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网络课程建设在提高系统解剖学教学质量中的实践 被引量:3
1
作者 汪坤菊 易西南 吴志虹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6期802-803,共2页
关键词 系统解剖学 网络课程 教学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解剖学实验报告的设计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敏 胡爱华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6期426-427,共2页
人体局部解剖学(以下简称局解)是一门形态学科,实践性强.主要通过尸体解剖操作,认识人体各部位解剖结构.局解实验报告的设计应具有它的独特性.如何通过局解实验报告提高局解实验效果是局解实验教学中面临的课题.目前对于局解实验报告的... 人体局部解剖学(以下简称局解)是一门形态学科,实践性强.主要通过尸体解剖操作,认识人体各部位解剖结构.局解实验报告的设计应具有它的独特性.如何通过局解实验报告提高局解实验效果是局解实验教学中面临的课题.目前对于局解实验报告的设计,国内各医学院校都没有一个统一的格式,有关这方面的报道很少,因此值得探讨和研究.本文就局解实验报告格式及内容的设计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解剖学 人体 形态学科 实验报告 尸体解剖 解剖结构 部位 实验效果 实验教学 课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金属氧化物应用于CT成像进行人体血管3D可视化重建 被引量:5
3
作者 陈卫民 石小田 +3 位作者 易西南 周小兵 秦将均 郭宇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12期1485-1487,共3页
目的:探索应用重金属氧化物填充剂对人体标本血管进行灌注,经CT扫描后进行血管3D可视化重建。方法:采用金属氧化物粉末(氧化铅、氧化铋、氧化铈)与填充载体配制成填充剂进行新鲜尸体血管灌注,X线摄影,CT扫描获得数据集,采用Mimics10.01... 目的:探索应用重金属氧化物填充剂对人体标本血管进行灌注,经CT扫描后进行血管3D可视化重建。方法:采用金属氧化物粉末(氧化铅、氧化铋、氧化铈)与填充载体配制成填充剂进行新鲜尸体血管灌注,X线摄影,CT扫描获得数据集,采用Mimics10.01或3d-Doctor软件进行血管三维重建。结果:金属氧化物造影填充剂灌注的血管标本,X线摄影下标本动脉血管显影清晰,细小血管也充分显示;CT连续扫描断面图像血管显影均匀,三维重建所得图像清晰,管道饱满,边缘连续平滑,无齿状伪影,立体感强。结论:重金属氧化物是一种理想的人体标本管道造影材料,适用于人体血管3D可视化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氧化物 造影术 CT成像 血管3D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氧化铋人体血管3D可视化 被引量:23
4
作者 张惠爱 姜秀艳 石小田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89-590,共2页
目的探索应用新型血管造影剂氧化铋与新载体聚乙烯醇水溶胶,配制为管道填充剂对人体血管进行灌注,经CT扫描后进行血管3D可视化研究。方法 1.以1.5、2.0、2.5、3.0g氧化铋分别与10%的聚乙烯醇水溶胶10ml配制成填充材料,做成10ml注射器棒... 目的探索应用新型血管造影剂氧化铋与新载体聚乙烯醇水溶胶,配制为管道填充剂对人体血管进行灌注,经CT扫描后进行血管3D可视化研究。方法 1.以1.5、2.0、2.5、3.0g氧化铋分别与10%的聚乙烯醇水溶胶10ml配制成填充材料,做成10ml注射器棒状铸件CT扫描,筛选最佳氧化铋浓度;2.采用最佳氧化铋浓度填充剂进行新鲜尸体血管灌注,X线摄影,CT扫描,Mimics10.01或3d-Doctor软件进行血管三维重建。结果以最佳浓度0.25g/ml氧化铋-聚乙烯醇填充剂灌注的血管标本,X线摄影下标本动脉血管显影清晰,细小血管也充分显示;CT连续扫描断面图像血管显影均匀,三维重建所得图像清晰,管道饱满,边缘连续平滑,无齿状伪影。结论聚乙烯醇-氧化铋填充剂是一种理想的适用于人体血管3D可视化研究的新型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氧化铋 血管造影术 3D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头血供的应用解剖及三维重建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李美秀立 彭田红 +5 位作者 石小田 李鉴轶 陈胜华 谢魏 王爱平 曹磊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44-647,共4页
目的为胰头癌手术及区域灌注疗法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新鲜成人标本15例灌注红色乳胶,解剖胰头及其周围的血管,测量相关数据。新鲜成人标本6例灌注聚乙烯醇-氧化铈用于血管显影,行CT扫描及三维重建。结果胰头主要血供来源于胰十二指肠... 目的为胰头癌手术及区域灌注疗法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新鲜成人标本15例灌注红色乳胶,解剖胰头及其周围的血管,测量相关数据。新鲜成人标本6例灌注聚乙烯醇-氧化铈用于血管显影,行CT扫描及三维重建。结果胰头主要血供来源于胰十二指肠上前、下前动脉,胰十二指肠上后、下后动脉及胰十二指肠前、后动脉弓;胰十二指肠前动脉弓和后动脉弓在胰头的最上端、最下端和十二指肠大乳头水平与十二指肠的距离分别是(1.08±0.21)、(1.23±0.22)、(1.12±0.25)cm和(1.15±0.28)、(1.25±0.24)、(1.05±0.25)cm;胰头血管的三维重建可以直观立体显示胰头血管的空间位置关系。结论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癌手术时,为避免损伤胰十二指肠前、后动脉弓,胰头部的缝线距十二指肠左侧不应低于1.5 cm;胰头血管的三维重建模型可为胰头外科手术、介入治疗等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头 十二指肠 血供 应用解剖 三维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阶段性康复训练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刘亦恒 张寿 +1 位作者 张海英 崔可赜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90-792,共3页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replacement,THR)是目前常见骨科手术之一。在过去的30年中THR的应用逐渐普及,使上百万患者的疼痛得以缓解,生存质量得以改善;与此同时,康复治疗作为患者术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受到重视。THR后治疗不...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replacement,THR)是目前常见骨科手术之一。在过去的30年中THR的应用逐渐普及,使上百万患者的疼痛得以缓解,生存质量得以改善;与此同时,康复治疗作为患者术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受到重视。THR后治疗不是单纯卧床休息等待组织的愈合,而是要在术后早期实施康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 阶段性康复训练 临床效果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康复治疗 骨科手术 生存质量 卧床休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的制备及评价 被引量:9
7
作者 马志健 罗刚 易西南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6期556-559,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的脑损伤程度,探讨不同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应用。方法:制备双侧颈总动脉阻断再灌模型(BCCO)、线栓法大脑中动脉脑缺血再灌模型(MCAO)、四血管法全脑缺血再灌模型(GI),采用海马CA1区MAP-2免疫组织化学... 目的:观察不同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的脑损伤程度,探讨不同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应用。方法:制备双侧颈总动脉阻断再灌模型(BCCO)、线栓法大脑中动脉脑缺血再灌模型(MCAO)、四血管法全脑缺血再灌模型(GI),采用海马CA1区MAP-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其脑损伤情况,Morris水迷宫评价其行为学。结果:MAP-2免疫表达显示GI组脑损伤最严重,CA1区细胞数量最少,MAP-2表达最低,而BCCO组脑损伤最轻,CA1区细胞数量无明显减少,MAP-2表达仅略有降低。行为学研究表明,MCAO和GI组行为学明显改变。结论:不同的脑缺血模型的应用不同,BCCO模型可用于轻微缺血的预防,MCAO模型适用于局部损伤后脑功能改变及治疗药物评价,GI是研究缺血损伤后恢复相对理想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脑损伤 动物模型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臀腰部皮穿支及其相互关系的数字化模型 被引量:6
8
作者 郭宇 石小田 +5 位作者 刘蒙蒙 田丰源 刘婉婷 陈飞 汤宾燕 邱勋永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15,共4页
目的建立臀腰部穿支血管数字化模型,为临床上臀腰部跨区穿支皮瓣的设计与安全截取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 3例新鲜男尸行动脉血管聚乙烯醇-氧化铈造影灌注,1例新鲜女尸行动脉血管明胶-氧化铅一次性全身整体造影灌注。64排螺旋CT无间距扫... 目的建立臀腰部穿支血管数字化模型,为临床上臀腰部跨区穿支皮瓣的设计与安全截取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 3例新鲜男尸行动脉血管聚乙烯醇-氧化铈造影灌注,1例新鲜女尸行动脉血管明胶-氧化铅一次性全身整体造影灌注。64排螺旋CT无间距扫描采集数据集,利用Mimics软件对臀腰部穿支血管进行渲染、提取、定位、配准与数字化构建。结果臀上、下动脉,腰动脉,肋间后动脉主干及其分支X线摄影图像清晰,血管显影密度均匀。构建的臀腰部皮穿支血管3D可视化模型形象逼真,空间立体感强;穿支血管蒂、血管体及各穿支吻合区清晰可见。结论在臀腰部可设计截取多种形式的跨区穿支皮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造影 臀部 穿支皮瓣 三维重建 数字化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对骨密度及生物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刘亦恒 张寿 +2 位作者 张海英 张小明 崔可赜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7期824-826,829,共4页
目的:观察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methylprednisolone,MP)冲击疗法对大鼠骨密度及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46只成年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等3组。按改良Allen's法建立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治疗... 目的:观察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methylprednisolone,MP)冲击疗法对大鼠骨密度及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46只成年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等3组。按改良Allen's法建立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治疗组伤后30min经腹膜腔注入MP30mg/kg,以后每小时注入MP5.4mg/kg,维持24h;模型组应用生理盐水替代MP,处理方法同治疗组。观察模型组与治疗组大鼠在伤后1、3和6个月BBB运动功能评分、各组L4椎体、股骨不同部位骨密度及生物力学参数的变化。结果:术后各时间点模型组与治疗组BBB评分总体呈增高趋势,治疗组在各个时间点BBB神经行为学评分均优于模型组(P<0.05,P<0.01)。术后1、3、6个月,模型组与治疗组大鼠股骨骨密度均显著下降(P<0.05,P<0.01);术后6个月,与模型比较,治疗组股骨、腰椎骨密度均显著下降(P<0.05)。术后6个月,对模型与治疗组大鼠的右侧股骨最大荷载、第4腰椎结构强度均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的右侧股骨最大荷载、第4腰椎结构强度降低,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模型组及治疗组均可导致骨质疏松的发生,但大剂量MP对大鼠远期骨密度及生物力学有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脊髓损伤 甲基强的松龙 骨质疏松 骨密度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围神经端侧吻合再生纤维来源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易西南 李昌琪 伍校琼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6期372-374,共3页
目的:探索周围神经端-侧吻合后再生纤维(侧芽)的来源。方法:将Wistar大鼠左侧腓总神经切断后端-侧吻合到外膜开窗的胫神经干上,术后8周对胫神经和腓总神经分别用快兰和核黄作神经干注射标记,取脊髓背根神经节(DRG)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被标... 目的:探索周围神经端-侧吻合后再生纤维(侧芽)的来源。方法:将Wistar大鼠左侧腓总神经切断后端-侧吻合到外膜开窗的胫神经干上,术后8周对胫神经和腓总神经分别用快兰和核黄作神经干注射标记,取脊髓背根神经节(DRG)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被标记细胞;取吻合口附近的胫、腓神经段经锇酸染色后在光镜下观察腓总神经内轴突与胫神经轴突的关系。结果:实验组背根节内未发现双标细胞。光镜下,可清晰地见到左侧腓总神经内的再生纤维来自于胫神经近侧端。结论:周围神经端-侧吻合腓总神经内的再生纤维来自于胫神经的侧芽缺乏依据,因而无法排除来自腓总神经近端生长锥和受损胫神经纤维生长锥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总神经 胫神经 周围神经端侧吻合 左侧 光镜 实验研究 细胞 再生纤维 经轴 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外泌体的构建及鉴定 被引量:2
11
作者 任瑞 谭晓红 +7 位作者 鲁亚成 刘辉 张显芳 付媛 黄奎 黄奕弟 马志健 易西南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7-171,共5页
目的:构建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获得GFP标记的MSCs源性的外泌体(exosomes)。方法:全基因合成CD63序列,连接到穿梭载体,酶切验证后转染293T细胞,测定病毒滴度后感染MS... 目的:构建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获得GFP标记的MSCs源性的外泌体(exosomes)。方法:全基因合成CD63序列,连接到穿梭载体,酶切验证后转染293T细胞,测定病毒滴度后感染MSCs,72 h后用嘌呤霉素筛选稳定表达的细胞。荧光定量PCR检测CD63在MSCs中的表达。取其无血清培养72 h的上清液,获得提取物,经透射电镜和Western Blot验证。结果:提取物为类圆形囊泡,大小约为40~100 nm,具有CD63和Alix表达。结论:成功构建携带GFP标记的MSCs源性的外泌体,为研究外泌体在细胞中的摄取及信号传递提供了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绿色荧光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兔脑皮质神经元的微管相关蛋白-2表达 被引量:1
12
作者 马志健 易西南 +1 位作者 李明波 文晓丹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8期831-833,共3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对脑皮质神经元及其突起形态学的影响。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饮食喂养新西兰兔,建立Ⅱ型糖尿病兔模型。28周末断头取脑,冠状切片作尼氏染色及微管相关蛋白-2(MAP-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糖尿病兔脑皮质神经元MAP-2的表达... 目的:探讨糖尿病对脑皮质神经元及其突起形态学的影响。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饮食喂养新西兰兔,建立Ⅱ型糖尿病兔模型。28周末断头取脑,冠状切片作尼氏染色及微管相关蛋白-2(MAP-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糖尿病兔脑皮质神经元MAP-2的表达。结果:糖尿病兔大脑皮质大锥体细胞明显减少,神经元突起扭曲、断裂,胞浆内MAP-2阳性表达明显加强,细胞灰度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结论:高血糖影响神经元骨骼蛋白MAP-2的变化,其神经毒性和血管性并发症可能有协同作用,是否为糖尿病脑病的发病基础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西兰兔 Ⅱ型糖尿病 微管相关蛋白-2 糖尿病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马内注射PrP^C抗体对APPswe/PSEN1^(dE9)转基因小鼠学习和记忆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海英 刘亦恒 +6 位作者 付媛 陈鹏程 陆睿 李剑星 陈明会 杨浩池 张雨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43-449,共7页
目的观察海马内注射PrP^C抗体后,对APPswe/PSEN1^(dE9)转基因小鼠认知缺陷的影响。方法选8月龄雄APPswe/PSEN1^(dE9)转基因小鼠双侧海马内注射PrP^C抗体EP1802Y 2μL或PBS 2μL,C57Bl/6J野生型小鼠为正常对照。2月后,通过旷场实验、新... 目的观察海马内注射PrP^C抗体后,对APPswe/PSEN1^(dE9)转基因小鼠认知缺陷的影响。方法选8月龄雄APPswe/PSEN1^(dE9)转基因小鼠双侧海马内注射PrP^C抗体EP1802Y 2μL或PBS 2μL,C57Bl/6J野生型小鼠为正常对照。2月后,通过旷场实验、新物体识别实验、Morris水迷宫实验、条件性恐惧测试及免疫组化,观察APPswe/PSEN1^(dE9)转基因小鼠行为学及海马内Aβ1-42表达的变化。结果旷场实验中,假手术组与实验组相比,中央活动时间和活动总路程均无明显差异(P>0.05);新物体识别实验中,假手术组分辨指数与实验组分辨指数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Morris水迷宫实验的空间探索测试中,与正常组相比,假手术组和实验组穿越平台次数显著性减少(P<0.05)。并且假手术组与实验组游泳路程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条件恐惧实验中,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免疫组化的结果显示,实验组小鼠海马内Aβ1-42表达下调。结论 PrP^C抗体可以部分改善APPswe/PSEN1^(dE9)转基因小鼠的认知能力,提示海马内封闭PrP^C蛋白与Aβ寡聚体结合的位点后,或许可以降低Aβ寡聚体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型朊蛋白 阿尔茨海默病 APPswe/PSEN1^dE9转基因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与周围神经再生 被引量:2
14
作者 郑林丰 易西南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5期434-437,共4页
关键词 生长调节素类 周围神经 神经再生 神经生长因子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胶质细胞促进感觉神经元轴突生长的离体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久红 刘辉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9期1170-1173,共4页
目的:研究离体情况下脊神经节内卫星胶质细胞(satellite glial cells,SGCs)对感觉神经元突起再生的影响及其Slit1蛋白、SGCs与神经元的接触关系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单纯神经元培养及神经元SGCs联合培养模型分别添加外源性Slit1蛋... 目的:研究离体情况下脊神经节内卫星胶质细胞(satellite glial cells,SGCs)对感觉神经元突起再生的影响及其Slit1蛋白、SGCs与神经元的接触关系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单纯神经元培养及神经元SGCs联合培养模型分别添加外源性Slit1蛋白,培养12,24,72h后,免疫荧光标记,荧光显微镜观察并拍照。结果:(1)神经元与SGCs解剖定位关系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发生变化:培养12h后SGCs均围绕或靠近在神经元胞体周围生长;培养72h后,SGCs均远离神经元生长;(2)离体SGCs可促进神经元轴突生长,但抑制其树突生长;(3)当SGCs包绕神经元胞体时,外源性Slit1的促树突生长作用不明显;而当SGCs远离神经元时,Slit1促神经元树突生长作用明显。结论:SGCs对于维持感觉神经元胞体正常形态及解剖定位起到重要作用;在损伤状态下,如果SGCs和神经元胞体解剖关系发生改变,可能有助于神经突起的长出,而Slit1的表达可能是参与其中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胶质细胞 脊神经 神经元 轴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胸骨肌2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罗刚 汪坤菊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5期430-430,共1页
关键词 胸骨肌 变异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脊神经前根切断后脊髓内Slit1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久红 劳梅丽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41-446,共6页
目的 :探讨脊神经前根损伤后,大鼠脊髓组织中Slit1的表达变化,为进一步研究Slit1在神经再生中的作用提供依据。方法:应用2月龄SD大鼠共100只,体重250±20g,其中80只SD大鼠实施左侧L5及L6脊神经前根切断,分别在伤后1d、3d、7d、14... 目的 :探讨脊神经前根损伤后,大鼠脊髓组织中Slit1的表达变化,为进一步研究Slit1在神经再生中的作用提供依据。方法:应用2月龄SD大鼠共100只,体重250±20g,其中80只SD大鼠实施左侧L5及L6脊神经前根切断,分别在伤后1d、3d、7d、14d时处死(每个时间点20只),取L5~L6脊髓节段,标记左右;左侧半L5~L6脊髓节段为实验组;右侧半为自身对照组。假手术大鼠(20只)实施麻醉及暴露L5及L6脊神经手术,未行L5及L6脊神经前根切断术,取其L5~L6脊髓节段为空白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ting及RT-PCR法检测大鼠脊髓组织中Slit1的变化。结果:脊神经前根切断后1d、3d、7d、14d,实验组中Slit1阳性细胞数分别为5.78±1.53、15.85±2.65、23.93±1.53、8.78±1.78;自身对照组中分别为2.31±1.63、2.57±1.89、3.20±2.16、3.02±2.15。各时间点实验组中Slit1阳性细胞数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2.89±1.26)及自身对照组(P〈0.05)。Western blotting示脊神经前根切断后1d、3d、7d、14d,实验组Slit1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326±0.09、0.448±0.05、0.638±0.07、0.304±0.07;自身对照组分别为0.038±0.02、0.038±0.01、0.035±0.02、0.046±0.03。各时间点实验组Slit1相对表达量与空白对照组(0.038±0.03)及自身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RT-PCR示脊神经前根切断后1d、3d、7d、14d,实验组Slit1 m RNA相对量分别为0.380±0.03、0.425±0.04、0.768±0.05、0.605±0.04;自身对照组分别为0.210±0.04、0.265±0.03、0.292±0.02、0.261±0.02。各时间点实验组Slit1 m RNA相对量与空白对照组(0.231±0.03)及自身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脊神经前根切断后,同侧脊髓灰质前角内Slit1的表达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神经前根切断 脊髓 Slit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社会因素及解决途径 被引量:2
18
作者 汪坤菊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5期469-469,471,共2页
关键词 学生 情感障碍 贫困 就业 学习过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分层离心纯化成年大鼠背根节神经元的方法
19
作者 赵久红 董栩 +6 位作者 张显芳 张海英 谭晓红 张全鹏 黄奕弟 马志健 易西南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36-440,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长时程的有效获得高度纯化成年大鼠背根节(dorsal root ganglions,DRG)神经元的方法。方法:将SD大鼠的DRG剥膜、消化制成单细胞悬液,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分层离心去除大部分非神经元细胞后接种于多聚... 目的:建立一种长时程的有效获得高度纯化成年大鼠背根节(dorsal root ganglions,DRG)神经元的方法。方法:将SD大鼠的DRG剥膜、消化制成单细胞悬液,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分层离心去除大部分非神经元细胞后接种于多聚赖氨酸处理的盖玻片上;培养1 d后,胰酶消化再次制成细胞悬液,BSA二次分层离心,再次接种于多聚赖氨酸处理的盖玻片上。BSA二次分层离心后的神经元为实验一(T1组)、单次离心的神经元为实验组二(T2组)、未经离心处理的神经元为对照组(C组)。各组除离心次数外,其余各方法相同。相差显微镜下观察上述各组培养神经元,结合βtubulinⅢ免疫荧光组化染色及MTT分析检测神经元纯化效果及细胞活力。结果:培养3 d后,T1组神经元比例达88.43±6.13%,较T2组、C组显著增高,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TT的结果显示与T2组、C组比较,T1组神经元的相对活力略微下降,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二次纯化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成年大鼠DRG神经元纯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G 神经元培养 BSA 离心 纯化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入自体雪旺氏细胞的胎儿神经移植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临床研究
20
作者 易西南 张朝跃 +1 位作者 吴松 赵自平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6期369-372,共4页
目的:探讨修复周围神经缺损新的手术方法和验证胎儿神经、雪旺氏细胞对神经再生的作用。方法:临床应用胎儿神经加自体雪旺氏细胞修复周围神经缺损32例(45条),术后1年进行神经功能评定,随访1-3年。结果:32例(45条)周围神经损伤,按Seddon... 目的:探讨修复周围神经缺损新的手术方法和验证胎儿神经、雪旺氏细胞对神经再生的作用。方法:临床应用胎儿神经加自体雪旺氏细胞修复周围神经缺损32例(45条),术后1年进行神经功能评定,随访1-3年。结果:32例(45条)周围神经损伤,按Seddon的周围神经损伤术后恢复评定标准进行评定,优良率为65.8%。结论:植入自体雪旺氏细胞的胎儿神经移植是一种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新方法,具有进一步深入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缺损 雪旺氏细胞 自体 胎儿 植入 神经移植 修复 结论 研究价值 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