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L-33与绝经后骨质疏松女性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王雅纯 周少法 张翔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806-1809,共4页
目的探索血清白细胞介素-33(IL-33)与绝经后骨质疏松女性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5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和50例正常绝经后妇女血清IL-33水平。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测量患者和对照组的骨密度(BMD)。... 目的探索血清白细胞介素-33(IL-33)与绝经后骨质疏松女性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5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和50例正常绝经后妇女血清IL-33水平。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测量患者和对照组的骨密度(BMD)。检测维生素D、钙、碱性磷酸酶(ALP)、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以及1型胶原C末端肽(CTX)和1型前胶原N端前肽(P1NP)等骨转换指标。结果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女性中,IL-33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3.53±2.45)pg/mL vs(13.72±5.39)pg/mL,P=0.007];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血清IL-33水平与年龄、BMI、PTH、CTX和P1NP水平呈负相关,与腰椎BMD和股骨颈BMD呈正相关。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年龄、BMI、腰椎BMD、PTH、股骨颈BMD和血清CTX和P1NP水平是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IL-33水平降低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血清IL-33降低是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股骨颈和腰椎骨密度降低和骨转换增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白细胞介素-33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