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HBV感染肝纤维化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被引量:1
1
作者 黄圣楷 符微 孙龙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18期1382-1386,1392,共6页
目的:建立评估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发生显著纤维化的可视化、定量化预测模型,并建立列线图进行验证效能。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住院并行肝活检穿刺术的慢性HBV感染患者180例,随机分为建模... 目的:建立评估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发生显著纤维化的可视化、定量化预测模型,并建立列线图进行验证效能。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住院并行肝活检穿刺术的慢性HBV感染患者180例,随机分为建模组131例和验证组49例,建模组患者分为显著纤维化组和非显著纤维化组,收集患者一般资料、血清学检测结果、肝弹性成像及肝组织检查结果,并建立慢性HBV感染显著纤维化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80例慢性HBV感染患者,其中发生显著纤维化者113例(62.8%),建模组患者中有84例(64.1%)发生显著纤维化。在建模组中,比较显著纤维化和非显著纤维化患者的HBV DNA、PLT、ALT、AST、ALP、ALB、PAB、IL-6、HA、PⅢP、CIV、L.N、LSM,结果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著纤维化建模组和验证组的Hosmer-Lemeshoe拟合优度检验(H-L拟合优度检验)的χ^(2)值分别为4.988和0.527,对应的P值为0.08和0.77,表示所建立的列线图模型有较好的预测精准能力;列线图预测建模组和验证组的HBV感染后发生显著纤维化的AUROC分别为0.843[95%CI(0.775~0.910)]和0.776[95%CI(0.714~0.838)],结果提示模型具有良好区分度。结论:经过逐步向后回归分析后确立ALB、HA、PⅢP、LSM、IL-6与HBV感染后发生显著纤维化更为密切相关,综合评估建立可视化发生显著纤维化列线图模型,并给予验证均优于传统模型FIB-4、APR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HBV感染 肝纤维化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HBV感染肝脏炎症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2
作者 黄圣楷 孙龙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12期910-915,共6页
目的:建立评估慢性HBV感染发生显著炎症的定量化、可视化预测模型,并列线图进行验证效能。方法:选取2019年01月~2021年12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住院并签署知情同意且行肝活检穿刺术的慢性HBV感染患者,总共180例,为了防止模... 目的:建立评估慢性HBV感染发生显著炎症的定量化、可视化预测模型,并列线图进行验证效能。方法:选取2019年01月~2021年12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住院并签署知情同意且行肝活检穿刺术的慢性HBV感染患者,总共180例,为了防止模型过度拟合,根据随机分组建模组131例和验证组49例,在建模组中将患者分为显著炎症组和非显著炎症组,收集患者一般资料、血清学检测结果、肝弹性成像及肝组织病理结果。采用R 4.1.1软件包和rms程序包建立列线图模型,同时应用Bootstrap方法重复抽样1 000次进行内、外部验证,分别采用H-L拟合优度检验和ROC曲线评估列线图模型的校准度和区分度。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80例慢性HBV感染患者,其中发生显著炎症为92例(51.1%),建模组患者中有67例(51.1%)发生显著炎症。在建模组中,比较显著炎症和非显著炎症的HBV DNA、PLT、ALT、AST、ALP、GGT、PAB、H.A、PⅢP、CⅣ、L.N、IL-6、LSM、HBeAg,结果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逐步向后回归分析法获得建立慢性HBV感染显著炎症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显著炎症建模组和验证组的Hosmer-Lemeshoe拟合优度检验(H-L拟合优度检验)的χ2值分别为0.279和2.098,对应的P值为0.87和0.35,表示所建立的列线图模型有较好的预测精准能力;列线图预测建模组和验证组的HBV感染后发生显著炎症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5[95%CI(0.843-0.948)]和0.760[95%CI(0.622-0.897)],结果提示模型具有良好区分度。结论:经过逐步向后回归分析后确立PLT、Ln(HBV-DNA)、AST、CⅣ、LSM与HBV感染后发生显著炎症更为密切相关,综合评估建立可视化发生显著炎症列线图模型,并给予验证效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HBV感染 肝脏炎症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抽吸血栓联合接触性溶栓治疗急性中-高危与高危肺血栓栓塞 被引量:3
3
作者 史键山 李艳芬 +2 位作者 张名林 孙刚 金桂云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共5页
目的观察经导管抽吸血栓联合接触性溶栓(CDT)治疗急性中-高危与高危肺血栓栓塞(PTE)的效果。方法对28例急性中-高危或高危PTE患者于置入下腔静脉滤器后行经导管抽吸血栓及CDT;观察治疗后临床症状有无改善,对比治疗前及治疗后72 h动脉血... 目的观察经导管抽吸血栓联合接触性溶栓(CDT)治疗急性中-高危与高危肺血栓栓塞(PTE)的效果。方法对28例急性中-高危或高危PTE患者于置入下腔静脉滤器后行经导管抽吸血栓及CDT;观察治疗后临床症状有无改善,对比治疗前及治疗后72 h动脉血气分析、凝血功能、血常规、肺动脉压(PAP)及右心室直径/左心室直径(RV/LV)等,记录治疗相关并发症。随访观察治疗后1、3、6个月及1年PAP及肺动脉血栓清除效果。结果治疗后26例症状明显改善,2例死于呼吸衰竭。4例穿刺点出血,均经保守治疗后好转。相比治疗前,治疗后72 h,26例存活者血pH、动脉氧分压、血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及D-二聚体水平均升高,而心率、N-末端B型利钠肽原、PAP及RV/LV均下降(P均<0.05)。治疗后1、3、6个月及1年PAP均较治疗前降低,肺血栓清除率均较治疗前升高(P均<0.05);未见活动性出血及PTE复发。结论经导管抽吸血栓联合CDT可安全、有效地治疗急性中-高危与高危P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溶栓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V pgRNA表达水平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反应性的相关性 被引量:2
4
作者 朱雪丽 林照坤 王丽芸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2585-2589,2596,共6页
目的探讨HBV pgRNA表达水平与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核(苷)酸类似物(NAs)治疗反应性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在我院门诊确诊的CHB患者237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达到NAs治疗标准。治疗前所有患者均完善HBV pgRNA检查... 目的探讨HBV pgRNA表达水平与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核(苷)酸类似物(NAs)治疗反应性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在我院门诊确诊的CHB患者237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达到NAs治疗标准。治疗前所有患者均完善HBV pgRNA检查,并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资料及影像学检查资料。分别予以NAs相关药物进行为期24周的治疗方案,于治疗结束后统计治疗周期间患者的治疗反应,并进行分组。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治疗反应与HBV pgRNA之间的相关性,并建立ROC曲线分析HBV pgRNA对治疗反应的预测价值。结果截止2021年12月所有患者治疗期满,共计207例患者完成本次研究规定的治疗及随访方案,完成率为87.34%。分组为完全应答(n=87)、部分应答(n=79)及应答不佳(n=41)。三组间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间HBV⁃DNA、HBV pgRNA、HBsAg、HBeAg及HBeA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答不佳组患者HBV⁃DNA、HBV pgRNA、HBsAg、HBeAg均高于其他两组,而HBeAb低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应答组HBV pgRNA高于完全应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应答组和完全应答组患者HBV⁃DNA、HBsAg、HBeAg及HBeA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V⁃DNA、HBV pgRNA、HBsAg、HBeAg是影响治疗反应的独立危险因素,而HBeAb是影响治疗反应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HBV pgRNA对NAs治疗反应预测的AUC明显优于HBV⁃DNA、HBsAg、HBeAg、HBeAb(P<0.05)。结论HBV pgRNA与CHB患者NAs治疗后反应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核苷酸类似物 HBV前基因组RNA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瞬时弹性成像技术联合血清SAA、IL-6对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程度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5
作者 许斌 孙龙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45-50,共6页
目的:采用瞬时弹性成像技术(TE)联合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和白细胞介素-6(IL-6)评估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程度。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5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住院并行肝活检穿刺术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总共334例。依病理结... 目的:采用瞬时弹性成像技术(TE)联合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和白细胞介素-6(IL-6)评估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程度。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5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住院并行肝活检穿刺术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总共334例。依病理结果分为无显著纤维化组、显著纤维化组、肝硬化组,比较不同组间肝硬度值(LSM)、SAA、IL-6水平。绘制各项指标分别诊断显著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ROC曲线,比较各个无创纤维化诊断模型AUROC和诊断效能。结果:根据肝纤维化程度的不同,无显著纤维化组(n=140)、显著纤维化组(n=134)、肝硬化组(n=60)中的SAA、IL-6、LSM水平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SAA、IL-6、LSM与肝纤维化程度有较好的相关性(rs=0.453,rs=0.482,rs=0.602,P<0.001)。SAA、IL-6诊断乙型肝炎显著纤维化的AUC分别为0.738和0.809,诊断肝硬化的AUC分别为0.813和0.823。三者联合诊断显著纤维化和肝硬化的AUC分别为0.930和0.964。在不同程度的肝纤维化中,联合检测的诊断性能均优于APRI和FIB-4(P<0.001)。结论:瞬时弹性成像技术联合血清SAA和IL-6对不同程度的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瞬时弹性成像 血清淀粉样蛋白A 白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度值联合S指数对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6
作者 许斌 孙龙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0期746-750,共5页
目的:研究肝硬度值(LSM)联合S指数预测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纤维化程度。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住院的18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集一般资料,进行血常规、肝功能、肝纤维化四项、LSM检测,计算S指数... 目的:研究肝硬度值(LSM)联合S指数预测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纤维化程度。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住院的18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集一般资料,进行血常规、肝功能、肝纤维化四项、LSM检测,计算S指数、APRI和FIB-4指数,并进行肝穿刺活检。绘制各模型诊断显著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ROC曲线,比较各模型之间的AUROC。结果:根据肝穿刺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无显著纤维化组(n=86)、显著纤维化组(n=71)、肝硬化组(n=30),3组间年龄、PLT、GGT、ALB、S指数、HA、LN、LSM水平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S指数与肝纤维化程度有较好的相关性(rs=0.738,P<0.001)。S指数和LSM诊断显著纤维化的AUC分别为0.873和0.792,诊断肝硬化的AUC分别为0.966和0.879。两者联合诊断显著纤维化和肝硬化的AUC分别为0.908和0.988。联合检测诊断显著肝纤维化的AUROC显著高于LSM、APRI和FIB-4(P<0.001),但与S指数的AUROC无明显差异(P=0.070)。联合检测诊断肝硬化的AUROC均高于LSM、APRI和FIB-4(P<0.05)。结论:瞬时弹性成像技术联合S指数在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肝硬化的诊断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肝硬度值 s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总胆汁酸/血小板对HBV相关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评估 被引量:2
7
作者 孙天乙 黄圣楷 孙龙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20期1574-1577,1588,共5页
目的:探讨总胆汁酸/血小板对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2月~2022年12月感染科收治160例慢性HBV感染患者,根据其肝活检的肝纤维化程度分为两组:显著性肝纤维化组、非显著性肝纤维... 目的:探讨总胆汁酸/血小板对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2月~2022年12月感染科收治160例慢性HBV感染患者,根据其肝活检的肝纤维化程度分为两组:显著性肝纤维化组、非显著性肝纤维化组,对比观察两组总胆汁酸/血小板情况及其与肝纤维化的相关性,并以及其他无创性肝纤维化诊断模型给予效能评价。结果:(1)与非显著性肝纤维化组比较,显著性肝纤维化组总胆汁酸水平升高,血小板水平下降,总胆汁酸/血小板的水平明显升高,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血小板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增加而降低,总胆汁酸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增加而增加,总胆汁酸/血小板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增加而增加。(3)总胆汁酸/血小板、APRI、FIB-4、弹性成像在诊断肝纤维化程度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9、0.57、0.56、0.68。结论:总胆汁酸/血小板对HBV相关肝纤维化的诊断效能不亚于其他肝纤维化诊断方法,且无创、简单、便捷,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胆汁酸 血小板 肝纤维化 乙型肝炎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