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肌筋膜松解手法治疗脑卒中后下肢痉挛
1
作者 蒋惠瑜 刘海潮 +2 位作者 陈燕青 李菊惠 王兆伟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8期901-905,共5页
目的探讨肌筋膜松解(MFR)手法对脑卒中后下肢痉挛的疗效及电生理机制。方法选择80名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Bobath康复技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肌筋膜松解手法治疗。对... 目的探讨肌筋膜松解(MFR)手法对脑卒中后下肢痉挛的疗效及电生理机制。方法选择80名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Bobath康复技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肌筋膜松解手法治疗。对比2组康复治疗前后下肢屈肌群肌张力的改善情况,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临床痉挛指数(CSI)、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LE)以及改良Baethel指数(MBI)进行评估。分析2组表面肌电图(sEMG)并对比不同康复时间段下肢股直肌、腘绳肌、胫前肌及腓肠肌的均方根(RMS)值,分析RMS值变化与下肢痉挛及功能的相关性。结果康复治疗后,2组MAS得分及CSI均较康复前降低,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康复治疗后,2组FMA-LE评分和MBI均改善。观察组得分显著提升(P<0.05)。2组下肢肌RMS值均呈明显升高趋势(P<0.05),于康复后第2周即有明显下肢肌RMS值差异,观察组腘绳肌、胫前肌及腓肠肌的RMS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康复第4周及第6周,观察组股直肌、腘绳肌、胫前肌及腓肠肌RMS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下肢肌RMS值变化与MAS评分及CSI呈负相关(P<0.05),与FMA-LE评分及MBI呈正相关(P<0.05)。结论肌筋膜松解可以显著改善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患者的下肢张力,提高下肢功能,且功能性改变与下肢肌肌电信号的增强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筋膜松解手法 脑卒中 下肢痉挛 电生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肺癌胸腔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运动处方的设计与实施效果评价 被引量:5
2
作者 李燕 刘丽峰 +6 位作者 郑秋岗 李静 张静 胡群 孙昌裕 魏肖倩 吴雪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3年第11期1616-1622,共7页
目的:制定老年肺癌胸腔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运动处方并评价实施效果,以期促进老年肺癌手术患者早期康复。方法:系统检索2015年1月1日至2021年4月30日国内外有关围手术期运动处方相关的指南、专家共识、证据总结等,筛选并制定了老年肺癌... 目的:制定老年肺癌胸腔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运动处方并评价实施效果,以期促进老年肺癌手术患者早期康复。方法:系统检索2015年1月1日至2021年4月30日国内外有关围手术期运动处方相关的指南、专家共识、证据总结等,筛选并制定了老年肺癌胸腔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运动处方,并于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便利选取天津市某三级甲等肿瘤医院2个外科拟行肺切除术的289例老年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n=177例)与观察组(n=112例)。采用非随机同期对照,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于术前7日,术后至出院实施运动处方,包括阈值吸气肌训练、抗阻训练、耐力训练。比较2组患者术后的肺感染率、住院天数,术后第1日24 h胸腔引流量,术后第1日晨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水平、前白蛋白水平,术后3日的最低经皮血氧饱和度,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率,因气道因素转入ICU率,运动自我效能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术后肺感染率、术后第1日晨白细胞计数、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率、因气道因素转入ICU率低于对照组;术后第1日24 h胸腔引流量、术后3日的最低经皮血氧饱和度、术后第1日前白蛋白水平、出院前运动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的运动处方可有效改善老年肺癌患者术后临床结局,提升运动的自我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肺肿瘤 运动处方 康复护理 围手术期 加速康复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