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南省黎族永生细胞库的建立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冬娜 区采莹 +3 位作者 陈路 胡达吉 李晓军 邢彪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1999年第1期5-7,共3页
采用EB病毒转化外周血B淋巴细胞同时加环孢菌素A法,建立了海南黎族永生细胞库。该库共含有54株“润黎”永生细胞株,供血者均身体健康,且三代无与不同民族或不同支系通婚史。其中男性占56%,女性占44%,有亲缘关系者仅占... 采用EB病毒转化外周血B淋巴细胞同时加环孢菌素A法,建立了海南黎族永生细胞库。该库共含有54株“润黎”永生细胞株,供血者均身体健康,且三代无与不同民族或不同支系通婚史。其中男性占56%,女性占44%,有亲缘关系者仅占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海南 黎族 永生细胞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个Y-STR基因座在海南岛黎族人群的遗传多态分布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冬娜 应大君 +2 位作者 区采莹 陈路 周贞鉴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调查DYS3891、DYS390、DYS391和DYS393基因座在海南岛黎族群体中的分布状况。方法:应用多重PCR扩增后,用ABI377自动测序仪进行基因扫描分型。结果:在230名无亲缘关系的黎族男性个体中观察到黎族群体在4个基因座均有遗传多态性;DYS3... 目的:调查DYS3891、DYS390、DYS391和DYS393基因座在海南岛黎族群体中的分布状况。方法:应用多重PCR扩增后,用ABI377自动测序仪进行基因扫描分型。结果:在230名无亲缘关系的黎族男性个体中观察到黎族群体在4个基因座均有遗传多态性;DYS3891观察到4种等位基因;DYS390观察到5种等位基因;DYS391观察到4种等位基因;DYS393观察到5种等位基因。获得了黎族群体在4个Y-STR基因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基因多样性和单体多样性数据。结论:4个Y-STR基因位点的单倍型检测在法医学个体识别和亲权鉴定及黎族的起源研究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STR基因 海南 黎族 遗传多态性 短串联重复序列 单倍型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海南岛3个黎族主要支系永生细胞系的建立与保存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冬娜 应大君 +3 位作者 区采莹 陈路 褚嘉祐 薛雅丽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6-8,9,共4页
目的:建立侾黎、杞黎、本地黎3个黎族主要支系的永生细胞库。方法:采用EB病毒转化外周血B淋巴细胞并加环胞霉素A抑制T淋巴细胞建立永生细胞系。结果:成功地对侾黎、杞黎、本地黎的部分个体建立了永生细胞系。其中侾黎66株,杞黎76株,本地... 目的:建立侾黎、杞黎、本地黎3个黎族主要支系的永生细胞库。方法:采用EB病毒转化外周血B淋巴细胞并加环胞霉素A抑制T淋巴细胞建立永生细胞系。结果:成功地对侾黎、杞黎、本地黎的部分个体建立了永生细胞系。其中侾黎66株,杞黎76株,本地黎54株,共196株。结论:侾黎、杞黎、本地黎永生细胞库的建立使特有的黎族基因组得到系统地、永久地保存,并为分析其遗传学差异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 黎族 永生细胞系 细胞库 遗传学 少数民族 EB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汉族青年苯硫脲尝味能力测定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晓军 陈月甘 +2 位作者 蔡巧青 赵霞 李冬娜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1996年第3期97-99,共3页
本文用阈值法对海南岛汉族青年706人的尝味能力进行了测试,并计算了尝味者与味盲者的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结果是尝味者占87.68%,味盲率为12.32%。尝味基因(T)为0.6490,味盲基因(t)为0.3510。经... 本文用阈值法对海南岛汉族青年706人的尝味能力进行了测试,并计算了尝味者与味盲者的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结果是尝味者占87.68%,味盲率为12.32%。尝味基因(T)为0.6490,味盲基因(t)为0.3510。经统计学处理,男女之间味盲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尝味平均阈值在男女之间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硫脲 味盲 平均尝味阈值 尝味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汉族及黎族人群ABO血型基因频率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晓军 蔡巧青 +2 位作者 陈月甘 赵霞 李冬娜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1995年第2期55-58,共4页
我们以指尖血检查了833名海南汉族人和328名海南黎族人的ABO血型,用Bernstein方法估计血型基因频率。其结果是:海南汉族人的A基因频率为0.1578,B基因频率为0.1809,O基因频率为0.6613。海南... 我们以指尖血检查了833名海南汉族人和328名海南黎族人的ABO血型,用Bernstein方法估计血型基因频率。其结果是:海南汉族人的A基因频率为0.1578,B基因频率为0.1809,O基因频率为0.6613。海南黎族人的A基因频率为0.1785.B基因频率为0.2047.O基因频率为0.6166。此结果表明海南ABO血型分布完全符合中国人ABO血型分布特点,并无例外。若以遗传距离d≤25×10-4作为无显著差异的标准,则海南汉族可归入中国东南地区组。海南黎族与其他群体比较有一定差异,可自成一类。本结果充实了中国人ABO血型分布中海南汉族和黎族人的ABO血型资料,对研究各民族的渊源关系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O血型 基因频率 遗传距离 血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岛黎族3个支系人群Y染色体特异性短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冬娜 谢协驹 +3 位作者 周贞鉴 区采莹 陈路 李晓军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3期138-140,共3页
目的:探讨海南岛黎族不同支系的Y染色体特异性短串联重复序列遗传多态与差异。方法:采用PCR扩增Y-27H39基因座,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结果。结果:黎族3个支系289个男性个体的Y染色体特异性微卫星Y-27H39基因座发现4种等位基因,等... 目的:探讨海南岛黎族不同支系的Y染色体特异性短串联重复序列遗传多态与差异。方法:采用PCR扩增Y-27H39基因座,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结果。结果:黎族3个支系289个男性个体的Y染色体特异性微卫星Y-27H39基因座发现4种等位基因,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3个支系中均以194bp的频率为最高,分别是0.711、0.855和0.667。统计分析显示:杞黎与黎人群在DYS19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有显著性差异,而本地黎与杞黎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本研究为我国人群Y染色体特异性STR的群体遗传学、法医学研究提供了可比性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岛 黎族 支系人群 Y染色体 重复序列 多态性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海南岛黎族3个支系小卫星MSY2多态位点的遗传学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冬娜 区采莹 +3 位作者 陈路 谢协驹 李晓军 周贞鉴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2期87-89,95,共4页
目的:研究中国不同民族Y染色体DNA多态性,追溯人类进化史上的父系祖先,为人类基因组和法医学鉴定积累数据。方法:应用特异引物PCR法扩增Y染色体小卫星DNA片段,再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方法,对海南岛本地黎、杞黎和黎3个支系的293例男性... 目的:研究中国不同民族Y染色体DNA多态性,追溯人类进化史上的父系祖先,为人类基因组和法医学鉴定积累数据。方法:应用特异引物PCR法扩增Y染色体小卫星DNA片段,再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方法,对海南岛本地黎、杞黎和黎3个支系的293例男性个体的MSY2位点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多态性分析。结果:MSY2各等位基因在黎族3个支系中显示了不同的频率,其中本地黎与杞黎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但在本地黎与黎(P﹤0.01)、杞黎与黎(P﹤0.05)之间都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MSY2位点可以作为一个有用的遗传标记为中国不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黎群体可能有复杂的父系起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海南岛 黎族 小卫星MSY2多态位点 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胎盘组织中HIF-1α和HSP70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3
8
作者 蓝永洪 饶朗毓 +3 位作者 杨智 黄明媚 牛海艳 齐亚灵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46-349,共4页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热休克蛋白70(HSP70)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患者胎盘组织中的表达,阐明两者在妊高征患者胎盘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妊高征患者胎盘组织22例(妊高征组)和正常孕妇胎盘组织18例(对组...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热休克蛋白70(HSP70)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患者胎盘组织中的表达,阐明两者在妊高征患者胎盘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妊高征患者胎盘组织22例(妊高征组)和正常孕妇胎盘组织18例(对组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组孕妇胎盘组织中HIF-1α和HSP70的表达情况,分析两者阳性表达率在妊高征患者和正常孕妇胎盘组织中的差异及其在妊高征患者胎盘组织中的关系。结果:妊高征组患者和对照组正常孕妇胎盘组织中HIF-1α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1.8%和38.9%,妊高征组患者胎盘组织中HIF-1α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7.785,P=0.005);妊高征组患者和对照组正常孕妇胎盘组织中HSP70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9%和55.6%,妊高征组患者胎盘组织中HSP70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6.599,P=0.010)。妊高征组患者中18例HIF-1α阳性表达的胎盘组织全部HSP70表达阳性(100.0%),而4例HIF-1α阴性表达的胎盘组织有2例HSP70表达阴性(50.0%),两者表达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r=0.671,P=0.001)。结论:妊高征患者胎盘组织中HIF-1α和HSP70呈高表达,且两者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胎盘组织 缺氧诱导因子1Α 热休克蛋白70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水中腺癌细胞和反应性间皮细胞的形态结构定量判别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饶朗毓 蓝永洪 +4 位作者 牛海艳 江朝娜 林世珍 杨智 符碧薇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9期1210-1212,1215,共4页
目的:定量揭示胸水中腺癌细胞(adenocarcinoma cell,ACC)的形态结构特征,筛选对ACC诊断分类有重要价值的尺寸和形状参数。方法:取胸水涂片中764个ACC(44例)和709个反应性间皮细胞(reactive mesothelial cell,RMC;39例),用计算机图像分... 目的:定量揭示胸水中腺癌细胞(adenocarcinoma cell,ACC)的形态结构特征,筛选对ACC诊断分类有重要价值的尺寸和形状参数。方法:取胸水涂片中764个ACC(44例)和709个反应性间皮细胞(reactive mesothelial cell,RMC;39例),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试细胞和细胞核的尺寸和形状参数;其中尺寸参数包含面积(A)、长轴(dmaj)、短轴(dmin)、平均直径()、周长(C),形状参数包括规化形状因子(RFF)、形状不规则指数(FII)、核浆比(Rnp),对测试结果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逐步判别分析。结果:与RMC相比,ACC的尺寸参数、FII、Rn p明显增大,而RFF明显减小(P<0.05)。逐步判别分析显示,dm a j,c、dm a j,n、An、Dn、Cn、FIIc进入判别函数,其符合率为75.9%。结论:形态结构参数dmaj,c、dmaj,n、An、n、Cn、FIIc对于胸水ACC的判别研究可能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水 腺癌 反应性间皮细胞 形态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水中腺癌细胞和反应性间皮细胞的计算机判别 被引量:1
10
作者 蓝永洪 牛海艳 +4 位作者 饶朗毓 江朝娜 林世珍 杨智 符碧薇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152-1154,共3页
目的:探讨胸水中腺癌细胞(ACC)和反应性间皮细胞(RMC)的计算机判别方法 ,为胸水中ACC计算机诊断奠定基础。方法:取胸水涂片中764个ACC(44例)和709个RMC(39例),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分别测试细胞的色度学和形态结构参数,随机选取约80%细... 目的:探讨胸水中腺癌细胞(ACC)和反应性间皮细胞(RMC)的计算机判别方法 ,为胸水中ACC计算机诊断奠定基础。方法:取胸水涂片中764个ACC(44例)和709个RMC(39例),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分别测试细胞的色度学和形态结构参数,随机选取约80%细胞作为训练组,剩余的20%细胞为测试组,对训练组的测试结果进行逐步判别分析并建立判别函数,用测试组评价函数的判别效果。结果:逐步判别分析显示,RP、BP、Rn、Bn、dmaj,c、dmin,c、An、Dn、Cn进入判别函数,符合率为84.5%,其判别效果明显优于单独基于色度学和形态结构参数所建立的判别函数(P<0.05)。结论:结合色度学和形态结构参数所建立的判别函数判别效果好,为胸水中腺癌细胞的计算机定量诊断提供了分析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水 腺癌细胞 反应性间皮细胞 色度学 形态结构 计算机判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地黎、杞黎和侾黎人群中Y染色体DYS287和DYS19的多态分布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冬娜 应大君 +1 位作者 符生苗 谢协驹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对中国海南岛本地黎、杞黎和侾黎人群中Y染色体Alu序列和DYS19的多态分布进行调查。方法:采用PCR法对Y染色体特异性微卫星DYS19和Y染色体DYS287位点进行扩增,经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结果。结果:在DYS19位点... 目的:对中国海南岛本地黎、杞黎和侾黎人群中Y染色体Alu序列和DYS19的多态分布进行调查。方法:采用PCR法对Y染色体特异性微卫星DYS19和Y染色体DYS287位点进行扩增,经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结果。结果:在DYS19位点,本地黎群体发现4种等位基因,杞黎和侾黎群体均为3种。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3个支系中均以194bp的频率为最高,分别是0.711、0.855和0.667。统计分析显示:杞黎与侾黎人群在DYS19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在DYS287位点,3个人群均未发生Alu序列插入。结论:DYS19和DYS287位点可以作为重要、稳定的遗传标记对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可靠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黎族 Y染色体 遗传多态性 微卫星 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琼脂糖凝胶电泳 等位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C对日本血吸虫病小鼠肝组织中iNOS、NO、GSH和GSH-PX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范志刚 李凯杰 张玲敏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461-464,467,共5页
目的:了解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日本血吸虫病小鼠肝组织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一氧化氮(NO)、谷胱甘肽(GSH)及谷光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预防a、b组和治疗a、b组,在感染同时给预... 目的:了解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日本血吸虫病小鼠肝组织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一氧化氮(NO)、谷胱甘肽(GSH)及谷光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预防a、b组和治疗a、b组,在感染同时给预防a、b组、感染后第6周给治疗a、b组分别以200 mg/kg和400 mg/kg NAC两种剂量灌胃,2次/d。正常组、模型组和预防组分别在第42天、56天时,治疗组在第56天时处死小鼠,取血清和肝脏,观察各组血清和肝组织中NO、GSH的含量及GSH-PX的活性、肝组织中iNOS的活性。结果:日本血吸虫肝病小鼠血清中NO的变化趋势和GSH与肝组织中的变化趋势不一致。预防a组和预防b组肝组织中iNOS活性和NO水平均介于正常组和模型组之间(P<0.05)。预防a组和治疗a组肝组织和血清中GSH水平均低于正常组和模型组(P<0.05)。NAC调节肝组织中iNOS、NO和GSH-PX等指标所达到的水平只与NAC的剂量有关(P<0.05),而与NAC的作用时间及NAC的剂量和作用时间的交互作用均没有关系(P>0.05)。NAC调节肝组织和血清中GSH的水平与NAC的剂量、作用时间和交互作用均有关(P<0.05)。结论:日本血吸虫病时,血清中NO和GSH等指标不能反映肝组织中含量。NAC可以改善日本血吸虫病小鼠肝组织内NO的含量i、NOS和GSH-PX活性。这可能是小剂量NAC减缓日本血吸虫病肝脏病变的早期效果最好的机制之一。但肝组织内NO的含量i、NOS和GSH-PX活性具有一个临界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乙酰半胱氨酸 日本血吸虫 一氧化氮合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大学本科学分制改革——关于建立本科生科研学分的探讨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冬娜 余志金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3期183-184,187,共3页
关键词 大学 本科 学分制改革 本科生科研学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水牛人FSHβ基因突变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董克家 钱建新 +2 位作者 陈雪银 符家达 李晓军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6期325-326,330,共3页
目的:检测转基因水牛人FSHβcDNA序列基因。方法:分离提取转基因水牛外周血DNA,PCR扩增,T-A克隆测序,DNAclub软件分析。结果:水牛基因组整合人FSHβcDNA序列并发生一位点缺失C44(无意义链)或G347(有意义链),突变位于人FSHβ-Seatbelt结... 目的:检测转基因水牛人FSHβcDNA序列基因。方法:分离提取转基因水牛外周血DNA,PCR扩增,T-A克隆测序,DNAclub软件分析。结果:水牛基因组整合人FSHβcDNA序列并发生一位点缺失C44(无意义链)或G347(有意义链),突变位于人FSHβ-Seatbelt结构域。结论:转基因水牛整合人FSHβcDNA序列发生点缺失,导致阅读框架发生移码,其功能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牛 转基因 人FSHβ C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YBR Green荧光定量PCR法对BCL11B基因座位相互作用位点的验证分析
15
作者 任立成 孙元田 +3 位作者 张云霞 苏振宇 杨智 李冬娜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研究在不同类型细胞核中,位于不同染色体上的BCL11B与ARHGAP6基因座位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方法:通过SYBR Green荧光实时定量PCR法,分别对MCF-7和Jurkat细胞的3C(染色体构象捕获)样品进行定量分析,分析分别位于不同染色体上的BCL11B... 目的:研究在不同类型细胞核中,位于不同染色体上的BCL11B与ARHGAP6基因座位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方法:通过SYBR Green荧光实时定量PCR法,分别对MCF-7和Jurkat细胞的3C(染色体构象捕获)样品进行定量分析,分析分别位于不同染色体上的BCL11B与ARHGAP6基因座位间的相互作用频率。结果:与TaqMan探针法相比较,基于SYBR Green荧光实时定量PCR法对3C样品的分析同样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在MCF-7和Jurkat细胞中,BCL11B与ARHGAP6基因座位间的相互作用频率存在很大的差异。结论:SYBR Green荧光实时定量PCR法在染色体构象捕获技术中具有很好的特异性;BCL11B与ARHGAP6基因座位间的相互作用具有细胞类型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L11B基因座位 染色体构象捕获 TaqMan探针法定量PCR SYBR Green荧光实时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源性激素DHEA对拟南芥植株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
16
作者 杜冠魁 周思慧 +2 位作者 朱丽娣 李栎 肖曼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9-31,F0002,共4页
用DHEA处理拟南芥种子,观察经DHEA处理后拟南芥幼苗根系的生长状态,并研究其体内氧化还原状态的变化。结果表明:经DHEA处理后,拟南芥幼苗的主根缩短了20%,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酶活降低,过氧化氢(H2O2)、丙二醛(MDA)及还原性谷胱甘... 用DHEA处理拟南芥种子,观察经DHEA处理后拟南芥幼苗根系的生长状态,并研究其体内氧化还原状态的变化。结果表明:经DHEA处理后,拟南芥幼苗的主根缩短了20%,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酶活降低,过氧化氢(H2O2)、丙二醛(MDA)及还原性谷胱甘肽(GSH)含量升高,抗氧化酶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力均增强,但过氧化氢酶(CAT)活力下降。说明动物源性激素DHEA在植物中通过抑制G6PD的酶活,导致植株内的氧化还原状态发生变化,从而影响了主根的生长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HEA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抑制 氧化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上腺素对低温海水浸泡失血性休克大鼠血压的影响
17
作者 苏振宇 杨京粼 +3 位作者 石梦娇 杨阳 徐林 董战玲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9期1185-1187,共3页
目的:探讨肾上腺素对低温海水浸泡失血性休克大鼠平均动脉压和心率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28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N组,常温未作任何处理),肾上腺素组(E组,常温下失血性休克后注射肾上腺素),低温海水浸泡失血性休克+生理... 目的:探讨肾上腺素对低温海水浸泡失血性休克大鼠平均动脉压和心率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28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N组,常温未作任何处理),肾上腺素组(E组,常温下失血性休克后注射肾上腺素),低温海水浸泡失血性休克+生理盐水组(DSN组),低温海水浸泡失血性休克+肾上腺素组(DSE组),每组7只,检测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结果:注射肾上腺素后,DSE组MAP前、中期高于正常组,末期迅速下降并低于正常组,但高于注射药物前的血压。E组血压发生了双向性变化。结论:低温海水浸泡失血性休克大鼠注射肾上腺素未能引起血压的双向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素 失血性休克 低温海水浸泡 动脉血压 心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噬菌体抗体库展示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18
作者 任立成 李冬娜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12期1826-1828,1832,共4页
1噬菌体展示技术的基本原理噬菌体展示技术(phage display technology)是一项通过基因重组的方法,将目的蛋白或部分片段基因以融合的方式重组到噬菌体的外壳蛋白的基因上,通过噬菌体的包装将目的蛋白展示在噬菌体的表面。这项技术在... 1噬菌体展示技术的基本原理噬菌体展示技术(phage display technology)是一项通过基因重组的方法,将目的蛋白或部分片段基因以融合的方式重组到噬菌体的外壳蛋白的基因上,通过噬菌体的包装将目的蛋白展示在噬菌体的表面。这项技术在蛋白质组学、医药工程、临床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展示 抗体工程 蛋白质组学 抗体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基因组多样性计划研究进展
19
作者 李冬娜 应大君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2期125-128,共4页
关键词 遗传标记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基因组多样性 HGD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染色质重塑及其在白血病分子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亮亮 李冬娜 +1 位作者 杜乐 任立成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22期1752-1755,共4页
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其根本原因是造血干细胞/祖细胞内部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的改变。DNA不再是影响遗传的唯一物质,针对DNA以外遗传物质的研究越来越深入,科学家发现表观遗传学异常也是白血病发病机制的重要组成部... 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其根本原因是造血干细胞/祖细胞内部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的改变。DNA不再是影响遗传的唯一物质,针对DNA以外遗传物质的研究越来越深入,科学家发现表观遗传学异常也是白血病发病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表观遗传学涉及DNA、蛋白质、染色质和RNA等多个水平,而不同水平在调控基因表达上相互关联、彼此牵制。近年来,染色质重塑已成为肿瘤学表观遗传领域的研究热点,其在基因表达调控中的作用已得到大家公认。本文介绍染色质重塑及复合物分类,与人类疾病特别是白血病的关系,同时讨论染色质重塑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应用前景,为白血病的治疗寻求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表观遗传学 染色质重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