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L-29调节的肥大细胞膜表面和胞浆内蛋白酶激活受体表达分析
1
作者 张慧云 杨海伟 +3 位作者 马文静 高元慧 冯晓鸽 何韶衡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29-635,639,共8页
目的:检测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9引起的肥大细胞膜表面和胞浆内蛋白酶激活受体(protease activated recep-tor,PAR)-1,2,3,4表达。方法:肥大细胞P815培养后以不同浓度的IL-29激发肥大细胞,在不同时间点收集细胞,给予透膜和非透... 目的:检测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9引起的肥大细胞膜表面和胞浆内蛋白酶激活受体(protease activated recep-tor,PAR)-1,2,3,4表达。方法:肥大细胞P815培养后以不同浓度的IL-29激发肥大细胞,在不同时间点收集细胞,给予透膜和非透膜处理后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肥大细胞膜表面和胞浆内蛋白酶激活受体的表达。结果:IL-29激发肥大细胞2、6和16 h后肥大细胞膜表面和胞浆内PAR-1表达与相应对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IL-29调节的膜表面PAR-1表达与胞浆内PAR-1表达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L-29引起的肥大细胞膜表面和胞浆内PAR-2,3,4表达与相应对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IL-29激发2 h肥大细胞膜表面PAR-2表达与胞浆内PAR-2表达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L-29激发6 h肥大细胞膜表面PAR-3表达与胞浆内PAR-3表达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L-29激发2、6和16h后肥大细胞膜表面PAR-4表达与胞浆内PAR-4表达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L-29可以下调P815肥大细胞膜表面和胞浆内PAR-1表达,且IL-29引起的膜表面和胞浆内PAR-1表达无差异;尽管检测到PAR-2,3,4在膜表面和胞浆内的表达情况不同,但IL-29对膜表面和胞浆内PAR-2,3,4表达的调节作用不明显;流式细胞术检测的膜表面和胞浆内PARs表达结果均可反应IL-29调节的P815肥大细胞PARs表达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大细胞 白细胞介素-29(IL-29) 蛋白酶激活受体(PARs) 流式细胞术 膜表面 胞浆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