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金属化钯-偶氮配合物应用于致癌物质苯酚和苯胺类化合物的识别
1
作者 于春伟 吕刚 +1 位作者 陈锦龙 张军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9期1185-1188,共4页
目的:构建一种基于环金属化钯-偶氮配合物为母体的新型光学探针MOP,考查其光学性能,发展适合于识别致癌物质苯酚、苯胺类化合物的比色分析法。方法:pH 7.4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光学探针MOP(20μM)与样品(400μM)在室温下反应30min后进行光... 目的:构建一种基于环金属化钯-偶氮配合物为母体的新型光学探针MOP,考查其光学性能,发展适合于识别致癌物质苯酚、苯胺类化合物的比色分析法。方法:pH 7.4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光学探针MOP(20μM)与样品(400μM)在室温下反应30min后进行光谱扫描。结果:光学探针可以实现对致癌物质苯酚和苯胺类化合物的分辨性识别。结论:本方法分析速度快,可实现比色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金属化钯-偶氮配合物 光学探针 苯酚类 苯胺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罗丹明B类荧光探针的Fe^(3+)细胞成像研究
2
作者 于春伟 张军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8期1009-1011,共3页
目的:构建一种基于罗丹明B为母体的新型荧光探针,考查其作为荧光探针P的光学性能,发展适合于分析检测细胞内Fe3+的可视化成像分析的荧光探针法。方法:RAW细胞中加入20μmol/LFe3+孵育30min后,再在该培养液中加入20μmol/L探针P,37℃下... 目的:构建一种基于罗丹明B为母体的新型荧光探针,考查其作为荧光探针P的光学性能,发展适合于分析检测细胞内Fe3+的可视化成像分析的荧光探针法。方法:RAW细胞中加入20μmol/LFe3+孵育30min后,再在该培养液中加入20μmol/L探针P,37℃下继续孵育30min,559nm激发,收集570~670nm波段内的荧光信号。结果:探针能够实现对细胞内Fe3+的可视化成像分析。结论:本方法探针容易制备,分析速度快,可实现结果的可视化观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丹明B 荧光探针 FE3+ 荧光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2/SBA-15介孔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陈新富 王振翠 +3 位作者 马丹妮 王取振 罗娅琼 曾觉平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57-63,共7页
为增大半导体TiO2的比表面积,进而提升其光催化性能,同时改善其不易回收的缺陷,该研究以价格便宜、来源广泛的钛铁矿为原料,具有高度有序介孔结构的SBA-15分子筛为载体,通过后合成水解法并调控不同的煅烧温度制得TiO2/SBA-15复合材料,采... 为增大半导体TiO2的比表面积,进而提升其光催化性能,同时改善其不易回收的缺陷,该研究以价格便宜、来源广泛的钛铁矿为原料,具有高度有序介孔结构的SBA-15分子筛为载体,通过后合成水解法并调控不同的煅烧温度制得TiO2/SBA-15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比表面分析仪对样品进行表征。此外,在紫外光照射下,以甲基橙为模拟降解物,考察样品煅烧温度、光催化反应温度对催化效率的影响,对比TiO2/SBA-15复合材料与商用P25的催化效果,分析甲基橙溶液的矿化程度及催化剂的稳定性,并结合活性物种捕获实验提出TiO2/SBA-15光催化降解甲基橙的机制。结果表明:煅烧温度对催化剂的晶型、比表面积和晶粒大小具有显著影响,煅烧温度为550℃时TiO2/SBA-15的比表面积高达386 m^2/g,该催化剂在3 h内对甲基橙的降解率为85.1%,溶液矿化率达62.9%。TiO2/SBA-15和商用P25光催化甲基橙均符合准一级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0.6331 h^-1和0.3506 h^-1,TiO2/SBA-15复合材料有效提高了光催化活性并维持良好的稳定性。在该光催化体系中,h^+和·O2是起主导作用的活性物种,·OH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TIO2 SBA-15介孔分子筛 甲基橙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