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自噬角度探究A2AR对内毒素诱导的Caco-2肠上皮细胞炎性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陈禺 王小吉 李合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36-1642,共7页
目的探究腺苷A2A受体(A2AR)对内毒素脂多糖(LPS)诱导的Caco-2肠上皮细胞炎性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首先将Caco-2细胞分为对照组、LPS组(10μg/ml LPS处理12 h)、A2AR激动剂(CGS21680)组(10μmol/L CGS21680预处理10 min)、CGS21680+LPS... 目的探究腺苷A2A受体(A2AR)对内毒素脂多糖(LPS)诱导的Caco-2肠上皮细胞炎性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首先将Caco-2细胞分为对照组、LPS组(10μg/ml LPS处理12 h)、A2AR激动剂(CGS21680)组(10μmol/L CGS21680预处理10 min)、CGS21680+LPS组(10μmol/L CGS21680预处理10 min、10μg/ml LPS处理12 h),CCK-8法测定各组细胞活力,ELISA法测定各组细胞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的分泌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细胞中TNF-α、IL-1β、IL-6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分析各组细胞中自噬相关蛋白微管相关轻链蛋白3(LC3)-Ⅱ/LC3-Ⅰ、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的蛋白表达水平;再将Caco-2细胞分为对照组、LPS组(10μg/ml LPS处理12 h)、CGS21680+LPS组(10μmol/L CGS21680预处理10 min、10μg/ml LPS处理12 h)、CGS21680+LPS+雷帕霉素(Rapa)组(10μmol/L CGS21680预处理10 min、10μg/ml LPS与5μmol/L Rapa处理12 h),CCK-8法测定各组细胞活力,ELISA法测定各组细胞上清液中TNF-α、IL-1β、IL-6的分泌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LPS组Caco-2细胞活力显著降低(P<0.05),上清液中TNF-α、IL-1β、IL-6的水平显著升高(P<0.05),细胞中TNF-α、IL-1β、IL-6的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上调(P<0.05),并检测到LC3-Ⅱ/LC3-Ⅰ比值与Beclin1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与LPS组比较,CGS21680+LPS组Caco-2细胞活力显著升高(P<0.05),上清液中TNF-α、IL-1β、IL-6的水平显著降低(P<0.05),细胞中TNF-α、IL-1β、IL-6的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下调(P<0.05),且LC3-Ⅱ/LC3-Ⅰ比值与Beclin1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此外,与CGS21680+LPS组比较,CGS21680+LPS+Rapa组Caco-2细胞活力又显著降低(P<0.05),上清液中TNF-α、IL-1β、IL-6的水平也显著升高(P<0.05)。结论使用A2AR激动剂能够减轻内毒素LPS诱导的Caco-2肠上皮细胞炎性损伤,提高细胞活力,这可能与其抑制自噬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A2A受体 Caco-2肠上皮细胞 炎症性肠病 脂多糖 细胞损伤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53
2
作者 杨彦 林师佈 +2 位作者 韩霖 黄小龙 涂伟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26-530,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17年7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收治的76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分别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镜胆总管探查术+一期缝合(PDC...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17年7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收治的76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分别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镜胆总管探查术+一期缝合(PDC组)(n=20)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镜胆总管探查术+T管引流(TTD组)(n=56),观察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腹腔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以及并发症(胆总管残余结石、胆瘘和胆道感染)发生率。术后随访2~12个月。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实施腹腔镜手术,无1例中转开腹。PDC组和TTD组患者在手术时间[(106.2±15.8)min vs(147.5±23.2)min]、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32.9±8.1)h vs(49.4±6.5)h]、腹腔引流管拔管时间[(3.5±1.3)d vs(5.7±2.6)d]、术后住院时间[(6.3±1.5)d vs(11.4±2.0)d]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87、-3.61、-2.64、-26.34,P值分别为0.036、0.021、0.034、<0.001)。2组患者术中出血、术后胆瘘、胆道残余结石和胆道感染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从有限病例进行初步研究发现,只要选择合适的病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结石 腹腔镜检查 引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肝切除术和开腹肝切除术对肝功能影响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林师佈 杨彦 +3 位作者 涂伟 吴开玲 陈枫 林大宁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21期1646-1650,共5页
目的:评估腹腔镜辅助肝切除术(LH)和开腹肝切除术(OH)两种手术方式对患者术后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科行肝切除术的患者,排除不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后,将患者随机分为LH组(51例)和OH组(59例),对比两组手术前后肝功能相关指标的变... 目的:评估腹腔镜辅助肝切除术(LH)和开腹肝切除术(OH)两种手术方式对患者术后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科行肝切除术的患者,排除不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后,将患者随机分为LH组(51例)和OH组(59例),对比两组手术前后肝功能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LH组术后第1天、第2天和第3天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均较OH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H组术后第1天、第2天和第3天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亦较OH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在术后第7天血清ALT、AS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和凝血酶原时间(PT)在LH组中升高显著低于O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这些指标在LH组恢复均快于OH组。结论:与OH相比,LH对患者术后肝功能影响较小,有利于病人术后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切除术 腹腔镜手术 开腹手术 肝功能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NA-ValAAC-5促进肝癌细胞增殖和迁移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石慧 谭琰 +2 位作者 陈卜钰 云虹渝 杨彦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253-258,267,共7页
目的:本研究论证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细胞中tRNA-ValAAC-5表达发挥作用及机制。方法:使用Real-time PCR法检测tRNA-ValAAC-5在人正常细胞肝癌细胞(THLE2,THLE3)和HCC细胞株(Hep3B,HuH7,SNU398,Hep3G2)和中的表达。He... 目的:本研究论证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细胞中tRNA-ValAAC-5表达发挥作用及机制。方法:使用Real-time PCR法检测tRNA-ValAAC-5在人正常细胞肝癌细胞(THLE2,THLE3)和HCC细胞株(Hep3B,HuH7,SNU398,Hep3G2)和中的表达。Hep3B和Hep3G2细胞分别转染tRNA-ValAAC-5-inhibitor及对照tRNA-ValAAC-5-NC即为inhibitor组和NC组。两组细胞分别通过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转移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p2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结果:相较于THLE2、THLE3细胞,tRNA-ValAAC-5在Hep3B、HuH7、SNU398、Hep3G2细胞中相对表达量均有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RNAValAAC-NC相比,转染tRNA-ValAAC-5-inhibitor的Hep3B、Hep3G2细胞tRNA-ValAAC-5表达均明显降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52、27.45,P<0.001),表示转染成功。与tRNA-ValAAC-5-NC相比,Hep3B、Hep3G2细胞转染tRNA-ValAAC-5-inhibitor后24、48、72、96 h增殖能力受到抑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25、8.23、7.33、14.16,P<0.001)、(t=4.25、5.11、9.39、7.59,P<0.001)。转染tRNA-ValAAC-5-inhibitor组Hep3B、Hep3G2细胞侵袭转移减少,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01、21.85,P<0.001)。转染tRNA-ValAAC-5-inhibitor组Hep3B和Hep3G2细胞p21表达升高、MMP2和MMP9的表达量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96、12.80、4.652,P<0.01)、(t=15.17、22.36、12.61,P<0.01)。结论:tRNA-ValAAC-5能够有效促进肝癌增殖,侵袭和转移,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与调控p21、MMP2和MMP9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NA-ValAAC-5 肝细胞癌 侵袭转移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预警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5
作者 符琼燕 翁杰 +1 位作者 陈叶丹 王海艳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3年第4期522-527,共6页
目的 :分析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及验证预警模型。方法 :选取海南省海口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行肝癌根治术治疗的211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 目的 :分析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及验证预警模型。方法 :选取海南省海口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行肝癌根治术治疗的211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将危险因素作为构建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指标。采用内部数据验证列线图模型性能,采用决策曲线分析评估列线图模型的临床净收益。结果 :在211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中,有47例被诊断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占22.3%。年龄> 66岁、美国麻醉师学会分级为Ⅲ级、麻醉时间>270 min、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2.68及肿瘤坏死因子-α>9.87 nmol/L是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列线图模型预测C指数为0.735,95%CI为(0.704,0.847);当列线图模型预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风险阈值为>0.16时,提供显著附加临床净收益;此外,列线图模型的临床净收益高于年龄、美国麻醉师学会分级、麻醉时间、肿瘤坏死因子-α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预警模型可以用于对原发性肝细胞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风险的预测,为医护人员对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进行预测并制定干预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细胞癌 根治术 认知功能障碍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CD83促进耐受性DCs和T_(reg)细胞增殖和免疫耐受的分子机制
6
作者 宋奇锋 高良辉 +1 位作者 李望 张译中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300-1305,1312,共7页
目的 探索可溶性CD83(sCD83)发挥免疫抑制活性的分子机制。方法 分离6~8周龄C57B/6小鼠骨髓祖细胞培养骨髓衍生树突细胞(DCs)和脾脏内CD4^(+)T细胞。分别向细胞培养物中加入10μl PBS处理(Control组)或10μl 10μg/ml的可溶性CD83处理(s... 目的 探索可溶性CD83(sCD83)发挥免疫抑制活性的分子机制。方法 分离6~8周龄C57B/6小鼠骨髓祖细胞培养骨髓衍生树突细胞(DCs)和脾脏内CD4^(+)T细胞。分别向细胞培养物中加入10μl PBS处理(Control组)或10μl 10μg/ml的可溶性CD83处理(sCD83组)。流式细胞术测定DCs中的非成熟DCs(imDCs)和CD4^(+)T细胞中的CD4^(+)CD25^(+)FOXP3^(+)T细胞,即调节性T(T_(reg))细胞的细胞计数所占百分比。Western blot测定imDCs胞内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的表达水平及T_(reg)细胞内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蛋白激酶B(Akt)、细胞核和细胞质核因子-κB亚基RelB和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的表达水平。ELISA测定DCs培养上清液中犬尿酸的水平以及imDCs和CD4^(+)T细胞共培养系统中白细胞介素(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IL-12的水平。结果 与Control组相比,sCD83组表达表面标志物CD40、CD83、CD86、Ⅱ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Ⅱ)的DCs细胞计数所占百分比降低(P<0.05);DCs培养上清液中犬尿酸的水平上升(P<0.05)。与Control组相比,sCD83组Treg细胞计数所占百分比升高(P<0.05);胞内PTEN和细胞质RelB的表达增强(P<0.05),而p-Akt、细胞核RelB和PD-1的表达降低(P<0.05);Akt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imDCs与CD4^(+)T细胞共培养物上清液中,与Control组相比,sCD83组IL-10和TGF-β的水平升高(P<0.05),IL-12的水平降低(P<0.05)。结论 sCD83能够抑制CD4^(+)T细胞核内RelB的水平调节相关细胞因子的分泌,影响DCs和T_(reg)细胞的细胞间通讯,促进耐受性imDCs和T_(reg)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抑制剂 可溶性CD83 耐受性DCs 调节性T细胞 核因子-κB亚基RelB 吲哚胺2 3-双加氧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