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糖尿病足患者家庭照顾者的照护负担与生活质量的关系 被引量:4
1
作者 林少娜 符永霞 +1 位作者 陈清华 王毅 《中国卫生统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5-109,共5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患者家庭照顾者的照护负担与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528例糖尿病足患者的主要照顾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基础资料、生活质量和照护负担,通过多...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患者家庭照顾者的照护负担与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528例糖尿病足患者的主要照顾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基础资料、生活质量和照护负担,通过多因素分析探究糖尿病足照顾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经相关性分析探究照护负担与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照顾者生活质量中的情感职能(role emotional,RE)、精神健康(mental health,MH)、社会功能(social function,SF)、精力(vitality,VT)、生理职能(role physica,RP)、躯体疼痛(bodily pain,BP)以及一般健康状况(general health,GH)维度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生理机能(physical function,PF)维度得分无明显差异(P>0.05),照顾者生理健康总评(physical component summary,PCS)、精神健康总评(mental component summary,MCS)以及生活质量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照顾者疾病家庭负担量表(the family burdens cale of disease,FBS)总分为(15.92±2.32)分,其中经济负担占比最高,得分(5.53±0.34)分,其次为日常活动负担(4.13±0.43)分;不同患者年龄、糖尿病足分级、医疗费支付方式以及不同照顾者性别、家庭收入、文化程度、年龄、与患者关系、是否同住、每日照顾时间、是否伴有慢性疾病以及共同分担照顾任务数量的照顾者生活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每日平均照顾时间、与患者同住、患有慢性病、FBS总分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照顾者FBS总分与其生活质量PCS、MCS以及总分均呈现负相关性(P<0.05)。结论糖尿病足患者照顾者具有较高的照护负担,和患者同住、患慢性病、照顾时间长以及照护负担重均明显影响照顾者生活质量,医护人员应当从影响照顾者生活质量因素出发,给予有效的症状评估及管理,进而提高照顾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质量 照护负担 照顾者 糖尿病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戏教学法在护理综合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陈雪 张梅 +4 位作者 夏立平 赵松青 陆卫平 袁晓丹 楼青青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79-83,共5页
目的探讨游戏教学法在护理综合实训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级98名护生随机分组,对照组(n=48)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授课;观察组(n=50)在传统授课基础上实施游戏教学法。学期结束后比较两组期末总评成绩,护生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 目的探讨游戏教学法在护理综合实训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级98名护生随机分组,对照组(n=48)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授课;观察组(n=50)在传统授课基础上实施游戏教学法。学期结束后比较两组期末总评成绩,护生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结果观察组课程理论成绩、实训成绩、平时成绩、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游戏教学法在护理综合实训教学中的应用可增强教学效果,培养护生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专业 高职护生 护理综合实训 游戏教学 游戏闯关 教学改革 批判性思维 团队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中医证候演变规律探讨 被引量:13
3
作者 谢毅强 王华 +3 位作者 吴月平 尹德辉 王转锁 黄用豪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61-63,共3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大血管病变患者中医证候演变规律。方法:60例T2DM大血管病变患者按中医证候分为阴虚燥热型、气阴两虚型、阴阳两虚型3型,每型各20例,另设正常对照组20例,统计T2DM大血管并发症主要中医症状及与性别、体重、病...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大血管病变患者中医证候演变规律。方法:60例T2DM大血管病变患者按中医证候分为阴虚燥热型、气阴两虚型、阴阳两虚型3型,每型各20例,另设正常对照组20例,统计T2DM大血管并发症主要中医症状及与性别、体重、病程等临床参数的关系。结果:中医症状出现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腰酸膝软(70.0%)、肢体困重(65.0%)、口渴引饮(56.7%)、头晕目眩(55.0%)、心悸怔忡(53.3%)、倦怠乏力(53.3%)。T2DM大血管并发症各型患者体重较正常对照组均有上升,其中阴阳两虚型患者体重增加最为明显(P<0.01),病程变化也符合此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中医病机错综复杂,虚实夹杂。在正虚方面,从阴虚燥热、气阴两虚发展为阴阳两虚,邪实方面,瘀血贯穿于疾病的始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大血管病变 中医证候 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富血小板凝胶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6
4
作者 周丽华 陈清华 +2 位作者 陈宗存 王毅 符茂雄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6期131-134,共4页
目的分析自体富血小板凝胶(autologous platelet-rich gel,APG)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本院住院治疗的72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为... 目的分析自体富血小板凝胶(autologous platelet-rich gel,APG)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本院住院治疗的72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患者给予APG联合VSD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VS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溃疡愈合时间;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1天、治疗12天和24天后创面肉芽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表达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溃疡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12天和24天后,两组患者肉芽组织中VEGF和bFGF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1天(P<0.05);治疗24天后,两组患者肉芽组织中VEGF和bFGF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12天后(P<0.05)。治疗12天和24天后,观察组患者肉芽组织中VEGF和bFGF水平均高于同时间点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APG联合VSD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疗效显著,能够有效促进肉芽组织中血管生成,缩短溃疡愈合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溃疡 自体富血小板凝胶 封闭式负压引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绝经女性甲亢患者血25羟维生素D水平与骨密度的关系 被引量:7
5
作者 王转锁 吴月平 宋钦华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61-665,共5页
目的观察未绝经女性甲亢患者骨密度及血钙、血磷、血碱性磷酸酶(ALP)、血浆25羟维生素D[25(OH)D]、血浆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变化,分析未绝经女性甲亢患者血浆25(OH)D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选取50例初发或复发的未绝经女性甲亢患者,51... 目的观察未绝经女性甲亢患者骨密度及血钙、血磷、血碱性磷酸酶(ALP)、血浆25羟维生素D[25(OH)D]、血浆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变化,分析未绝经女性甲亢患者血浆25(OH)D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选取50例初发或复发的未绝经女性甲亢患者,51例正常对照人群,应用双能X线吸收仪(DXA)测定腰椎1-4、股骨颈、股骨大转子、Ward三角和全股骨的骨密度,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浆25(OH)D和PTH,生化法测定血钙、磷、ALP。结果甲亢组L1、Ward三角骨密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甲亢组血钙、血ALP、血浆25(OH)D水平升高,血浆PTH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甲亢组维生素D缺乏17例(34%),不足19例(38%),充足14例(28%)。对照组维生素D缺乏30例(59%),不足18例(35%),充足3例(6%)。相关分析示,两组血浆25(OH)D与L1、L2、L3、L4、L1-4、股骨颈、股骨大转子、Ward三角、全股骨骨密度均无相关性。Pearson相关分析示,甲亢组血浆25(OH)D与PTH呈负相关(r=-0.378,P<0.01)。结论未绝经女性甲亢患者L1、Ward三角骨密度降低。未绝经女性甲亢患者血浆25(OH)D升高,可能与高血钙、PTH分泌抑制、高血磷导致1-α-羟化酶活性降低有关。未绝经女性甲亢患者血浆25(OH)D水平与骨密度无直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骨密度 25羟维生素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抗甲状腺药物治疗1个月血钙、甲状旁腺素、碱性磷酸酶的变化 被引量:13
6
作者 王转锁 王新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3047-3050,共4页
目的观察Graves病患者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血钙、甲状旁腺素、碱性磷酸酶的变化,探讨骨代谢与甲状腺功能的关系。方法收集36例初诊Graves病患者,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采集空腹静脉血,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甲状旁腺... 目的观察Graves病患者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血钙、甲状旁腺素、碱性磷酸酶的变化,探讨骨代谢与甲状腺功能的关系。方法收集36例初诊Graves病患者,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采集空腹静脉血,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甲状旁腺素(PTH)、促甲状腺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生化法测定血钙、磷、碱性磷酸酶(ALP)、肝功能,以55例正常人群为对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Graves病组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前血钙、ALP水平升高,血PTH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前相比,Graves病患者抗甲状腺药物治疗1个月后血钙降低,血PTH、ALP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初诊Graves病患者骨转换增强,骨吸收/骨形成比增加。抗甲状腺药物治疗1月后骨吸收增强明显改善,骨形成增强持续,有利于骨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VES病 甲状旁腺素 碱性磷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谢毅强 吴月平 +2 位作者 尹德辉 王转锁 袁勇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875-1876,共2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中医证候及其分类症状分布规律。方法:60例T2DM大血管病变患者按中医证候分为阴虚燥热、气阴两虚、阴阳两虚3组各20例,观察中医证候和症状分布规律。结果:中医证候出现频率为由高到低依次为阴阳两虚型...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中医证候及其分类症状分布规律。方法:60例T2DM大血管病变患者按中医证候分为阴虚燥热、气阴两虚、阴阳两虚3组各20例,观察中医证候和症状分布规律。结果:中医证候出现频率为由高到低依次为阴阳两虚型、气阴两虚型,阴虚燥热型,不同证候的分类症状出现的频次各不相同。结论:T2DM大血管病变患者中医证候的发生以阴阳两虚型最多,分类症状出现的频次各有特点,总的来说大多以体重变化、腰膝酸软、肢体困重为主要共同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 中医证候 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水宝胶囊对桥本氏甲状腺炎过氧化物酶抗体免疫调节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8
作者 谭丽玲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6期777-778,781,共3页
目的:探讨金水宝胶囊对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过氧化物酶抗体升高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47例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1例),对照组仅予低碘饮食的生活方式干预,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用金水宝胶囊,每天3次口服,采用... 目的:探讨金水宝胶囊对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过氧化物酶抗体升高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47例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1例),对照组仅予低碘饮食的生活方式干预,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用金水宝胶囊,每天3次口服,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查治疗前、后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28周后,治疗组TPOAb、TGAb明显下降,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TPOAb、TGAb滴度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甲状腺功能均无明显变化。结论:金水宝胶囊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能明显降低TGAb、TPOAb滴度,改善自身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水宝胶囊 桥本氏甲状腺炎 过氧化物酶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殊表现的甲亢2例报告
9
作者 宋钦华 谭丽玲 +1 位作者 朱洪 黄秋菊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1期51-51,共1页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 遗尿 心动过缓 病例报告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taglitin对胰岛β细胞凋亡机制的影响
10
作者 谭丽玲 郑海龙 +1 位作者 曾维新 杨川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A01期111-112,共2页
目的本研究主要是模拟在不同葡萄糖浓度不同作用时间下,以胰岛β细胞株为观察对象,探讨在西格列汀药物的作用下对β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的研究。方法实验分为低葡萄糖和高葡萄糖组,在不同的葡萄糖浓度下,以生理盐水做对照组,分别... 目的本研究主要是模拟在不同葡萄糖浓度不同作用时间下,以胰岛β细胞株为观察对象,探讨在西格列汀药物的作用下对β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的研究。方法实验分为低葡萄糖和高葡萄糖组,在不同的葡萄糖浓度下,以生理盐水做对照组,分别将胰岛β细胞株各分为GLP-1、生理盐水、西格列汀三组,进行细胞培养,按分组药物干预细胞,观察48至72h,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胰岛β细胞凋亡率。结果1.低糖条件下,48h,西格列汀组及GLP-1组早期胰岛β细胞凋亡率及坏死细胞均较对照组低(P<0.05);72h后,西格列汀组及GLP-1组早期胰岛β细胞凋亡率和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但胰岛β细胞坏死率均较对照组低(P<0.05);2.高糖条件下,48h,西格列汀组早期胰岛β细胞凋亡率及坏死细胞率高于GLP-1组(P<0.05);72h后,胰岛β细胞存活率、早期凋亡率及细胞坏死率均低于GLP-1组及对照组(P均<0.05)。结论不同葡萄糖环境下,西格列汀均有减少胰岛细胞功能缺陷及凋亡,尤其在高糖环境下,随着时间的延长,葡萄糖毒性导致胰岛细胞凋亡及坏死尤为显著,西格列汀能够对抗胰岛细胞凋亡,在相对较长时间的糖毒性状态下这种保护作用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taglitin 胰岛Β细胞 胰高糖素样肽-1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泵调节胰岛素抢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护理
11
作者 周碧琼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53-54,共2页
关键词 胰岛素 抢救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微量泵 血糖 护理 滴速 混合 葡萄糖 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拉鲁肽对超重或肥胖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睾酮及性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林丹红 全会标 +2 位作者 欧倩滢 岑超平 陈开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94-898,共5页
目的观察使用利拉鲁肽治疗超重或肥胖男性2性糖尿病患者对其性腺激素及性功能的影响。方法入组120例超重或肥胖(BMI≥24 kg/m^(2))的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予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予甘精... 目的观察使用利拉鲁肽治疗超重或肥胖男性2性糖尿病患者对其性腺激素及性功能的影响。方法入组120例超重或肥胖(BMI≥24 kg/m^(2))的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予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予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共随访12周,观察治疗前后体质量、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睾酮、SHBG、性腺功能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下降。观察组治疗后体质量、BMI明显下降,对照组无明显改变。观察组治疗后睾酮、性腺功能较前稍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共有21例患者体质量下降≥2.5 kg,该部分患者治疗后总睾酮、游离睾酮明显升高,与体质量下降<2.5 kg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超重或肥胖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体质量下降≥2.5 kg的患者可有睾酮升高的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肥胖 利拉鲁肽 睾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折风险评估工具(FRAX~)在评价绝经后女性骨密度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9
13
作者 蔡舒婷 孙雯 刘红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7-182,共6页
目的探讨骨折风险评估工具(FRAX)在评价绝经后女性骨密度变化中的作用。方法 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完成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的绝经后女性166例,问卷采集信息,应用FRAX计算代入或不代入股骨颈骨密度时各研究对象10年内骨质疏松性骨... 目的探讨骨折风险评估工具(FRAX)在评价绝经后女性骨密度变化中的作用。方法 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完成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的绝经后女性166例,问卷采集信息,应用FRAX计算代入或不代入股骨颈骨密度时各研究对象10年内骨质疏松性骨折概率,并结合骨密度测定结果、OSTA及IOF 1 min测试题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骨量异常组年龄较高、体重较轻、BMI较低、身高变化较多、绝经年限较长,两组间具有既往骨折史的人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有或无BMD时,骨量异常组10年内骨质疏松性骨折概率均显著高于骨量正常组。3有或无股骨颈BMD时,FRAX预测值与股骨颈骨密度T值之间均呈显著负相关,而有和无股骨颈BMD的FRAX预测值之间呈显著正相关。4随着年龄或骨质疏松风险的增长,骨量异常发生率逐渐上升,10年内骨质疏松性骨折概率显著升高。5不代入BMD时,10年内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概率识别骨量异常的ROC曲线的AUC为0.705(P<0.001),cutoff值为3.75%,准确度为中等;10年内髋骨骨折概率识别骨量异常的ROC曲线的AUC为0.743(P<0.001),cutoff值为1.75%,准确度中等。结论 FRAX能够反映机体骨密度变化,全面评估骨折风险,并可作为一项基本的筛检工具,应用于识别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的高危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骨折 骨质疏松 骨折风险评估工具 骨密度 绝经后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足溃疡患者近期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被引量:23
14
作者 陈金逸 邓启华 +1 位作者 陈宗存 符茂雄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16-217,221,共3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溃疡(DFU)患者近期预后不良发生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75例DFU患者随访6个月,依据预后结局分为预后不良组(78例)和预后良好组(197例);采用单因素法和多因素法分别筛选影响DFU预后不良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DFU患...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溃疡(DFU)患者近期预后不良发生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75例DFU患者随访6个月,依据预后结局分为预后不良组(78例)和预后良好组(197例);采用单因素法和多因素法分别筛选影响DFU预后不良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DFU患者近期预后不良率为28.4%(78/27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DFU近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包括DFU病程(OR=2.314)、HbA1c(OR=3.959)、足部感染(OR=3.651)、神经病变(OR=3.267)、缺血(OR=2.881)及溃疡面积(OR=4.646)。结论 DFU患者近期预后不良发生率仍然较高,其独立危险因素包括DFU病程长、HbA1c水平偏高、足部感染、神经病变、足部缺血及溃疡面积大等。针对这些高危因素,早期采取干预措施,降低预后不良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溃疡 近期预后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正常范围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和高血压风险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康静 李洮俊 +3 位作者 方团育 袁晓丹 宋润珞 楼青青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09-614,共6页
目的: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正常范围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urine albumin-to-creatinine ratio,UACR)与高血压风险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纳入1309例中国台湾李氏联合诊所定期随访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访3~12年(平均6年)。根据UACR的四分位数水... 目的: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正常范围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urine albumin-to-creatinine ratio,UACR)与高血压风险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纳入1309例中国台湾李氏联合诊所定期随访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访3~12年(平均6年)。根据UACR的四分位数水平将患者分为第1分位组即UACR<5.87 mg/g组(n=320)、第2分位组即5.87 mg/g≤UACR≤9.55 mg/g组(n=341)、第3分位组即9.56 mg/g≤UACR≤16.27 mg/g组(n=321)和第4分位组即16.27 mg/g<UACR<30.00 mg/g组(n=327)。分析正常范围内UACR水平和2型糖尿病患者新发高血压风险的关系。结果:UACR<5.87 mg/g组、5.87 mg/g≤UACR≤9.55 mg/g组、9.56 mg/g≤UACR≤16.27 mg/g组和16.27 mg/g<UACR<30.00 mg/g组高血压的发病率分别为71.3%(228/320)、77.4%(264/341)、82.9%(266/321)和80.4%(263/327),四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校正基线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用药情况、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等因素后,Cox回归分析发现,与UACR<5.87 mg/g组相比,5.87 mg/g≤UACR≤9.55 mg/g组、9.56 mg/g≤UACR≤16.27 mg/g组、16.27 mg/g<UACR<30.00 mg/g组高血压的HR(95%CI)分别为1.075(0.896~1.289)、1.024(0.853~1.230)、1.215(1.010~1.462),趋势检验P值为0.018。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正常范围内的UACR与高血压的发病风险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蛋白尿 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 2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黄汤联合负压吸引在糖尿病足深部感染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0
16
作者 黄亚莲 陈金逸 +1 位作者 陈宗存 符茂雄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028-3031,共4页
目的:探究三黄汤联合负压吸引在糖尿病足深部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140例糖尿病足深部感染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三黄汤联合负压吸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结果... 目的:探究三黄汤联合负压吸引在糖尿病足深部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140例糖尿病足深部感染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三黄汤联合负压吸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患者的保肢率(92.86%)与对照组患者的(81.43%)相比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抗生素使用时间(8.47±1.31)d、换药次数(18.96±2.01)次、创面愈合时间(27.56±2.98)d和住院时间(25.47±3.28)d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的[(11.64±1.53)d、(23.11±2.38)次、(35.85±4.29)d、(35.48±4.3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糖尿病足部溃疡Wanger分级中1级的患者(55.71%)明显优于对照组(5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IgG、IgA、IgM、CD4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hs-CRP、N、WB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黄汤联合负压吸引在糖尿病足深部感染中的应用效果较好,提高患者保肢率,缓解溃疡症状,减少换药次数,机体免疫能力提高,缓解炎症病变,促进创面愈合,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黄汤 负压吸引 糖尿病足 深部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上动脉血流速度改变对药物治疗甲亢复发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光清 黄利 +2 位作者 郑海龙 梁娴 赵妍妍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5期647-650,653,共5页
目的:探讨药物治疗甲亢后检测甲状腺上动脉血流速度相对变化是否能预测甲亢药物治疗后复发。方法:根据甲亢诊疗规范选择和治疗70例甲亢患者,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药物治疗前、疗程结束时的甲状腺上动脉血流参数,对这些参数进行分析;选... 目的:探讨药物治疗甲亢后检测甲状腺上动脉血流速度相对变化是否能预测甲亢药物治疗后复发。方法:根据甲亢诊疗规范选择和治疗70例甲亢患者,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药物治疗前、疗程结束时的甲状腺上动脉血流参数,对这些参数进行分析;选择30例无甲状腺功能异常者作对照。结果:70例甲亢患者治疗停药后6个月有26例复发,复发率是37.1%。复发与未复发患者治疗前峰值流速差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0.750,P=0.445)。治疗后未复发与复发者的峰值血流速度分别为(41.37±9.67)cm/s和(50.41±11.37)cm/s,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0.538,P=0.001)。治疗后未复发与复发者的MV1-MV2/MV1分别为0.57±0.07和0.47±0.09,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5.526,P<0.001)。治疗后复发者与正常者的峰值血流速度ROC曲线下面积为0.773,取40.3cm/s为截断值时,敏感性为84.6%,特异性为65.0%。治疗后未复发与复发者的MV1-MV2/MV1ROC曲线下面积为0.870,取0.525为截断值时,敏感性为86.4%,特异性为69.2%。结论:测定甲亢药物治疗前后甲状腺上动脉血流速度下降幅度对预测甲亢复发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 药物治疗 复发 甲状腺上动脉 彩色多普勒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焦亡在糖尿病心肌病中作用与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敢 钟江华 陈小盼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3年第5期495-500,共6页
糖尿病心肌病(DCM)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随着糖尿病患病率的不断增加,给人类医疗带来了巨大负担。但目前DCM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了解DCM的发病机制有助于寻找新的DCM治疗方案。细胞焦亡为一种伴有炎症反应的细胞程序性死亡,目前... 糖尿病心肌病(DCM)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随着糖尿病患病率的不断增加,给人类医疗带来了巨大负担。但目前DCM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了解DCM的发病机制有助于寻找新的DCM治疗方案。细胞焦亡为一种伴有炎症反应的细胞程序性死亡,目前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发现其在DCM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也发挥了巨大作用。了解与DCM相关的不同细胞焦亡通路以及心脏不同细胞发生焦亡对DCM的影响有助于寻找新的治疗靶点。本文就细胞焦亡在DCM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及相关靶向药物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焦亡 糖尿病心肌病 NLRP3炎症小体 炎症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令胶囊联合依那普利片对老年糖尿病肾病血糖水平及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5
19
作者 方草 符茂雄 琚枫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46-450,共5页
目的:探讨百令胶囊联合依那普利片对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水平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7月收治的135例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随机分成3组,联合治疗组、百令胶囊组以及依那普利组,每组45例。对依... 目的:探讨百令胶囊联合依那普利片对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水平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7月收治的135例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随机分成3组,联合治疗组、百令胶囊组以及依那普利组,每组45例。对依那普利组患者予以依那普利片药物治疗,对百令胶囊组患者予以百令胶囊药物治疗,而对联合治疗组患者则在予以依那普利片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予以百令胶囊进行治疗。治疗3个月后,分别对治疗前后3组患者的血糖、血脂控制情况、胰岛素抵抗情况以及肾功能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①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以及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均明显低于百令胶囊组以及依那普利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70,2.251,2.560,2.181,3.023,1.876;P<0.05);②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的FINS、HOMA-IP水平均显著低于百令胶囊组以及依那普利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52,2.196,6.954,6.498;P<0.05);③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的CRP、血β_2-MG、尿β_2-MG以NAG酶水平均显著高于百令胶囊组以及依那普利组患者,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t=4.956,3.709,4.880,4.101,2.747,2.095,3.754,3.287;P<0.05);④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的mALB、SCr、BUN水平均显著高于百令胶囊组以及依那普利组患者,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t=9.671,8.897,2.999,2.362,51.834,60.226;P<0.05)。结论:采用百令胶囊联合依那普利片对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治疗,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水平,并且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肾病 依那普利片 百令胶囊 肾功能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马线还是生长障碍线:静脉双膦酸盐对儿童骨骼的特殊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郑文彬 李大伟 +7 位作者 李路娇 赵笛辰 王鸥 姜艳 夏维波 邢小平 余卫 李梅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91-197,共7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双膦酸盐类(bisphosphonates,BPs)药物治疗成骨不全症(osteogenesis imperfecta,OI)患儿,X线检查见长骨两端出现致密条带的性质。方法选取2012-2017年在北京协和医院诊断的OI患儿60例,按照2∶1随机分配,分别予静脉输... 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双膦酸盐类(bisphosphonates,BPs)药物治疗成骨不全症(osteogenesis imperfecta,OI)患儿,X线检查见长骨两端出现致密条带的性质。方法选取2012-2017年在北京协和医院诊断的OI患儿60例,按照2∶1随机分配,分别予静脉输注唑来膦酸(zoledronic acid,ZOL)5 mg/年或口服阿仑膦酸钠(alendronate,ALN)70 mg/周治疗。测量治疗期间生长速度的变化,检测骨转换生化指标,采用双能X线吸收检测仪测量腰椎及髋部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分析X线片所见长骨两端致密条带的特点及其相关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基线年龄、身高、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ZOL组患者治疗12、24个月后长骨两端分别出现一条和两条致密线,口服ALN组治疗期间患者骨骼未出现致密线。治疗24个月后,ZOL和ALN组腰椎骨密度分别增加66.8%±39.5%和67.8%±34.4%,股骨颈骨密度增加51.8%±36.6%和53.0%±33.6%(与基线相比,均P<0.01)。ZOL和ALN组血清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分别下降28.0%±28.2%和24.2%±24.8%,血清β交联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βcross-linked carboxy-terminal telopeptide of type I collagen,β-CTX)水平则下降37.5%±24.6%和31.8%±30.0%(与基线比较,均P<0.05)。两组身高较基线明显增加,生长速度与正常儿童相似,提示ZOL不影响患儿生长速度,长骨两端致密线为静脉BPs引起骨骼矿化短期增加而致的特殊斑马线,并非生长障碍线。结论本研究首次在中国OI儿童患者中发现静脉唑来膦酸治疗导致长骨两端出现特异性斑马线,条带数目与静脉双膦酸盐治疗次数相同,患者生长速度正常,其并非生长障碍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不全症 儿童 唑来膦酸 斑马线 生长障碍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