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境温度的短期升高和海南万宁候鸟老人急性脑梗死风险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潘家兴 胡兰 +1 位作者 王源江 赵振强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21-724,共4页
目的分析海南万宁短期气温升高与“候鸟老人”发生急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4月海南省万宁市人民医院住院或门诊诊治的年龄≥60岁的外地老人290例,将到海南1周内发生急性脑梗死的132例作为病例组,其余158例作为对照... 目的分析海南万宁短期气温升高与“候鸟老人”发生急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4月海南省万宁市人民医院住院或门诊诊治的年龄≥60岁的外地老人290例,将到海南1周内发生急性脑梗死的132例作为病例组,其余158例作为对照组。收集2组基线临床资料和患者发生急性脑梗死前7 d的气温情况,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向前分析。结果病例组患者到海南4 d内发生急性脑梗死占97.7%。病例组与对照组高血压(71.2%vs 22.8%)、糖尿病(32.6%vs 14.6%)、冠心病(20.5%vs 1.3%)、血压异常(75.8%vs 46.2%)、血脂异常(40.2%vs 18.4%)、血糖异常(40.9%vs 62.0%)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二分类logistic回归向前分析显示,发病前第1天和第4天的平均气温与患者发生急性脑梗死显著关联(OR=1.061,95%CI:1.006~1.118,P=0.028;OR=1.029,95%CI:1.010~1.049,P=0.002);糖尿病是发生急性脑梗死的高风险因素(OR=1.919,95%CI:1.060~3.474,P<0.05),而高血压不是患者发生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OR=0.123,95%CI:5.554~14.668,P=0.001)。结论气温短期升高的前4 d为海南万宁“候鸟老人”发生急性脑梗死的危险期,且合并糖尿病的老人在此环境易发急性脑梗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环境 温度 糖尿病 高血压 血脂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籍黎族和汉族急性脑梗死患者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18的基因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陈声妹 李其富 +4 位作者 王淑荣 陈蓉 赵文杰 贾丹丹 马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1-44,共4页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1059 G/C,白细胞介素18(IL-18)启动子基因-607 C/A和-137 G/C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海南黎、汉族人群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汉族脑梗死患者115例为汉族脑梗死组和黎族脑梗死患者52例为黎族脑梗死组,分别与...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1059 G/C,白细胞介素18(IL-18)启动子基因-607 C/A和-137 G/C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海南黎、汉族人群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汉族脑梗死患者115例为汉族脑梗死组和黎族脑梗死患者52例为黎族脑梗死组,分别与健康的汉族对照组116例和黎族对照组51例对照研究。测定CRP-1059 G/C、IL-18启动子基因-607 C/A和-137 G/C位点基因多态性。结果汉族脑梗死组CRP-1059 G/C位点C等位基因频率与汉族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44),并且CRP-1059 G/C位点GG+GC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汉族对照组,CC基因型明显低于汉族对照组(78. 3%vs 87. 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49)。黎族脑梗死组CRP-1059 G/C、IL-18-607 C/A及IL-18-137 G/C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与黎族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RP-1059 GG+GC基因型为汉族脑梗死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P <0. 05)。结论 CRP-1059 GG+GC基因型是海南籍汉族脑梗死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IL-18-607 C/A、IL-18-137 G/C基因多态性均与海南籍黎、汉族脑梗死患者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C反应蛋白质 白细胞介素18 多态性 单核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明治”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孟庆雯 刘华江 +3 位作者 黄珊 杨洋 朱厚玲 魏俊萍 《中国卫生产业》 2020年第30期22-24,共3页
目的探讨“三明治”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作用。方法选择该院2015级临床医学本科的两个班级113名,按照班级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名、55名,对照组给予传统的教学模式,观察组给予“三明治”教学模式。结果观察组心血管... 目的探讨“三明治”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作用。方法选择该院2015级临床医学本科的两个班级113名,按照班级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名、55名,对照组给予传统的教学模式,观察组给予“三明治”教学模式。结果观察组心血管内科学生理论知识、病史采集、体检及其他检查、治疗计划、案例分析、操作技能以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血管内科学生激发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获取信息能力、临床操作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资料收集能力、理论与临床实践结合能力、临床思维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归纳总结能力以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血管内科临床见习教学中采用“三明治”教学法可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临床思维及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明治”教学法 临床教学 见习 心血管内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院内连续发生的机制及治疗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符雨思 赵振强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78-480,共3页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ACS)是中老年群体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ACS、AIS院内连续发生的情况在心血管和神经...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ACS)是中老年群体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ACS、AIS院内连续发生的情况在心血管和神经科学领域备受关注[1]。据相关文献报道,ACS发生后AIS首周、首月、首年和十三年的脑卒中累积发病率分别为0.8%、1.1%、2.2%和1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卒中 危险因素 治疗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口地区老年人群脑卒中自我感知发病风险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魏绪芳 冯晓丽 +3 位作者 黄婷 曾潮坤 王康萌 赵振强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7-170,共4页
目的了解海口地区老年人群脑卒中自我感知发病风险与客观发病风险两种评估结果的差异性及相关因素,明确脑卒中知识在自我感知风险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4月于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体检的老... 目的了解海口地区老年人群脑卒中自我感知发病风险与客观发病风险两种评估结果的差异性及相关因素,明确脑卒中知识在自我感知风险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4月于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体检的老年人群584例,基于横断面问卷调查形式展开。根据脑卒中自我感知发病风险的准确性分为低估组170例、准确评估组329例和高估组85例。根据脑卒中发病风险感知问卷评估脑卒中自我感知发病风险,国家卫生健康委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干预项目的筛选标准评估脑卒中客观发病风险。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脑卒中自我感知发病风险准确性的相关因素;单因素方差分析脑卒中自我感知发病风险准确性与脑卒中知识的相关性。结果脑卒中自我感知发病风险低、中、高的人群分别占75.5%、20.5%、3.9%。通过与客观发病风险评估比较,低估组、准确评估组、高估组脑卒中自我感知发病风险人群分别占29.1%、56.3%、14.6%。各组性别、文化程度、吸烟、饮酒、运动、油腻饮食、水果、超重或肥胖、血脂异常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以低估组为对照,准确评估组和高估组吸烟、经常运动、超重或肥胖、血脂异常与脑卒中发病风险感知准确性相关(P<0.01)。低估组、准确评估组和高估组脑卒中知识总分分别为(6.81±3.63)分、(7.17±3.47)分和(8.07±3.24)分,脑卒中自我感知发病风险准确性与脑卒中知识相关(F=3.756,P=0.024)。结论应针对性的实施健康教育,使老年人树立正确的脑卒中发病风险感知意识,促进健康的行为习惯,达到脑卒中早期预防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自我评估 自我感知发病风险 海口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血证也可以巧用汗法
6
作者 刘平 吴凯 赵生文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277-279,共3页
血证禁汗之律,肇启于《黄帝内经》之津血同源论,自此渐有“夺汗者无血,夺血者无汗”之准绳诫训,一定程度上不免有失血证治法之精华。后有医家对“血证禁汗”之律,别有新解,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巧妙运用汗法治疗血证疾患,并渐有血证亦可... 血证禁汗之律,肇启于《黄帝内经》之津血同源论,自此渐有“夺汗者无血,夺血者无汗”之准绳诫训,一定程度上不免有失血证治法之精华。后有医家对“血证禁汗”之律,别有新解,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巧妙运用汗法治疗血证疾患,并渐有血证亦可行汗法之论。笔者分析总结汗法在血证中的病机影响,梳理血证之于汗法医案、文献观点、方药总结进行综合归纳分析,探讨汗法对血证疾病治疗的具体影响机制及临床诊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证 汗法 止血 病机 津血同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量肝切除术对肝癌患者生活质量、心理状态及社会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7
7
作者 王燕玲 李领 +2 位作者 李文 符秋蓉 王丹心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4期184-188,共5页
目的研究极量肝切除术对肝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8年1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肝切除术的肝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与B组,每组各50例。A组接受极量肝切除术,B组... 目的研究极量肝切除术对肝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8年1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肝切除术的肝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与B组,每组各50例。A组接受极量肝切除术,B组接受肝大部分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与影响因素方面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住院天数长于B组,住院费用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A组患者的复发例数、死亡例数、体重指数、适应性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韦氏测试、适应能力测试以及SF-36测试数据均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极量肝切除术式可通过降低疾病复发率与提高患者康复效果来优化患者生活质量,但高额手术费用可成为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极量肝切除 生活质量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表神经调控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陈军 汤净 +1 位作者 谭安萍 谭琰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1期59-63,67,共6页
目的观察体表穴位无针经皮电刺激(TEA)此种体表神经调控方式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患者胃容受、胃电图(EEG)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探讨体表神经调控对FD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将106例满足纳入标准的FD患者按照随机数... 目的观察体表穴位无针经皮电刺激(TEA)此种体表神经调控方式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患者胃容受、胃电图(EEG)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探讨体表神经调控对FD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将106例满足纳入标准的F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TEA组和假-TEA组,各53例。另设正常对照组10例。所有受试者均测试胃容受(最大饱腹感)。TEA组刺激足三里(ST36)和内关穴(PC6);假-TEA组(Sham-TEA)刺激位置位于ST36外侧10~15cm及远离PC6 15~20cm部位,且不在任何经络上。刺激参数同TEA组。采用双盲交叉方法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容受性、EEG、临床症状变化及SF-36评分变化。结果 1)正常对照组胃容受性为(725±46)mL,FD患者胃容受性为(539±36)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FD患者治疗前平均症状积分(24.5±2.9)分,TEA组治疗后症状积分(11.9±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TEA组症状积分明显低于Sham-TE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TEA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与治疗前和Sham-TE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TEA组餐后正常慢波百分比(68.2%±3.1%)和空腹正常慢波百分比(70.9%±2.4%),与治疗前基线和Sham-TE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5)TEA组餐后主功率值(46.23±4.03)db和空腹主功率(35.35±1.53)db与治疗前基线和Sham-TE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任何状态下Sham-TEA组的主功率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D患者的胃容受性下降,存在内脏高敏感,TEA可以改善FD患者的胃容受,降低内脏高敏感;明显改善FD患者的生活质量。TEA可以提高FD患者的正常慢波百分比,提高餐后主功率,降低主频不稳定系数,调整胃肌电活动异常,从而促进胃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胃电图 胃容受性 神经调控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诊治现状 被引量:33
9
作者 马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37-339,共3页
据统计,约2/3急性脑卒中患者出现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2016年国内专家达成PSCI管理共识,将PSCI纳入脑卒中综合管理体系,通过规范评估、规范诊治、综合管理,提高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1 PSCI概念和流行病学PSCI目前尚无... 据统计,约2/3急性脑卒中患者出现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2016年国内专家达成PSCI管理共识,将PSCI纳入脑卒中综合管理体系,通过规范评估、规范诊治、综合管理,提高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1 PSCI概念和流行病学PSCI目前尚无明确定义,多数国家沿用国际诊断标准,将过往无认知障碍而脑卒中后6个月内,在执行功能/注意力、记忆、语言能力、视空间能力4个认知区域中出现≥1个认知区域下降或损害的脑卒中患者诊断为PSCI。PSCI可以分为PSCI非痴呆(PSCI-ND)和脑卒中后痴呆(PS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认知障碍 阿尔茨海默病 痴呆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CEA、CA125、LDH及β_2-MG变化与淋巴瘤患者病情和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胡敏 符才波 +2 位作者 陈瑜 王娇 陶石 《临床误诊误治》 2018年第10期21-25,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癌抗原125(CA125)、乳酸脱氢酶(LDH)及β_2微球蛋白(β_2-MG)水平变化对淋巴瘤患者病情和预后评估的意义。方法选取海南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5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淋巴瘤患者89例作为淋巴瘤组,根据肿瘤... 目的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癌抗原125(CA125)、乳酸脱氢酶(LDH)及β_2微球蛋白(β_2-MG)水平变化对淋巴瘤患者病情和预后评估的意义。方法选取海南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5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淋巴瘤患者89例作为淋巴瘤组,根据肿瘤临床分期分为Ⅰ~Ⅱ期亚组54例和Ⅲ~Ⅳ期亚组35例;随访1~3年,根据不同预后分为存活亚组63例和死亡亚组26例;另选择同期来我院行健康体检的身体健康者62例作为对照组。淋巴瘤组患者在入院后、最后一次随访日采集空腹静脉血,对照组在体检日采集空腹静脉血,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CA125和CEA含量,采用速率法测定LDH含量,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β_2-MG含量。观察比较不同临床分期亚组患者入组时和对照组血清CEA、CA125、LDH及β_2-MG水平;观察不同预后亚组患者入组时与最后一次随访时血清CEA、CA125、LDH及β_2-MG水平变化。结果Ⅰ~Ⅱ期亚组、Ⅲ~Ⅳ期亚组及对照组血清CEA、CA125、LDH及β_2-MG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其中Ⅰ~Ⅱ期、Ⅲ~Ⅳ期亚组患者上述各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Ⅲ~Ⅳ期亚组患者上述各指标水平亦均高于Ⅰ~Ⅱ期亚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存活亚组患者随访终点血清CEA、CA125、LDH及β_2-MG水平均较入组时有所改善(P <0. 05);死亡亚组患者随访终点与入组时比较,除LDH无明显变化外,余均恶化(P <0. 05)。存活亚组患者随访终点时血清CEA、CA125、LDH及β_2-MG水平均低于死亡亚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CEA、CA125、LDH及β_2-MG可作为淋巴瘤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的重要手段,临床可据此给予针对性干预措施,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癌胚抗原 抗原 肿瘤 L-乳酸脱氢酶 Β2微球蛋白 临床分期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脑梗死14例临床特点及误诊探讨 被引量:7
11
作者 庞驰 于利利 蔡望伟 《临床误诊误治》 2017年第6期50-52,共3页
目的分析青年脑梗死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对青年脑梗死1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男12例,女2例;年龄21~35岁;均无类似疾病家族史。表现为肢体乏力7例,头痛、头晕、记忆力下降各3例,肢体麻木、言语不利各2例,肢体... 目的分析青年脑梗死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对青年脑梗死1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男12例,女2例;年龄21~35岁;均无类似疾病家族史。表现为肢体乏力7例,头痛、头晕、记忆力下降各3例,肢体麻木、言语不利各2例,肢体不自主抖动、意识不清、突发性视物成双各1例。1例因服用布洛芬出现头晕误诊为药物过敏。入院后经CT、MRI、血脂、血糖、凝血功能等检查确诊为脑梗死,予对症支持治疗后均好转出院,7例遗留肢体功能障碍,其中6例好转,1例加重。结论青年脑梗死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收治此类患者要高度警惕,及时行相关检查,避免或减少误诊误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青年人 误诊 药物过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源CT颅脑灌注成像联合FGF21诊断脑梗死严重程度中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邓靖 张鹤龄 +1 位作者 王源江 谭春苗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44-1448,共5页
本研究旨在揭示双源CT(DECT)颅脑灌注成像联合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诊断脑梗死严重程度的价值。采用DECT颅脑灌注成像对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检查,获取相对脑血流量(rCBF)和相对脑血容量(rCBV)。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 本研究旨在揭示双源CT(DECT)颅脑灌注成像联合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诊断脑梗死严重程度的价值。采用DECT颅脑灌注成像对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检查,获取相对脑血流量(rCBF)和相对脑血容量(rCBV)。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100例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浆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水平。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将患者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参数对脑梗死严重程度的诊断价值。rCBF和rCBV水平随着脑梗死严重程度升高而降低(P<0.05)。随着脑梗死严重程度的增加,血浆FGF21水平逐渐升高(F=65.212,P=0.002)。rCBF和rCBV联合血浆FGF21诊断脑梗死严重程度的AUC、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955、84.91%和95.74%。rCBF和rCBV联合血浆FGF21对脑梗死严重程度的诊断价值高于单独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双源CT颅脑灌注成像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 相对脑血流量 相对脑血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明显肌肉疼痛的横纹肌溶解合并急性肾损伤2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13
作者 王颖 常江 +3 位作者 李永妍 朱永俊 钟良宝 沈婕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3年第3期264-265,共2页
横纹肌溶解(rhabdomyolysis,RM)是由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导致骨骼肌受损,引起横纹肌细胞损坏崩解,其内的肌红蛋白、各种电解质及酶类等成分释放入循环系统,进一步引起代谢紊乱和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临床常表现为肌肉疼痛、四肢乏力... 横纹肌溶解(rhabdomyolysis,RM)是由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导致骨骼肌受损,引起横纹肌细胞损坏崩解,其内的肌红蛋白、各种电解质及酶类等成分释放入循环系统,进一步引起代谢紊乱和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临床常表现为肌肉疼痛、四肢乏力和尿色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疼痛 横纹肌溶解 肌红蛋白 急性肾损伤 横纹肌细胞 骨骼肌 循环系统 尿色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睡眠剥夺对β淀粉样前体蛋白/早老素1双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范倩倩 劳基通 +6 位作者 贾丹丹 陈永敏 刘力源 刘晓斌 李其富 廖小平 马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202-1206,共5页
目的探讨睡眠剥夺对β淀粉样前体蛋白(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早老素1(PS1)双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及海马组织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APP/PS1双转基因小鼠24只,随机分为睡眠剥夺组12只和对照组12只。建立急性睡眠剥夺... 目的探讨睡眠剥夺对β淀粉样前体蛋白(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早老素1(PS1)双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及海马组织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APP/PS1双转基因小鼠24只,随机分为睡眠剥夺组12只和对照组12只。建立急性睡眠剥夺模型,Morris水迷宫检测小鼠行为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颞叶内侧皮质及海马组织β淀粉样蛋白42(Aβ42)及自噬相关蛋白LC3表达;Western blot法测海马组织LC3-Ⅱ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睡眠剥夺组小鼠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减少;Aβ42阳性反应物表达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海马组织LC3-Ⅱ相对表达量明显上调(0.27±0.15 vs 0.16±0.04,t=-2.61,P<0.05)。结论睡眠剥夺可促进APP/PS1双转基因小鼠认知功能障碍加重;海马组织自噬活性增强,可能是其介导阿尔茨海默病发病及进展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剥夺 淀粉样Β蛋白前体 早老素1 小鼠 转基因 自噬 阿尔茨海默病 记忆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脏病3~5期患者的血清超敏cTnI水平及其与肾脏相关指标的关系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善志 朱永俊 +5 位作者 叶凤 李国铨 韦传娃 韩锋 梁海琴 钟良宝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15期69-71,共3页
目的分析慢性肾脏病(CKD)3~5期未行肾脏替代治疗的患者血清超敏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及其与肾脏相关指标的依存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1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住院的CKD3~5期未行肾脏替代治疗,且排除严重心律失... 目的分析慢性肾脏病(CKD)3~5期未行肾脏替代治疗的患者血清超敏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及其与肾脏相关指标的依存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1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住院的CKD3~5期未行肾脏替代治疗,且排除严重心律失常、心肌梗死以及脓毒血症的患者180例,收集血清超敏cTnI并与CKD分期、肾小球滤过率(GFR)、年龄、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胱抑素(CYS-C)及血白蛋白(ALB)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多个独立样本秩和检验结果显示,超敏cTnI在CKD3~5期检测水平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双变量相关分析显示,超敏cTnI与CKD分期、GFR、CYS-C呈线性相关(P<0.05),与Scr、BUN、ALB及年龄无线性相关关系(P>0.05)。逐步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超敏cTnI回归方程Y=-0.043+0.023X(Y:cTnI,X:CKD3~5期)。结论可根据基于CKD分期的超敏cTnI回归方程校正cTnI在CKD3~5期患者中的参考值,进而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心肌肌钙蛋白I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医护合作的移动教学模式对护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1
16
作者 谭春苗 周向东 +1 位作者 陈晓梅 伊焕英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5-68,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医护合作的移动教学模式对护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影响。方法 2017年6-8月,便利抽样法选择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实习的100名本科护生为研究对象。按照抛硬币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名。对照组护生采用常规方法带... 目的探讨基于医护合作的移动教学模式对护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影响。方法 2017年6-8月,便利抽样法选择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实习的100名本科护生为研究对象。按照抛硬币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名。对照组护生采用常规方法带教,观察组采用医护合作的移动教学方案。研究结束后立即使用护士核心能力量表及满意度调查表收集相关资料。结果观察组护生批判性思维和科研能力、临床护理能力、沟通能力及专业发展4个维度的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同时,观察组护生对教学方法、学习机会、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医护合作的移动教学模式,可以显著提高护生的临床核心能力;同时,护生对此教学模式满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合作 移动教学 护生 临床实践能力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卒中后早期认知下降患者默认模式网络和执行控制网络改变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婷 郭晓鹏 +5 位作者 李丽娟 李仙 李其富 陈蓉 贾丹丹 马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64-1168,共5页
目的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探讨卒中后早期认知下降患者大脑静息态脑网络功能连接变化。方法连续招募2021年5月至11月于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急性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66例,所有患者均完成神经心理学评估,根据是否... 目的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探讨卒中后早期认知下降患者大脑静息态脑网络功能连接变化。方法连续招募2021年5月至11月于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急性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66例,所有患者均完成神经心理学评估,根据是否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26分分为认知下降组35例和认知正常组31例。完成rs-fMRI扫描,比较2组前默认网络(aDMN)、后默认网络(pDMN)和执行控制网络(ECN)的功能连接(FC)改变,采用族错误率(FWE)校正。结果认知下降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MMSE总分、执行、注意力、记忆力、定向力评分明显低于认知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认知正常组比较,认知下降组aDMN左侧额中回、背外侧额上回FC明显减弱(P=0.000,FWE校正),pDMN右侧豆状壳核、左侧角回、右侧后扣带回、左侧顶下缘角回、右侧顶下缘角回FC明显减弱(P<0.05,P<0.01,FWE校正),ECN右侧海马旁回和左侧舌回的FC明显增加,在左侧后扣带回、双侧额中回和背外侧额上回的FC明显减弱(P<0.01,FWE校正)。与认知正常组比较,认知下降组pDMN与ECN间的FC明显增强(0.755±0.338 vs 0.110±0.298,P=0.000)。认知下降组ECN左额中回、背外侧额上回的FC与注意力评分呈负相关(r=-0.363,P=0.045)。认知下降组aDMN左额中回、背外侧额上回的FC与执行功能评分呈正相关(r=0.481,P=0.006)。结论卒中后早期认知功能下降患者的默认模式网络和ECN发生变化,左侧额中回、背外侧额上回的FC改变与卒中后早期认知功能下降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认知功能障碍 磁共振成像 额叶前皮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DAC9与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靳洲 李其富 +3 位作者 马琳 王淑荣 陈志斌 廖小平 《临床误诊误治》 2017年第1期112-115,共4页
基于双胞胎、家族及分子流行病学的研究发现,脑梗死的平均遗传度约为37.9%,其中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large artery atherosclerosis stroke,LAA-S)的遗传度约为40.0%,心源性栓塞型遗传度约为32.6%,小动脉闭塞型遗传度约... 基于双胞胎、家族及分子流行病学的研究发现,脑梗死的平均遗传度约为37.9%,其中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large artery atherosclerosis stroke,LAA-S)的遗传度约为40.0%,心源性栓塞型遗传度约为32.6%,小动脉闭塞型遗传度约为16.1%,提示脑梗死存在遗传异质性,且遗传因素对LAA—S的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DAC9 组蛋白脱乙酰基酶类 动脉粥样硬化 脑梗死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NMDA受体脑炎误诊为病毒性脑炎原因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郑国贤 马琳 +4 位作者 李其富 陈蓉 王淑荣 陈志斌 廖小平 《临床误诊误治》 2017年第7期13-15,共3页
目的分析抗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ate receptor,NMDA)受体脑炎的临床特点和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1例误诊为病毒性脑炎的抗NMDA受体脑炎病例资料。结果本例17岁女性,6个月前因发作性肢体抽搐就诊外院,诊断癫... 目的分析抗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ate receptor,NMDA)受体脑炎的临床特点和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1例误诊为病毒性脑炎的抗NMDA受体脑炎病例资料。结果本例17岁女性,6个月前因发作性肢体抽搐就诊外院,诊断癫痫大发作,予对症处理症状未能控制转我院神经内科,诊断为病毒性脑炎,予联合抗癫痫治疗,症状控制。4 h前症状再发第2次入我院神经内科,行头颅MRI系列检查及妇科彩超均未见异常,视频脑电图示广泛慢波增多,仍按病毒性脑炎予联合抗癫痫治疗控制癫痫发作,效果不佳。病程中出现精神症状,予对症治疗效果不佳。完善脑脊液及血清自身免疫性脑炎相关抗体检测,脑脊液抗NMDA受体抗体(++),血清抗NMDA受体抗体(+),确诊为抗NMDA受体脑炎。予人免疫球蛋白、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等治疗,症状好转出院。结论抗NMDA受体脑炎临床少见且表现多无特异性,易误诊为病毒性脑炎,尽早行血清和脑脊液自身免疫性脑炎相关抗体检测有助于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N-甲基-D-门天冬氨酸受体脑炎 误诊 脑炎 病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延续护理对产妇盆底功能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25
20
作者 黄海桃 李俊 +2 位作者 陈珊娜 杨艳 罗阳珍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90-92,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延续护理对产妇盆底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34例自然分娩的产妇按照意愿分为观察组(n=67名)和对照组(n=67名),两组住院期间按常规进行产后护理,并由责任护士指导产妇行盆底功能训练。出院后对照组由专人... 目的探讨基于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延续护理对产妇盆底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34例自然分娩的产妇按照意愿分为观察组(n=67名)和对照组(n=67名),两组住院期间按常规进行产后护理,并由责任护士指导产妇行盆底功能训练。出院后对照组由专人负责进行电话随访,每2周1次,连续3个月;观察组出院后开展基于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延续护理。干预前和干预后3个月评价产妇盆底肌力、盆底肌电位及盆底功能障碍得分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Ⅰ、Ⅱ类盆底肌纤维力和肌电位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两组盆底功能障碍评分显著降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对产妇实施基于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延续护理,可以提升产妇盆底肌力和肌电位,有效改善其盆底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妇 盆底肌 康复锻炼 盆底功能 信息化管理平台 延续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