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循证医学方法分析宫颈妊娠的处理 被引量:4
1
作者 华少萍 陈蔚 金松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47-49,共3页
目的:应用循证医学方法分析3例宫颈妊娠的处理。方法:通过收集临床病例、查阅大量文献进行回顾性及综合性分析。结果:对于3例宫颈妊娠的处理恰当。讨论:宫颈妊娠的处理具有多样化,不同情况下处理方式不同。
关键词 妊娠 异位 文献检索 循证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被引量:2
2
作者 胡春霞 金松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95-96,共2页
关键词 人文素质 学生 院校 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孕产妇HBsAg阳性率的调查 被引量:6
3
作者 陈励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1998年第1期15-17,共3页
对我院1993年至1995年6月993例正常孕产妇病历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的回顾性调查,经“两对半”检查结果提示,其中131人为HBsAg阳性,占13.19%。由于母婴传播是乙型肝炎传播的主... 对我院1993年至1995年6月993例正常孕产妇病历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的回顾性调查,经“两对半”检查结果提示,其中131人为HBsAg阳性,占13.19%。由于母婴传播是乙型肝炎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调查结果提示了孕产妇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对乙型肝炎预防的紧迫性。本文还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产妇 HBSAG 乙型肝炎病毒 阳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14例临床分析
4
作者 黎明鸾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3期157-158,共2页
关键词 产科 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临床分析 产后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海南省210例散发性先天性单纯性心脏病患者NKX2-5、GATA4、ZIC3基因突变的筛选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青蔓 郭丰 +7 位作者 凌奕 李慧慧 刘芳芳 刘辉 温壮飞 孙薇薇 刘亦恒 张海英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19期1472-1478,共7页
目的:心脏发育异常可导致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是国内外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已知NKX2-5、GATA4和ZIC3基因突变可引起CHD。本实验探讨了海南省NKX2-5、GATA4、ZIC3基因突变和散发性先天性单纯性心脏病之间的关系... 目的:心脏发育异常可导致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是国内外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已知NKX2-5、GATA4和ZIC3基因突变可引起CHD。本实验探讨了海南省NKX2-5、GATA4、ZIC3基因突变和散发性先天性单纯性心脏病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10例散发性CHD患者,提取患者血液DNA,扩增目的基因片段,利用高分辨熔解曲线(high-resolution melting,HRM)技术和DNA测序技术,分析NKX2-5、GATA4和ZIC3基因的序列。结果:对210例CHD患者NKX2-5、GATA4、ZIC3基因测序,发现7个基因突变,包括1个NKX2-5杂合错义突变(c.178G>T),GATA4的3个杂合突变(c.677C>T,c.928A>G,c.1123G>A),ZIC3的3个杂合突变(c.19G>C,c.1255C>G,c.1348C>T)。其中NKX2-5(c.178G>T)、GATA4(c.1123G>A)、ZIC3(c.19G>C,c.1255C>G,c.1348C>T)为新突变位点。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这些基因突变为致病性突变。结论:在210例患者中发现了7个基因突变,首次报道海南省NKX2-5、GATA4和ZIC3的基因突变与CHD发病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基因突变 NKX2-5 GATA4 ZIC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后出血的相关高危因素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39
6
作者 胡春霞 陈蔚 +6 位作者 凌奕 华少萍 吴小妹 郑小妹 周璟 金松 莫秀兰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9期1292-1294,共3页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相关高危因素、流行病学特征,为进行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11年6月在我院产科住院分娩6 059人临床资料,其中产后出血共223例,采用多因素分析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结果:产后出血...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相关高危因素、流行病学特征,为进行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11年6月在我院产科住院分娩6 059人临床资料,其中产后出血共223例,采用多因素分析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结果:产后出血发生率3.6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分娩方式、多胎妊娠、子宫瘢痕、胎盘因素、巨大儿、产次是产后出血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而高龄、孕次与产后出血发生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方式、多胎妊娠、子宫瘢痕、内科疾病、胎盘因素亦是产后出血量≥1 500mL的高危因素。结论:产后出血是产科最常见最危急的并发症之一,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降低剖宫产率,规范治疗,对降低产后出血及孕产妇死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出血 剖宫产率 高危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先兆流产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0
7
作者 许琳 吴玲 +3 位作者 林强 周知 华少平 金松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5期653-655,共3页
目的:探讨影响早孕先兆流产保胎成功率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09年12月因早孕先兆流产在我院住院保胎的患者,将保胎成功者设为成功组239例,保胎失败者设为失败组99例。结果:患者平均年龄、既往宫腔操作次数、辅助生殖率... 目的:探讨影响早孕先兆流产保胎成功率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09年12月因早孕先兆流产在我院住院保胎的患者,将保胎成功者设为成功组239例,保胎失败者设为失败组99例。结果:患者平均年龄、既往宫腔操作次数、辅助生殖率、既往自然流产率、合并阴道炎发生率失败组均较成功组高(P均〈0.05)。结论:年龄、辅助生殖技术、既往自然流产史、既往宫腔操作次数、先兆流产时合并阴道炎的情况均是影响先兆流产保胎成功率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先兆流产 妊娠结局 相关因素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脐时间对母儿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36
8
作者 华少萍 张宏玉 +3 位作者 周红 郑思华 陈蔚 谢春丽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12期1572-1575,共4页
目的:探讨断脐时间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176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进行晚断脐(等待脐带搏动停止后),对照组按目前临床常规执行早断脐(生后少于10 s),比较两组产后出血量、新生儿脐血血红蛋白、生后最高1次胆红素值、新生儿Apgar... 目的:探讨断脐时间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176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进行晚断脐(等待脐带搏动停止后),对照组按目前临床常规执行早断脐(生后少于10 s),比较两组产后出血量、新生儿脐血血红蛋白、生后最高1次胆红素值、新生儿Apgar评分及是否贫血、是否需要光疗等母儿结局。结果:足月儿127例,早产儿49例,足月儿两组脐血血红蛋白浓度及新生儿1分钟、5分钟Apgar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产后出血量及出生后最高1次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早产儿两组母儿结局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足月儿和早产儿两组新生儿贫血和需要光疗者所占比例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晚断脐(等待脐带搏动停止后断脐)比早断脐(生后10 s)有更少的产后出血量,不增加新生儿胆红素水平,未显示晚断脐对母儿结局有不良影响,分娩应遵循自然规律,等待脐带搏动停止后断脐,以防止过早断脐可能的潜在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断脐 早断脐 新生儿贫血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兆流产合并绒毛膜下血肿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5
9
作者 许琳 吴玲 +1 位作者 周知 金松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6期818-820,共3页
目的:通过对先兆流产合并绒毛膜下血肿的患者回顾性研究,从而探讨影响绒毛膜下血肿生成的相关因素及先兆流产合并绒毛膜下血肿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09年12月因早孕先兆流产在我院住院保胎治疗的患者,将单纯先兆流... 目的:通过对先兆流产合并绒毛膜下血肿的患者回顾性研究,从而探讨影响绒毛膜下血肿生成的相关因素及先兆流产合并绒毛膜下血肿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09年12月因早孕先兆流产在我院住院保胎治疗的患者,将单纯先兆流产者设为对照组,将先兆流产合并绒毛膜下血肿者设为研究组,根据超声下提示血肿的大小将研究组分为轻度及重度两组。结果:3组间患者年龄无差异(P〉0.05);随着患者宫腔积血量的加重,其辅助生殖受孕率升高、住院天数及其阴道出血时间相应延长,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与轻度组保胎成功率无差异(P〉0.05),重度积血组的保胎成功率较前两组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随着宫腔积血的加重,其女婴的出生率升高,3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重度组新生儿的平均体重较对照组及轻度组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辅助生殖技术是影响绒毛膜下血肿生成的因素,大量的绒毛膜下血肿可影响先兆流产的妊娠结局。在临床工作中,对于先兆流产的患者应尽早发现其绒毛膜下血肿情况,及时给予止血等保胎治疗,阻止血肿的进一步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兆流产 绒毛膜下血肿 妊娠结局 胎儿性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筛查系统不同点探区间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7
10
作者 李伟宏 凌奕 +6 位作者 张峻霄 牛海燕 吴小妹 陈华 曾蓉蓉 王丽 金松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9期1171-1174,共4页
目的:评价宫颈癌筛查系统不同点探区间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取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CT)为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及以上病例50例,用宫颈癌筛查系统进行15~20点、21~32点及2种不同点数的联合检测,再与宫颈活检病理学结果阳性... 目的:评价宫颈癌筛查系统不同点探区间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取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CT)为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及以上病例50例,用宫颈癌筛查系统进行15~20点、21~32点及2种不同点数的联合检测,再与宫颈活检病理学结果阳性病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病理学检测结果异常者21例,其中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10例,CINⅡ6例,CINⅢ4例,浸润癌1例。宫颈癌筛查系统15~20点探检测阳性率为56.00%(28/50),敏感度为76.19%(16/21),特异度为58.62%(17/29);宫颈癌筛查系统21~32点探阳性率为70.00%(35/50),敏感度为90.48%(19/21),特异度为44.83%(13/29);宫颈癌筛查系统15~20点与21~32点联合点探阳性率为48.00%(24/50),剔除2种点探结果不一致病例20例,漏检病理学异常病例8例,其敏感度为84.62%(11/13),特异度为35.29%(6/17)。与病理学符合率分别为66.00%、64.00%和56.67%,一致性检验结果Kappa分别为0.49、0.54、0.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2种方法联合检测结果异常时均为CINⅡ以上高级别病变。结论:宫颈癌筛查系统与病理学诊断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2种点探区间联合检测结果均异常时提示有高级别病变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筛查系统 宫颈病变 病理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孢素A诱导自然流产模型孕鼠脾脏CD4^+CD25^+Foxp3^+的调节性T细胞扩增及外周母胎免疫耐受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杜美蓉 董琳 +3 位作者 周雯慧 闫凤亭 朱晓勇 李大金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920-923,927,共5页
目的:探讨环孢素A(Cyclosporin A,CsA)对小鼠自然流产模型妊娠预后及外周母胎免疫耐受的影响。方法:以正常妊娠模型CBA/J×BALB/c为对照组,自然流产模型CBA/J×DBA/2为研究组,CBA/J孕鼠于妊娠第4天分别腹腔注射5mg/kgCsA。单向... 目的:探讨环孢素A(Cyclosporin A,CsA)对小鼠自然流产模型妊娠预后及外周母胎免疫耐受的影响。方法:以正常妊娠模型CBA/J×BALB/c为对照组,自然流产模型CBA/J×DBA/2为研究组,CBA/J孕鼠于妊娠第4天分别腹腔注射5mg/kgCsA。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分析孕鼠脾脏免疫细胞对父系抗原的增殖能力,ELISA分析上清液IL-2分泌水平,流式细胞术分析脾细胞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扩增,并观察两种模型各组胚胎吸收率。结果:于妊娠第4天腹腔注射CsA显著降低自然流产模型孕鼠胚胎吸收率以及孕鼠外周免疫细胞对父系抗原的增殖能力与IL-2分泌(P<0.01,P<0.01,P<0.01),促进脾脏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亚群扩增(P<0.01)。结论:孕早期腹腔注射CsA可诱导自然流产模型孕鼠外周免疫细胞对父系抗原的特异性免疫耐受,从而使自然流产模型孕鼠的妊娠结局达到正常妊娠水平,提示CsA可能成为治疗妊娠失败的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孢素A 自然流产模型 调节性T细胞 免疫耐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肌肉生长抑素与肥胖、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卢斋 陈华 +2 位作者 陈曼玲 金松 李跃萍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9期1242-1244,1247,共4页
目的:研究肌肉生长抑素(MSTN)与PCOS患者肥胖、胰岛素抵抗、性激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通过横断面病例对照研究,将165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根据体重指数分为肥胖组和非肥胖组,同时选取142例健康妇女作为对照组。对非肥胖的PCOS患者与对... 目的:研究肌肉生长抑素(MSTN)与PCOS患者肥胖、胰岛素抵抗、性激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通过横断面病例对照研究,将165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根据体重指数分为肥胖组和非肥胖组,同时选取142例健康妇女作为对照组。对非肥胖的PCOS患者与对照组,肥胖与非肥胖的PCOS患者之间的MSTN水平、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BMI、腰围、腰臀比及性激素水平进行比较,用回归分析判断MSTN与上述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COS患者MSTN水平明显升高,但排除肥胖因素后,对照组与非肥胖PCOS患者MST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显示:MSTN水平与腰围、腰臀比、BMI、血清睾酮水平有明显相关性。用多变量回归分析矫正BMI和血清睾酮水平后,MSTN水平与PCOS有明显相关性(β=0.356,P=0.0005)。本研究并不支持MSTN水平与代表胰岛素抵抗的HOMA-IR有相关性,尽管后者与PCOS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结论:MSTN与肥胖及血清睾酮水平有明显相关性,与PCOS也有明显相关性。本研究并不支持MSTN水平与PCOS患者胰岛素抵抗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肌肉生长抑素 肥胖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筛查系统与液基细胞学检测在宫颈病变初筛中的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伟宏 金松 +4 位作者 张俊霄 吴小妹 陈华 曾蓉蓉 王丽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9期1129-1131,1134,共4页
目的:探讨宫颈癌筛查系统(TruScreen)与液基细胞学检测(TCT)在宫颈病变初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01例患者依次进行TruScreen、TCT及宫颈活检病理学检查,将其病理结果与Tru-Screen和TCT结果对照分析。结果:TruScreen、TCT阳性结果分别... 目的:探讨宫颈癌筛查系统(TruScreen)与液基细胞学检测(TCT)在宫颈病变初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01例患者依次进行TruScreen、TCT及宫颈活检病理学检查,将其病理结果与Tru-Screen和TCT结果对照分析。结果:TruScreen、TCT阳性结果分别为316例和207例,病理学检查阳性结果为115例。TruScreen、TCT检测的敏感度分别为81.7%、71.3%,特异度分别为79.6%、88.5%,假阴性率分别为18.3%、28.7%,假阳性率分别为20.4%、11.5%。TruScreen检查敏感度略高于T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ruScreen的效果评价略优于TCT,具有较低的假阴性率及相对不高的假阳性率,有望成为我国宫颈病变初筛的独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筛查系统(TruScreen) 液基细胞学检测(TCT) 宫颈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腹腔镜下卵巢良性畸胎瘤手术的探讨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岩 卢伟英 +3 位作者 林叶飞 胡春霞 钟业超 张毅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0年第4期214-216,共3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卵巢良性畸胎瘤手术的方法。就避免囊液外溢造成腹腔污染 ,减少并发症等问题提出解决办法。方法 :卵巢良性畸胎瘤行腹腔镜手术治疗 ,为预防囊液外溢造成腹腔污染 ,术中将医用透明塑料袋导入腹腔 ,手术操作均在塑料袋...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卵巢良性畸胎瘤手术的方法。就避免囊液外溢造成腹腔污染 ,减少并发症等问题提出解决办法。方法 :卵巢良性畸胎瘤行腹腔镜手术治疗 ,为预防囊液外溢造成腹腔污染 ,术中将医用透明塑料袋导入腹腔 ,手术操作均在塑料袋中进行。结果 :12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全过程。10例行卵巢皮样囊肿剥离术 ,2例行附件切除术 ,其中4例在剥离术中发生了囊肿破裂 ,内容物外溢于塑料袋内 ,未造成腹腔污染。平均手术时间69min。结论 :腹腔镜下行卵巢良性畸胎瘤手术是完全可行的 ,其损伤小 ,病人恢复快 ,剥离畸胎瘤的手术操作在塑料袋中进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手术 电视腹腔镜 卵巢良性畸胎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与妊娠期糖尿病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凌奕 吴小妹 +2 位作者 陈泽俊 曾蓉蓉 金松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8期1099-1100,共2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与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关系。方法:选择2008年6月~2010年6月间我院住院分娩病例1 599例,分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组及非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组,分析两组GDM的发生率。结果: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组GDM发病率较非乙...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与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关系。方法:选择2008年6月~2010年6月间我院住院分娩病例1 599例,分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组及非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组,分析两组GDM的发生率。结果: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组GDM发病率较非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组高。结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与妊娠期糖代谢异常与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乙型肝炎病毒 妊娠期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的护理分析 被引量:12
16
作者 韩月清 莫秀兰 +1 位作者 陈珊娜 谢月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3043-3044,共2页
目的:探讨17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护理重点为诊治过程中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化疗药物保守治疗期间和人流清宫术中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并发症的观察及预防护理;做好出院指导,把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个住... 目的:探讨17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护理重点为诊治过程中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化疗药物保守治疗期间和人流清宫术中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并发症的观察及预防护理;做好出院指导,把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个住院过程中。结果:17例患者经精心的治疗及全方位的护理均治愈出院,无严重的并发症和化疗副反应发生;随访月经复潮与一般妊娠无异。结论:早期诊断并予化疗药物治疗,在各环节中护理到位,严防并发症的发生,对于避免子宫切除,保留患者生育功能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剖宫产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初步观察 被引量:6
17
作者 何超蔓 陈曼玲 +4 位作者 黎明鸾 胡春霞 吴小妹 卢斋 金松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7期764-766,共3页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NACT)对提高宫颈癌临床治疗效果的意义。方法:收集2006年8月~2009年1月住院的Ⅰb~Ⅱb期宫颈癌患者22例,采用2个疗程的静脉化疗之后,14例行宫颈癌根治术,8例Ⅱb期患者行放疗。并观察化疗临床症状缓解情况、肿瘤大...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NACT)对提高宫颈癌临床治疗效果的意义。方法:收集2006年8月~2009年1月住院的Ⅰb~Ⅱb期宫颈癌患者22例,采用2个疗程的静脉化疗之后,14例行宫颈癌根治术,8例Ⅱb期患者行放疗。并观察化疗临床症状缓解情况、肿瘤大小的变化、化疗的毒副反应以及术后病理检查情况。结果:(1)临床症状缓解情况:22例中完全缓解14例(63.64%),明显缓解4例(18.18%),中度缓解4例(18.18%);(2)肿瘤消退情况:完全缓解(CR)3例(13.64%),部分缓解(PR)9例(40.91%),好转(MR)5例(22.73%),稳定(SD)5例(22.73%)。结论:宫颈癌新辅助化疗是安全有效的,缩小了局部病灶,提高了手术切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新辅助化疗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状态对妊娠期糖尿病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吴小妹 凌奕 +1 位作者 李跃萍 金松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9期1244-1246,共3页
目的:探讨无症状乙肝病毒(HBV)携带状态对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发生率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1 243例孕妇的HBV血清学、肝功能、血糖进行检测,并记录妊娠结局。比较无症状HBV阳性与HBV阴性孕妇GDM的发生率及妊娠结局。结果:1 243例... 目的:探讨无症状乙肝病毒(HBV)携带状态对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发生率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1 243例孕妇的HBV血清学、肝功能、血糖进行检测,并记录妊娠结局。比较无症状HBV阳性与HBV阴性孕妇GDM的发生率及妊娠结局。结果:1 243例孕妇中HBV感染率约为10%,HBV感染的孕妇中GDM的发生率为22.7%,无HBV感染的孕妇中GDM的发生率为12.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感染的GDM的妊娠结局与无HBV感染的GDM的妊娠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V表面抗原阳性较HBV表面抗原阴性孕妇GDM的发生率增高,有统计学差异,但并不改变其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 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水细胞培养及FISH技术用于产前诊断——附117例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黎明红 吴嵩龄 +3 位作者 殷照初 陈敏 倪斌 麦扬青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136-138,共3页
目的:探讨羊水细胞培养及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在产前诊断中的实验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对117例孕17~27周有产前诊断指征者,在B超引导下抽取羊水,培养、制备羊水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其中1例同时用未培养羊水做间期细胞FISH,另1例用... 目的:探讨羊水细胞培养及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在产前诊断中的实验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对117例孕17~27周有产前诊断指征者,在B超引导下抽取羊水,培养、制备羊水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其中1例同时用未培养羊水做间期细胞FISH,另1例用培养后细胞生长不佳的羊水做FISH,两者均采用生物素标记的X、Y、21号染色体探针。结果:羊水细胞培养成功109例,占93.16%;培养失败8例,占6.84%。109例羊水细胞培养分裂中期染色体核型:正常核型46,XX(XY)有95例,占87.16%;异常核型14例,占12.84%。1例间期细胞FISH与羊水培养结果一致,另1例羊水细胞培养仅收到很少分裂中期染色体,改做FISH后可见到较好的荧光信号。结论:FISH技术与羊水细胞培养结合用于产前诊断,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水细胞 FISH技术 产前诊断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前后IL-6和TNF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陈华 金松 +1 位作者 卢斋 陈曼玲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9期1239-1241,共3页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术后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a(TNF-a)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EMs术后患者108例随机分为米非司酮治疗组和对照组(未用药),每组54例,另选择健康体检者52例作为正常组,采用ELISA检测正...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术后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a(TNF-a)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EMs术后患者108例随机分为米非司酮治疗组和对照组(未用药),每组54例,另选择健康体检者52例作为正常组,采用ELISA检测正常组及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d、术后12周IL-6及TNF-a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术前不同分期(I~Ⅱ期、Ⅲ~Ⅳ期)EMs患者及米非司酮治疗组、对照组IL-6及TNF-a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均<0.01),术后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P均>0.05);两组术后3d、12周IL-6、TNF-a水平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米非司酮治疗组术后12周IL-6、TNF-a水平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前、后IL-6与TNF-a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EMs术后应给予药物治疗,IL-6及TNF-a水平可用于监测EMs治疗效果,也可作为判断EMs早期复发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子宫内膜异位症 米非司酮 白细胞介素-6(IL-6) 肿瘤坏死因子-a(TNF-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