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胎蛋白携带药物靶向治疗肿瘤 被引量:1
1
作者 林波 王秋交 李孟森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03-608,共6页
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 AFP)是一种在胎儿发育时期高表达的蛋白质,它又是一种穿梭蛋白质,能够将营养物质输送给胚胎细胞。相似的是,在肝癌等恶性肿瘤发展时期,肿瘤细胞也高表达AFP及其受体,它们通过AFP受体摄取AFP及其运载的物质... 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 AFP)是一种在胎儿发育时期高表达的蛋白质,它又是一种穿梭蛋白质,能够将营养物质输送给胚胎细胞。相似的是,在肝癌等恶性肿瘤发展时期,肿瘤细胞也高表达AFP及其受体,它们通过AFP受体摄取AFP及其运载的物质。因此,可以将AFP与抗癌药物结合,选择性攻击肿瘤细胞。AFP与药物的结合方式有多种,它可以和药物非共价结合,药物被包裹在AFP的疏水袋中;也可以通过共价键与药物结合,或者利用AFP与纳米颗粒和脂质体连接来提高输送药物的效果,肿瘤细胞的酸性环境能促使结合的药物有效释放。为了避免AFP致癌的风险,还可以通过改造AFP或利用AFP片段来输送药物。由于AFP介导的肿瘤靶向治疗主要是攻击具有AFP受体的癌细胞,因此对正常细胞影响并不大。AFP携带药物不仅能促进肿瘤细胞对药物的吸收、提高药物的抗肿瘤活性,还能克服多重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 MDR)问题。另外,AFP携带药物还具有免疫治疗的效果。AFP携带药物不仅能激活T细胞受体,消除免疫耐受,抑制肿瘤的生长,还能利用改造好的AFP靶向抑制髓源性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 MDSCs),激活NK细胞和T细胞,从而破坏癌细胞以及阻止癌干细胞的转移。因此,AFP携带药物治疗是免疫治疗与靶向化疗相结合的新疗法,它将成为治疗癌症的一种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胎蛋白携带药物 AFP受体 靶向治疗 癌症免疫治疗 多重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麻醉药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2
作者 王文婷 徐志新 李孟森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9-192,共4页
恶性肿瘤居高不下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是困扰人类生命健康的一大难题。目前虽然可使用根治手术、放射疗法、化学疗法、免疫学治疗和新的激素治疗,但癌症的复发和转移仍然是难治的关键问题,手术是治疗恶性肿瘤最主要的方式,越来越多的证据表... 恶性肿瘤居高不下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是困扰人类生命健康的一大难题。目前虽然可使用根治手术、放射疗法、化学疗法、免疫学治疗和新的激素治疗,但癌症的复发和转移仍然是难治的关键问题,手术是治疗恶性肿瘤最主要的方式,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麻醉技术和其他围术期因素是影响恶性肿瘤手术后长期转归的潜在因素[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作用机制 局部麻醉药 恶性肿瘤 根治手术 激素治疗 免疫学治疗 人类生命 放射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芋螺毒素GIC与Ac-AChBP共结晶条件的筛选与优化 被引量:1
3
作者 林波 刘坤 +3 位作者 朱明月 李伟 董栩 李孟森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92-198,共7页
旨在筛选及优化α-芋螺毒素与乙酰胆碱结合蛋白(ACh BPs)共结晶的条件,得到高分辨率的共结晶晶体。在昆虫表达系统中分泌表达海兔乙酰胆碱结合蛋白(Ac-ACh BP),并用凝胶色谱进行纯化,把纯化的乙酰胆碱结合蛋白与α-芋螺毒素GIC共结晶,... 旨在筛选及优化α-芋螺毒素与乙酰胆碱结合蛋白(ACh BPs)共结晶的条件,得到高分辨率的共结晶晶体。在昆虫表达系统中分泌表达海兔乙酰胆碱结合蛋白(Ac-ACh BP),并用凝胶色谱进行纯化,把纯化的乙酰胆碱结合蛋白与α-芋螺毒素GIC共结晶,利用结晶机器人及HAMPTON RESEARCH结晶试剂盒进行结晶及结晶条件的筛选与优化。结果显示,在0.6 mol/L Ammonium citrate dibasic,0.1 mol/L Sodium acetate trihydrate p H4.8的条件下生长的晶体较好,其分辨率可以达到2.1?。筛选与优化结晶条件(Ammonium citrate dibasic的摩尔浓度及0.1 mol/L Sodium acetate trihydrate的p H值)可以得到高分辨率的α-芋螺毒素GIC与Ac-ACh BP共结晶晶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芋螺毒素GIC 乙酰胆碱结合蛋白 共结晶 结晶条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芋螺毒素与乙酰胆碱结合蛋白共结晶的结构特点
4
作者 林波 刘坤 李孟森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313-1319,共7页
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 AChRs)是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它与疼痛、阿尔茨海默氏病、成瘾等疾病密切相关。α-芋螺毒素是n AChRs的拮抗剂,也是治疗上述疾病的先导药物。乙酰胆碱结合蛋白(ACh BPs)与n AChRs的配体结合结构域同源性较高,它们的... 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 AChRs)是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它与疼痛、阿尔茨海默氏病、成瘾等疾病密切相关。α-芋螺毒素是n AChRs的拮抗剂,也是治疗上述疾病的先导药物。乙酰胆碱结合蛋白(ACh BPs)与n AChRs的配体结合结构域同源性较高,它们的药理特性和离子通道激活机制也相类似,α-芋螺毒素与ACh BPs共结晶结构解析了α-芋螺毒素残基如何选择结合n AChRs。现对α-芋螺毒素与ACh BPs共结晶结构进行综述,旨在剖析α-芋螺毒素与n AChRs相互作用的关键残基,为开发药效更好的芋螺毒素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芋螺毒素 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 乙酰胆碱结合蛋白 结晶结构 关键残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GF-BB通过外泌体促进人骨肉瘤的血管新生 被引量:1
5
作者 刘立柱 李超艺 +2 位作者 林诗炜 曲野 汤强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8-134,共7页
目的:探索PDGF-BB是否可以通过外泌体传递,并且验证其在人骨肉瘤中的促血管新生的功能。方法:分离多种人骨肉瘤细胞中的外泌体,WB法检测PDGF-BB在人骨肉瘤细胞及其外泌体中的表达,将骨肉瘤SJSA-1细胞来源的外泌体与HUVEC共孵育,免疫荧... 目的:探索PDGF-BB是否可以通过外泌体传递,并且验证其在人骨肉瘤中的促血管新生的功能。方法:分离多种人骨肉瘤细胞中的外泌体,WB法检测PDGF-BB在人骨肉瘤细胞及其外泌体中的表达,将骨肉瘤SJSA-1细胞来源的外泌体与HUVEC共孵育,免疫荧光和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外泌体PDGF-BB进入细胞的方式;慢病毒感染法分别构建PDGF-BB过表达或敲低的SJSA-1细胞系,将其分离出的外泌体与HUVEC共孵育,微管形成实验检测其对血管新生的影响;构建SJSA-1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回输过表达或敲低PDGF-BB的SJSA-1细胞来源的外泌体,观察其对肿瘤生长的影响。结果:成功分离出骨肉瘤细胞外泌体,并证实其携带大量的PDGF-BB,可通过细胞内吞进入HUVEC。成功构建PDGF-BB过表达或敲低的SJSA-1细胞系,并分离出携带相应水平PDGF-BB的外泌体,与对照组相比,PDGF-BB含量高的外泌体可以显著促进HUVEC的血管生成(P<0.01,t=13.51)和移植瘤生长(P<0.01),而PDGF-BB含量低的外泌体促血管生成能力减弱(P<0.01,t=8.226)并抑制移植瘤的生长(P<0.01)。结论:骨肉瘤细胞分泌的外泌体PDGF-BB可以直接被HUVEC摄取,诱导肿瘤血管生成,从而促进骨肉瘤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PDGF-BB 外泌体 血管新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