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种肾移植的亚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陈羽翔 李卓骋 +3 位作者 李涛 马晓杰 王毅 蒋鸿涛 《器官移植》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8,共9页
异种移植是目前解决临床器官来源短缺的有效途径之一。随着基因编辑技术及免疫抑制方案不断发展,猪-非人灵长类动物异种肾移植相关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为开启异种肾移植临床应用创造了良好条件。鉴于人与非人灵长类动物实质性差异,同时... 异种移植是目前解决临床器官来源短缺的有效途径之一。随着基因编辑技术及免疫抑制方案不断发展,猪-非人灵长类动物异种肾移植相关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为开启异种肾移植临床应用创造了良好条件。鉴于人与非人灵长类动物实质性差异,同时为了满足现阶段的伦理学要求,猪-人异种肾移植的亚临床研究非常必要。近年来,已有关于基因修饰猪-脑死亡受者异种肾移植的亚临床研究,表明异种肾移植已经进入向临床发展的过渡阶段。然而,供受体选择及免疫抑制应用方案尚未统一,亟需在亚临床研究中进一步明确。本文就异种肾移植亚临床研究中供受体选择、免疫抑制方案、移植术后监测管理等方面的现状和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综述,以期推动异种肾移植向临床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肾移植 基因修饰猪 非人灵长类动物 免疫抑制药 排斥反应 炎症反应 凝血 病毒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肾移植后慢性排斥反应差异表达基因 被引量:1
2
作者 靳帅 余一凡 +2 位作者 宋佳华 李涛 王毅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0-128,共9页
目的:通过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肾移植后慢性排斥反应的差异表达基因,可以筛选出与该疾病发展相关的潜在致病靶点,为寻找新的治疗靶点提供了理论依据。方法:从基因表达谱综合数据库下载基因微阵列数据,并进行交叉计算以确定差异表达基... 目的:通过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肾移植后慢性排斥反应的差异表达基因,可以筛选出与该疾病发展相关的潜在致病靶点,为寻找新的治疗靶点提供了理论依据。方法:从基因表达谱综合数据库下载基因微阵列数据,并进行交叉计算以确定差异表达基因(DEGs)。将DEGs与基因本体(GO)分析是用来研究基因在不同条件下的表达差异以及其功能和相互关系的方法,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则是用来探索基因在特定生物过程中的功能和通路的工具。通过对免疫细胞浸润的分布进行计算,可以将排斥组的免疫浸润结果作为性状,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中进行分析,以获得与排斥相关的基因。然后,利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PI),以识别枢纽基因标记。结果:从3个数据集(GSE7392、GSE181757、GSE222889)共获得60个整合后的DEGs。通过GO及KEGG分析,GEDs主要集中在免疫应答的调节、防御反应、免疫系统过程的调节、刺激反应等。通路主要富集在抗原处理和呈递、EB病毒感染、移植物抗宿主、同种异体移植排斥、自然杀伤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等。再利用WGCNA和PPI网络筛选后,HLA-A、HLA-B、HLA-F、TYROBP被鉴定为枢纽基因(Hub基因)。选择带有临床信息的数据GSE21374构建4个枢纽基因的诊断效能及风险预测模型图,结果认为4个Hub基因均具有良好诊断价值(曲线下面积在0.794-0.819)。从推理上可以得出结论,HLA-A、HLA-B、HLA-F和TYROBP这4种基因可能在肾移植后慢性排斥反应的发生和进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结论:DEGs在研究肾移植后慢性排斥反应的发病机制中起到重要作用,可以通过富集分析和枢纽基因筛选,以及相关诊断效能和疾病风险预测的推断分析,为进一步研究肾移植后慢性排斥反应的发病机制和发现新的治疗靶点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疾病 肾移植 慢性排斥反应 生物信息学分析 GEO数据库 Hub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7在肾移植中的最新研究与展望 被引量:2
3
作者 陈羽翔 李卓骋 +4 位作者 高亮 朱许源 张宇 李涛 蒋鸿涛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2-288,共7页
CD47是一种广泛表达于细胞表面的跨膜蛋白,被认为是细胞发生免疫逃逸的关键分子。随着相关研究日益增多,CD47及其配体参与的免疫调节作用逐渐被人们所知晓。近年来,多项研究探讨了CD47在同种异体肾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排斥反应以及异... CD47是一种广泛表达于细胞表面的跨膜蛋白,被认为是细胞发生免疫逃逸的关键分子。随着相关研究日益增多,CD47及其配体参与的免疫调节作用逐渐被人们所知晓。近年来,多项研究探讨了CD47在同种异体肾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排斥反应以及异种肾移植中的作用,但具体作用还有待明确,关键机制仍不清楚。因此,本文从CD47的结构和功能、CD47的常见配体、CD47与肾移植的关系以及CD47在肾移植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总结CD47在肾移植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分析现有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研究的方向,以期为后续CD47在同种和异种肾移植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7 肾移植 异种移植 排斥反应 缺血-再灌注损伤 免疫细胞 信号调节蛋白 血小板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小切口肾移植手术6例报道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德胜 王毅 +6 位作者 徐剑 张善斌 蒋鸿涛 刘厚琴 徐亮 甘惠玲 曾凡军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15期1191-1193,1200,共4页
目的:报道6例超小切口肾移植(super-minimal incision kidney transplantation,SMIKT)病例,进一步探索其在肾移植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总结6例SMIKT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时间,切口大小,术后疼痛评分,术后1个月瘢痕评分及肾功能情况。结... 目的:报道6例超小切口肾移植(super-minimal incision kidney transplantation,SMIKT)病例,进一步探索其在肾移植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总结6例SMIKT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时间,切口大小,术后疼痛评分,术后1个月瘢痕评分及肾功能情况。结果:6例受体肾移植平均手术时间为(95±33)min,切口大小平均为(6.1±1.1)cm,术后3 d平均疼痛评分分别为2.7±0.7、2.2±0.3、2.3±0.5。术后使用镇痛泵镇痛,第2天均停用,术后1个月手术疤痕评分6.85±0.58,血肌酐(98±16)μmol/L。结论:本研究SMIKT切口长度短,对病人损害小,对于体重指数<25 kg/m2的受体可尝试应用此种术式。目前样本量较少,且随访时间短,需更多的样本来充实数据,进一步证明其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小切口 肾移植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修饰猪-非人灵长类动物异种肾移植面临的问题及挑战 被引量:3
5
作者 蒋鸿涛 李涛 +4 位作者 何松哲 余一凡 白云昊 马晓杰 王毅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10-817,共8页
异种肾移植是解决供肾短缺的潜在方法之一。随着基因修饰技术的进步和免疫抑制药的更新发展,目前基因修饰猪-非人灵长类动物(NHP)异种肾移植临床前研究取得了重大的进步,受体最长存活时间超过500 d,但存活时间超过1年的例数很少,大多数... 异种肾移植是解决供肾短缺的潜在方法之一。随着基因修饰技术的进步和免疫抑制药的更新发展,目前基因修饰猪-非人灵长类动物(NHP)异种肾移植临床前研究取得了重大的进步,受体最长存活时间超过500 d,但存活时间超过1年的例数很少,大多数受体在移植术后1~2个月内死亡。因此,仍有一些问题需要明确并解决。本文通过对基因修饰猪-NHP异种肾移植中排斥反应、难治性凝血功能紊乱、持续存在的炎症反应、免疫抑制药的选择、临床受者的选择、交叉感染风险等问题进行综述,总结基因修饰猪-NHP异种肾移植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及可能解决的方法,为促进临床异种肾移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肾移植 基因修饰猪 非人灵长类动物 排斥反应 凝血功能紊乱 炎症反应 免疫抑制药 交叉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在儿童肝移植术后肝动脉血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3
6
作者 潘宜鹏 高农 +2 位作者 李威 徐剑 任秀昀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99-403,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在儿童肝移植术后肝动脉血栓(HAT)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儿童肝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儿童肝移植术后HAT发生情况,比较HAT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和CEUS表现。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高度怀疑HAT者17例,C...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在儿童肝移植术后肝动脉血栓(HAT)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儿童肝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儿童肝移植术后HAT发生情况,比较HAT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和CEUS表现。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高度怀疑HAT者17例,CEUS诊断HAT者9例,其中CEUS提示HAT的9例受者均经CT血管造影(CTA)或手术证实诊断。HAT的CEUS表现为肝动脉在动脉期乃至门静脉期在门静脉周围未见显影,4例HAT患者发生肝细胞坏死,CEUS表现为肝内造影剂无灌注。结论CEUS在儿童肝移植术后HAT的诊断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与传统CTA相比优势明显,可以在临床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肝移植 超声造影(CEUS) 肝动脉血栓(HAT) CT血管造影(CTA)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 造影剂 肝内梗死灶 影像学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植相关人群对异种肾移植的态度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
7
作者 徐莹 陈佳弘 +3 位作者 何松哲 李涛 齐津浩 王毅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83-690,共8页
目的调查移植相关人群对于异种肾移植的态度及影响因素。方法2022年6月至2023年1月,对等待肾移植患者、肾移植术后患者、患者家属及医学生进行分层随机抽样,每个群体抽取400名,共1600名进行自制问卷调查。分析受访者的一般资料、对异种... 目的调查移植相关人群对于异种肾移植的态度及影响因素。方法2022年6月至2023年1月,对等待肾移植患者、肾移植术后患者、患者家属及医学生进行分层随机抽样,每个群体抽取400名,共1600名进行自制问卷调查。分析受访者的一般资料、对异种肾移植的态度及不能接受异种肾移植的原因。分析受访者对异种肾移植态度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1493份,回收有效率93.31%。能接受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的占93.10%;知晓异种肾移植的占66.78%。795名受访者表示“在异种肾移植与同种异体肾移植有着相同结果及风险时”能接受异种肾移植;698名表示“不能”或“不确定”能否接受异种肾移植(χ^(2)=16.409,P=0.001)。698名表示“不能”或“不确定”能否接受异种肾移植的受访者中,在不符合同种异体肾移植的条件下,愿意接受异种肾移植的占10.9%;如果与同种异体肾移植相比,异种肾移植有着更小的风险及更好的预后的条件下,愿意接受异种肾移植的占35.8%;如果与同种异体肾移植相比,异种肾移植等待时间更短,愿意接受异种移植的占21.2%;如果与同种异体肾移植相比,异种肾移植花费更少,愿意接受异种肾移植的占24.5%。受访者不能接受异种肾移植的主要原因为担心手术风险及担心其他未知风险。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长期居住在城镇的受访者、能接受同种异体肾移植的受访者、知晓异种肾移植的受访者对异种肾移植态度更积极。结论不同移植相关人群对异种肾移植态度存在差别,总体态度良好。积极推进异种肾移植的研究、开展相关科普教育有利于提高公众对异种肾移植的接受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移植 肾移植 器官捐献 器官短缺 患者家属 医学生 态度 终末期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种肾移植:生理学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2
8
作者 宋佳华 余一凡 +5 位作者 邓文艺 宋相钦 靳帅 李涛 钱坤 王毅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98-904,共7页
器官移植是治疗各类终末期器官疾病最有效的手段,为了解决器官移植中供者短缺的问题,人们开始探究异种移植。目前人们普遍关注异种移植排斥反应及病毒感染相关的问题,在异种肾移植生理学方面的研究较少。肾脏通过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EPO... 器官移植是治疗各类终末期器官疾病最有效的手段,为了解决器官移植中供者短缺的问题,人们开始探究异种移植。目前人们普遍关注异种移植排斥反应及病毒感染相关的问题,在异种肾移植生理学方面的研究较少。肾脏通过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肾素,激活维生素D来执行内分泌功能。虽然这些途径在同种移植中通常保存良好,但物种特有的差异,特别是猪和非人灵长类动物之间的差异,仍然可能会影响移植器官的生理机能。本文尝试从猪与人的EPO、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有活性的维生素D3等在异种移植后的作用变化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为异种移植亚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移植 肾移植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 1 25-二羟维生素D_(3)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 非人灵长类动物 亚临床研究 生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移植围手术期康复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9
作者 马晓杰 姚波暖 +1 位作者 游咏 蒋鸿涛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66-472,共7页
肾移植是临床治疗终末期肾病最有效的手段,与接受透析治疗的患者相比,肾移植受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较高,临床结局更好。但肾移植受者常存在衰弱、心肺功能下降、认知功能障碍等生理功能障碍及心理功能障碍。近年来,随着加速康复外科概... 肾移植是临床治疗终末期肾病最有效的手段,与接受透析治疗的患者相比,肾移植受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较高,临床结局更好。但肾移植受者常存在衰弱、心肺功能下降、认知功能障碍等生理功能障碍及心理功能障碍。近年来,随着加速康复外科概念的应用,康复治疗在优化术前基线功能、减少围手术期生理及心理应激反应、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就加速康复外科在肾移植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总结肾移植预康复、术后急性期康复治疗的研究进展,为肾移植围手术期康复治疗提供参考,以期改善肾移植受者的生存质量及促进肾移植技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加速康复外科 终末期肾病 围手术期 功能障碍 衰弱 并发症 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侵袭性曲霉菌病的诊疗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潘胜辉 孙江波 徐剑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15期1194-1200,共7页
侵袭性曲霉菌病是一种机会性真菌感染疾病,肝移植术后侵袭性曲霉菌病的危险因素在不断地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侵袭性曲霉菌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最多发生于肺部。侵袭性曲霉菌病的诊断方法在不断地更新,包括血清学检查、聚合酶链... 侵袭性曲霉菌病是一种机会性真菌感染疾病,肝移植术后侵袭性曲霉菌病的危险因素在不断地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侵袭性曲霉菌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最多发生于肺部。侵袭性曲霉菌病的诊断方法在不断地更新,包括血清学检查、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新一代测序、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曲霉菌半乳甘露聚糖侧流试验以及一些正在研究的新的标志物,使侵袭性曲霉菌感染的诊断更加明确。伏立康唑是治疗及预防侵袭性曲霉菌病的首选药物,随着越来越多耐药菌株的出现,免疫治疗可能会成为辅助治疗或单独治疗侵袭性曲霉菌的方案。本文通过总结肝移植术后侵袭性曲霉菌病的诊疗进展,希望能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侵袭性曲霉菌病 半乳甘露聚糖检测 新一代测序 伏立康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灌注在劈离式肝移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1
作者 孙江波 潘胜辉 +1 位作者 陈维佳 徐剑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18期1435-1440,共6页
劈离式肝移植(split liver transplantation,SLT)是目前扩增移植肝源的重要技术手段,但劈离后的两个半肝属于边缘供肝,采用常用的静态低温保存(static cold storage,SCS)会使得冷缺血时间(cold ischemia time,CIT)增加,从而增加了相关... 劈离式肝移植(split liver transplantation,SLT)是目前扩增移植肝源的重要技术手段,但劈离后的两个半肝属于边缘供肝,采用常用的静态低温保存(static cold storage,SCS)会使得冷缺血时间(cold ischemia time,CIT)增加,从而增加了相关术后并发症,这限制了SLT的进一步发展。机械灌注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边缘供肝在保存过程中的损伤,减少缺血再灌注的发生,能够与SLT形成优势互补。目前机械灌注在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DCD)、老年供肝、脂肪肝等其他类型的边缘供体肝移植中的应用已经较为成熟,近些年研究发现,机械灌注在SLT应用有更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因此本文将综述机械灌注在SLT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和相关机制,以减少SLT在保存过程中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劈离式肝移植 机械灌注 冷缺血时间 缺血再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大右半肝与全肝移植的疗效与安全性比较Meta分析
12
作者 孙江波 潘胜辉 +1 位作者 陈维佳 徐剑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12期928-941,共14页
目的:比较扩大右半肝移植(extended right liver transplantation,ERLT)与全肝移植(whole liver transplantation, WLT)在术后生存率和并发症方面的差异。方法: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从建库至2022年04月15日收录的关于对比ERLT与WLT治疗终末... 目的:比较扩大右半肝移植(extended right liver transplantation,ERLT)与全肝移植(whole liver transplantation, WLT)在术后生存率和并发症方面的差异。方法: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从建库至2022年04月15日收录的关于对比ERLT与WLT治疗终末期肝病的临床研究,对合格文献进行术后并发症及生存率数据提取,获得数据采用Review Manager 5.3进行Meta分析。结果:研究按照制定的检索方式检索出文献共计1 349篇,最终共获得20项符合纳入标准且质量评价合格的文献,涉及1 304例ERLT和9 070例WLT患者。与WLT相比,ERLT术后胆道并发症[OR=1.77,95%CI=(1.39, 2.25),P<0.000 01]、胆漏[OR=2.16,95%CI=(1.64, 2.84),P<0.000 1]、血管总并发症[OR=2.00,95%CI=(1.48, 2.70),P<0.000 1]、肝动脉血栓[OR=2.06,95%CI=(1.50, 2.83),P<0.000 01]、再次肝移植[OR=1.93,95%CI=(1.53,2.45),P<0.000 01]方面发生率更高,而在胆道狭窄[OR=0.74,95%CI=(0.48, 1.15),P=0.18]门静脉血栓[OR=1.72,95%CI=(0.84, 3.49),P=0.14]移植肝原发性无功能[OR=1.27,95%CI=(0.80, 2.02),P=0.32]方面发生率无显著差异;在生存率方面,ERLT的1年移植肝存活率[OR=0.64,95%CI=(0.54,0.76),P<0.000 01]及患者生存率[OR=0.75,95%CI=(0.62, 0.91),P=0.003]与WLT相比更高,而在5年移植肝存活率[OR=0.97,95%CI=(0.76, 1.23),P=0.78]和5年患者生存率[OR=0.94,95%CI=(0.78, 1.14),P=0.54]无显著差异。上述指标经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检验,未发现单篇较大的异质性和发表偏倚。结论:ERLT能够安全有效的治疗成人终末期肝病,术后并发症及生存情况与WLT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大右半肝移植 肝动脉血栓 原发性无功能 胆道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血型抗体IgG、IgM对基因修饰猪外周血PBMC和RBC杀伤作用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良杰 冯豪 +6 位作者 杜嘉祥 李涛 夏强兵 蒋鸿涛 潘登科 陈刚 王毅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109-114,共6页
目的:探讨人血型抗体IgG、IgM对基因修饰猪外周血PBMC和RBC的结合和杀伤差异,为猪-人异种肾移植临床应用的供体猪血型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抽取20例健康正常人、20例终末肾病患者和20例脑死亡器官捐献者血清,并根据ABO血型分成4组(A... 目的:探讨人血型抗体IgG、IgM对基因修饰猪外周血PBMC和RBC的结合和杀伤差异,为猪-人异种肾移植临床应用的供体猪血型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抽取20例健康正常人、20例终末肾病患者和20例脑死亡器官捐献者血清,并根据ABO血型分成4组(A血型:n=20;B血型:n=17;AB血型:n=7;O血型:n=16)。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组人血清分别与O血型野生型(WT)、α1、3-半乳糖基转移酶基因敲除(GTKO)、胞苷酸N-乙酰神经氨酸羟化酶基因敲除(GTKO/β4GalNT2KO)、β1、4-N-乙酰氨基半乳糖转移酶2基因敲除(GTKO/CMAHKO)和3种基因敲除(TKO/hCD55)猪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和红细胞(RBC)的抗体结合或补体依赖的细胞毒性试验(CDC)。结果:A血型、B血型、AB血型和O血型人血清抗体IgM和IgG分别对WT猪PBMC,GTKO猪PBMC,GTKO/β4GalNT2KO猪PBMC,GTKO/CMAHKO猪PBMC,TKO/hCD55猪PBMC的结合和杀伤无明显差异。A血型、B血型、AB血型和O血型人血清抗体分别对WT猪RBC,GTKO猪RBC,GTKO/β4GalNT2KO猪RBC,GTKO/CMAHKO猪RBC,TKO/hCD55猪RBC的结合无明显差异。结论:O型血的TKO猪可能是目前最佳基因型供猪,且受者可能不需要考虑血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O血型 基因修饰猪 异种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木抗肝癌活性的网络药理学及初步细胞筛选研究
14
作者 陈维佳 周明艳 +2 位作者 胡继成 祝哲 徐剑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12期881-889,898,共10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胆木抗肝癌的作用机制,并通过细胞筛选初步验证胆木抗肝癌活性。方法:利用网络药理学筛选胆木与肝癌的共同靶点,构建蛋白互作网络以及进行富集分析及作用机制预测,并将胆木的主要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胆木抗肝癌的作用机制,并通过细胞筛选初步验证胆木抗肝癌活性。方法:利用网络药理学筛选胆木与肝癌的共同靶点,构建蛋白互作网络以及进行富集分析及作用机制预测,并将胆木的主要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利用CCK8、细胞凋亡及PCR等体外细胞实验进行初步验证。结果:经筛选获得胆木活性成分14种,相关的靶点587个,与肝癌靶点映射后共同靶点有288个,主要有TP53、SRC、STAT3等核心靶点。其中异长春花苷内酰胺、短小蛇根草苷、喜果苷等化合物可能是胆木抗肝癌的潜在活性成分,可能通过介导癌症通路、PI3K/Akt和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抵抗等信号通路,参与蛋白质磷酸化、凋亡过程的负调控等过程,发挥抗肝癌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显示胆木活性成分与肝癌核心靶点产生稳定的结合;体外细胞实验结果表明,胆木中主要成分异长春花苷内酰胺对肝癌细胞具有细胞毒性,抑制肝癌细胞增殖(P<0.001),内在机制是下调肝癌HepG2细胞SRC、STAT3、MAPK3的基因表达(P<0.05),并诱导肝癌细胞凋亡(P<0.001)。结论:本研究初步探讨了胆木活性成分抗肝癌的潜在机制及初步药效作用,为胆木抗肝癌作用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木 肝癌 网络药理学 作用机制 体外细胞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