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南黎药资源调研现状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张俊清 戴水平 +2 位作者 杨卫丽 田建平 刘明生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3期201-204,共4页
目的:通过野外调查,获得海南黎族药材及其品种鉴定、药材来源、炮制方法、功能主治及用法用量等第一手资料,筛选针对疑难病、多发病及黎医药优势病种的黎族常用药材,通过化学成分的粗分确定其临床作用的物质基础;方法:采用实地调研、文... 目的:通过野外调查,获得海南黎族药材及其品种鉴定、药材来源、炮制方法、功能主治及用法用量等第一手资料,筛选针对疑难病、多发病及黎医药优势病种的黎族常用药材,通过化学成分的粗分确定其临床作用的物质基础;方法:采用实地调研、文献查阅及初步化学成分分析相结合。结果:鉴定128种黎药材,同时获得有关其功能主治、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民间或临床应用情况的文献资料;并初步进行了几种常用药材(胡椒、牛耳枫、三叉苦、胆木、水蓼粗分)临床作用物质基础的研究。结论:经过经2年的调研,已获得有关海南黎药资源的基本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 化学 分析 黎族 资源 海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益智野生居群表型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潘坤 刘晓静 +2 位作者 高炳淼 王海燕 王文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6期106-108,116,共4页
[目的]分析益智野生居群间的遗传变异。[方法]统计海南野生益智居群的平均株高、单丛茎杆数、单丛果穗数、单穗重等影响产量的形态表型数据并计算其变异系数。[结果]居群间性状差异显著,变异系数差异较大,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结论... [目的]分析益智野生居群间的遗传变异。[方法]统计海南野生益智居群的平均株高、单丛茎杆数、单丛果穗数、单穗重等影响产量的形态表型数据并计算其变异系数。[结果]居群间性状差异显著,变异系数差异较大,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结论]可以从海南野生益智群体中筛选出一些优良性状以供益智栽培种的品种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智 居群 表型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智茎叶中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李洪福 谭银丰 +3 位作者 王勇 魏娜 李永辉 张俊清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38-1042,共5页
对益智茎叶中黄酮类化学成分进行研究,采用多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运用多种谱学方法并结合理化性质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益智茎叶95%乙醇提取物中共分离得到11个黄酮类化合物,其中包括8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 对益智茎叶中黄酮类化学成分进行研究,采用多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运用多种谱学方法并结合理化性质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益智茎叶95%乙醇提取物中共分离得到11个黄酮类化合物,其中包括8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良姜素(izalpinin)(1)、杨芽黄素(tectochrysin)(2)、白杨素(chrysin)(3)、芹菜素(apigenin)(4)、刺槐素(acacetin)(5)、5-羟基-4',7-二甲氧黄酮(5-hydroxy-4',7-dimethoxyflavone)(6)、山奈酚-4'-O-甲醚(kaempferol-4'-O-methylether)(7)、5,7,4'-三甲氧基黄酮(5,7,4'-trimethoxyflavone)(8)和3个二氢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乔松素(pinocembrin)(9)、球松素(pinostrobin)(10)和二氢山萘酚(dihydrokaempferol)(11)。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茎叶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6、8和10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智 黄酮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芨贴膜初步药效学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张鹏威 李海龙 +4 位作者 谭银峰 苏文琴 张俊清 范开 刘明生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21-23,30,共4页
目的:观察白芨贴膜的止血、抗炎、抗菌及促进伤口愈合作用。方法:分别采用断尾止血试验、家兔股动脉止血试验、二甲苯致耳肿胀试验、抗菌实验和兔伤口愈合试验考察白芨贴膜的初步药效。结果:本组试验中,0.8g/kg白芨贴膜原料组的小鼠断... 目的:观察白芨贴膜的止血、抗炎、抗菌及促进伤口愈合作用。方法:分别采用断尾止血试验、家兔股动脉止血试验、二甲苯致耳肿胀试验、抗菌实验和兔伤口愈合试验考察白芨贴膜的初步药效。结果:本组试验中,0.8g/kg白芨贴膜原料组的小鼠断尾出血时间为(93±17)s,家兔股动脉止血时间为(101.1±39.9)s,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0.108g/mL和0.216g/mL的白芨贴膜原料组的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抑制率分别为27.7%和47.0%,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芨贴膜有一定的抗菌效果,但抗菌性能不及苯扎氯铵;白芨贴膜可明显促进家兔伤口愈合,与云南白药比较,伤口结痂时间可缩短1d。结论:白芨贴膜具有止血、抗炎、抗菌及促进伤口愈合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芨 贴膜剂 药效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叶冬青降血脂作用及多糖含量测定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谭银丰 李海龙 +1 位作者 王群 张俊清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研究大叶冬青提取物对实验性高血脂小鼠血脂含量的影响,同时测定大叶冬青多糖含量。方法: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测定喂食大叶冬青提取物后高血脂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浓度。结果:大... 目的:研究大叶冬青提取物对实验性高血脂小鼠血脂含量的影响,同时测定大叶冬青多糖含量。方法: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测定喂食大叶冬青提取物后高血脂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浓度。结果:大叶冬青多糖含量为1.19%(n=3,RSD=8.52%)。1.2g/kg大叶冬青提取物能显著降低高血脂小鼠血清中TC浓度(P<0.05),1.2、0.6、0.3g/kg3个剂量的大叶冬青提取物均能显著降低高血脂小鼠血清中TG浓度(P<0.05~0.01)。结论:大叶冬青提取物具有一定的降血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冬青 降血脂 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藿香醇的急性毒性实验 被引量:3
6
作者 任守忠 张俊清 刘明生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12期1503-1504,共2页
目的:观察广藿香醇的急性毒性反应。方法:广藿香醇以最大浓度和最大给药体积的药液灌胃。连续观察14d,记录小鼠毒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14d,给药组死亡2只,给药后4h,给药组小鼠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站立不稳、左右摇晃,但在24h内都恢复正... 目的:观察广藿香醇的急性毒性反应。方法:广藿香醇以最大浓度和最大给药体积的药液灌胃。连续观察14d,记录小鼠毒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14d,给药组死亡2只,给药后4h,给药组小鼠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站立不稳、左右摇晃,但在24h内都恢复正常,小鼠体重给药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广藿香醇的最大耐受量小于12.5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藿香醇 急性毒性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成分综合评分法优化高良姜乙醇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程守前 李永辉 +7 位作者 陈峰 魏娜 王勇 谭银丰 李海龙 张小坡 张俊清 李友宾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402-2407,共6页
目的优化高良姜的乙醇提取工艺。方法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高良姜中5-羟基-7-(4-羟基-3-甲氧基苯基)-1-苯基-3-庚酮、高良姜素、山柰素、7-(4-羟基-3-甲氧基苯基)-1-苯基-4-烯-3-庚酮和1,7-二苯基-5-羟基-3-庚酮5种成分,采用L9(... 目的优化高良姜的乙醇提取工艺。方法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高良姜中5-羟基-7-(4-羟基-3-甲氧基苯基)-1-苯基-3-庚酮、高良姜素、山柰素、7-(4-羟基-3-甲氧基苯基)-1-苯基-4-烯-3-庚酮和1,7-二苯基-5-羟基-3-庚酮5种成分,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以上述5种成分含有量的综合评分为指标,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和料液比4个影响因素,优选高良姜的醇提工艺。结果提取次数对高良姜的提取工艺有显著性影响,优选出的提取工艺为加10倍量80%乙醇,提取3次,每次1 h;高良姜中5种成分的转移率分别为5-羟基-7-(4-羟基-3-甲氧基苯基)-1-苯基-3-庚酮91.7%、高良姜素92.3%、山柰素85.0%、7-(4-羟基-3-甲氧基苯基)-1-苯基-4-烯-3-庚酮94.8%、1,7-二苯基-5-羟基-3-庚酮93.9%。结论多成分综合评分法优选出的提取工艺能对高良姜药材进行较完全地提取,可用于在线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良姜 正交设计 综合评分法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种传统中药提取成分体外抗人呼吸道合胞病毒作用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胡小媛 尹飞飞 +2 位作者 张俊清 李永辉 张旭光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21期1601-1607,共7页
目的:对三叉苦水提物、黄皮叶水提物、路边青水提物、裸花紫珠水提物、胆木醇提物、胆木水提物、角花胡颓子醇提物、角花胡颓子水提物和竹叶椒醇提物共9种传统中药提取成分体外抗人呼吸道合胞病毒(human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HR... 目的:对三叉苦水提物、黄皮叶水提物、路边青水提物、裸花紫珠水提物、胆木醇提物、胆木水提物、角花胡颓子醇提物、角花胡颓子水提物和竹叶椒醇提物共9种传统中药提取成分体外抗人呼吸道合胞病毒(human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HRSV)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通过细胞培养技术评估药物对细胞的毒性作用,利用CCK-8法测定细胞存活率,选择细胞存活率大于50%的药物浓度,通过体外细胞感染模型评估药物抗HRSV的效果。结果:路边青水提物、裸花紫珠水提物和角花胡颓子水提物半数有效浓度(EC_(50))分别为0.05 mg/mL、0.03 mg/mL和0.05 mg/mL,治疗指数(therapeutic index,TI)分别为18.60、21.67和56.80。结论:路边青水提物、裸花紫珠水提物和角花胡颓子水提物具有较好的抗人呼吸道合胞病毒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中药 人呼吸道合胞病毒 细胞毒性 抗病毒作用 治疗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木浸膏糖浆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湘怡 周明艳 +6 位作者 谢振蕊 李丽 刘爱霞 张钰昕 赖伟勇 张俊清 关薇薇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9期651-655,660,共6页
目的:建立中药制剂胆木浸膏糖浆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胆木浸膏糖浆中胆木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胆木中的异长春花苷内酰胺和绿原酸的含量。结果:胆木薄层色谱鉴别斑点清晰、无阴性干扰。异长春花苷内酰胺在1... 目的:建立中药制剂胆木浸膏糖浆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胆木浸膏糖浆中胆木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胆木中的异长春花苷内酰胺和绿原酸的含量。结果:胆木薄层色谱鉴别斑点清晰、无阴性干扰。异长春花苷内酰胺在100~3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7),平均回收率为99.1%,RSD为1.16%(n=9);绿原酸在6.7~20.2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1),平均回收率为99.9%,RSD为1.10%(n=9)。结论:制定的胆木浸膏糖浆质量标准安全合理,方法简便,且准确性、重现性较好,可用于胆木浸膏糖浆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木浸膏糖浆 质量标准 异长春花内酰胺 绿原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 薄层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长年限和同一年度不同月份胆木化学成分含量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钰昕 周明艳 +5 位作者 谢振蕊 李丽 李湘怡 刘爱霞 张俊清 李晓亮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12期936-942,共7页
目的:通过对不同生长年限、同一年度不同月份的胆木药材进行质量分析,根据药材药用部位茎干的活性成分评价并确定最适合的采收年限和在同一年份的具体采收月份。方法:采集不同生长年限、同一年份不同月份的胆木药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 目的:通过对不同生长年限、同一年度不同月份的胆木药材进行质量分析,根据药材药用部位茎干的活性成分评价并确定最适合的采收年限和在同一年份的具体采收月份。方法:采集不同生长年限、同一年份不同月份的胆木药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对其进行质量考察,主要包括药材中活性成分的含量测定。结果:随着生长年限延长,胆木茎干中的活性成分含量不断增加,达到一定年限后,其活性成分含量提升较小;在同年中,10月中旬至次年的6月中旬,异长春花苷内酰胺含量比较高,尤其是3月底到5月底之间,含量高且稳定,含量最高点为5月份采集的茎干样品。结论:生长年限在5年以上的胆木,其茎中各成分含量达到了一个较高且稳定的水平,应采集5年生以上的胆木作为药材原料;以异长春花苷内酰胺含量高而稳定的月份即每年的5月作为胆木1年内最佳采收时间,最佳采收期为每年的10月中旬至次年的6月中旬,或者每年的3~5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木 不同生长年限 不同月份 活性成分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采收期胆木茎干HPLC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爱霞 周明艳 +6 位作者 李湘怡 李丽 张钰昕 郑秀炆 文欢 张俊清 张旭光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7期488-494,共7页
目的:建立不同采收期胆木药材茎干H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分析采收期对药材质量的影响。方法:以Sun Fire C18(150 mm×4.6 mm,5μm)为色谱柱;乙腈⁃0.1%磷酸水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结果:建立了不同采收期胆木茎... 目的:建立不同采收期胆木药材茎干H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分析采收期对药材质量的影响。方法:以Sun Fire C18(150 mm×4.6 mm,5μm)为色谱柱;乙腈⁃0.1%磷酸水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结果:建立了不同采收期胆木茎干HPLC指纹图谱,确定12个共有峰,指认出3个色谱峰。不同采收期的胆木药材质量存在一定差异,OPLS⁃DA预测了4个主要质量差异标志物。结论: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能够反映不同采收期胆木茎干的组分特征,预测的主要质量差异标记物可作为胆木药材质量控制的关键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木茎干 HPLC指纹图谱 化学模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仁挥发性成分及其对GES-1细胞保护作用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周小妹 张迎 +5 位作者 罗明权 练勇 程倩颖 靳德军 孔奕丹 魏娜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21-730,共10页
目的:分析阳春砂、绿壳砂、海南砂及其伪品海南假砂的挥发性成分,比较四种砂仁挥发油对胃黏膜保护的活性。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结合NIST08和NIST08s谱库对比定性色谱结果,分析4种砂仁... 目的:分析阳春砂、绿壳砂、海南砂及其伪品海南假砂的挥发性成分,比较四种砂仁挥发油对胃黏膜保护的活性。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结合NIST08和NIST08s谱库对比定性色谱结果,分析4种砂仁的挥发性成分;采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挥发性成分的相对百分比含量,并进行主成分及热图分析;建立人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细胞)损伤模型,采用CCK-8法,对4种砂仁挥发油进行胃黏膜保护活性评价。结果:从阳春砂、绿壳砂、海南砂及其海南假砂中共检出114种化学成分,分别鉴定出57、58、58、58种成分,各占总挥发性成分相对百分比含量的93.23%、88.79%、90.87%、91.40%,其中总单萜烃类化合物各占总挥发性成分相对百分比含量的40.48%、37.77%、37.09%、33.39%,总倍半萜烃类化合物各占总挥发性成分相对百分比含量的52.53%、49.88%、31.22%、35.45%;阳春砂、绿壳砂、海南砂挥发油对乙醇致GES-1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P<0.05),海南假砂无明显活性。结论:阳春砂与绿壳砂的挥发性成分及含量差异较小,而海南砂、海南假砂与阳春砂、绿壳砂的挥发性成分及含量差异较大;阳春砂、绿壳砂、海南砂挥发油具有一定的胃黏膜保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仁 挥发性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 GES-1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外保存对益智叶片基因组DNA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高炳淼 王朝 +3 位作者 何萍 田建平 张俊清 魏娜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7期19-22,25,共5页
为获得高质量的益智基因组DNA寻找一种简单可行的野外益智鲜叶保存方法,利用植物基因组提取试剂盒法提取益智基因组DNA,以新鲜叶片为对照及DNA的纯度、浓度、琼脂糖凝胶电泳和ITSPCR扩增效果为评价指标,比较室温阴干、室外晒干、硅胶干... 为获得高质量的益智基因组DNA寻找一种简单可行的野外益智鲜叶保存方法,利用植物基因组提取试剂盒法提取益智基因组DNA,以新鲜叶片为对照及DNA的纯度、浓度、琼脂糖凝胶电泳和ITSPCR扩增效果为评价指标,比较室温阴干、室外晒干、硅胶干燥和液氮保存4种鲜叶保存方法对提取益智基因组DNA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保存方法均可获得益智基因组DNA且ITS-PCR均获得约700bp的PCR产物,其中液氮保存5d的叶片提取DNA条带清晰明亮,室温阴干、硅胶干燥和室外晒干保存方法提取的基因组DNA分别在4d、3d和2d后开始发生降解,不同保存方法效果依次是液氮保存>室温阴干>硅胶保存>室外晒干。在远距离野外资源调查和收集时,采用室温阴干保存新鲜益智叶片是经济简单可行的野外保存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智 DNA提取 PCR 野外保存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良姜降血糖部位纯化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2
14
作者 程守前 陈永康 +5 位作者 王勇 李永辉 谭银丰 李海龙 张俊清 李友宾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96-199,共4页
目的优化高良姜降血糖部位的纯化工艺。方法以5-羟基-7-(4-羟基-3-甲氧基苯基)-1-苯基-3-庚酮、高良姜素、山柰素、7-(4-羟基-3-甲氧基苯基)-1-苯基-4-烯-3-庚酮、1,7-二苯基-5-羟基-3-庚酮含有量为评价指标,树脂类型、上样液(乙醇)体... 目的优化高良姜降血糖部位的纯化工艺。方法以5-羟基-7-(4-羟基-3-甲氧基苯基)-1-苯基-3-庚酮、高良姜素、山柰素、7-(4-羟基-3-甲氧基苯基)-1-苯基-4-烯-3-庚酮、1,7-二苯基-5-羟基-3-庚酮含有量为评价指标,树脂类型、上样液(乙醇)体积分数、上样量、洗脱液(乙醇)体积分数为影响因素,优化纯化工艺,并对纯化部位进行药效学验证。结果最佳条件为以AB-8型大孔吸附树脂为填料,上样液体积分数40%,吸附树脂量与生药比例1∶1.5,洗脱液体积分数80%,5个成分平均总含有量57.9%(RSD<3%)。与模型组相比,80%乙醇洗脱部位可明显降低急性高血糖小鼠的血糖水平(P<0.05)。结论该方法稳定可行,可为高良姜干预2型糖尿病药物的研发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良姜 降血糖部位 纯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