患者,按照标准方法行空腹血糖测定和口服葡萄糖耐量(OGTT)试验,经筛除糖... 目的:对空腹血糖受损(IFG)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探讨其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浓度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入院治疗的共63例ACS患者,按照标准方法行空腹血糖测定和口服葡萄糖耐量(OGTT)试验,经筛除糖耐量异常及显性糖尿病后分为ACS合并IFG者27例(A组)和ACS未合并IFG者36例(B组),另选取冠脉造影正常者未合并IFG的30例为对照组(C组)。除查体和常规实验室检查外,3组均分离空腹血清测定NE和hs-CRP水平。结果:A组和B组血清NE和hs-CRP水平均较C组高,其中A组较B组升高更明显(P均<0.005),NE和hs2CRP呈正相关(r=0.671,P<0.001)。结论:合并IFG的ACS患者全身炎症反应程度更剧烈,在治疗上应加强多种措施综合干预,以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糖调节受损 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 高敏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回旋支起源于右Valsalva窦并行动脉成形术1例报告
16
作者 姚震 Gerard ETHEVENOT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1期70-71,共2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血管成形术 VALSALVA窦 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