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膀胱癌细胞外泌体诱导中性粒细胞外诱捕网形成对肿瘤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符仕宝 陈宁 +3 位作者 何书明 杨杰 彭泽椿 徐明彬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1-356,共6页
目的:探究膀胱癌细胞外泌体诱导中心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而影响肿瘤细胞生长和转移的功能及机制。方法:提取SV-HUC-1、MGH-U3和253J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并用PBS和上述外泌体与中性粒细胞(PMN)共孵育,分为PBS组、SV-HUC-1 exo组、MGH-U3... 目的:探究膀胱癌细胞外泌体诱导中心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而影响肿瘤细胞生长和转移的功能及机制。方法:提取SV-HUC-1、MGH-U3和253J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并用PBS和上述外泌体与中性粒细胞(PMN)共孵育,分为PBS组、SV-HUC-1 exo组、MGH-U3 exo组、253J exo组。Sytox green染色检测NETs的生成,Western blot检测NETs标志蛋白CIT-H3、NE、MPO表达。与MGH-U3和253J细胞分为Control组、PMN组、MGH-U3 exo组、253J exo组、MGH-U3 exo+PMN组、253J exo+PMN组。MGH-U3 exo组和253J exo组的PMN培养上清加入1.5 U/ml DNAse,共孵育30 min后,收集混合液分别与MGH-U3和253J细胞共孵育,记为MGH-U3 exo+PMN+DNAse组和253J exo+PMN+DNAse组。CCK-8法检测MGH-U3和253J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Western blot检测PI3K和AKT磷酸化水平。结果:与PBS组相比,MGH-U3 exo组和253J exo组NETs形成增加,CIT-H3、NE、MPO表达显著增加(P<0.001),SV-HUC-1 exo组的上述指标无显著变化。与Control组相比,MGH-U3 exo+PMN组和253J exo+PMN组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均显著增强(P<0.05),PI3K和AKT磷酸化水平均显著升高(P<0.001),相比于MGH-U3 exo+PMN组,MGH-U3 exo+PMN+DNAse组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下降(P<0.05),PI3K和AKT磷酸化水平均显著降低(P<0.001),相比于253J exo+PMN组,253J exo+PMN+DNAse组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下降(P<0.05),PI3K和AKT磷酸化水平均显著降低(P<0.001)。结论:膀胱癌细胞外泌体可通过诱导NETs的生成而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外泌体 NETS 增殖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尿道前列腺剜除电切术治疗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符仕宝 肖劲逐 +4 位作者 何书明 陈宁 张善斌 车宪平 徐磊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8期115-118,共4页
目的观察经尿道前列腺剜除电切术治疗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6月1日至2017年6月1日本院收治的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观察组患者... 目的观察经尿道前列腺剜除电切术治疗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6月1日至2017年6月1日本院收治的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经尿道前列腺剜除电切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手术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法(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IPSS)评分、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及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前列腺体积与住院天数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_均>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切除组织重量显著重于对照组(P<0.05),血红蛋白下降值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IP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HCT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_均>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剜除电切术治疗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降低IPSS评分,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尿道前列腺剜除电切术 良性前列腺增生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文版疼痛行为量表对神经外科患者疼痛评估的适用性评价 被引量:8
3
作者 吴淑龄 傅小莉 +4 位作者 李敏香 鄞曼钿 李青 陈影 李彤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83-285,共3页
目的探讨疼痛行为量表(BPS)对神经外科患者疼痛评估的适用性。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常规护理患者更换体位(疼痛刺激操作)和无创血压监测(无刺激操作)时进行评分。同时,询问患... 目的探讨疼痛行为量表(BPS)对神经外科患者疼痛评估的适用性。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常规护理患者更换体位(疼痛刺激操作)和无创血压监测(无刺激操作)时进行评分。同时,询问患者是否疼痛,按照国际公认的以患者确认的疼痛为金标准。对其结果进行信效度分析。结果 BPS量表在神经外科患者疼痛评估中,各条目的鉴别度、同质性良好。Chronbach′s α系数为0.925。所有条目量表水平的CVI(S-CVI)为0.94。更换体位时患者的BPS评分均明显高于无创血压监测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诉疼痛患者在更换体位、无创血压监测时的BPS评分均明显高于自诉无痛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更换体位、无创血压监测时BPS得分与患者自诉疼痛均具有明显相关性(相关系数=0.757,0.766;P<0.05)。结论 BPS量表信效度良好,在神经外科机械通气患者疼痛的评估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行为量表 机械通气 信度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淋清颗粒联合多沙唑嗪和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1
4
作者 徐磊 车宪平 +3 位作者 古军 陈化磊 胡鑫明 周世英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711-1713,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经热淋清颗粒联合多沙唑嗪和左氧氟沙星治疗后的效果。方法:76例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多沙唑嗪+左氧氟沙星治疗,38例观察组患者则采用热... 目的:探讨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经热淋清颗粒联合多沙唑嗪和左氧氟沙星治疗后的效果。方法:76例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多沙唑嗪+左氧氟沙星治疗,38例观察组患者则采用热淋清颗粒+多沙唑嗪+左氧氟沙星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EPS-WBC)、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以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经不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83%)明显高于对照组(82.76%)(P〈0.05)。观察组治疗后EPS-WBC(3.48±0.80)个、排尿障碍(2.87±0.67)分、疼痛或不适(5.41±1.43)分、生活质量(3.23±0.82)分与对照组治疗后EPS-WBC(8.52±0.83)个、排尿障碍(5.76±1.58)分、疼痛或不适(8.70±2.01)分、生活质量(5.78±1.94)分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L-2(103.29±27.65)pg/mL、CRP(6.21±1.65)mg/mL、TNF-γ(14.82±2.33)pg/mL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IL-2(158.03±42.94)pg/mL、CRP(10.44±2.86)mg/mL、TNF-γ(23.76±6.32)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对照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90%、5.17%,两组均具有较良好的用药安全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淋清颗粒联合多沙唑嗪和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EPS-WBC、NIH-CPSI评分以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热淋清颗粒 左氧氟沙星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介苗无反应性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分子机制及治疗新策略:免疫治疗成为新选择? 被引量:1
5
作者 胡鑫明 徐磊 +4 位作者 古军 陈化磊 吴挺明 许生 车宪平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14期1105-1110,共6页
目的: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non-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NMIBC)具有较高的复发和疾病进展的风险。而当前尚缺乏行之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手段,尤其是对于那些卡介苗(BCG)治疗失败的患者。本文综述了BCG无反应性NMIBC的分子机制研... 目的: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non-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NMIBC)具有较高的复发和疾病进展的风险。而当前尚缺乏行之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手段,尤其是对于那些卡介苗(BCG)治疗失败的患者。本文综述了BCG无反应性NMIBC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并总结了以免疫治疗为代表的新兴治疗策略的现状和前景,为BCG无反应性NMIBC的免疫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笔者在PubMed及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中搜索关键词"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卡介苗治疗失败,疾病复发,疾病进展,免疫治疗"共得到126条英文文献及538条中文文献,同时在ClinicalTrials.gov中查询相关的临床研究,最后将上述研究进行整合分析后得出结果。结果:免疫治疗在多种类型肿瘤中均开展临床研究,而单独使用、联合使用或序贯使用不同作用靶点的免疫治疗药物治疗BCG无反应性NMIBC均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更多的临床研究还在继续进行。结论:免疫治疗目前是肿瘤治疗前沿,无论从生物学角度还是从临床治疗意义上,它在NMIBC患者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期待未来有更多的免疫治疗的实验室和临床研究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介苗无反应性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疾病进展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石康胶囊联合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合并前列腺结石临床观察 被引量:15
6
作者 符仕宝 何书明 +2 位作者 肖劲逐 陈宁 车宪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28-231,共4页
目的探讨结石康胶囊联合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合并前列腺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8年2月在医院进行治疗的慢性前列腺炎合并前列腺结石的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 目的探讨结石康胶囊联合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合并前列腺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8年2月在医院进行治疗的慢性前列腺炎合并前列腺结石的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结石康胶囊。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评分(NIH-CPSI),前列腺液中的白细胞计数,卵磷脂小体。对比两组的结石排出时间和结石排出率。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评分,前列腺液中的白细胞计数均降低,卵磷脂小体均增高(t=2.007,2.778,-2.027,7.614,10.046,-6.038,P<0.05),在治疗后的组间比较中,观察组的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评分,前列腺液中的白细胞计数低于对照组,卵磷脂小体高于对照组(t=6.313,10.235,-5.385,P<0.05),观察组的结石排出时间短于对照组,结石排出率高于对照组(t=5.655,χ~2=7.384,P<0.05),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z=-2.142,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4.505,P<0.05)。结论使用结石康胶囊联合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合并前列腺结石的患者,可以提升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石康胶囊 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 慢性前列腺炎 前列腺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