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方苦参注射液配合斑蝥胶囊对胃肠肿瘤患者免疫功能及炎性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3
1
作者 吴晓明 韩华 吴煌福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924-1926,共3页
目的:探讨胃肠肿瘤患者应用复方苦参注射液与斑蝥胶囊联合治疗后对其免疫功能、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入住医院进行治疗的88例胃肠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 目的:探讨胃肠肿瘤患者应用复方苦参注射液与斑蝥胶囊联合治疗后对其免疫功能、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入住医院进行治疗的88例胃肠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化疗方案治疗,44例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复方苦参注射液与斑蝥胶囊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水平、免疫功能指标、炎性反应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肿瘤标志物CA724、CEA、CAl99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D3+(65.82±3.66)%、CD4+(47.34±4.11)%、CD8+(21.00±2.31)%及CD4+/CD8+(2.34±0.39)%明显优于对照组CD3+(60.26±6.21)、CD4+(42.21±3.01)、CD8+(24.79-4-2.28)及CD4+/CD8+(1.70±0.37)%(P〈0.05);观察组CRP(18.01±3.00)mg/L、IL-6(1438.53±254.58)pg/L、IL-1β(2267.99±332.68)pg/L、NGC(4.31±0.83)109/L明显低于对照组CRP(22.77±3.11)mg/L、IL-6(1607.54±260.08)pg/L、IL-1β(3255.89±357.98)pg/L、NGC(6.31±1.46)109/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与斑蝥胶囊联合治疗胃肠肿瘤的效果明显,不仅抑制肿瘤细胞的转移,减轻患者炎性反应,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得到增强.是治疗肿瘤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肿瘤 复方苦参注射液 斑蝥胶囊 免疫功能 炎性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对胃肠道恶性肿瘤血生化指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黄光钺 吴煌福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947-1949,共3页
目的:探讨胃肠道恶性肿瘤采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对血生化指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的82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0例,只给予化疗... 目的:探讨胃肠道恶性肿瘤采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对血生化指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的82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0例,只给予化疗治疗,观察组42例,给予化疗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生化指标及生活质量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78.57%)和对照组(52.50%)比较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金属蛋白酶一2(MMP一2)(56.28±5.52)mg/L、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284.26±27.98)pg/mL、S100A4蛋白(s100A4)l(56.29±4.47)ng/mL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221.55±12.58)pg/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92.38±5.25)mg/L、(302.57±31.41)pg/mL、(75.78±5.02)ng/mL、(264.82±14.01)pg/mL(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肠道恶性肿瘤采用复方苦参注射液和化疗联合治疗,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抑制肿瘤转移和过快生长,改善血生化指标,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复方苦参注射液 化疗 血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莱特联合化疗对乳腺癌骨髓抑制、免疫功能及肿瘤标记物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陈华敏 吴煌福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912-1916,共5页
目的:探讨康莱特联合化疗对乳腺癌患者骨髓抑制、免疫功能及肿瘤标记物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5年6月医院肿瘤科进行乳腺癌化疗的患者180例,按照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新辅助化... 目的:探讨康莱特联合化疗对乳腺癌患者骨髓抑制、免疫功能及肿瘤标记物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5年6月医院肿瘤科进行乳腺癌化疗的患者180例,按照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新辅助化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在新辅助化疗方案的基础上使用康莱特注射液,对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骨髓抑制情况,治疗效果,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以上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的CD3+,CD4+,CD8+,CD4+/CD8+,CD16+56+未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99,0.202,0.752,0.000,0.178,P〉0.05)。治疗后,对照组的CD3+,CD4+,CD4+/CD8+,CD16+56+五未数据低于治疗前,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707,3.664,54.000,2.244,P〈0.05),CD;数据高于治疗前,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196,P〈0.05),观察组的CD3+,CD4+,CD4+/CD8+,CD16+56数据高于治疗前,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6.818,6.813,38.184,4.004,P〈0.05),c08数据低于治疗前,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8.184,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在治疗前的Ki-67和Survivin阳性率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x2=0.026,0.133,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Ki-67和Survivin阳性率均低于治疗前,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8.319,15.498,27.226,36.000,P〈0.05),在治疗后的Ki-67和Smwivin阳性率比较中,均为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x2=6.722,6.559,P〈0.05)。结论:利用康莱特注射液联合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骨髓抑制水平,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免疫功能,降低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莱特 化疗 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砂六君子汤结合FOL-FOX4化疗方案对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后免疫因子变化研究 被引量:34
4
作者 宋韬 吴煌福 +2 位作者 周颖 何贵省 韩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86-189,共4页
目的评价香砂六君子汤结合FOL-FOX4化疗方案对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免疫因子变化。方法选择2013年2—2018年7月医院收治的结肠癌患者7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FOL-FOX4方案化疗... 目的评价香砂六君子汤结合FOL-FOX4化疗方案对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免疫因子变化。方法选择2013年2—2018年7月医院收治的结肠癌患者7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FOL-FOX4方案化疗,并给予受体拮抗剂常规止吐以及营养支持等。1个治疗周期为21 d,共治疗6个周期。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香砂六君子汤治疗。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营养指标变化,治疗前后细胞因子及细胞免疫因子水平,治疗前后KPS评分和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程度。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71%(30/35)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的62.86%(22/35)(P<0.05);研究组治疗后体质量、总蛋白、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细胞因子及细胞免疫因子IgG、IgM、IgA、IL-2水平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细胞因子IL-6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治疗后KP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便秘和白细胞异常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香砂六君子汤可有效的改善结肠癌术后患者的免疫功能和营养状况,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积极抵抗化疗带来的一系列不良反应,术后化疗患者的康复起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砂六君子汤 FOL-FOX4化疗 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 结肠癌 免疫功能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03a-3p在乳腺癌组织和血清中的表达及通过下调PDK4抑制乳腺癌细胞的有氧糖酵解及增殖 被引量:14
5
作者 张亚珍 何贵省 +2 位作者 吴晓明 宋杰峰 吴煌福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90-496,共7页
目的:探讨miR-103a-3p在乳腺癌组织及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用2017年3月1日至2017年8月31日在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肿瘤外科手术切除、经病理确诊为乳腺癌的31例癌组织及对应的21例癌旁组织标本、38例乳腺癌患者及22例健... 目的:探讨miR-103a-3p在乳腺癌组织及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用2017年3月1日至2017年8月31日在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肿瘤外科手术切除、经病理确诊为乳腺癌的31例癌组织及对应的21例癌旁组织标本、38例乳腺癌患者及22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标本,以及乳腺癌细胞系MCF-7和MDA-MB-231,分别利用慢病毒载体pHBLV-U6-Luc-T2A-Puro和PLL3.7敲低乳腺癌细胞系MCF-7和MDA-MB-231中的miR-103a-3p和PDK4,q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miR-103a-3p和PDK4在癌组织、血清及乳腺癌细胞系中mRNA和蛋白的表达,CCK-8细胞增殖实验检测转染的乳腺癌细胞MCF-7和MDAMB-231的细胞增殖水平,用Olympus AU5400检测葡萄糖消耗与乳酸生成。结果:乳腺癌患者组织和血清中miR-103a-3p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1,P<0.05)。敲低miR-103a-3p后,乳腺癌细胞系MCF-7和MDA-MB-231中葡萄糖消耗(P<0.01)与乳酸生成增多(P<0.01)、细胞增殖增强(P<0.01)、PDK4表达上调(P<0.01);在miR-103a-3p沉默的MCF-7和MDA-MB-231细胞中,敲低PDK4导致减弱葡萄糖消耗(P<0.01)、乳酸生成(P<0.01)和细胞增殖(P<0.01)。结论:乳腺癌细胞中miR-103a-3p通过抑制PDK4减弱糖酵解活动,从而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MCF-7细胞 MDA-MB-231细胞 miR-103a-3p 丙酮酸脱氢酶激酶4 糖酵解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多糖注射液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8
6
作者 陈华敏 吴煌福 黄光钺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760-1763,共4页
目的:探讨人参多糖注射液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患者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乳腺癌化疗患者284例,按照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4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新辅助化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在新辅助化疗方案的基础上使用... 目的:探讨人参多糖注射液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患者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乳腺癌化疗患者284例,按照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4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新辅助化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在新辅助化疗方案的基础上使用人参多糖注射液,对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有效率,疾病控制率,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在两组患者的各项不良反应情况中,只有腹泻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其余项目数据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惠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中位数为12.074个月,观察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中位数为19.082个月,以上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的CD3+,CD4+,CD8+,CD4+/CD8+,CD16+ 56+素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28,0.496,0.226,0.000,0.255,P〉0.05)。治疗后,对照组的CD3+,CD4+,CD4+/CD8+,CD16+ 56+点三数据低于治疗前,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675,2.412,62.795,2.847,P〈0.05),CD8+数据高于治疗前,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380,P〈0.05),观察组的CD3+,CD4+,CD4+/CD8+,CD16+ 56+数据高于治疗前,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6.487,8.576,29.745,4.981,P〈0.05),CD8+数据低于治疗前,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162,P〈0.05)。结论利用人参多糖注射液联合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免疫功能,稳定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无进展生存率,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多糖 化疗 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健脾解毒方联合FOLFOX4方案治疗中晚期胃癌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7
作者 黄光钺 陈华敏 吴煌福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747-1749,共3页
目的:分析中晚期胃癌患者采用益气健脾解毒方联合FOLFOX4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78例中晚期胃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37例的对照组和41例的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FOLFOX4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在FOLFOX4治疗方案基础上给予益气健脾... 目的:分析中晚期胃癌患者采用益气健脾解毒方联合FOLFOX4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78例中晚期胃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37例的对照组和41例的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FOLFOX4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在FOLFOX4治疗方案基础上给予益气健脾解毒方。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肿瘤标记物及免疫指标水平变化,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63.41%)和对照组(40.54%)比较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TSGF(46.59±2.46)IU/mL、CEA(0.33±0.02)ng/mL、CA72-4含量(3.12±0.43)IU/mL明显低于对照组(57.72±3.15)IU/mL、(0.64±0.06)ng/mL、(9.26±0.87)IU/mL(P〈0.05);观察组治疗后CD3+(62.53±4.88)%、CD4+(39.04±3.06)%、CD4+/CD8+(1.96±0.49)、NK细胞水平(14.17±1.21)%明显高于对照组(51.14±4.37)%、(29.88±2.02)%、(1.33±0.15)、(8.84±0.82)%(P〈0.05)。结论:中晚期胃癌患者采用益气健脾解毒方联合FOLFOX4的治疗方法,能有效控制肿瘤的进一步发展,提高免疫功能,改善预后,建议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奥沙利铂 癌胚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CT、MRI对肝炎后肝硬化继发肝癌患者介入治疗术后临床预后的评估价值探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宋杰峰 张亚珍 +1 位作者 符孔 李传资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4期57-61,共5页
目的分析超声、CT、MRI对肝炎后肝硬化继发肝癌患者介入治疗术后临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91例接受介入治疗的肝炎后肝硬化继发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 目的分析超声、CT、MRI对肝炎后肝硬化继发肝癌患者介入治疗术后临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91例接受介入治疗的肝炎后肝硬化继发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探讨术后3~5周超声、CT及MRI对患者肿瘤活性的评估价值。结果 91例患者共检出病灶110枚,均经DSA检查结合临床随访确诊,其中DSA检出活性病灶37枚,检出率为33.64%;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超声、CT及MRI对活性病灶检出率分别为45.95%、72.97%、89.19%。超声和CT对肝炎后肝硬化继发肝癌患者介入治疗术后活性病灶的检出率均低于DSA(P_均<0.05),MRI和DSA对活性病灶检出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超声、CT及MRI评估患者肿瘤存活的灵敏度分别为40.54%、54.05%、78.38%,特异度分别为97.18%、90.41%、94.52%,其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6、0.824、0.515。结论 MRI能够为肝炎后肝硬化继发肝癌患者介入治疗术后肿瘤活性评估提供可靠参考,结合超声、CT能够提供更为全面的病灶信息,指导后续治疗方案的制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CT MRI 肝硬化 肝癌 介入治疗 预后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30b-5p抑制胆固醇合成和结直肠癌细胞增殖 被引量:4
9
作者 张亚珍 何贵省 +2 位作者 吴晓明 宋杰峰 吴煌福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057-1062,共6页
目的探索miR-30b-5p在结直肠癌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收集结直肠癌患者的癌及癌旁组织、患者及正常人血清,提取RNA,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30b-5p表达。将miR-30b-5p的inhibitors转入HT-29细胞中;将miR-30b-5p的mimics转入HCT-116细胞中... 目的探索miR-30b-5p在结直肠癌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收集结直肠癌患者的癌及癌旁组织、患者及正常人血清,提取RNA,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30b-5p表达。将miR-30b-5p的inhibitors转入HT-29细胞中;将miR-30b-5p的mimics转入HCT-116细胞中;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活力;胆固醇试剂盒检测细胞中胆固醇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LDLR蛋白表达;在转入miR-30b-5p inhibitors的HT-29细胞中应用siRNA敲低LDLR,检测LDLR蛋白表达、细胞胆固醇含量及细胞增殖。结果与正常人相比,miR-30b-5p在结直肠癌患者组织及血清中表达降低,且其在结直肠癌细胞系HT-29、Caco-2及HCT-116中的表达量低于正常结直肠细胞系NCM460;在HT-29细胞中转入miR-30b-5p的inhibitors,细胞增殖加快,胆固醇含量增加,LDLR表达上调;在HCT-116细胞中转入miR-30b-5p的mimics,细胞增殖减慢,胆固醇降低,LDLR表达被抑制;此外,在miR-30b-5p沉默的HT-29细胞中敲低LDLR,胆固醇含量减少,细胞增殖减慢。结论 miR-30b-5p在结直肠癌中是一种抑癌microRNA,它通过抑制LDLR和胆固醇合成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miR-30b-5p LDLR 胆固醇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