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髋关节镜技术应用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内疑似感染的病例报告 被引量:7
1
作者 贾丙申 于鹏 +4 位作者 云大科 焦拓 李明 纪志华 付昆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5期381-382,387,共3页
目的:应用髋关节镜技术诊治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内疑似感染的病例。方法:股骨侧假体周围感染灶清除处理后,重新消毒铺巾,再应用髋关节镜探查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关节腔,并放置引流管。结果:经髋关节镜观察到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目的:应用髋关节镜技术诊治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内疑似感染的病例。方法:股骨侧假体周围感染灶清除处理后,重新消毒铺巾,再应用髋关节镜探查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关节腔,并放置引流管。结果:经髋关节镜观察到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腔内大量疤痕增生,无明显感染迹象。结论:髋关节镜技术对于早期诊断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腔内是否感染具有重要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镜技术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 假体周围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治疗侏儒症合并双侧髋关节发育不良一例 被引量:1
2
作者 段炼 焦拓 +1 位作者 贾志标 付昆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23-1128,共6页
对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关节外科2019年9月收治的1例侏儒症合并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治疗过程中的经验并结合目前国内外最新文献,分析目前最合理的侏儒症合并髋关节发育不良的临床诊疗方法。本例患者术后... 对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关节外科2019年9月收治的1例侏儒症合并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治疗过程中的经验并结合目前国内外最新文献,分析目前最合理的侏儒症合并髋关节发育不良的临床诊疗方法。本例患者术后下肢功能得到改善,术后恢复效果满意,治疗方案有效。全髋关节置换是治疗侏儒症合并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有效术式,瓦格纳型生物型股骨假体(SL-Cone)可以获得较为满意的近期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 侏儒症 髋关节发育不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全程应用止血带对关节镜联合胫骨高位截骨术围手术期结果的影响
3
作者 李明 贾丙申 +2 位作者 焦拓 张英 付昆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75-480,共6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联合胫骨高位截骨术中非全程使用止血带对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2年1月于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关节镜联合胫骨高位截骨术患者资料,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研究72例,分为全程使用止血带组38例... 目的探讨关节镜联合胫骨高位截骨术中非全程使用止血带对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2年1月于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关节镜联合胫骨高位截骨术患者资料,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研究72例,分为全程使用止血带组38例,仅在关节镜探查阶段使用止血带组3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术后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引流量、失血量及输血例数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非全程使用止血带组术后早期疼痛评分较低且术后第3天活动度更好(P<0.05);非全程使用止血带组大腿疼痛发生率更低(P<0.05);其他并发症两组患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胫骨高位截骨术中仅在关节镜探查阶段使用止血带不会增加术后失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且可以减轻术后早期膝关节及止血带部位疼痛,有利于术后早期膝关节功能锻炼,不会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骨关节炎 胫骨高位截骨术 关节镜 止血带 围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髓芯减压联合富血小板血浆对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疗效及对金属蛋白酶/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于鹏 纪志华 +2 位作者 贾丙申 周立义 付昆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3-58,共6页
目的探讨髓芯减压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兔的疗效及对其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matrix metalloproteinase/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MMP/TIMP)的影响... 目的探讨髓芯减压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兔的疗效及对其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matrix metalloproteinase/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MMP/TIMP)的影响。方法将42只实验兔随机分为单纯减压组、联合组和对照三组各14只,对单纯减压组及联合组建立双侧激素性股骨头(steroid induced femoral head,SANFH)坏死模型并对联合组制备PRP,造模方式:静脉注射10μg/kg大肠杆菌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LPS)2次,注射间隔为24 h,在第2次注射LPS后,臀肌注射醋酸泼尼松龙20 mg/kg,注射3次,每次注射间隔为24 h;而对照组则同期仅在模型兔臀肌位置注入与醋酸泼尼松龙等量生理盐水。SANFH动物模型修复方法:减压组单纯接收髓芯减压,联合组接收髓芯减压联合PRP移植,对照组不予处置。减压组、联合组于术后2、6、10周拍摄双侧髋关节X线片,并进行Lane-Sandhu X线评分,计算新生骨面积百分比。于第10周拍片完成后抽取三组模型兔静脉血,然后同时处死三组模型兔,取出双侧股骨头,右侧股骨头骨组织检测MMP-2、MMP-9、TIMP-1、TIMP-2的mRNA表达水平,左侧股骨头统一观察病理学变化。结果术后减压组MMP-2和MMP-9均显著高于联合组和对照组,而TIMP-1和TIMP-2则低于联合组和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减压组的IL-6和骨陷窝空缺率也显著高于联合组和对照组,同时联合组上述两项指标也高于对照组(P<0.05);X线评分方面,术后6周和10周,联合组均高于减压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新生骨面积百分比上,术后2周、6周、10周联合组均高于减压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减压组骨头骨组织切片HE染色可见大量不连续的骨碎片及骨髓坏死,骨小梁有断裂征象;联合组仅轻度炎性细胞浸润,但已可见成熟骨小梁及骨髓组织。结论髓芯减压联合PRP在治疗SANFH模型兔中能够对MMP/TIMP起到积极的正性作用,能有效促进组织修复,其机制值得更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芯减压 富血小板血浆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基质金属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珊瑚羟基磷灰石负载含BMP-2纳米缓释微球体系促进人间充质干细胞骨形成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于鹏 纪志华 +2 位作者 贾丙申 周立义 付昆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2-155,共4页
目的探讨珊瑚羟基磷灰石负载含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纳米缓释微球体系在促进人间充质干细胞(human mesenchymal stem cells,hMSCs)骨形成中的作用。方法从骨移植患者中收集hMSCs,分离培养后使用BMP-2... 目的探讨珊瑚羟基磷灰石负载含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纳米缓释微球体系在促进人间充质干细胞(human mesenchymal stem cells,hMSCs)骨形成中的作用。方法从骨移植患者中收集hMSCs,分离培养后使用BMP-2纳米微球作为载体,装载到珊瑚羟基磷灰石(coral hydroxyapatite,CHA)支架上。将CHA-BMP-2-hMSCs与CHA-hMSCs分别植入两组小鼠的L4和L5横向软组织中,10周后检测小鼠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通过Western blot检测Runx2蛋白与骨桥蛋白表达水平,通过显微镜观察骨质生长情况。结果 CHA-BMP-2-hMSCs小鼠的支架上骨组织覆盖面积显著大于CHA-hMSCs小鼠,ALP活性显著高于非缓释组小鼠,骨钙素、Runx2蛋白与骨桥蛋白表达水平高于非缓释组小鼠。结论 CHA-BMP-2-hMSCs缓释系统有利于在较长时间内诱导骨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羟基磷灰石 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 人间充质干细胞 对照研究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细胞程序性坏死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脆性骨折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崔红旺 苏天 +3 位作者 温鹏 黎祥涛 陈丽英 付昆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58-467,共10页
目的 明确绝经后骨质疏松(postmenopause osteoporosis, PMOP)脆性骨折患者骨细胞是否发生程序性坏死,探讨骨细胞程序性坏死对PMOP患者脆性骨折的影响,进一步完善PMOP的发病机制。方法 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于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 目的 明确绝经后骨质疏松(postmenopause osteoporosis, PMOP)脆性骨折患者骨细胞是否发生程序性坏死,探讨骨细胞程序性坏死对PMOP患者脆性骨折的影响,进一步完善PMOP的发病机制。方法 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于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PMOP股骨颈脆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和骨组织标本。采用TUNEL+受体相关蛋白激酶(receptor interaction protein kinase, RIP)3免疫荧光检测骨组织中发生程序性坏死的骨细胞数量,免疫荧光和免疫组化检测程序性坏死标志性蛋白RIP1/3、混合谱系激酶配体(mixed lineage kinase domain-like, MLKL)及凋亡标志性蛋白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并比较两组间的差异,透射电镜观察骨细胞的形态学改变,micro-CT重建股骨颈Ward’s三角骨组织微结构;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骨细胞程序性坏死率与骨组织微结构的相关性。结果 免疫荧光和免疫组化显示:PMOP股骨颈脆性骨折患者RIP1、RIP3、MLKL、cleaved caspase-3蛋白于骨细胞胞质均有表达,且TUNEL+/RIP3+(程序性坏死细胞)(19.97%±1.83%vs. 5.12%±0.29%)和TUNEL+/cleaved caspase-3+(凋亡细胞)(17.18%±1.32%vs. 3.26±0.41%)百分率较正常组明显增高(P<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RIP1(49.38%±2.87%vs. 23.36%±1.25%)、RIP3(26.12%±4.13%vs. 6.74%±0.96%)、MLKL(29.63%±1.23%vs. 7.96%±0.42%)阳性细胞百分率较正常组明显增高(P<0.01)。透射电子显微镜发现,PMOP股骨颈脆性骨折患者骨细胞可见典型的坏死形态学特征;PMOP股骨颈脆性骨折患者Ward’s三角出现明显的骨量丢失,即骨密度[(725.63±10.17)g/cm3vs.(775.19±11.26)g/cm3]、骨小梁厚度(trabecular thickness, TB.Th)[(0.13±0.01)mm vs.(0.16±0.02)mm]、骨小梁数量(trabecular number, TB.N)[(1.35±0.04)mm-1vs.(1.52±0.07)mm-1]小于对照组(P<0.01);而骨小梁分离度(trabecular separation, TB.Sp)(0.73±0.15)mm vs.(0.61±0.21)mm大于对照组(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骨细胞程序性坏死与骨密度、Tb.Th、Tb.N呈负相关(P<0.01)。结论绝经后骨质疏松脆性骨折患者骨细胞发生了程序性坏死,且该程序性坏死可能是导致PMOP股骨颈脆性骨折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 脆性骨折 程序性坏死 骨细胞 受体相关蛋白激酶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后路减压复位环形融合治疗腰椎双节段椎体滑脱的临床疗效评估
7
作者 王晟 李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24-528,共5页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减压复位环形融合治疗腰椎双节段椎体滑脱后临床疗效及腰椎-骨盆矢状位拟合关系的变化。方法:回顾性纳入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关节创伤外科收治的接受腰椎后路减压复位环形融合内固定术且资料...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减压复位环形融合治疗腰椎双节段椎体滑脱后临床疗效及腰椎-骨盆矢状位拟合关系的变化。方法:回顾性纳入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关节创伤外科收治的接受腰椎后路减压复位环形融合内固定术且资料完整的67例双节段腰椎滑脱症患者。记录患者术前和末次随访时腰腿疼痛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及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计算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及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术后12个月,患者腰痛VAS评分由(5.1±0.6)分降至(2.1±0.5)分,ODI评分由(44.5±2.2)分降至(18.6±1.0)分,两者变化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腰椎LL由47.3°±5.1°降至32.1°±6.0°,SS由40.3°±3.3°降至26.8°±7.5°,PT由34.5°±3.0°降至13.6°±5.0°,PI由63.2°±8.1°降至43.3°±6.6°,4个参数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前LL与SS、PT及PI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术后12个月时,LL与SS呈正相关性(P<0.05),SS与PT呈负相关性(P<0.05),SS与PI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腰椎后路减压复位环形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双节段椎体滑脱有利于缓解患者腰腿痛,促进患者脊髓神经功能恢复,同时恢复腰椎-骨盆矢状位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滑脱症 腰椎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 脊柱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