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TS评分联合BAR预测急诊创伤绿色通道患者预后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方熙 刘丹 +3 位作者 李华 李琳 康健 周浩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562-1567,共6页
目的:对比血浆白蛋白(albumin,ALB)、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与血尿素氮/白蛋白比值(blood urea ni-trogen/albumin ratio,BAR)对创伤绿色通道患者28 d死亡的预测价值,并联合修正创伤评分(revised trauma score,RTS)构建预... 目的:对比血浆白蛋白(albumin,ALB)、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与血尿素氮/白蛋白比值(blood urea ni-trogen/albumin ratio,BAR)对创伤绿色通道患者28 d死亡的预测价值,并联合修正创伤评分(revised trauma score,RTS)构建预测患者28 d死亡的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伤绿色通道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28 d生存组与死亡组年龄、性别、既往史、RTS评分、创伤严重程度评分、实验室检查结果,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确定ALB、BUN和BAR的临界值,通过DeLong非参数方法对比ALB、BUN与BAR预测28 d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the area under the ROC curve,AUROC)。将RTS评分分别联合上述3个指标构建预测模型,Hosmer-Leme-show检验评价模型效果,并对比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最终纳入419例患者,年龄(54.3±16.4)岁,男309例(73.7%),入院前时间4.0(2.0,6.0)h,28 d死亡率7.6%(32/419)。ROC曲线示ALB≤29.5 g/L、BUN>6.97 mmol/L、BAR>7.39 mg/g分别是预测急诊创伤绿色通道患者28 d死亡的临界值,且BAR的预测效果优于ALB与BUN。RTS评分分别联合ALB、BUN与BAR构建预测模型RTS-ALB、RTS-BUN与RTS-BAR,预测效果均优于RTS评分,其中RTS-BAR的AUROC最大,但RTS-BAR与RTS-ALB、RTS-ALB与RTS-BUN的AURO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BAR预测创伤绿色通道患者28 d死亡的能力优于ALB与BUN,BAR>7.39 mg/g提示预后不佳。RTS评分联合BAR能预测创伤绿色通道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尿素氮/白蛋白 修正创伤评分 创伤绿色通道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铂基纳米制剂平台在医学多模态成像中的应用
2
作者 李贺莹 高京丕 +4 位作者 郭鹏山 何卿豪 林蔓萍 顾硕 李景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5-108,112,共5页
铂基纳米制剂平台由于铂的高原子序数存在,能够增强对X线的吸收,应用于CT成像。同时铂基纳米材料具有良好的近红外光吸收特性和光热转换效应,使其具有光热成像和光声成像能力。另外,通过减少横向和纵向弛豫时间,铂基纳米制剂平台可以介... 铂基纳米制剂平台由于铂的高原子序数存在,能够增强对X线的吸收,应用于CT成像。同时铂基纳米材料具有良好的近红外光吸收特性和光热转换效应,使其具有光热成像和光声成像能力。另外,通过减少横向和纵向弛豫时间,铂基纳米制剂平台可以介导MRI。本文对基于铂基纳米制剂平台的多模态成像系统引导癌症治疗诊疗平台开发和医学应用研究进行综述,分析利用铂基纳米制剂平台的多模态成像技术在癌症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前景,总结基于铂基纳米制剂平台在改善医学图像的对比度和提高癌症治疗效果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铂化合物 多模态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光热疗法 光声技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学 真懂 真信 真用——中医药的发扬光大应从医学生的教育抓起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鹏 吕秀飞 +4 位作者 牟雪枫 杨航 袁勇 谢毅强 吕传柱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8期893-894,共2页
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曾说过:“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我们应努力把毛主席这番话铭记于心,真正地做到发掘中医药,并将其发扬光大.但是,从清末到民国直到当代,中医和西医由当初的并行不悖,发展到西医的一... 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曾说过:“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我们应努力把毛主席这番话铭记于心,真正地做到发掘中医药,并将其发扬光大.但是,从清末到民国直到当代,中医和西医由当初的并行不悖,发展到西医的一枝独大,甚至形成“西医在朝,中医在野”的局面.我国.中医药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发扬光大 医学生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生物标志物在病毒性和细菌性脓毒症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4
作者 黄娅 李琪 +2 位作者 徐超群 黄建鑫 周向东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61-867,共7页
脓毒症是机体对感染反应失调引起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通常以细菌为代表。一直以来,病毒引起的脓毒症往往被忽视,直到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其严重性使病毒性脓毒症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生物标志物在脓毒症的早... 脓毒症是机体对感染反应失调引起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通常以细菌为代表。一直以来,病毒引起的脓毒症往往被忽视,直到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其严重性使病毒性脓毒症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生物标志物在脓毒症的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由于确定病原体具有挑战性,临床上一直缺乏一种能在脓毒症发展初期广泛区分病毒和细菌感染的生物标志物。因此,该文对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血清淀粉样蛋白A、中性粒细胞CD64及钙卫蛋白在病毒性和细菌性脓毒症早期鉴别中的价值进行阐述,以期为临床医务工作者提供参考,同时提高对病毒性脓毒症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脓毒症 细菌性脓毒症 流行病学 发病机制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对低中危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生脓毒症的预测价值
5
作者 柴豆豆 王晓苗 邢柏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3-119,共7页
目的:评估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 inflammation index,SII)对低中危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生脓毒症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20年1月~2023年1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589例低中危社区获得性肺炎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 目的:评估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 inflammation index,SII)对低中危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生脓毒症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20年1月~2023年1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589例低中危社区获得性肺炎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测结果,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连续变量预测低中危社区获得性肺炎老年患者并发脓毒症的最佳界值,转化为二分类变量,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低中危社区获得性肺炎老年患者发生脓毒症的影响因素。并以此构建预测脓毒症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分别通过校准曲线和ROC曲线验证模型的区分度、一致性和准确性,并采用决策曲线分析法确定模型的临床实用性。结果:本研究共纳入589例低中危社区获得性肺炎老年患者,其中发生脓毒症者96例(16.30%)。脓毒症组和非脓毒症组的年龄、合并糖尿病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Lac、PCT、SII等指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合并糖尿病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Lac、SII为低中危社区获得性肺炎老年患者发生脓毒症的独立危险因素。使用列线图预测模型进行验证,结果显示AUC为0.826(95%CI:0.780~0.872),校准曲线趋于理想曲线,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决策曲线表明,该模型的阈值在0.10~0.78之间时,该模型有临床获益优势。结论:基于SII构建的预测低中危社区获得性肺炎老年患者发生脓毒症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可以早期预测脓毒症的发生,有助于早期识别高危人群和及时干预,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 社区获得性肺炎 脓毒症 列线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BL2与MASPs家族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程少文 陈扬平 +3 位作者 张安强 彭磊 梁华平 吕传柱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15期1121-1124,1129,共5页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甘露糖结合凝集素2(MBL2)蛋白与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相关丝氨酸蛋白酶(MASPs)家族蛋白质的相互作用进行全面预测分析。方法:使用同源建模(Swiss-model)和折叠识别(Phyre2)分别来构建MBL2蛋白与MASPs家族蛋白质...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甘露糖结合凝集素2(MBL2)蛋白与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相关丝氨酸蛋白酶(MASPs)家族蛋白质的相互作用进行全面预测分析。方法:使用同源建模(Swiss-model)和折叠识别(Phyre2)分别来构建MBL2蛋白与MASPs家族蛋白质的结构,使用STRING数据库及ZDOCK3.02预测分析MBL2与MASP1、MASP2两个蛋白质的相互作用情况。结果: MBL2与MASP1和MASP2均存在直接相互作用,并且和COLEC11、COLEC10、FCN2、C4B等构成相互作用网络。MBL2与MASP1结合位点和MASP2的结合位点高度重叠。MBL2参与结合MASP1的残基,大部分(77%)也参与了与MASP2的结合,表明MBL2是通过同一个区域,分别与MASPs家族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结论: MBL2与MASPs家族蛋白质之间作用密切,从而可能在补体系统激活及机体免疫防御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糖结合凝集素2 丝氨酸蛋白酶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杂环卡宾-铜配合物在有机催化反应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杨秀芳 张晨阳 +4 位作者 张金 王沁欢 王一涵 李泽剑 马思悦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3-114,共12页
有机金属催化剂能让化学反应实现高选择性、高产率,并且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方便.其中,氮杂环卡宾(N-heterocyclic carbenes, NHCs)是一类稳定性强、价格低廉、毒性较低、易制备的配体.因为氮杂环卡宾与过渡金属具有强配位能力,使得... 有机金属催化剂能让化学反应实现高选择性、高产率,并且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方便.其中,氮杂环卡宾(N-heterocyclic carbenes, NHCs)是一类稳定性强、价格低廉、毒性较低、易制备的配体.因为氮杂环卡宾与过渡金属具有强配位能力,使得其作为过渡金属配合物的新型配体而得到了迅速发展.相比其他金属来说,金属Cu以其价廉和储量丰富等优势而在众多金属中脱颖而出.基于此,本文以氮杂环卡宾-铜配合物(NHC-Cu)为例,总结和归纳了近十年来NHC-Cu作为催化剂在有机反应中的研究进展,主要包含Click反应(叠氮与炔环加成反应)、末端炔烃与三氟甲基酮的加成反应、共轭加成反应、羰基化反应、不对称烯丙基取代反应、A^(3)偶联反应、硼化反应和氧化反应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杂环卡宾 氮杂环卡宾-铜配合物 有机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草枯中毒致肺损伤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李奇 钱进 +6 位作者 黄琪锋 邓堂 李丽华 汪航飞 徐双琴 吴欣欣 刘笑然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4期309-314,320,共7页
百草枯是一种联吡啶二氯化物非选择性除草剂,上世纪风靡全球。因中毒死亡率极高且没有特效解毒药物而被大多数国家禁止使用,但其中毒死亡病例仍时常发生,因此对百草枯中毒的分子机制和解毒药物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百草枯中毒引起... 百草枯是一种联吡啶二氯化物非选择性除草剂,上世纪风靡全球。因中毒死亡率极高且没有特效解毒药物而被大多数国家禁止使用,但其中毒死亡病例仍时常发生,因此对百草枯中毒的分子机制和解毒药物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百草枯中毒引起肺、肝、肾、心、脑等多脏器功能障碍;分子机制复杂,有过度炎症反应学说、氧化还原反应失衡、氧化应激自由基损伤、钙超载、NO分子损伤、细胞凋亡等。针对百草枯中毒的治疗,近几年新研发的有百草枯抗体、通路靶点阻断剂及相关因子抗体应用等,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救治有效率没有明显改善。本文就百草枯中毒致肺损伤涉及信号传导通路的机制进行总结,旨在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草枯中毒 肺损伤 信号传导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与急性肺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徐双琴 钱进 +7 位作者 黄琪锋 邓堂 李丽华 李奇 汪航飞 罗之谦 刘笑然 吕传柱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12期889-894,共6页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疫情是一场全球范围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所有卫生组织都处于高度戒备状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在中国的死亡人数已经超过了2003年SARS-CoV爆发时的死亡人数,该病毒与SARS-CoV具有较高同源性,推测可能通过...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疫情是一场全球范围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所有卫生组织都处于高度戒备状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在中国的死亡人数已经超过了2003年SARS-CoV爆发时的死亡人数,该病毒与SARS-CoV具有较高同源性,推测可能通过S蛋白-ACE2途径感染细胞,引起气管上皮细胞损伤及肺泡损伤,进一步引起炎症因子风暴,触发细胞凋亡级联反应等机制导致急性肺损伤。在临床上早期主要以乏力、发热、咳嗽等非特异性表现为主,随后累及呼吸道,演变成以肺部病变为主的新型传染病,影像学上肺部出现磨玻璃影,随着病情加重还可出现进行性低氧血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甚至死亡。目前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与急性肺损伤的相关性尚未清晰,本文就新型冠状病毒的特征、其致急性肺损伤可能的机制、感染后诊断以及目前治疗方案进行综述,以期为其治疗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急性肺损伤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古抑菌素A抑制小鼠周围淋巴结细胞分泌功能
10
作者 刘一佳 余静 +4 位作者 张伟 刘可 梁华平 李遂焰 严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53-258,共6页
目的研究曲古抑菌素A(trichostatin A,TSA)对小鼠周围淋巴结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颈椎脱臼法处死成年雄性C57BL/6小鼠,取周围淋巴结(peripheral lymph nodes, LN)、肠系膜淋巴结(mesenteric lymph nodes, MLN)、... 目的研究曲古抑菌素A(trichostatin A,TSA)对小鼠周围淋巴结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颈椎脱臼法处死成年雄性C57BL/6小鼠,取周围淋巴结(peripheral lymph nodes, LN)、肠系膜淋巴结(mesenteric lymph nodes, MLN)、派伊尔结(Peyer’s patches, PP)、脾脏(spleen, SP)、骨髓(bone marrow, BM)和胸腺(thymus, Thy),采用qPCR检测各免疫器官中Musculin(MSC)、IL-17A和IL-22的mRNA水平。取小鼠高表达MSC、IL-17和IL-22的免疫组织制备细胞悬液,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分为对照组、1μg/mL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 LPS)组、1μg/mL LPS+10 ng/mL TSA组、1μg/mL LPS+30 ng/mL TSA组和1μg/mL LPS+50 ng/mL TSA组,置于37℃、5%CO2培养箱中分别培养6、12 h和24 h。收集上清及细胞,采用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TNF-α和IL-10的分泌水平,确定TSA处理的最佳时间点。采用qPCR检测该时间点细胞MSC、IL-17A和IL-22的mRNA水平。结果与野生型小鼠中枢免疫器官BM相比,小鼠LN高表达MSC、IL-17A和IL-22(P<0.01,P<0.05);同样与Thy相比,小鼠LN也高表达MSC、IL-17A和IL-22(P<0.05)。与LPS组相比,不同浓度TSA能够降低各时间点小鼠LN细胞分泌TNF-α和IL-10的水平(P<0.01,P<0.05),并下调IL-17A和IL-22的表达(P<0.01),同时上调MSC(P<0.01,P<0.05),其最佳时间点是12 h。结论 TSA能够抑制LPS刺激LN细胞的分泌功能,其机制可能与MSC、IL-17A和IL-22的表达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古抑菌素A 周围淋巴结 musculin 白细胞介素-17A 白细胞介素-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AED布局与投放专家共识 被引量:11
11
作者 吕传柱 +4 位作者 张华 陈松 刘笑然 田国刚 颜时姣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15期1138-1145,共8页
1背景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是由于各种心脏原因所致的突然死亡,早期表现常无典型性,患者突然出现心脏骤停等表现[1]。据报道,我国每年发生心源性猝死的患者约为54.4万[2]。当患者发生心脏骤停时,抢救非常重要,抢救时间... 1背景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是由于各种心脏原因所致的突然死亡,早期表现常无典型性,患者突然出现心脏骤停等表现[1]。据报道,我国每年发生心源性猝死的患者约为54.4万[2]。当患者发生心脏骤停时,抢救非常重要,抢救时间每延迟1 min,其生存率会降低7%~10%[3]。而心脏骤停多发生在院外的公共场所,其高发地点主要有公共运动场所、交通枢纽(如机场、火车站、地铁站)、大型购物中心和工厂等。因此,院外心脏骤停(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OHCA)的抢救对于保障公众的生命安全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源性猝死 抢救时间 心脏骤停 大型购物中心 早期表现 运动场所 DEATH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环丝氨酸耐多药肺结核治疗方案在中国应用效果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郑锐 赵明锐 杨远征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7期658-668,共11页
目的:通过研究国内含环丝氨酸(cycloserine,Cs)抗结核方案对耐多药肺结核(multidrug-resistant pulmonary tuberculosis,MDR-PTB)的疗效与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 目的:通过研究国内含环丝氨酸(cycloserine,Cs)抗结核方案对耐多药肺结核(multidrug-resistant pulmonary tuberculosis,MDR-PTB)的疗效与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检索时间从2011年1月至2022年9月,检索词为环丝氨酸(cycloserine)、耐多药肺结核(multidrug-resistant pulmonary tuberculosis)、疗效(treatment effect)及不良反应(adverse effects),搜索中国含Cs方案治疗MDR-PTB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2名研究者筛选文献并采用Cochrane 5.1.0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采用Stata 17.0 MP软件对结局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5篇RCT文献,将收集的文献分为:Cs+常规治疗对比常规治疗组,1128例;胸腺肽+Cs+常规治疗对比常规治疗组,791例;Cs+常规治疗对比对氨基水杨酸+常规治疗组,433例;Cs+常规治疗对比乙胺丁醇+常规治疗组,419例。Meta分析显示,与常规抗结核治疗方案相比,含Cs方案治疗MDR-PTB的效果更好(RR=2.191,95%CI:1.847~2.599),包括痰菌阴转(RR=2.002,95%CI:1.696~2.364)、病灶吸收(RR=2.259,95%CI:1.836~2.779)、空洞缩小(RR=1.812,95%CI:1.482~2.217)。精神神经系统症状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大(RR=1.696,95%CI:1.493~1.927)。结论:含Cs的治疗方案有利于MDR-PTB患者恢复,但要警惕不良反应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抗多种药物性 环丝氨酸 治疗结果 安全 Meta分析(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营养状态评分对老年脓毒症进展为慢重症的预测价值
13
作者 王晓苗 柴豆豆 邢柏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23期1801-1808,共8页
目的:探讨控制营养状态(controlling nutritional status,CONUT)评分对老年脓毒症进展为慢重症的预测价值,并构建基于CONUT评分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选取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重症监护室2020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739例老年脓毒症... 目的:探讨控制营养状态(controlling nutritional status,CONUT)评分对老年脓毒症进展为慢重症的预测价值,并构建基于CONUT评分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选取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重症监护室2020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739例老年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慢重症分为慢重症组(n=188例)和非慢重症组(n=551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比较。比较CONUT评分、PNI和NLR在老年脓毒症进展为慢重症的预测价值,并确定最佳界值,采用最佳界值将数值型变量转化为二分类变量;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老年脓毒症患者进展为慢重症的危险因素,并以此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法(DCA)评价预测模型效能和临床实用性。结果:CONUT评分在预测老年脓毒症进展为慢重症的最佳界值为4分,对老年脓毒症进展为慢重症的预测效能(AUC=0.739)优于PNI(AUC=0.609)和NLR(AUC=0.5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ONUT评分比PNI:Z=5.960,P<0.001;CONUT评分比NLR:Z=6.119,P<0.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CCI评分、SOFA评分、脓毒症休克、血清Lac、CONUT评分、行MV和CRRT治疗在老年脓毒症进展为慢重症具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ONUT评分≥4分、年龄≥75岁、CCI评分≥3分、SOFA评分>5分、脓毒症休克和血清Lac≥4 mmol/L是老年脓毒症进展为慢重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列线图结果显示CONUT评分预测老年脓毒症进展为慢重症的贡献价值最大,基于此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AUC为0.846[95%CI(0.812~0.879)],敏感度为75.5%,特异度为81.3%,提示该预测模型效能较好;校准曲线接近于理想曲线,DCA阈值在0.1~0.9之间时具有临床实用性优势。结论:基于CONUT评分构建的老年脓毒症进展为慢重症的列线图预测模型能够有效的预测老年脓毒症患者进展为慢重症的风险概率,可能有利于临床医师识别老脓毒症慢重症高危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慢重症 CONUT评分 列线图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外泌体中miR⁃15a⁃5p通过靶向抑制BCL2L2促进巨噬细胞凋亡 被引量:1
14
作者 柯桥 胡龙辉 +1 位作者 阮楚峻 黎敏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19期1441-1447,共7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外泌体调控巨噬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脂多糖诱导中性粒细胞,ELISA检测炎症因子,电镜鉴定外泌体形态,RT‑PCR检测外泌体中miR‑15a‑5p表达;并采用中性粒细胞外泌体与miR‑15a‑5p模拟物分别处理raw267.4巨噬细胞...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外泌体调控巨噬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脂多糖诱导中性粒细胞,ELISA检测炎症因子,电镜鉴定外泌体形态,RT‑PCR检测外泌体中miR‑15a‑5p表达;并采用中性粒细胞外泌体与miR‑15a‑5p模拟物分别处理raw267.4巨噬细胞,CCK8检测细胞活力,流式检测细胞凋亡;预测并采用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miR‑15a‑5p与BCL2L2结合位点;RT‑PCR与Western blot验证miR‑15a‑5p对BCL2L2表达调控。结果:脂多糖诱导的中性粒细胞炎症因子IL‑2、IL‑6、IL‑10与TNF‑α显著升高,电镜观察到外泌体形态特征,miR‑15a‑5p在脂多糖诱导的中性粒细胞外泌体中显著高表达;脂多糖诱导的中性粒细胞外泌体与miR‑15a‑5p模拟物均可以促进raw267.4巨噬细胞凋亡,抑制其细胞活力;Targetscan数据库预测miR‑15a‑5p与BCL2L2具有结合位点,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miR‑15a‑5p与BCL2L2通过结合位点结合;miR‑15a‑5p模拟物转染raw267.4巨噬细胞后抑制BCL2L2 mRNA与蛋白表达。结论:炎症状态中性粒细胞,可能通过分泌包含miR‑15a‑5p的外泌体,通过靶向抑制BCL2L2进而促进raw267.4巨噬细胞凋亡。这可能为进一步理解中性粒细胞与巨噬细胞炎症调控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 外泌体 巨噬细胞 MIRNA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西孟旦对脓毒症患者死亡率及血流动力学影响的Meta分析
15
作者 赵明锐 郑锐 杨远征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13期1011-1018,1026,共9页
目的:探讨左西孟旦对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率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以左西孟旦、脓毒症和脓毒休克等作为检索词,检索英文数据库Embase、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 目的:探讨左西孟旦对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率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以左西孟旦、脓毒症和脓毒休克等作为检索词,检索英文数据库Embase、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检索公开发表有关左西孟旦治疗脓毒症患者的临床随机对照实验,主要结局指标为28 d死亡率及30 d死亡率。次要结局指标为左心射血分数、左室做功指数、心脏指数及乳酸。时间从建库至2022年10月。所有数据合并、发表偏倚检测和敏感性分析采用Stata 14.0软件。结果:本Meta分析共纳入15项研究,共1337例患者。结果显示左西孟旦组治疗脓毒症患者的28 d死亡率与对照组28 d死亡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RR=0.91,95%CI(0.78~1.06),Z=1.24,P=0.22]。但左西孟旦可增加脓毒症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左室做功能指数、提高心脏指数及降低乳酸。结论:目前证据不足以支持左西孟旦能够降低脓毒症患者的28 d死亡率。但左西孟旦对于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显示出积极结果,需要更多的临床试验验证左西孟旦在脓毒症血流动力学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脓毒性休克 左西孟旦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