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体寄生虫学计算机多媒体实验教学系统的探索及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吕刚 余志金 +3 位作者 杨志 林琼莲 郑小桃 陈洛夫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5期348-350,共3页
关键词 实验教学 理论教学 探索 招生规模 计算机多媒体 学具 现代教育技术 人体寄生虫学 整体医学 医学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寄生虫学多媒体素材库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吕刚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58-60,共3页
关键词 寄生虫学 多媒体 素材库 计算机辅助教学 医学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教学在人体寄生虫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吕刚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4期236-237,244,共3页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教学 人体寄生虫学教学 应用 课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寄生虫学实验标本复习及考核中的应用
4
作者 吕刚 余志金 +3 位作者 林琼莲 杨志 潘汀淇 林先念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54-56,共3页
关键词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寄生虫学 实验标本 医学教育 实验教学 教学软件 复习 考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琼山市演丰镇中小学生蠕形螨感染情况调查 被引量:1
5
作者 吕刚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1996年第1期7-10,共4页
本文应用透明胶带法,首次对877名农村中小学生进行面部蠕形螨感染调查。结果显示:总感染率为21.80%,小学1~3年级、4~6年级和初一1~3年级3组的感染率分别是9.79%,18.60%和35.83%,3组之间的感... 本文应用透明胶带法,首次对877名农村中小学生进行面部蠕形螨感染调查。结果显示:总感染率为21.80%,小学1~3年级、4~6年级和初一1~3年级3组的感染率分别是9.79%,18.60%和35.83%,3组之间的感染率有权显著性差异(P<0.005)。男女生感染率分别为16.07%和26.40%,两者间也有权显著性差异(P<0.01)绝大多数感染者属轻度感染,占98.95%。191名感染者中,68.50%为毛囊蠕形螨感染,24.08%为皮脂型蠕形螨感染,混合感染占7.33%。调查结果表明海南农村一小学生蠕形螨感染比较普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蠕形螨 透明胶带法 感染率 中小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尘螨变应原Der f1全序列的原核表达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崔玉宝 周鹏 +2 位作者 彭明 彭江龙 周鹰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7-43,共7页
目的 构建尘螨变应原Der fl原核表达体系,并了解其分子特征。方法 提取粉尘螨总RNA,用RT—PCR合成Der fl编码基因,将其克隆至pMD19-T载体,亚克隆至表达载体pET-28a(+),转化至大肠杆菌并刚IPTG诱导表达。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测序... 目的 构建尘螨变应原Der fl原核表达体系,并了解其分子特征。方法 提取粉尘螨总RNA,用RT—PCR合成Der fl编码基因,将其克隆至pMD19-T载体,亚克隆至表达载体pET-28a(+),转化至大肠杆菌并刚IPTG诱导表达。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并预测其空间结构。结果从粉尘螨总RNA中扩增获得Der fl cDNA片段,成功构建了表达质粒pET-28a(+)-Der fl,Western blotting显示原核表达获得成功。测序结果提交GenBank,臀陆号为EU095368,该基因长966bp,与参考序列同源性达99.9%,推测其编码氩基酸321个,属疏水蛋白,位于细胞外,信号肽位于1~18氨基酸处。同源性分析提示Der fl和Eur ml相似率为88%,而Der fl和Derpl的相似率为77%,分子进化树中粉尘螨和梅氏嗜霉螨聚成一簇。Derfl的二级结构由α-螺旋(109aa,33.96%)、延伸链(55aa,17.13%)、β-转角(18aa,5.61%)和随机卷曲(139aa,43.30%)组成:结论 尘螨变麻原Der fl原核表达获得成功,为进一步生产重组变麻原奠定了基础。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粉尘螨和梅氏嗜霉螨的亲缘关系可能更近,而与屋尘螨关系稍远,此与现行的形态学分类系统并不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尘螨 Der FL 原核表达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粒棘球绦虫GAPDH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其重组表达纯化和酶活性检测 被引量:1
7
作者 吴巨龙 王绚 +4 位作者 吕刚 苏娟 逯召莲 孙萃萍 景涛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5-129,共5页
目的以生物信息学预测细粒棘球绦虫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EgGAPDH)编码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利用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高效表达EgGAPDH重组蛋白,体外检测其酶活性。方法运用各软件对EgGAPDH的理化性质、保守功能域、系统发生树... 目的以生物信息学预测细粒棘球绦虫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EgGAPDH)编码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利用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高效表达EgGAPDH重组蛋白,体外检测其酶活性。方法运用各软件对EgGAPDH的理化性质、保守功能域、系统发生树和二级结构、三级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后,将EgGAPDH基因亚克隆于表达载体pET30a(+),转化入E.coli BL21(DE3)感受态细菌,表达、纯化重组蛋白,并利用底物3-磷酸甘油醛测定重组蛋白EgGAPDH的酶催化活性。结果 EgGAPDH cDNA序列长度为1 011bp,编码一个336个氨基酸的蛋白。该GAPDH蛋白理论相对分子质量为36 128.3Da,等电点为8.44,具有GAPDH蛋白家族的两个功能结构域,富含6种类型的特定功能位点。成功构建的原核表达载体pET30a(+)-EgGAPDH在E.coli BL21(DE3)中高效表达,且发现表达产物主要以可溶形式分布于裂解上清,制备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纯品并通过酶活检测显示其具有高效酶活性。结论 EgGAPDH基因可在原核系统中获得有酶催化活性的高效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其在糖代谢中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绦虫 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 生物信息学 原核表达 酶活性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大学本科学分制改革——关于建立本科生科研学分的探讨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冬娜 余志金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3期183-184,187,共3页
关键词 大学 本科 学分制改革 本科生科研学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定安县893名幼儿蛲虫感染调查
9
作者 林琼莲 甘秀凤 +1 位作者 夏秋菊 郭虹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1995年第1期17-18,共2页
采用透明胶纸肛拭子法对定安县6所幼儿园的893名幼儿进行了蛲虫检查。各园的感染率在50.50%~59.87%之间;感染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大于5岁组(58.86%)显著高于大于3岁组(50.79%);男女的感染率分... 采用透明胶纸肛拭子法对定安县6所幼儿园的893名幼儿进行了蛲虫检查。各园的感染率在50.50%~59.87%之间;感染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大于5岁组(58.86%)显著高于大于3岁组(50.79%);男女的感染率分别为54.96%及56.60%;总感染率为55.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蛲虫感染 调查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支睾吸虫乳酸脱氢酶(CsLDH)亚细胞及虫体组织定位 被引量:7
10
作者 黄灿 胡旭初 +4 位作者 余新炳 吕刚 刘玲 王乐旬 徐劲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941-944,共4页
目的真核表达华支睾吸虫乳酸脱氢酶基因并研究CsLDH的亚细胞及虫体组织定位。方法构建pEGFP-N1-CsLDH真核表达质粒,转染HeLa细胞,通过绿色荧光蛋白标签GFP的示踪来揭示CsLDH在HeLa细胞中的亚细胞定位;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CsLDH的虫体... 目的真核表达华支睾吸虫乳酸脱氢酶基因并研究CsLDH的亚细胞及虫体组织定位。方法构建pEGFP-N1-CsLDH真核表达质粒,转染HeLa细胞,通过绿色荧光蛋白标签GFP的示踪来揭示CsLDH在HeLa细胞中的亚细胞定位;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CsLDH的虫体组织定位。结果双酶切和测序均表明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EGFP-N1-CsLDH构建成功,经RT-PCR鉴定转染正确的HeLa细胞能稳定表达,部分HeLa细胞的细胞膜出现强烈的绿色荧光;免疫组织化学的结果显示CsLDH主要定位成虫的表膜,口、腹吸盘,咽及肠支处。结论华支睾吸虫乳酸脱氢酶为定位于虫体皮层和消化道界面的膜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支睾吸虫 乳酸脱氢酶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华支睾吸虫病的流行现状 被引量:12
11
作者 余志金 曹和洵 吕刚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4期248-251,共4页
关键词 华支睾吸虫病 流行现状 流行病学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曼氏迭宫绦虫成虫及裂头蚴蛋白电泳初步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郭虹 吕刚 +2 位作者 甘秀凤 林琼连 夏秋菊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16-17,共2页
本文应用PAGE和SDS-PAGE技术对曼氏迭宫绦虫成虫及其裂头蚴的可溶性蛋白作了初步分析及其分子量测定。PAGE:成虫显带23条,主带4条;裂头蚴显带18条,主带5条。SDS-PAGE:成虫显示37条区带、主带10条(分子量分别为71,63,53,44,41,33,30,22,2... 本文应用PAGE和SDS-PAGE技术对曼氏迭宫绦虫成虫及其裂头蚴的可溶性蛋白作了初步分析及其分子量测定。PAGE:成虫显带23条,主带4条;裂头蚴显带18条,主带5条。SDS-PAGE:成虫显示37条区带、主带10条(分子量分别为71,63,53,44,41,33,30,22,20,10.5KD);裂头蚴显示24条区带,主带4条(分子量分别为54,41,36,33KD)。成虫和裂头蚴的蛋白电泳图谱及主带分布有显著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曼氏迭宫绦虫 裂头蚴 蛋白 PA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蒿甲醚、血红素及Fe^3+对重组日本血吸虫乳酸脱氢酶(rSjLDH)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吕刚 胡旭初 +5 位作者 黄灿 谢红艳 徐劲 陈守义 吴忠道 余新炳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2-136,共5页
目的检测蒿甲醚、血红素及Fe3+对rSjLDH的抑制作用,探讨蒿甲醚抗血吸虫幼虫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在获得rSjLDH及建立标准酶活性测定体系的基础上,在标准酶活性测定体系中加入不同浓度的蒿甲醚、血红素及Fe3+,以药物相应的溶剂作为对照,... 目的检测蒿甲醚、血红素及Fe3+对rSjLDH的抑制作用,探讨蒿甲醚抗血吸虫幼虫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在获得rSjLDH及建立标准酶活性测定体系的基础上,在标准酶活性测定体系中加入不同浓度的蒿甲醚、血红素及Fe3+,以药物相应的溶剂作为对照,测定药物对酶活性的影响。结果与相应对照组相比较,0.1 mmol/L的蒿甲醚对rSjLDH催化丙酮酸还原为乳酸及乳酸氧化为丙酮酸的反应无抑制作用(P>0.05);血红素对rSjLDH有极强的抑制作用,在0.015mmol/L时,rSjLDH催化乳酸氧化反应的活性被完全抑制(P<0.01),在浓度为0.02 mmol/L时,rSjLDH催化丙酮酸还原为乳酸的反应被抑制93.48%(P<0.01);0.1mmol/L蒿甲醚配伍0.004mmol/L血红素未发现对rSjLDH的抑制;Fe3+对rSjLDH有较强抑制作用,0.5mmol/L时rSjLDH催化正、逆反应的活性被完全抑制(P<0.01)。结论蒿甲醚对rSjLDH无抑制作用;血红素对rSjLDH有极强的抑制作用;蒿甲醚与血红素未发现有配伍作用;Fe3+对rSjLDH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提示蒿甲醚不直接作用于SjLDH,血红素是SjLDH的强抑制剂,其在蒿甲醚作用机制中的作用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乳酸脱氢酶 重组蛋白 蒿甲醚 血红素 FE^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哮喘患者血清螨特异性抗体及其卧室尘螨抗原浓度的季节变化 被引量:2
14
作者 朱洪 饶朗毓 +1 位作者 陈锦龙 崔玉宝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9-79,82,共2页
关键词 血清免疫球蛋白 哮喘患者 特异性抗体 季节变化 抗原浓度 室尘螨 I型变态反应性疾病 IGE介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体金层析法检测恶性疟原虫HRPII抗原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吕刚 谢协驹 +3 位作者 余新柄 陆家海 林琼莲 莫燕娜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0年第2期72-74,共3页
目的 :建立一种简易快速 ,适于基层或流行病学调查的自测式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GICA)用于检测恶性疟原虫中 H RPII抗原 ,判定是否现症感染。方法 :用 GICA测试条检测全血及滤纸血样中的 H RPII抗原。结果 :40例恶性疟全血及滤纸血 H RPI... 目的 :建立一种简易快速 ,适于基层或流行病学调查的自测式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GICA)用于检测恶性疟原虫中 H RPII抗原 ,判定是否现症感染。方法 :用 GICA测试条检测全血及滤纸血样中的 H RPII抗原。结果 :40例恶性疟全血及滤纸血 H RPII抗原阳性检出率均为 1 0 0 ,与镜检结果相符合 ;2 5例间日疟均为阴性。结论 :GICA检测血中恶性疟原虫 H RPII抗原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简便快速 ,无需特殊仪器设备 ,滤纸血的应用使样本的采集、保存和运输更为便利 ,适合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和基层使用 ,有广泛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 HRPⅡ抗原 胶体金层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滤纸血斑ABC-ELISA检测人体猪囊虫病特异性抗体 被引量:3
16
作者 郭虹 赵中夫 刘德山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58-59,共2页
国内新近有关资料表明:ABC-ELISA法是当前最敏感的免疫学测定方法之一。本文通过对24例确诊的囊虫病人的双份血样(血清和滤氏血斑)的ABC-ELISA检测结果比较分析以及滤纸血斑的现场调查应用情况观察,讨论和评价了滤纸血斑ABC-ELISA在囊... 国内新近有关资料表明:ABC-ELISA法是当前最敏感的免疫学测定方法之一。本文通过对24例确诊的囊虫病人的双份血样(血清和滤氏血斑)的ABC-ELISA检测结果比较分析以及滤纸血斑的现场调查应用情况观察,讨论和评价了滤纸血斑ABC-ELISA在囊虫病流行病学调查中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尾蚴病 特异性抗体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斑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诊断囊虫病——诊断结果的薄层扫描定量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吕刚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1999年第2期55-58,共4页
以囊尾蚴囊液抗原做圆斑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几组血清进行检测,54例囊虫病患者中50例呈阳性反应,阳性率92.59%(阳性终点滴度1∶50~1∶6400),45例健康人中1例呈假阳性反应,假阳性率为2.22%(终点滴度... 以囊尾蚴囊液抗原做圆斑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几组血清进行检测,54例囊虫病患者中50例呈阳性反应,阳性率92.59%(阳性终点滴度1∶50~1∶6400),45例健康人中1例呈假阳性反应,假阳性率为2.22%(终点滴度1∶50~1∶100)。在血清1∶200稀释时阳性率为83.33%,无假阳性反应。除包虫病患者血清与囊液抗原有较高交叉反应外(12/20),其它疾病与囊液抗原均无交叉反应。应用薄层扫描技术,以峰面积比值(P/N值)为指标,对结果进行定量分析并取得良好结果,解决了该方法不能定量分析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斑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囊尾蚴病 诊断 薄层扫描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斑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诊断囊虫病——生物素-亲和素酶复合物在该方法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吕刚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1999年第4期153-155,共3页
目的:应用生物素-亲和素-酶复合物系统,建立一种繁感、特异、经济简便的囊虫病血清学诊断。方法:生物素-亲和素-酶复合物圆斑酶联免疫吸附试验(ABC-Dot-ELISA)、滤纸血斑ABC-Dot-ELISA。结果:AB... 目的:应用生物素-亲和素-酶复合物系统,建立一种繁感、特异、经济简便的囊虫病血清学诊断。方法:生物素-亲和素-酶复合物圆斑酶联免疫吸附试验(ABC-Dot-ELISA)、滤纸血斑ABC-Dot-ELISA。结果:ABC-Dot-ELISA 诊断囊虫病,检出率(95.92% )远较圆斑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高83.67% ,平均几何滴度(1∶2 801.73)约为Dot-ELISA(1∶587.26)的5 倍;用该方法对4℃条件下保存3 月的患者滤纸血斑样本进行检测,阳性率为94.74% (54/57),无假阳性反应(0/45);对相同患者血清和滤纸血斑双份血样进行检测,阳性率均为90% (20/22)。结论:该方法提高了检出率,简化了采样及送样程序,适合于边远地区和用于流行病学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尾蚴病 诊断 生物素-亲和素-酶复合物 圆斑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粒棘球绦虫成虫全长cDNA质粒文库的构建及鉴定
19
作者 吕刚 芦亚君 +3 位作者 范志刚 史大中 王虎 韩秀敏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6期673-676,共4页
目的:构建细粒棘球绦虫(E.g.)成虫全长cDNA质粒文库,并检测文库质量。方法:提取E.g.成虫mRNA,应用SMART方法构建pBluescript II SK全长cDNA质粒文库,检测文库的重组率及容量;用载体克隆位点两端的引物进行PCR扩增,检测插入片段大小。随... 目的:构建细粒棘球绦虫(E.g.)成虫全长cDNA质粒文库,并检测文库质量。方法:提取E.g.成虫mRNA,应用SMART方法构建pBluescript II SK全长cDNA质粒文库,检测文库的重组率及容量;用载体克隆位点两端的引物进行PCR扩增,检测插入片段大小。随机挑选阳性重组克隆5′端测序,归并unigene,计算unigene得率,全长性判定主要根据同源全长基因5'末端进行比较判定并计算全长率。结果:成功构建E.g.成虫全长cDNA质粒文库。文库的重组率为95.04%,库容量1.13×106;平均插入片段长度约为1.2 kb。24个随机阳性克隆测序,unigene比例为69.57%,全长性比率为64.71%。结论:成功构建E.g.成虫全长cDNA质粒文库,文库质量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绦虫 成虫 全长cDNA质粒文库 构建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