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5—2016年海南省12岁常住儿童口腔健康状况调查 被引量:7
1
作者 王媛媛 谢莉莉 +4 位作者 郭冬梅 郭秋云 全涛 谢奇 包柏成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1年第3期353-358,共6页
目的了解海南省12岁儿童口腔健康状况,为口腔卫生预防保健工作提供参考。方法2015年12月至2016年6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海南省城乡12岁常住人口为调查对象。根据"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采用平面口... 目的了解海南省12岁儿童口腔健康状况,为口腔卫生预防保健工作提供参考。方法2015年12月至2016年6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海南省城乡12岁常住人口为调查对象。根据"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采用平面口镜和社区牙周指数探针检查其全口恒牙冠患龋和牙周情况,计算患龋率、龋均、龋补充填比、窝沟封闭率、牙龈出血和牙石检出率。结果共595名12岁儿童纳入本研究,均为在校中学生,其中男童297人,女童298人;城市358人,乡村237人。恒牙患龋率为57.0%(339/595)、龋均为1.71(1020/595)、龋补充填比为13.6%(139/1019)、窝沟封闭率为1.5%(9/595)、牙龈出血检出率为46.9%(279/595)、牙石检出率为39.5%(235/595)。患龋占比(前6位)由高至低依次为左下第一磨牙(18.4%)、右下第一磨牙(18.1%)、左上中切牙(7.8%)、右上第一磨牙(7.7%)、右上中切牙(7.6%)、左上第一磨牙(7.3%)。乡村儿童的患龋率(63.3%比52.8%,P=0.011)、龋均(2.04比1.50,P=0.008)高于城市儿童,牙龈出血检出率低于城市儿童(40.9%比50.8%,P=0.018),龋补充填比(12.0%比15.1%,P=0.143)、窝沟封闭率(0.4%比2.2%,P=0.076)、牙石检出率(35.4%比42.2%,P=0.100)与城市儿童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男童的患龋率低于女童(52.9%比61.1%,P=0.043),龋补充填比(16.7%比11.2%,P=0.011)、牙龈出血检出率(52.9%比40.9%,P=0.004)高于女童,龋均(1.54比1.89,P=0.061)、窝沟封闭率(1.3%比1.7%,P=0.741)、牙石检出率(41.1%比37.9%,P=0.431)与女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海南省12岁儿童恒牙患龋率高,龋补充填比和窝沟封闭率低,牙周卫生状况较差,应结合城乡和性别差异进一步制定针对性口腔保健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龋病 患龋率 龋均 恒牙 口腔流行病学 抽样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效核黄素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疗效观察及对血清IL-2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符起亚 邓芳成 张治汉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10期1303-1304,共2页
目的:观察长效核黄素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效果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的影响。方法:408例轻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核黄素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一次性肌肉注射长效核黄素150 mg,每周1次,共用... 目的:观察长效核黄素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效果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的影响。方法:408例轻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核黄素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一次性肌肉注射长效核黄素150 mg,每周1次,共用3个周期,比较两组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IL-2水平。结果:治疗后核黄素治疗组总有效率(95.1%)明显高于对照组(88.2%)(P<0.05);3个月后随访,核黄素治疗组复发率(11.2%)明显低于对照组(47.3%)(P<0.01);核黄素治疗组治疗后IL-2水平[(4.26±1.38)]U/mL较治疗前[(1.78±0.95)]U/mL及对照组[(2.39±0.71)]U/mL明显升高(P<0.05~0.01)。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长效核黄素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确切,复发率降低,未见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效核黄素 白细胞介素-2 复发性口腔溃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口市齿龈内阿米巴及口腔毛滴虫感染427人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甘秀凤 林琼莲 +1 位作者 符起亚 王金兰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2期90-92,共3页
目的:探讨齿龈内阿米巴及口腔毛滴虫的感染情况与口腔疾患的关系。方法:采用齿垢物作新鲜涂片标本。结果:在427人中齿龈内阿米巴及口腔毛滴虫的感染率分别为31.15%和3.04%,牙周炎患者的齿龈内阿米巴感染率高达71.43%,而正常人的感染率仅... 目的:探讨齿龈内阿米巴及口腔毛滴虫的感染情况与口腔疾患的关系。方法:采用齿垢物作新鲜涂片标本。结果:在427人中齿龈内阿米巴及口腔毛滴虫的感染率分别为31.15%和3.04%,牙周炎患者的齿龈内阿米巴感染率高达71.43%,而正常人的感染率仅为25.00%,两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2种原虫感染与口腔疾病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口市 齿龈 阿米巴感染 口腔毛滴虫感染 调查分析 原虫感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口市三级甲等医院专科护士职业认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30
4
作者 白芳 韩健美 刘可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7年第2期229-234,共6页
目的 :调查海口市三级甲等医院专科护士职业认同现状;分析影响专科护士职业认同状况的因素。方法 :采用描述性研究的方法,对海口市全部三级甲等医院内的198名专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工具为护士职业认同量表中文版。结果 :专科护士职... 目的 :调查海口市三级甲等医院专科护士职业认同现状;分析影响专科护士职业认同状况的因素。方法 :采用描述性研究的方法,对海口市全部三级甲等医院内的198名专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工具为护士职业认同量表中文版。结果 :专科护士职业认同得分为(5.70±0.62)分,各维度标准化得分由高到低为:自我决定感、组织影响感、有意义感、自我效力感、患者影响感、把握感、一致感;各领域专科护士职业认同得分在5.23~6.20之间;职务、性别、岗位津贴、专科领域、继续教育、学术交流、发表论文情况进入回归方程,联合解释总变异量的35.8%。结论 :海口市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专科护士的职业认同感处于较高水平。其中自我决定感得分最高,一致感得分最低。不同专科领域的专科护士职业认同有差异。重症专科领域的专科护士职业认同高。护士长、男性、有岗位津贴、重症专业、参加继续教育及学术交流、有发表论文的专科护士职业认同感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科护士 职业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1-7)激活自噬调控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细胞凋亡与血管生成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邱乐宏 邓伟 +1 位作者 甘成文 孙莹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57-464,共8页
目的体外观察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SF)成纤维细胞凋亡与血管生成的影响,并初步探究作用机制。方法从人颊黏膜组织分离培养成纤维细胞,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以槟... 目的体外观察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SF)成纤维细胞凋亡与血管生成的影响,并初步探究作用机制。方法从人颊黏膜组织分离培养成纤维细胞,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以槟榔提取液(ANE)诱导人成纤维细胞模拟OSF内成纤维细胞体外模型,实验分组包括对照组(正常培养的细胞)、ANE组[100μg/ml ANE培养细胞48 h、ANE+低剂量Ang(1-7)组(100μg/ml ANE+10^(-7)mol/L Ang(1-7)培养细胞48 h]、ANE+高剂量Ang(1-7)组[100μg/ml ANE+10^(-5)mol/L Ang(1-7)培养细胞48 h],免疫荧光染色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Ⅰ型胶原(CollagenⅠ)和Ⅲ型胶原(CollagenⅢ)的含量,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小管形成实验检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血管形成情况,将mRFP-GFP-LC3病毒转染至细胞后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细胞自噬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表达及LC3-Ⅱ/LC3-Ⅰ比值。结果分离培养的细胞呈长梭形,Vimentin呈阳性表达,说明成功分离到成纤维细胞;与ANE组比较,ANE+低剂量Ang(1-7)组和ANE+高剂量Ang(1-7)组的细胞内α-SMA蛋白荧光表达明显减弱,培养上清液中Collagen Ⅰ和Collagen Ⅲ的含量减少(P<0.05),细胞增殖活性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则升高(P<0.05),两组的细胞培养上清液均抑制了HUVEC的血管形成(P<0.05),细胞内自噬小体减少(P<0.05),Beclin-1蛋白表达降低(P<0.05),LC3-Ⅱ/LC3-Ⅰ比值下调(P<0.05);此外,ANE+高剂量Ang(1-7)组作用效果均强于ANE+低剂量Ang(1-7)组作用效果(P<0.05)。结论Ang(1-7)能够抑制ANE诱导下成纤维细胞的活化,促进细胞凋亡,并降低HUVEC的血管形成。该机制可能与调控细胞自噬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 成纤维细胞 血管紧张素(1-7) 凋亡 自噬 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预测昆明山海棠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潜在靶点和分子机制 被引量:1
6
作者 梅杰 孙瑜 +5 位作者 王正安 邝惠芳 曾晓妹 蔡红宣 符起亚 罗文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24期1878-1888,共11页
目的:联合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昆明山海棠治疗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的潜在靶点和分子机制。方法:筛选昆明山海棠有效成分及靶点,预测OLP相关靶点,构建昆明山海棠和OLP交集靶点的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 目的:联合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昆明山海棠治疗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的潜在靶点和分子机制。方法:筛选昆明山海棠有效成分及靶点,预测OLP相关靶点,构建昆明山海棠和OLP交集靶点的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建立“OLP-靶点-分子-昆明山海棠”网络并进行可视化分析,筛选出的交集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功能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分子对接分析及可视化。结果:获得昆明山海棠有效成分15个,靶点78个,筛选得到与OLP相关靶点9109个,昆明山海棠与OLP交集基因54个,从构建的PPI网络筛选获得前10个核心靶点,从构建的“OLP-作用靶点-有效成分-昆明山海棠”网络筛选获得昆明山海棠前10个有效成分,对54个交集靶点的GO分析和KEGG分析结果表明,昆明山海棠可能通过调节一碳叶酸循环、肿瘤信号通路等途径发挥治疗作用,分子对接分析结果表明,二氢叶酸还原酶(dihydrofolate reductase,DHFR)、磷酸核糖甘氨酰胺转甲酰酶(phosphoribosylglycinamide formyltransferase,GART)、雌激素受体1(estrogen receptor 1,ESR1)等是昆明山海棠治疗OLP的关键靶点。结论:本研究获得昆明山海棠治疗OLP的潜在靶点及分子机制,为促进靶向药物的研发及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明山海棠 口腔扁平苔藓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24-3p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3
7
作者 吴壮志 贺小宁 陈思祺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18-727,共10页
目的:观察微小RNA-124-3p(miR-124-3p)对口腔鳞癌(OSCC)HSC2和KON细胞增殖及侵袭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OSCC组织和OSCC细胞中miR-124-3p和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mRNA表达水平,分析miR-12... 目的:观察微小RNA-124-3p(miR-124-3p)对口腔鳞癌(OSCC)HSC2和KON细胞增殖及侵袭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OSCC组织和OSCC细胞中miR-124-3p和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mRNA表达水平,分析miR-124-3p表达与OSCC患者生存率的关系,裸鼠成瘤实验分析各组裸鼠体内成瘤的体积和质量,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HSC2和KON细胞中BDNF蛋白表达水平。将miR-124-3p、miR-NC、inhibitor-NC、miR-124-3p inhibitor、siBDNF、BDNF和miR-124-3p+BDNF分别转染至HSC2及KON细胞作为miR-124-3p组、miR-NC组、inhibitor-NC组、miR-124-3p inhibitor组、siBDNF组、BDNF组及miR-124-3p+BDNF组。CCK-8法检测HSC2和KON细胞的细胞存活率,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HSC2和KON细胞的细胞侵袭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124-3p与BDNF的靶向关系,RNA免疫沉淀实验检测miR-124-3p与BDNF的靶向关系。结果:OSCC组织、HSC2和KON细胞中miR-124-3p呈低表达,BDNFmRNA呈高表达,且miR-124-3p表达与OSCC患者生存率有关(P<0.05)。与miR-NC组比较,miR-124-3p组细胞存活率和细胞侵袭率降低(P<0.05),裸鼠肿瘤体积和质量降低(P<0.05)。与inhibitor-NC组比较,siBDNF组细胞存活率和细胞侵袭率降低(P<0.05)。与inhibitor-NC组比较,BDNF组细胞存活率和细胞侵袭率升高(P<0.05)。BDNF是miR-124-3p的潜在靶标。与miR-124-3p组比较,miR-124-3p+BDNF组细胞存活率和细胞率侵袭升高(P<0.05)。结论:miR-124-3p可抑制OSCC细胞的增殖和侵袭,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靶向结合BDNF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微小RNA-124-3p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细胞增殖 细胞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oBDNF通过上调p75NTR表达促进口腔鳞状细胞癌SCC-4细胞迁移侵袭
8
作者 李鹏程 张旭凤 +1 位作者 云蔓 何龙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7-172,共6页
目的 :探索前体形式--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前体(precursor 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proBDNF)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SCC-4细胞迁移与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方法:对SCC-4细胞给予20 ng/mL... 目的 :探索前体形式--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前体(precursor 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proBDNF)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SCC-4细胞迁移与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方法:对SCC-4细胞给予20 ng/mL proBDNF刺激后,通过Transwell迁移实验和划痕实验检测SCC-4细胞迁移,通过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SCC-4细胞侵袭,通过qRT-PCR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SCC-4细胞p75神经营养素受体(p75 neurotrophin receptor,p75NTR)mRNA与蛋白表达。进一步采用免疫荧光法观察proBDNF与p75NTR在SCC-4细胞的亚细胞定位。敲除p75NTR后,分别通过Transwell迁移实验、划痕实验、Transwell侵袭实验和qRT-PCR检测proBDNF对SCC-4细胞迁移、侵袭及促迁移侵袭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20 ng/mL proBDNF可明显促进SCC-4细胞迁移和侵袭(均P=0.000),且proBDNF与p75NTR在SCC-4细胞存在亚细胞共定位。proBDNF可促进SCC-4细胞p75NTR mRNA和蛋白表达(均P=0.000)。敲除p75NTR能逆转proBDNF引起的SCC-4细胞迁移、侵袭反应,以及降低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波形蛋白(vimentin,VIM)、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UFO(anexelekto,AXL)、高迁移率族蛋白A2(high mobility group A2,HMGA2)、解整合素金属蛋白酶19(a 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inase 19,ADAM19)、纤连蛋白富含亮氨酸跨膜蛋白2(fibronectin leucine-rich transmembrane protein 2,FLRT2)和磷酸二酯酶1C(phosphodiesterase 1C,PDE1C) mRNA表达水平(均P<0.05)。结论:proBDNF依赖上调p75NTR表达来促进SCC-4细胞迁移和侵袭,其机制可能为proBDNF结合p75NTR通过上调下游促迁移侵袭相关基因CTGF、VIM、AXL、HMGA2、ADAM19、FLRT2和PDE1C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BDNF P75NTR 口腔鳞状细胞癌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周炎与炎症性肠病的微生物/免疫关系研究进展
9
作者 王慧 李永辉 +3 位作者 钟晓雪 陈敏哲 薛逢明 贺小宁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15-720,共6页
牙周炎合并炎症性肠病(IBD)为口腔科的常见疾病,二者发在发病过程中均受到微生物群失调和免疫反应的影响,形成病理上相互促进,导致疾病的逐渐恶化。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牙周炎和IBD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主要包括直接途径和间接途径。直接途... 牙周炎合并炎症性肠病(IBD)为口腔科的常见疾病,二者发在发病过程中均受到微生物群失调和免疫反应的影响,形成病理上相互促进,导致疾病的逐渐恶化。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牙周炎和IBD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主要包括直接途径和间接途径。直接途径为促炎微生物从口腔转位到肠道,并刺激肠道免疫。间接途径包括系统性的免疫激活,并可能伴有非特异性的免疫功能。本综述对近年来牙周炎和IBD之间的微生物/免疫相互作用进行了概述,总结了牙周炎和IBD之间复杂的致病关系,为牙周炎合并IBD的治疗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炎症性结肠炎 微生物 免疫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6S rDNA测序对中重度牙周炎伴脑梗死患者龈下菌斑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10
作者 钟晓雪 王慧 +2 位作者 陈敏哲 常睿 贺小宁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28-434,共7页
目的:运用16S rDNA测序比较分析中重度牙周炎伴脑梗死患者的龈下菌斑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多样性,并初步探讨中重度牙周炎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采集中重度牙周炎患者10例(PD组)、中重度牙周炎伴脑梗死患者10例(CI... 目的:运用16S rDNA测序比较分析中重度牙周炎伴脑梗死患者的龈下菌斑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多样性,并初步探讨中重度牙周炎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采集中重度牙周炎患者10例(PD组)、中重度牙周炎伴脑梗死患者10例(CI-PD组)和健康人群10例(CK组)的龈下菌斑,通过Illumnia NovaSeq 6000测序平台对16S rDNA V3-V4区进行测序,运用Qiime、R、mothur及SPSS等软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PD和CI-PD组龈下菌群结构较为相似,但两组龈下菌群多样性较健康组有显著差异(P<0.05)。在菌门和菌属水平上,PD与CI-PD组最多的物种是拟杆菌门和梭杆菌属,而CK组是放线菌门和梭杆菌属。PD和CI-PD组龈下菌斑微生物群落中卟啉单胞菌属、普雷沃氏菌属、密螺旋体属、产丝菌属和TG5较CK组增加(P<0.05);CI-PD组龈下菌斑微生物群落中的奈瑟菌属、劳特罗普氏菌属、二氧化碳嗜纤维菌属、罗氏菌属、嗜血杆菌属、心杆菌属显著低于PD组(P<0.05)。结论:CK、PD和CI-PD 3组龈下菌斑微生物群落结构存在差异性,初步提示中重度牙周炎伴脑梗死患者龈下菌斑微生物群落中卟啉单胞菌属、普雷沃氏菌属、密螺旋体属、产丝菌属及TG5的增加和奈瑟菌属、劳特罗普氏菌属、二氧化碳嗜纤维菌属、罗氏菌属、嗜血杆菌属及心杆菌属的减少可能与脑梗死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S rDNA 微生物群落 龈下菌斑 牙周炎 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不同材料嵌体修复后牙Ⅱ类洞牙体缺损对牙龈的影响及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0
11
作者 司熙 李莉 +1 位作者 李秋实 张天夫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15-819,共5页
目的:通过临床指标和牙龈指标分析3种不同材料嵌体修复后牙Ⅱ类洞牙体缺损的疗效,为选择后牙Ⅱ类洞牙体缺损适合的修复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后牙Ⅱ类洞牙体缺损患者120例共120颗患牙,根据患者诉求和意愿并考虑患牙的具体情况分为3组,每... 目的:通过临床指标和牙龈指标分析3种不同材料嵌体修复后牙Ⅱ类洞牙体缺损的疗效,为选择后牙Ⅱ类洞牙体缺损适合的修复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后牙Ⅱ类洞牙体缺损患者120例共120颗患牙,根据患者诉求和意愿并考虑患牙的具体情况分为3组,每组40例患者40颗患牙,分别采用金属嵌体、瓷嵌体和树脂嵌体进行后牙Ⅱ类洞牙体缺损修复,以患牙的对侧同名牙或对颌同名牙作为对照组,1年后观察各项临床指标并计算牙龈指数(GI)和菌斑指数(PI),并按照临床评价标准比较3种嵌体修复后牙Ⅱ类洞1年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与各自对照组比较,金属嵌体修复组患者GI和P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明显高于瓷嵌体修复组和树脂嵌体修复组(P<0.05);与各自对照组比较,瓷嵌体修复组和树脂嵌体修复组患者GI和P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不同材料嵌体修复后牙Ⅱ类洞牙体缺损1年后,瓷嵌体修复组和树脂嵌体修复组患者临床效果明显优于金属嵌体修复组。结论:金属嵌体、瓷嵌体和树脂嵌体修复后牙Ⅱ类洞牙体缺损对牙龈均有一定刺激,但程度不同,金属嵌体刺激最大,树脂嵌体次之,瓷嵌体最小。瓷嵌体和树脂嵌体可以达到更好的修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类洞 牙体缺损 瓷嵌体 树脂嵌体 金属嵌体 牙龈指数 菌斑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762通过靶向调控NCOR1表达对人舌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唐乃高 郑根建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99-1107,共9页
目的:探讨miR-762与核受体辅助抑制因子1(NCOR1)的靶向关系及其对人舌鳞状细胞癌(TSCC)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为TSCC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分子标志物和靶点。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48例TSCC患者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 目的:探讨miR-762与核受体辅助抑制因子1(NCOR1)的靶向关系及其对人舌鳞状细胞癌(TSCC)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为TSCC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分子标志物和靶点。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48例TSCC患者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miR-762和NCOR1 mRNA表达水平,并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两者表达的相关性。采用RT-qPCR法和Westernblotting法检测人正常舌上皮细胞Hacat及人TSCC细胞(Tca-8113、CAL-27、SCC-15和SCC-9)中miR-762和NCOR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将miR-762 inhibitor或si-NCOR1分别或同时转染至CAL-27细胞中,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inhibitor-NC组、miR-762 inhibitor组、si-NC组、si-NCOR1组和miR-762 inhibitor+si-NCOR1组,采用RT-qPCR法检测CAL-27细胞中miR-762和NCOR1 mRNA表达水平,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性,EdU法检测各组EdU染色阳性细胞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Western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NCOR1、活化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leaved-Caspase-3)、B细胞淋巴瘤2(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ax)表达水平,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miR-762与NCOR1的靶向调控关系。结果:与癌旁正常组织和正常上皮细胞Hacat比较,TSCC组织和TSCC细胞中miR-762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而NCOR1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且在TSCC组织中miR-762与NCOR1 mRNA表达水平呈负相关关系(r=-0.711,P=0.003)。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证实NCOR1是miR-762的靶基因。与空白对照组和inhibitor-NC组比较,miR-762 inhibitor组细胞增殖活性、EdU阳性细胞率和细胞中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细胞凋亡率和细胞中cleaved-Caspase-3及Bax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miR-762 inhibitor组比较,miR-762 inhibitor+si-NCOR1组细胞增殖活性、EdU阳性细胞率和细胞中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细胞凋亡率和细胞中cleaved-Caspase-3及Bax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抑制miR-762表达能通过靶向上调NCOR1表达抑制TSCC细胞的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鳞状细胞癌 miR-762 核受体辅助抑制因子1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腮腺肿瘤改良术后TNF-a水平与Frey综合征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熊波 李锋 张志汉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10期1409-1411,共3页
目的:探讨腮腺肿瘤改良术后肿瘤坏死因子-a(TNF-a)水平与Frey综合征的相关性。方法:腮腺良性肿瘤85例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观察组采用改良术式,术后1、15、30d及2年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T... 目的:探讨腮腺肿瘤改良术后肿瘤坏死因子-a(TNF-a)水平与Frey综合征的相关性。方法:腮腺良性肿瘤85例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观察组采用改良术式,术后1、15、30d及2年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TNF-a水平,术后15、30d及2年所有患者通过调查问卷形式和碘-淀粉试验对Frey综合征分别进行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随访术后2年肿瘤复发情况,并分析TNF-a水平与Frey综合征的相关性。结果:两组15、30d及2年主、客观评价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观察组3个时间段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对照组3个时间段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年后随访,85例患者均未见复发。两组各时间段TNF-a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观察组各时间段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对照组各时间段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TNF-a水平与Frey综合征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改良术式能有效防止腮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TNF-a能作为腮腺术后预防Frey综合征发生的指征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肿瘤 肿瘤坏死因子-a(TNF—a) FREY综合征 改良术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癌患者血浆TM及EPCR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4
作者 胡敏 荣红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3期320-322,共3页
目的:检测卵巢癌患者血浆血栓调节蛋白(TM)和血管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EPCR)的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卵巢癌患者35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28例,健康体检妇女70例血浆TM、EPCR的含量。结果:91.4%(32/35)... 目的:检测卵巢癌患者血浆血栓调节蛋白(TM)和血管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EPCR)的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卵巢癌患者35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28例,健康体检妇女70例血浆TM、EPCR的含量。结果:91.4%(32/35)卵巢癌患者血浆TM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良性肿瘤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1.4%(6/28)良性肿瘤患者轻度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0.0%(28/35)卵巢癌患者血浆EPCR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良性肿瘤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7.6%(5/28)良性肿瘤患者轻度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检测血浆TM、EPCR的含量,有利于为肿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血栓调节蛋白 血管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剂量阿糖胞苷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远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5
作者 胡敏 荣红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197-199,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大剂量阿糖胞苷(HD-AraC)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初次治疗完全缓解的AM L患者给予4个大剂量阿糖胞苷强化化疗,治疗后对长期存活者进行随访观察。结果:58例初治患者中5年以... 目的:探讨应用大剂量阿糖胞苷(HD-AraC)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初次治疗完全缓解的AM L患者给予4个大剂量阿糖胞苷强化化疗,治疗后对长期存活者进行随访观察。结果:58例初治患者中5年以上无病生存率为75.9%(44/58)。HD-AraC匀速静滴120 min时,血液和脑脊液中的AraC和AraU浓度明显升高。结论:大剂量阿糖胞苷强化化疗安全有效,是AML患者获得长期无病生存的重要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剂量 阿糖胞苷 白血病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骨髓基质干细胞骨向诱导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仲维广 纪舒昱 +2 位作者 林典岳 郑根建 施琥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9期875-879,共5页
目的:研究兔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的体外培养以及骨向诱导分化情况,进一步探讨其作为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可行性。方法:无菌条件下抽取兔的股骨骨髓,然后进行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分离和体外培养,并向成骨细胞... 目的:研究兔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的体外培养以及骨向诱导分化情况,进一步探讨其作为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可行性。方法:无菌条件下抽取兔的股骨骨髓,然后进行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分离和体外培养,并向成骨细胞定向诱导分化。结果:体外分离的骨髓基质细胞呈贴壁生长,改良MTT法测定显示骨髓基质细胞于第7.8天左右可达到增殖高峰;诱导后BMSC可向成骨细胞分化,细胞呈成骨细胞形态为梭形和多角形并可形成钙化结节。改良钙钴染色法检测诱导细胞碱性磷酸活性呈强阳性。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呈较典型的成骨细胞状态,并可见钙盐沉积。结论:骨髓基质细胞具有来源充足,取材方便,创伤小无明显并发症。骨髓基质干细胞分化增殖能力较强,成骨能力确定。所以采用骨髓基质细胞作为种子细胞构建组织工程骨有比较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组织工程 骨髓基质干细胞 钙结节 骨向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雪草酸对人牙周膜细胞增殖、迁移和成骨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郝春波 邓伟 +2 位作者 巩蕾 谭毅 王周凯欣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66-670,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积雪草酸(AA)对人牙周膜细胞(hPDLCs)增殖、迁移和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以浓度为25、50、100μg/ml的AA处理体外培养的hPDLCs,分别培养1~7d,CCK8法、Transwell小室迁移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ALP和茜素...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积雪草酸(AA)对人牙周膜细胞(hPDLCs)增殖、迁移和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以浓度为25、50、100μg/ml的AA处理体外培养的hPDLCs,分别培养1~7d,CCK8法、Transwell小室迁移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ALP和茜素红染色、实时荧光PCR、蛋白免疫印迹检测各组细胞的矿化能力。结果:不同浓度的积雪草酸对人牙周膜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无明显影响。在矿化诱导的条件下,50μg/ml积雪草酸处理的细胞成骨分化能力显著增强。结论:25~100μg/ml的AA不影响hPDLCs的增殖和迁移能力,但50μg/ml时可促进其成骨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雪草酸(AA) 人牙周膜细胞(hPDLCs) 成骨分化 增殖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双胍调节PI3K/AKT通路对高糖诱导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凋亡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梁德凤 周鑫才 吴芸菲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103-1107,共5页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高糖诱导的牙周膜成纤维细胞(PDLF)凋亡及对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通路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PDLF细胞,设置NG组(5 mmol/L D-葡萄糖)、HG组(30 mmol/L D-葡萄糖)、NG+Met组(5 mmol/L D-葡萄糖+2 mm...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高糖诱导的牙周膜成纤维细胞(PDLF)凋亡及对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通路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PDLF细胞,设置NG组(5 mmol/L D-葡萄糖)、HG组(30 mmol/L D-葡萄糖)、NG+Met组(5 mmol/L D-葡萄糖+2 mmol/L二甲双胍)、HG+Met组(30 mmol/L D-葡萄糖+2 mmol/L二甲双胍)和HG+Met+Mil组(30 mmol/L D-葡萄糖+2 mmol/L二甲双胍+50 nmol/L Miltefosine),培养48 h。采用CCK-8法检测PDLF细胞增殖情况;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PDLF细胞凋亡情况和细胞周期分布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DLF细胞中p-PI3K、PI3K、p-AKT、AKT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NG组相比,HG组、HG+Met组、HG+Met+Mil组PDLF细胞A值、S、G2/M期细胞比例、p-PI3K/PI3K、p-AKT/AKT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凋亡率、G0/G1期PDLF细胞比例显著升高(P<0.05);与HG组相比,NG+Met组、HG+Met组、HG+Met+Mil组PDLF细胞A值、S、G2/M期细胞比例、p-PI3K/PI3K、p-AKT/AKT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凋亡率、G0/G1期PDLF细胞比例显著降低(P<0.05);与NG+Met组相比,HG+Met组、HG+Met+Mil组PDLF细胞A值、S、G2/M期细胞比例、p-PI3K/PI3K、p-AKT/AKT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凋亡率、G0/G1期PDLF细胞比例显著升高(P<0.05);与HG+Met组相比,HG+Met+Mil组PDLF细胞A值、S、G2/M期细胞比例、p-PI3K/PI3K、p-AKT/AKT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凋亡率、G0/G1期PDLF细胞比例显著升高(P<0.05)。结论:二甲双胍可抵抗高糖诱导的PDLF凋亡,可能是通过激活PI3K/AKT通路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双胍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通路 高糖 牙周膜成纤维细胞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化Notch1信号促进骨肉瘤细胞体外侵袭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2
19
作者 段莉 郑根建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9期1153-1156,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活化Notch1信号影响骨肉瘤细胞侵袭行为的分子机制。分析Notch1信号活化后,RANKL-OPG-RANK信号轴的变化情况。方法:体外培养骨肉瘤细胞系Saos-2,转染Notch1信号的胞内段ICN1后,检测骨肉瘤细胞的侵袭能力,利用实时定量PCR检... 目的:初步探讨活化Notch1信号影响骨肉瘤细胞侵袭行为的分子机制。分析Notch1信号活化后,RANKL-OPG-RANK信号轴的变化情况。方法:体外培养骨肉瘤细胞系Saos-2,转染Notch1信号的胞内段ICN1后,检测骨肉瘤细胞的侵袭能力,利用实时定量PCR检测RANKL、RANK和OPG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实验组(Saos-2-ICN)ICN1的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Saos-2-G418)。Saos-2-G418侵袭细胞数为(41.4±6.4)个,Saos-2-ICN侵袭细胞数为(93.7±12.8)个。Saos-2-G418组RANKL、OPG和RANK分子mRNA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6±0.07),(1.2±0.14)和(0.3±0.04);Saos-2-ICN组RANKL、OPG和RANK分子mRNA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8±0.3),(0.58±0.09)和(2.0±0.4),两者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活化Notch1信号,提高细胞侵袭力,升高RANKL和RANK基因mRNA表达水平,降低OPG基因mRNA表达水平。本实验结果提示RANKL-OPG-RANK信号轴可能参与Notch1信号调控骨肉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tch1信号 骨肉瘤 侵袭 RANKL RANK OP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生物蛋白胶在颌骨囊肿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素贞 云蔓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51-52,共2页
目的:观察医用生物蛋白胶在颌骨囊肿手术中止血、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方法:将已配制的生物蛋白胶涂在骨创腔表面,以达到止血封闭缺损组织和促进创口愈合等。结果:29例颌骨囊肿患者术后伤口均愈合良好,无明显肿胀、无溃烂等。结论:生物... 目的:观察医用生物蛋白胶在颌骨囊肿手术中止血、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方法:将已配制的生物蛋白胶涂在骨创腔表面,以达到止血封闭缺损组织和促进创口愈合等。结果:29例颌骨囊肿患者术后伤口均愈合良好,无明显肿胀、无溃烂等。结论:生物蛋白胶可通过封闭创口、促进愈合,在颌骨囊肿手术中应用可靠、安全,疗效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骨 囊肿 生物蛋白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