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注射奥沙利铂缓释微粒制备及其理化性质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俊伟 焦斌琪 +5 位作者 曹坤 张彦志 陈铭哲 黄克祥 梁月祥 李井泉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79-783,共5页
目的:开发可注射奥沙利铂缓释微粒,并对其制备工艺和理化性质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热熔挤出-冷冻研磨工艺制备可注射奥沙利铂缓释微粒,使用扫描电镜、粒度分析仪了解微粒形貌及粒径分布,采用液相色谱系统测量缓释微粒中奥沙利铂含量和微... 目的:开发可注射奥沙利铂缓释微粒,并对其制备工艺和理化性质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热熔挤出-冷冻研磨工艺制备可注射奥沙利铂缓释微粒,使用扫描电镜、粒度分析仪了解微粒形貌及粒径分布,采用液相色谱系统测量缓释微粒中奥沙利铂含量和微粒体外释放度。结果:可注射奥沙利铂缓释微粒粒度分布曲线稳定,微粒中奥沙利铂包封率为46.8%,包封率高;体外释放结果显示,奥沙利铂缓释微粒释放周期为144 h,最终释放度在80.0%以上,具有缓释性能;缓释微粒注射剂pH值在6.18~6.45的范围内,不会对注射部位造成损伤。结论:通过热熔挤出-冷冻研磨工艺制备的可注射奥沙利铂缓释微粒粒径分布均匀、药物包封率高,并且具有优异的缓控释特性以及稳定的理化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注射奥沙利铂缓释微粒 制备工艺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药物递释系统在胃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黄克祥 曹坤 +5 位作者 张俊伟 焦斌琪 梁月祥 陈铭哲 张彦志 李井泉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019-1026,共8页
胃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发病率居第五位,死亡率居第三位。手术依然是唯一可能治愈胃癌的方法,然而,即便接受根治性切除,绝大多数患者仍然出现肿瘤复发,5年生存率仅为30%。辅助化疗在胃癌术后治疗中起主导作用,化疗虽然可以进一... 胃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发病率居第五位,死亡率居第三位。手术依然是唯一可能治愈胃癌的方法,然而,即便接受根治性切除,绝大多数患者仍然出现肿瘤复发,5年生存率仅为30%。辅助化疗在胃癌术后治疗中起主导作用,化疗虽然可以进一步提高胃癌患者生存,但其副反应发生率高、且需全身多次反复给药。针对传统化疗存在的弊端,开发缓释化疗制剂成为肿瘤治疗领域的热点,其中纳米药物递释系统在缓释化疗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本文对胃癌治疗中纳米药物递释系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技术 药物递送系统 胃癌 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790M基因突变阳性的肺腺癌并骨转移患者个体化治疗远期疗效及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陈珑 王琳 +2 位作者 何冬雷 梁冬 冯军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00-205,共6页
目的:探讨T790M突变的肺腺癌骨转移患者接受个体化综合治疗的疗效及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经个体化综合治疗的T790M突变的肺腺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采取化疗、放疗、靶向分子药物、单抗类药物、双磷酸盐等综合治疗,观... 目的:探讨T790M突变的肺腺癌骨转移患者接受个体化综合治疗的疗效及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经个体化综合治疗的T790M突变的肺腺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采取化疗、放疗、靶向分子药物、单抗类药物、双磷酸盐等综合治疗,观察疗效及预后,分析相关因素。结果:个体化综合治疗有效率为60.3%(41/68),中位生存期为23个月。无放疗、T790M耐药基因突变无合并KRAS耐药基因突变、既往化疗类型为辅助化疗、N1期、孤立的骨转移灶、化疗交替奥希替尼治疗、转移器官个数少、以及ECOG评分<2分对远期疗效有显著影响(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T790M耐药基因突变无合并KRAS耐药基因突变(P=0.012)、转移器官个数0或1个(P=0.000)、化疗有无交替奥希替尼(P=0.020)及孤立的骨转移灶为影响T790M突变的肺腺癌骨转移患者联合治疗后远期疗效的保护因素。结论:T790M耐药基因突变无合并KRAS耐药基因突变肺癌患者经化疗、靶向分子药物等综合治疗获得了较长的生存时间,化疗联合靶向分子药物、双磷酸盐类药物等综合治疗为T790M突变的肺腺癌骨转移患者提供了有潜力的治疗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T790M基因 KRAS基因 骨转移 奥希替尼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浸润对胃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张树朋 梁月祥 +4 位作者 吴亮亮 张李 丁学伟 王晓娜 梁寒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330-336,共7页
目的:探讨神经浸润(perineural invasion,PNI)对胃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1007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术后病理标本中有无PNI将所有患者分为PNI阴性组和PNI阳性... 目的:探讨神经浸润(perineural invasion,PNI)对胃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1007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术后病理标本中有无PNI将所有患者分为PNI阴性组和PNI阳性组,分析PNI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其对胃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结果:1007例胃癌患者中PNI阳性120例,阳性率为11.9%。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脉管癌栓是PNI的独立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肿瘤部位、Borrmann分型、肿瘤大小、根治度、TNM分期、术式、癌结节、脉管癌栓、PNI、术前CA19-9及CEA水平与胃癌患者预后相关。PNI阴性和PNI阳性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66.6%和3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BorrmannⅣ型、TNM分期、根治度、癌结节和PNI是胃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分层分析显示,PNI仅对Ⅰ、Ⅱ和Ⅲa期胃癌预后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NI是胃癌患者独立预后因素,可作为Ⅰ、Ⅱ和Ⅲa期患者预后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神经浸润 预后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展期远端胃癌行扩大淋巴结清扫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树朋 梁月祥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1104-1108,共5页
淋巴结清扫范围一直是胃癌外科的热点问题。D2根治术作为进展期胃癌标准手术已达成共识,然而扩大淋巴结清扫的价值依然存在争议。进展期远端胃癌第14v组淋巴结转移率较高,D2+14v组淋巴结清扫有可能改善第6组淋巴结明显转移患者预后;尽... 淋巴结清扫范围一直是胃癌外科的热点问题。D2根治术作为进展期胃癌标准手术已达成共识,然而扩大淋巴结清扫的价值依然存在争议。进展期远端胃癌第14v组淋巴结转移率较高,D2+14v组淋巴结清扫有可能改善第6组淋巴结明显转移患者预后;尽管胃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视为M1,但D2+16a2/b1淋巴结清扫对局限性第16组淋巴结转移患者可能获益;而D2+13组淋巴结清扫有可能提高伴有十二指肠浸润胃癌患者生存率。本文旨在探讨扩大淋巴结清扫在胃癌中的价值,以期为临床提供依据,现就进展期远端胃癌扩大淋巴结清扫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淋巴结清扫 扩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结节对胃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刘丽杰 梁月祥 何冬雷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891-896,共6页
目的:探讨癌结节对胃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12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术后病理标本中有无癌结节将所有患者分为癌结节阴性组和阳性组。分析癌结节与临床病... 目的:探讨癌结节对胃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12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术后病理标本中有无癌结节将所有患者分为癌结节阴性组和阳性组。分析癌结节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其对胃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结果:本组患者中84例存在癌结节,阳性率为26.9%。单因素分析显示,Borrmann分型、肿瘤大小、浸润深度、N分期、TNM分期、脉管癌栓与癌结节阳性相关;多因素分析证实仅Borrmann分型、N分期和脉管癌栓是癌结节阳性的独立相关因素。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年龄、肿瘤部位、Borrmann分型、肿瘤大小、TNM分期、术式、脉管癌栓和癌结节与胃癌患者预后相关。癌结节阴性组和阳性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67.5%和3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年龄、BorrmannⅢ/Ⅳ型、TNM分期、脉管癌栓和癌结节是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进一步分层分析显示,癌结节仅对N0~3a期胃癌患者预后影响有统计学意义,N3b期癌结节阴性组和阳性组患者预后无显著差异。癌结节阳性患者预后与N分期、有无脉管癌栓及术后辅助化疗独立相关。结论:癌结节是胃癌患者独立预后因素,可作为N0~3a期患者预后评价指标,无论分期如何,癌结节阳性者需行术后辅助化疗并密切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癌结节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半结肠癌第253组淋巴结转移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李长智 李平 +2 位作者 叶晓谊 曾祥勇 梁月祥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1128-1134,共7页
目的:探讨左半结肠癌第253组淋巴结转移及清扫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和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29例左半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影响第253组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因... 目的:探讨左半结肠癌第253组淋巴结转移及清扫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和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29例左半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影响第253组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因素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629例患者中58例(9.2%)有第253组淋巴结转移。肿瘤部位、pT分期、pN分期、癌结节、脉管癌栓和术前CA19-9水平与第253组淋巴结转移独立相关。分层分析显示,第253组淋巴结转移对pN1、pN2a和pN2b期患者预后影响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Ⅲ期左半结肠癌第253组淋巴结转移和未转移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25.9%和6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倾向匹配后进行多因素生存分析,证实第253组淋巴结转移是Ⅲ期左半结肠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HR=1.474,95%CI:1.072~2.498;P=0.037)。结论:第253组淋巴结转移是Ⅲ期左半结肠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第253组淋巴结状态对肿瘤分期、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存在该组淋巴结转移的患者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半结肠癌 第253组淋巴结 危险因素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