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南地区用人单位对海南医学院2000~2002届毕业生评价 被引量:2
1
作者 李群 余丽 +1 位作者 史济纯 何昌华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5期469-472,共4页
关键词 大学毕业生 评价 问卷 数据收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S病理学网络考试系统设计 被引量:3
2
作者 郑少江 林岚 +3 位作者 黎岳南 谢富生 戴吉福 陈明静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3期191-193,共3页
关键词 病理学 网络考试 系统设计 试题库 数据库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理学素材库的建立及智能化初探 被引量:1
3
作者 牛海艳 李群 +1 位作者 翁阳 谢富生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3期295-296,298,共3页
关键词 病理学 多媒体 素材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理学实验教学中“四个结合”的运用 被引量:1
4
作者 牛海艳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365-366,共2页
关键词 病理学 实验 教学 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科病理学考试国家试题库组卷与我校自命题的比较
5
作者 李群 陈明净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179-182,192,共5页
关键词 考试 试题库 病理学 医学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涎腺肌上皮癌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蔡仁桑 杨邵东 +1 位作者 谢富生 陈新明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159-161,168,共4页
目的:探讨小涎腺肌上皮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9例小涎腺肌上皮癌组织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理检查光镜下肿瘤呈多结节状、片状、小梁状或小巢状生长;肿瘤细胞以上皮细胞样和透明细胞多见;可见肿... 目的:探讨小涎腺肌上皮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9例小涎腺肌上皮癌组织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理检查光镜下肿瘤呈多结节状、片状、小梁状或小巢状生长;肿瘤细胞以上皮细胞样和透明细胞多见;可见肿瘤性基质沉积,其中玻璃样基质较黏液基质更多见。免疫组织化学示CKAE1/AE3,S-100、波形蛋白,P63和maspin在所有肿瘤中弥漫阳性表达,4例SMA呈阳性表达。5例患者获随访资料,术后均无局部复发或转移。结论:小涎腺肌上皮癌为低度恶性涎腺肿瘤,不易发生淋巴结和远处转移。确诊需结合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上皮癌 小涎腺 临床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间叶性软骨肉瘤病理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弦 解娜 +2 位作者 郭峻莉 罗志飞 郑少江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12期1609-1611,共3页
目的:探讨颅内间叶性软骨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颅内间叶性软骨肉瘤的临床资料、影像学、组织学形态和免疫表型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间叶性软骨肉瘤镜下肿物由小圆形肿瘤细胞和高分化软骨... 目的:探讨颅内间叶性软骨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颅内间叶性软骨肉瘤的临床资料、影像学、组织学形态和免疫表型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间叶性软骨肉瘤镜下肿物由小圆形肿瘤细胞和高分化软骨病变构成,并可见血管外皮瘤样病变区。免疫组化显示小圆形瘤细胞CD99阳性,S-100阴性;软骨区S-100阳性,CD99阴性。结论:颅内间叶性软骨肉瘤非常罕见,其发生多与脑膜和颅骨有关,其确诊需临床、影像、免疫表型和组织形态学四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叶性软骨肉瘤 免疫表型 病理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影像及病理检查在骨肿瘤及瘤样病变诊断中的作用 被引量:3
8
作者 谈顺 吴文川 蔡仁桑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216-220,共5页
关键词 骨疾病 骨肿瘤 骨软骨瘤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阴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探讨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明华 郑晶 +3 位作者 丁莉丽 罗志飞 王林海 吴媛媛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11期1409-1411,1415,共4页
目的:总结ER、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阴性(三阴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其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三阴性乳腺癌组(TNBC)和非三阴性乳腺癌组(non-TNBC)的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情况,了解三阴性乳... 目的:总结ER、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阴性(三阴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其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三阴性乳腺癌组(TNBC)和非三阴性乳腺癌组(non-TNBC)的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情况,了解三阴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特点。结果:TNBC组患者的中位年龄为39岁,有乳腺癌家族史者8例,占34.8%,组织学分级分别为Ⅰ级3例,Ⅱ级9例,Ⅲ级11例,淋巴结阳性转移率为19.5%,non-TNBC组患者发病平均年龄为48岁,有乳腺癌家族史者36例,占19.6%,组织学分级分别为Ⅰ级68例,Ⅱ级80例,Ⅲ级36例,淋巴结阳性转移率为22.4%。与non-TNBC组相比,TNBC组患者的中位年龄、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阳性转移率均明显不同,二者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但就本组资料统计结果而言,尚不能认为乳腺癌家族史对TNBC的发生起重要作用,且TNBC组的淋巴结转移率低于non-TNBC组。结论:三阴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是一种高危乳腺癌,多发于较年轻的患者,其组织学分级多为高级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三阴性乳腺癌 组织学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LT淋巴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明华 罗志飞 王娟玲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12期1562-1565,共4页
目的:观察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ALT淋巴瘤)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2000年1月~2010年8月29例MALT淋巴瘤的临床病理资料,通过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 目的:观察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ALT淋巴瘤)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2000年1月~2010年8月29例MALT淋巴瘤的临床病理资料,通过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29例MALT淋巴瘤中,发生于胃肠道共25例,占86.21%,临床主要表现为胃肠道疾病非特异性症状,其中13例胃MALT淋巴瘤中,HP感染10例,感染率为76.92%;发生于眼眶3例,甲状腺1例。镜下肿瘤组织主要由小淋巴细胞组成,部分病例伴有少量大细胞和淋巴上皮病变。瘤细胞表达B淋巴细胞免疫标记CD20和CD79a,CD5和CD10无表达。结论:胃肠道是MALT淋巴瘤的好发部位,不同部位的MALT淋巴瘤具有共同的细胞形态和免疫表型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LT淋巴瘤 临床病理分析 HE染色 免疾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病理实验课教学效果的尝试——课前小测验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群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1998年第1期35-38,共4页
改进病理实验课教学效果的尝试——课前小测验的应用李群(海南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海口570102病理学实验课教学的目的是巩固理论课教学效果。以往本教研室的病理实验课是以带教老师对本次实验课内容,也是相应理论课的重点内容... 改进病理实验课教学效果的尝试——课前小测验的应用李群(海南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海口570102病理学实验课教学的目的是巩固理论课教学效果。以往本教研室的病理实验课是以带教老师对本次实验课内容,也是相应理论课的重点内容的扼要阐述开始的。笔者发现许多学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学 实验课 教学 课前小测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地区淋巴瘤组织学类型的分布特点
12
作者 王明华 翁阳 +2 位作者 郑晶 杨丞 罗志飞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01-501,510,共2页
淋巴瘤或称恶性淋巴瘤(malignant lymphoma,ML)是指原发于淋巴结或结外淋巴组织的淋巴细胞及其前体细胞的恶性肿瘤。淋巴瘤的发生率在我国恶性肿瘤中排第10位,是儿童和青少年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淋巴瘤的分布具有较明显的地区特征,如... 淋巴瘤或称恶性淋巴瘤(malignant lymphoma,ML)是指原发于淋巴结或结外淋巴组织的淋巴细胞及其前体细胞的恶性肿瘤。淋巴瘤的发生率在我国恶性肿瘤中排第10位,是儿童和青少年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淋巴瘤的分布具有较明显的地区特征,如地方性伯基特淋巴瘤主要分布于非洲赤道附近,而T细胞性非何奇金淋巴瘤(T—NHL)则以中国和亚洲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组织学类型 海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血管母细胞瘤11例临床病理分析
13
作者 丁莉利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506-508,共3页
目的:探讨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分析11例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临床资料、病理特征。结果:本组11例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病变均位于颈、胸段脊髓,最大径平均为1.4cm,未见囊性变,临床主要表现为颈肩背部和上肢的感觉和功能异... 目的:探讨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分析11例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临床资料、病理特征。结果:本组11例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病变均位于颈、胸段脊髓,最大径平均为1.4cm,未见囊性变,临床主要表现为颈肩背部和上肢的感觉和功能异常,无红细胞增多症;镜下均可见到毛细血管网和间质细胞,间质细胞NSE染色阳性,血管内皮CD34染色阳性,间质细胞和血管内皮GFAP和EMA染色均阴性。结论:脊髓血管母细胞瘤好发于颈、胸段脊髓,病变部位与临床表现有密切关系;发生在脊髓的血管母细胞瘤具有血管母细胞瘤的典型形态特点和免疫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 母细胞瘤 脊髓 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口腔典型类癌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牟联军 罗志飞 +1 位作者 蔡仁桑 杨邵东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10期1359-1362,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口腔典型类癌的临床病理特征、组织来源及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口腔典型类癌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和免疫组化检测,复习临床资料和相关文献。结果:患者临床表现为右下颌磨牙后区无痛性、渐进性增大包块5年。镜下见... 目的:探讨原发性口腔典型类癌的临床病理特征、组织来源及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口腔典型类癌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和免疫组化检测,复习临床资料和相关文献。结果:患者临床表现为右下颌磨牙后区无痛性、渐进性增大包块5年。镜下见肿物主要由中等大小的较一致的上皮样细胞构成,呈巢团状、小梁状或条索状排列,细胞胞浆嗜伊红或透明,核圆居中,染色质均匀分布,核仁不明显,未见核分裂象和坏死,可见大量的鳞状分化。免疫表型:肿瘤细胞CKAE1/AE3、CK7、P63、NSE、和Syn阳性,TTF-1、CD56、和CK20阴性。结论:口腔典型类癌是一种极为罕见的低度恶性肿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其诊断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形态和免疫表型,同时必须结合病史、全身检查及随访资料,以排除转移性类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癌 神经内分泌癌 口腔 临床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与细胞凋亡关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0
15
作者 姚震 焦解歌 +3 位作者 冯建章 翁阳 尹瑞兴 顾申红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0年第3期129-133,共5页
目的 :探讨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和心肌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制备不同缺血时间的家兔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IRI)的模型 ,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 ,同时测定血浆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 (MDA)浓度和血清心肌酶水平。结果 :心... 目的 :探讨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和心肌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制备不同缺血时间的家兔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IRI)的模型 ,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 ,同时测定血浆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 (MDA)浓度和血清心肌酶水平。结果 :心肌细胞凋亡率以缺血30min及60min后再灌注时最高 ,同时伴有血浆SOD活性明显降低和MDA含量明显增高。血清肌酸磷酸激酶 (CK)含量随缺血时间延长呈逐渐增高趋势。结论 :再灌注加重心肌损伤受心肌缺血时间的影响 ,以30~60min缺血后的再灌注为明显 ,与心肌细胞凋亡加重同时并存 ;缺血时间长后再灌注也有较高的心肌细胞凋亡率 ,但更主要是加重心肌细胞坏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细胞凋亡 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中肺耐药蛋白、酸性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协同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6
作者 郑少江 吴人亮 +4 位作者 郭峻莉 郑少萍 王志华 焦嫦亮 汪永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16,共4页
目的 探讨肺耐药蛋白 (LRP) 和酸性谷胱甘肽- S- 转移酶 (GST-π) 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中的协同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2例术前均未进行化疗的NSCLC组织中LRP、GST- π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在NSCLC中LRP... 目的 探讨肺耐药蛋白 (LRP) 和酸性谷胱甘肽- S- 转移酶 (GST-π) 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中的协同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2例术前均未进行化疗的NSCLC组织中LRP、GST- π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在NSCLC中LRP、GST-.π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75. 8% (47/62); 66. 1% (41/62)。LRP蛋白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相关。GST -π蛋白表达与肿瘤组织类型、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LRP与 GST π阳性表达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 LRP、GST -π在不同类型的NSCLC中均可表达, 但水平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RP GST-Π NSCLC 蛋白表达 肺耐药蛋白 非小细胞肺癌 临床意义 谷胱甘肽-S-转移酶 分化程度 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动多媒体教学系统在形态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7
作者 蓝永洪 郑小桃 +1 位作者 李群 甘秀凤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56-57,共2页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系统 实验教学 师生 互动 学生学习 现代教育技术 课堂 医学教育 形态学 实验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腺样囊性癌与浸润性筛状癌的形态及免疫组化比较 被引量:12
18
作者 肖晓岚 解娜 李妹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93-296,共4页
目的探讨具有筛状结构的乳腺腺样囊性癌与浸润性筛状癌的形态和免疫组化特点及诊断、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具有筛状结构的乳腺腺样囊性癌及浸润性筛状癌各3例进行形态和免疫组化比较观察。结果在常规HE染色下,乳腺腺样囊性癌的筛状结构... 目的探讨具有筛状结构的乳腺腺样囊性癌与浸润性筛状癌的形态和免疫组化特点及诊断、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具有筛状结构的乳腺腺样囊性癌及浸润性筛状癌各3例进行形态和免疫组化比较观察。结果在常规HE染色下,乳腺腺样囊性癌的筛状结构与浸润性筛状癌十分相似,但它们的免疫标记谱不同。乳腺腺样囊性癌的导管上皮细胞表达c-kit;肌上皮细胞表达p63、SMA;不表达ER、PR。浸润性筛状癌不表达c-kit,p63及SMA;总是表达ER、PR。结论乳腺腺样囊性癌是罕见的肿瘤,它的筛状结构与浸润性筛状癌非常相似。免疫组化标记c-kit;p63、SMA及ER、PR有助于它们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腺样囊性癌 浸润性筛状癌 C-KIT P6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中HIF-1α与Ki-67、Caspase-3和VEGF表达的意义 被引量:13
19
作者 牛海艳 郑艺菲 +1 位作者 蓝永洪 蒋洁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04-806,共3页
目的分析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表达,探讨其表达与Ki-67、Caspase-3和VEGF表达的关系。方法收集105例乳腺癌手术切除标本,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HIF-1α、Ki-67、Caspase-3和VEGF的... 目的分析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表达,探讨其表达与Ki-67、Caspase-3和VEGF表达的关系。方法收集105例乳腺癌手术切除标本,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HIF-1α、Ki-67、Caspase-3和VEGF的表达,分析HIF-1α表达与Ki-67、Caspase-3和VEGF表达的关系。结果 HIF-1α的阳性率在乳腺癌组织(68.6%)与淋巴结转移癌组织(77.1%)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明显高于正常乳腺组织(17.7%,P<0.05)。同时乳腺癌组织中伴淋巴结转移(65.3%)与无淋巴结转移(71.4%)的HIF-1α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HIF-1α阴性组相比,HIF-1α阳性组乳腺癌细胞的Ki-67增殖指数和VEGF表达明显增高,而Caspase-3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乳腺癌中HIF-1α的表达与Ki-67、Caspase-3和VEGF表达密切相关,可能会通过促进肿瘤组织的血管生成,使肿瘤细胞的增殖加快和凋亡减少,为以HIF-1α靶点的临床治疗提供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缺氧诱导因子-1Α KI-67 CASPASE-3 VE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癌组织中CDC6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20
作者 罗志飞 黄幼生 +5 位作者 解娜 杨丞 阮细玲 张艺馨 王惟江 王敏健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2-105,共4页
目的探讨结肠癌组织中CDC6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MaxVision法检测121例结肠癌及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CDC6的表达,分析CDC6与结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CDC6在93.39%(113/121)的结肠癌组织中呈细胞核和细胞质阳... 目的探讨结肠癌组织中CDC6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MaxVision法检测121例结肠癌及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CDC6的表达,分析CDC6与结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CDC6在93.39%(113/121)的结肠癌组织中呈细胞核和细胞质阳性,仅在5.79%(7/121)的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呈细胞核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DC6表达升高与肿瘤转移、TNM分期明显相关(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分级等无关(P>0.05)。CDC6高表达组结肠癌患者5年生存率为54.9%(28/51),而低表达组为81.82%(18/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C6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增高与癌转移、TNM分期及患者生存期相关,其有望成为结肠癌预后的可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CDC6 免疫细胞化学 组织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