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ATA3介导miR-21/PTEN轴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侵袭的影响
1
作者 王发辉 邓青春 +1 位作者 林佳佳 陈春妃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2069-2074,共6页
目的分析GATA结合蛋白3(GATA3)介导微小RNA-21(miR-21)/人类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轴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侵袭的影响。方法取HEC-1-A细胞,进行转染分组,分为对照组、GATA3空载质粒组、GATA3过表达质粒组、G... 目的分析GATA结合蛋白3(GATA3)介导微小RNA-21(miR-21)/人类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轴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侵袭的影响。方法取HEC-1-A细胞,进行转染分组,分为对照组、GATA3空载质粒组、GATA3过表达质粒组、GATA3 siRNA阴性对照组、GATA3 siRNA组。检测各组细胞中GATA3、miR-21、PTEN表达量、增殖情况、凋亡率、迁移、侵袭。结果与hEEC组相比,HEC-1-A组、HEC-1-B组、Ishikawa组细胞中GATA3、miR-21表达水平升高,PTEN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GATA3空载质粒组相比,GATA3过表达质粒组GATA3、miR-21 mRNA表达量、增殖率、迁移距离、侵袭细胞数、Vimentin水平升高,PTEN mRNA表达量、凋亡率、Caspase-9、Bax、E-cadherin水平降低(P<0.05);与GATA3 siRNA阴性对照组相比,GATA3、miR-21 mRNA表达量、增殖率、迁移距离、侵袭细胞数、Vimentin水平降低,PTEN mRNA表达量、凋亡率、Caspase-9、Bax、E-cadherin水平升高(P<0.05)。结论下调GATA3表达,可对miR-21/PTEN轴进行调节,使HEC-1-A细胞的增殖减慢,促进HEC-1-A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GATA结合蛋白3 微小RNA-21 人类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物 增殖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底膜基因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杨丛语 邓青春 刘嘉铭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51-457,共7页
目的探究基底膜基因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水平和临床意义及其预后模型的预测价值。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中获得子宫内膜癌的mRNA表达矩阵和临床数据,从既往研究中获得基底膜基因。基于差异基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筛... 目的探究基底膜基因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水平和临床意义及其预后模型的预测价值。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中获得子宫内膜癌的mRNA表达矩阵和临床数据,从既往研究中获得基底膜基因。基于差异基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预后基因,构建预后模型,并分析其与临床因素的关系。采用功能富集分析,分析差异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和作用途径。采用荧光定量PCR,验证预后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由ACHE、COL12A1、CD44组成的预后模型与临床因素显著相关。荧光定量PCR证明,ACHE和COL12A1 mRNA表达量在人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和人子宫内膜癌细胞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基于3个基底膜基因构建的模型能较准确地预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预后,并为临床治疗提供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膜 子宫内膜癌 细胞外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木香提取物通过下调miR-31-5p表达调控宫颈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韩一栩 周小飞 +3 位作者 陈春妃 方秋满 王发辉 邓青春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33-438,共6页
目的:研究土木香提取物(EEIHL)对宫颈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和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用0 μg/ml、2 μg/ml、4 μg/ml、6 μg/ml和8 μg/ml的土木香提取物(EEIHL)处理宫颈癌HeLa细胞48 h,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HeLa细胞增殖抑制率和细... 目的:研究土木香提取物(EEIHL)对宫颈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和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用0 μg/ml、2 μg/ml、4 μg/ml、6 μg/ml和8 μg/ml的土木香提取物(EEIHL)处理宫颈癌HeLa细胞48 h,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HeLa细胞增殖抑制率和细胞凋亡率,qRT-PCR检测细胞中miR-31-5p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CyclinD1和Cleave-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EEIHL可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下调细胞中miR-31-5p和CyclinD1的表达,上调Cleave-caspase-3的表达,呈剂量依赖趋势,在6 μg/ml和8 μg/ml时达到最高增殖抑制率;抑制miR-31-5p表达可抑制HeLa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过表达miR-31-5p可逆转EEIHL对HeLa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结论:土木香提取物EEIHL可能通过下调miR-31-5p抑制HeLa细胞增殖和促进细胞凋亡。EEIHL对宫颈癌具有潜在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土木香提取物 miR-31-5p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对人子宫内膜癌细胞EMT进程及自噬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方秋满 邓青春(指导) +1 位作者 周小飞 王发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94-499,505,共7页
目的:探究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TAN)对子宫内膜癌(EC)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过程及自噬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EC组织内TAN浸润情况,分离人TAN,经瑞氏-吉姆萨染色和流式细胞术鉴定TAN;建立EC细胞系HEC-1-A与TAN共... 目的:探究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TAN)对子宫内膜癌(EC)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过程及自噬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EC组织内TAN浸润情况,分离人TAN,经瑞氏-吉姆萨染色和流式细胞术鉴定TAN;建立EC细胞系HEC-1-A与TAN共培养体系,并给予自噬抑制剂3MA干预,具体分为HEC-1-A组、TAN+HEC-1-A组、TAN+3MAHEC-1-A组,处理结束后收集各组HEC-1-A细胞,细胞免疫荧光染色观察HEC-1-A细胞内E-钙黏蛋白(E-cadherin)与波形蛋白(Vimentin)染色情况,Western blot测定细胞中EMT相关蛋白E-cadherin、Vimentin、N-cadherin、MMP-2、MMP-9表达水平,Tran⁃swell检测细胞的迁移数目与侵袭数目,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内自噬标志物LC3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测定细胞中自噬相关蛋白LC3-Ⅱ/LC3-Ⅰ、Beclin-1、p62表达水平。结果:EC组织内TAN标志物CD15阳性表达高,TAN浸润明显;分离的TAN呈圆形或椭圆形,细胞核多呈分叶状(2~5叶),且CD11b+Ly6G+标记的细胞比例达91.0%;与HEC-1-A组细胞相比,TAN+HEC-1-A组细胞内E-cadherin荧光染色强度明显减弱,Vimentin荧光染色强度明显增强,细胞中E-cadherin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下调,Vimentin、N-cadherin、MMP-2和MMP-9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细胞迁移数目与侵袭数目均显著增加,细胞内LC3荧光染色强度明显增强,LC3-Ⅱ/LC3-Ⅰ显著上升,Beclin-1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而p62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下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AN+HEC-1-A组相比,TAN+3MA-HEC-1-A组细胞内E-cadherin荧光染色强度明显增强,而Vimentin荧光染色强度明显减弱,细胞中E-cadherin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Vimentin、N-cadherin、MMP-2和MMP-9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下调,细胞迁移数目与侵袭数目均显著减少,同时,细胞内LC3荧光染色强度明显减弱,LC3-Ⅱ/LC3-Ⅰ显著下降,Beclin-1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下调,p62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N能够促进EC细胞EMT进程并增强细胞自噬,使用自噬抑制剂3MA干预后,TAN诱导的EC细胞EMT与自噬均受到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 上皮-间质转化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65
5
作者 贾利平 刘玉珠 周小飞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39-941,共3页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观察及安全性,以供不断提高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参考。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117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8例患者仅给予...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观察及安全性,以供不断提高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参考。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117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8例患者仅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59例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相关生化指标变化情况、治疗后阳性体征情况以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C-反应蛋白(4.08±0.70)mg/L、全血黏度低切(9.68±1.16)m Pa/s、全血黏度高切(5.17±0.47)m Pa/s以及盆腔积液(5.08%)、附件压痛(6.78%)、阳性体征总发生率(16.95%)与对照组C-反应蛋白(6.90±1.40)mg/L、全血黏度低切(12.03±1.50)m Pa/s、全血黏度高切(6.30±0.40)m Pa/s以及盆腔积液(17.24%)、附件压痛(27.59%)、阳性体征总发生率(68.29%)相比明显降低,其白细胞介素-2(5.06±0.51)ng/m L、白细胞介素-10(24.20±2.90)ng/m L和对照组白细胞介素-2(4.10±0.40)ng/m L、白细胞介素-10(19.90±2.51)ng/m L比较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盆腔炎患者来说,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相关体征及其生化指标水平,同时药物不良反应较低,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盆腔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妇康栓联合头孢曲松钠、甲硝唑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分析 被引量:50
6
作者 陈进芳 刘玉珠 韩一栩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31-1233,共3页
目的:考察保妇康栓联合头孢曲松钠、甲硝唑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医院妇科门诊收治的患者126例,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头孢曲松钠、甲硝唑治疗治疗,实验组接受保妇... 目的:考察保妇康栓联合头孢曲松钠、甲硝唑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医院妇科门诊收治的患者126例,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头孢曲松钠、甲硝唑治疗治疗,实验组接受保妇康栓联合头孢曲松钠、甲硝唑治疗。记录患者的临床症状、血液流变学、血清TNF-α、盆腔炎性包块大小和不良反应,统计和分析。结果:治疗后,实验组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积和血沉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包块面积和TNF-α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4.14,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子宫及附件压痛、子宫活动差和附件增厚人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保妇康栓联合头孢曲松钠、甲硝唑治疗慢性盆腔炎安全和有效,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增强患者免疫和改善血液流变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妇康栓 头孢曲松钠 甲硝唑 慢性盆腔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月经周期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女性卵巢基础内分泌水平与妊娠结局的关系 被引量:3
7
作者 苗瑛铭 李珑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1期97-100,共4页
目的探讨正常月经周期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女性卵巢基础内分泌水平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接受IVF-ET治疗的296例女性的... 目的探讨正常月经周期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女性卵巢基础内分泌水平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接受IVF-ET治疗的296例女性的临床资料,根据妊娠结局将其分为妊娠组(102例)和未妊娠组(194例),比较两组女性基础血清雌二醇(estradiol,E2)、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抗米勒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AMH)水平、FSH/LH比值、年龄、平均卵巢体积、窦状卵泡数的差异性,并对上述指标与IVF-ET女性妊娠结局的关系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妊娠组女性基础血清E2、FSH、LH水平和FSH/LH比值均显著低于未妊娠组(均P<0.05),AMH水平显著高于未妊娠组(P<0.05),年龄显著小于未妊娠组(P<0.05),卵巢体积显著大于未妊娠组(P<0.05),窦状卵泡数显著多于未妊娠组(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卵巢体积、FSH和LH水平、FSH/LH比值均是预测IVF-ET女性妊娠结局的独立指标(均P<0.05),其中,FSH预测妊娠结局的曲线下面积和敏感性最高,上述5项指标联合预测的价值高于单一指标预测。结论IVF-ET女性的妊娠结局与年龄、卵巢体积、FSH和LH水平、FSH/LH比值密切相关,5项指标联合检测的预测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 月经周期 卵泡刺激素 黄体生成素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DM2抑制宫颈癌细胞增殖和转移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婷娜 韩一栩 +2 位作者 韦秋圆 王晓暖 周小飞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2104-2108,共5页
目的:研究细胞黏附分子2(CADM2)对宫颈癌细胞增殖和转移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发挥作用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采用TCGA数据库分析CADM2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qRT-PCR检测CADM2在宫颈癌细胞系HeLa、SiHa、C33A和正常宫颈上皮鳞状细胞H... 目的:研究细胞黏附分子2(CADM2)对宫颈癌细胞增殖和转移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发挥作用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采用TCGA数据库分析CADM2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qRT-PCR检测CADM2在宫颈癌细胞系HeLa、SiHa、C33A和正常宫颈上皮鳞状细胞H8中的表达,选择低表达CADM2的宫颈癌细胞系进行CADM2过表达慢病毒的感染,分为LV组和OE-CADM2组;qRT-PCR检测各组细胞中CADM2的表达水平;CCK8检测各组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周期情况;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细胞转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cyclin D1、CDK4和MMP2蛋白的表达。结果:TCGA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CADM2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在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qRT-PCR检测结果显示CADM2在宫颈癌细胞系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在正常宫颈上皮鳞状细胞中的表达,选择表达水平较低的C33A细胞进行功能实验。qRT-PCR检测发现感染CADM2过表达慢病毒后,与LV组相比,CADM2在OE-CADM2组细胞中的表达显著增加,OECADM2组C33A细胞的增殖和转移能力降低,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细胞中cyclin D1、CDK4和MMP2蛋白的表达降低。结论:CADM2可能通过调控细胞周期相关蛋白和转移相关蛋白抑制宫颈癌细胞增殖和转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细胞黏附分子2 增殖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