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鸡胚致死率作为检验鸡大肠埃希菌致病力指标的探讨 被引量:3
1
作者 樊琛 刘桂芹 +2 位作者 李丹丹 王亚君 李一经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1-124,共4页
为探讨鸡胚致死率在检验鸡大肠埃希菌致病力方面的应用潜力,试验采用SPF级12日龄鸡胚和1日龄公雏鸡分别接种鸡大肠埃希菌菌株,检测20株鸡大肠埃希菌菌株对12日龄鸡胚和1日龄公雏鸡的致死率的相关性。结果显示,8株来源于患败血症鸡只... 为探讨鸡胚致死率在检验鸡大肠埃希菌致病力方面的应用潜力,试验采用SPF级12日龄鸡胚和1日龄公雏鸡分别接种鸡大肠埃希菌菌株,检测20株鸡大肠埃希菌菌株对12日龄鸡胚和1日龄公雏鸡的致死率的相关性。结果显示,8株来源于患败血症鸡只的菌株致病力比较高,鸡胚致死率达到40%~70%;而来源于粪便的12株菌株中,10株菌株的致病力较低,其鸡胚致死率在0%~20%之间;雏鸡致死率与鸡胚致死率是相关的。表明鸡胚致死试验可反映出大肠埃希菌的毒力强弱,即鸡胚致死率可作为检验鸡大肠埃希菌致病力强弱的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大肠埃希菌 致病力 雏鸡致死试验 鸡胚致死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炭发热量检验需重视的问题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军华 张怡 赵亚娟 《中州煤炭》 2010年第9期31-32,共2页
煤炭的发热量是煤质分析的重要指标,发热量的准确测定意义重大,但其准确测定受到人员、环境、仪器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提出了影响发热量准确测定过程中容易被检测人员所忽视的若干问题,如环境控制、电子天平检查、仪器热容量有效工作范... 煤炭的发热量是煤质分析的重要指标,发热量的准确测定意义重大,但其准确测定受到人员、环境、仪器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提出了影响发热量准确测定过程中容易被检测人员所忽视的若干问题,如环境控制、电子天平检查、仪器热容量有效工作范围标定等,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量 仪器热容量 量热仪 样品燃烧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食品检验准确性的控制因素 被引量:2
3
作者 梁和明 吴少荣 候德莉 《食品安全导刊》 2016年第6X期85-85,共1页
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食品安全问题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为能够使食品安全得到保证,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就是食品检测,这是保证食品安全的关键途径。在食品检验过程中,为能够使其准确性得到保证,应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科学合理控制,从而全面... 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食品安全问题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为能够使食品安全得到保证,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就是食品检测,这是保证食品安全的关键途径。在食品检验过程中,为能够使其准确性得到保证,应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科学合理控制,从而全面提高食品检验准确性,进而保证食品安全。食品检验过程中相关控制因素培养检验工作人员责任感在食品检验工作进行过程中,检验人员应保持耐心、认真执行,同时还应保证具备较强责任感,这样才能够保证食品检验工作较好进行,防止工作过程中出现失误。因此,在食品检验日常工作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检验 检验工作人员 工作过程 检验人员 影响因素 设备问题 引进设备 业务能力 检验设备 肌肉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我国食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2
4
作者 梁和明 吴少荣 候德莉 《食品安全导刊》 2016年第5X期73-73,共1页
一直以来,食品安全都是社会上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并且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为能使食品安全得到保证,需要进行食品安全监测。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我国食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仍不够理想,需选择有效措施对我国食品检验检... 一直以来,食品安全都是社会上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并且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为能使食品安全得到保证,需要进行食品安全监测。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我国食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仍不够理想,需选择有效措施对我国食品检验检测体系进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测体系建设 食品检验 检验检测机构 食品安全监测 检验检测体系 问题食品 产品质检 资质认定 劣质食品 检验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纺织品检验制样机对比
5
作者 何志贵 白杨 +2 位作者 朱峰 邹灿 张培 《纺织器材》 2018年第B10期54-56,共3页
为提高纺织品检验用试样的制样速度和检测效率,降低检测人员的劳动强度,对现有滚刀剪切机械式、气压机械式和液压机械式制样机的制样技术、适用性、环境性能要求及优缺点进行比较。指出:液压机械式制样机制取试样的范围最广,气压机... 为提高纺织品检验用试样的制样速度和检测效率,降低检测人员的劳动强度,对现有滚刀剪切机械式、气压机械式和液压机械式制样机的制样技术、适用性、环境性能要求及优缺点进行比较。指出:液压机械式制样机制取试样的范围最广,气压机械式次之,滚刀剪切机械式较差;气压机械式制样机噪声最小,液压机械式次之,滚刀剪切机械式噪声最大;气压机械式制样机自动化程度高、价格高;液压机械制样机适应范围广、更换刀模方便;滚刀剪切机械式制样机需作相应的改进,以适应纺织品制样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品 检验 制样机 样本 噪声 制样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成分定量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6
作者 杜智欣 焦悦 +2 位作者 张亮亮 朱鹏宇 付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79-384,共6页
转基因作物的种类以及含有转基因成分的产品在日益增长,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也越来越被社会公众广泛关注。世界各国均颁布转基因安全管理、标识法规,对转基因生物及其加工产品进行标识和管理。如何准确、稳定地对转基因产品中的转基因成... 转基因作物的种类以及含有转基因成分的产品在日益增长,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也越来越被社会公众广泛关注。世界各国均颁布转基因安全管理、标识法规,对转基因生物及其加工产品进行标识和管理。如何准确、稳定地对转基因产品中的转基因成分进行定量,已成为转基因产品检测技术研究的重要方向。本文综述了竞争性PCR、荧光定量PCR以及数字PCR等定量检测技术在转基因成分检测中应用及研究进展,讨论了目前各类转基因定量检测技术的优缺点,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定量检测技术在转基因成分检测领域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 定量检测 PCR 数字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NA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快速检测溶藻弧菌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徐义刚 吴岩 +3 位作者 刘忠梅 李丹丹 崔丽春 李苏龙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2-76,共5页
溶藻弧菌是引起海产鱼类、虾、贝等细菌性疾病的主要病原之一,严重危害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建立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对防控溶藻弧菌及保障水产养殖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引入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 溶藻弧菌是引起海产鱼类、虾、贝等细菌性疾病的主要病原之一,严重危害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建立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对防控溶藻弧菌及保障水产养殖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引入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技术,以溶藻弧菌胶原酶基因为靶基因,建立了溶藻弧菌LAMP快速检测方法,45~60min内即可完成检测。试验结果显示,该LAMP方法可特异性检测溶藻弧菌,且灵敏度高,对纯培养溶藻弧菌的检测灵敏度约10CFU/mL,对污染水产品中溶藻弧菌的检测灵敏度为19CFU/mL。本研究建立的溶藻弧菌LAMP检测方法操作简便、检测快速,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藻弧菌 胶原酶基因 环介导等温扩增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DPO-PCR技术检测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 被引量:11
8
作者 徐义刚 李丹丹 +2 位作者 崔丽春 刘忠梅 李苏龙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60-164,共5页
利用双启动寡核苷酸引物(dual-priming oligonucleotide,DPO)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检测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根据DPO引物设计原则,以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 rfbE基因为靶基因设计一对DPO引物,经... 利用双启动寡核苷酸引物(dual-priming oligonucleotide,DPO)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检测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根据DPO引物设计原则,以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 rfbE基因为靶基因设计一对DPO引物,经过反应体系的优化,建立了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 DPO-PCR检测方法,其检测灵敏度约为94 CFU/mL。与常规PCR方法相比,所建立的DPO-PCR方法对退火温度不敏感,在引物设计和实验过程中不需要对引物及其退火温度反复优化,同时基于DPO引物的特殊结构又增强了其特异性。DPO-PCR方法设计简易、特异性强,为致病性微生物的快速准确检测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 rfbE基因 双启动寡核苷酸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实时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4
9
作者 李丹丹 徐义刚 +4 位作者 李梦圆 王昱 邱索平 高会江 高慎阳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53-1457,共5页
为建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的快速检测方法,本研究以LMiap基因为靶基因设计合成引物及TaqMan探针,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LM的方法。结果显示,对15株试验菌株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只有LM菌株检测... 为建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的快速检测方法,本研究以LMiap基因为靶基因设计合成引物及TaqMan探针,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LM的方法。结果显示,对15株试验菌株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只有LM菌株检测为阳性,表明该检测方法特异性强;该方法的灵敏度为6.5CFU/mL;稳定性和重复性试验结果表明,同一样品重复检测4次Ct值的变异系数均小于2%;利用该检测方法对采集的139份样品进行检测,共计检出3份LM阳性样品,与国标法(GB 478930-2010)检测结果一致。该检测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iap基因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兰素在电活化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伏安法测定 被引量:9
10
作者 吕昱 杜海军 +2 位作者 纪少凡 廖昌洪 谢兵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43-546,共4页
制备了电活化玻碳电极,并考察香兰素在该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香兰素在该电极上有良好的电化学响应,其浓度在1.0×10-6~2.0×10-4mol.L-1范围内与氧化峰电流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S/N=3)为6.7×10-... 制备了电活化玻碳电极,并考察香兰素在该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香兰素在该电极上有良好的电化学响应,其浓度在1.0×10-6~2.0×10-4mol.L-1范围内与氧化峰电流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S/N=3)为6.7×10-7 mol.L-1。香兰素于电活化玻碳电极表面发生的电极反应是扩散控制的2电子2质子转移过程。该方法操作简便,重现性较好,并应用此法分析了巧克力中香兰素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兰素 电活化玻碳电极 线性扫描伏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黄色葡萄球菌实时荧光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李丹丹 徐义刚 +3 位作者 邱索平 王昱 高会江 高慎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98-201,共4页
为建立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的快速检测方法,以SA Sa442基因为靶基因设计合成引物及Taq Man探针,建立了实时荧光PCR快速检测SA的方法。结果显示,对16株试验菌株进行荧光PCR检测,只有SA检测为阳性,表明该检测方... 为建立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的快速检测方法,以SA Sa442基因为靶基因设计合成引物及Taq Man探针,建立了实时荧光PCR快速检测SA的方法。结果显示,对16株试验菌株进行荧光PCR检测,只有SA检测为阳性,表明该检测方法特异性强;该方法的灵敏度为7.5 CFU/m L,利用该检测方法对采集的175份样品进行检测,共计检出5份SA阳性样品,与国标法(GB 4789.10—2010)检测结果一致,显示了良好的实用性。该检测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Sa442基因 实时荧光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性食品中沙门菌实时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丹丹 徐义刚 +2 位作者 王绥家 高慎阳 马广鹏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4-30,共7页
根据沙门菌属高度保守的fimY基因序列设计探针和引物,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检测动物性食品中沙门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应用于动物性食品中沙门菌的快速检验。建立的荧光PCR方法灵敏度约为5.2cfu/mL,经对781份肉类、蛋、奶及水产品进... 根据沙门菌属高度保守的fimY基因序列设计探针和引物,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检测动物性食品中沙门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应用于动物性食品中沙门菌的快速检验。建立的荧光PCR方法灵敏度约为5.2cfu/mL,经对781份肉类、蛋、奶及水产品进行检测,共检出56份阳性样本,与国标(GB/T4789.4——2008)方法的检测结果一致。建立的荧光PCR方法操作简便、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菌 fimY基因 实时荧光定量PCR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纺织品致癌芳香胺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静 云环 +3 位作者 王寅超 何志贵 王强 徐姗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48-51,共4页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测定纺织品中致癌芳香胺的方法。纺织品样品中的偶氮染料经二亚硫酸钠还原为芳香胺,经硅藻土提取净化,采用BEH C18色谱柱进行分离,紫外检测器检测定量。各芳香胺物质的检测限在0.5~0.8 mg/L。18种芳香胺在...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测定纺织品中致癌芳香胺的方法。纺织品样品中的偶氮染料经二亚硫酸钠还原为芳香胺,经硅藻土提取净化,采用BEH C18色谱柱进行分离,紫外检测器检测定量。各芳香胺物质的检测限在0.5~0.8 mg/L。18种芳香胺在5、10、20 mg/kg的3个添加水平范围内的平均回收率在65.5%~111.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0.87%~2.49%之间。该方法的检测时间仅为13 min,明显高于目前纺织品领域使用的其他分析方法,其方法准确、快速、高效、灵敏度高,适用于实际工作中纺织品中致癌芳香胺的高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 芳香胺 纺织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实时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丹丹 徐义刚 +2 位作者 王绥家 高慎阳 李一经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1-84,共4页
本试验针对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nterohemorrhagic Escherichia coli,EHEC)O157∶H7高度保守的rfbE基因序列设计合成引物及TaqMan探针,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检测EHEC O157∶H7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结果显示,该法灵敏度约为7.3CFU/mL... 本试验针对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nterohemorrhagic Escherichia coli,EHEC)O157∶H7高度保守的rfbE基因序列设计合成引物及TaqMan探针,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检测EHEC O157∶H7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结果显示,该法灵敏度约为7.3CFU/mL,对310份肉类、蛋、奶及其制品和动物腹泻物、人工污染样品等进行检测,共检出阳性样本20份,与采用AOAC标准检测结果的符合率为100%。表明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操作简便、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0157 H7 rfbE基因 荧光定量PCR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食用香精中13种饱和内酯类化合物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玉健 黄惠玲 +2 位作者 徐志伟 庄鹏 董存柱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66-175,共10页
采用QuEChERS前处理方法,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建立了食用香精中γ^(-)丁内酯、γ^(-)戊内酯、γ^(-)己内酯、γ^(-)庚内酯、γ^(-)辛内酯、γ^(-)壬内酯、δ^(-)壬内酯、γ^(-)癸内酯、δ^(-)癸内酯、γ^(-)十一内酯、δ^(-... 采用QuEChERS前处理方法,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建立了食用香精中γ^(-)丁内酯、γ^(-)戊内酯、γ^(-)己内酯、γ^(-)庚内酯、γ^(-)辛内酯、γ^(-)壬内酯、δ^(-)壬内酯、γ^(-)癸内酯、δ^(-)癸内酯、γ^(-)十一内酯、δ^(-)十一内酯、γ^(-)十二内酯、δ^(-)十二内酯等13种饱和内酯类化合物的检测方法,对13种饱和内酯化合物可能的质谱断裂机理进行了推测,并使用该法对市面常见4种食用香精中饱和内酯致香成分进行分析,结果发现4种食用香精中均不同程度地含有饱和内酯类化合物,其中γ^(-)壬内酯和γ^(-)辛内酯普遍含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香精 饱和内酯类致香成分 QUECHERS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副溶血弧菌实时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丹丹 徐义刚 +3 位作者 王昱 邱索平 高会江 高慎阳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8-62,共5页
为建立检测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的快速检测方法,本研究以VPtoxR基因为靶基因设计合成引物及TaqMan探针,建立了实时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VP的方法。结果显示,对15株试验菌株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只有VP检测为阳性... 为建立检测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的快速检测方法,本研究以VPtoxR基因为靶基因设计合成引物及TaqMan探针,建立了实时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VP的方法。结果显示,对15株试验菌株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只有VP检测为阳性,表明该检测方法特异性强;该方法的灵敏度为4.9CFU/mL,利用该检测方法对采集的150份样品进行检测,共计检出3份VP阳性样品,与国标法(GB 4789.7—2013)检测结果一致,显示了良好的实用性。该检测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弧菌 toxR基因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黄色葡萄球菌DPO-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丹丹 徐义刚 +3 位作者 邱索平 王昱 高会江 高慎阳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19-423,共5页
为建立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SA)的PCR方法,以SA Sa442基因为靶基因设计了一对双启动寡核苷酸引物(DPO),建立了SA的DPO-PCR快速检测方法。结果显示,在45~65℃退火温度范围内均能高效地扩增出目的基因,表明DPO引物对退火温度不敏感,该... 为建立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SA)的PCR方法,以SA Sa442基因为靶基因设计了一对双启动寡核苷酸引物(DPO),建立了SA的DPO-PCR快速检测方法。结果显示,在45~65℃退火温度范围内均能高效地扩增出目的基因,表明DPO引物对退火温度不敏感,该方法的灵敏度为2.27×102cfu/m L,同时DPO引物特异性强,与其他菌株无非特异性扩增反应。利用该方法和行标法分别对采集的175份样品进行检测,均共计检出13份SA阳性样品,两者符合率为100%。作者建立的DPO-PCR方法设计简单、特异性强,具有良好的实用性,为快速准确检测SA提供新的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Sa442基因 DPO-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测定饮料中13种饱和内酯类合成香料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玉健 纪少凡 +2 位作者 陈文慧 黄惠玲 董存柱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97-202,共6页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测定饮料中13种饱和内酯类合成香料的方法。采用QuEChERS前处理法,以乙腈提取,N-丙基乙二胺填料吸附剂直接净化,电喷雾离子源、多反应监测正离子模式扫描,外标法定量。13种饱和内酯在0.025-0.50μg/m...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测定饮料中13种饱和内酯类合成香料的方法。采用QuEChERS前处理法,以乙腈提取,N-丙基乙二胺填料吸附剂直接净化,电喷雾离子源、多反应监测正离子模式扫描,外标法定量。13种饱和内酯在0.025-0.50μg/mL范围内质量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仪器检出限为0.025μg/mL,方法的检出限为0.10 mg/kg,定量限为0.40 mg/kg,添加量为0.10、0.20、0.40 mg/kg时13种饱和内酯的平均回收率范围分别为88.5%-103%,相对标准偏差为3.8%-11%(n=10)。本方法可用于饮料中饱和内酯类化合物的快速定性、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内酯类香料 饮料 QUECHERS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ICP-MS法测定纺织品中可迁移铬的含量 被引量:8
19
作者 苏丽 黄海民 +1 位作者 庞书南 冯华杰 《印染》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0-44,共5页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HPLC-ICP-MS)分离并同时测定纺织品中可迁移三价铬Cr(Ⅲ)和六价铬Cr(Ⅵ)的方法。采用PE 3×3^(TM)CR C8色谱柱对Cr(Ⅲ)和Cr(Ⅵ)进行分离,质谱采用动态反应池(DRC)模式,以甲烷为反应气。...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HPLC-ICP-MS)分离并同时测定纺织品中可迁移三价铬Cr(Ⅲ)和六价铬Cr(Ⅵ)的方法。采用PE 3×3^(TM)CR C8色谱柱对Cr(Ⅲ)和Cr(Ⅵ)进行分离,质谱采用动态反应池(DRC)模式,以甲烷为反应气。优化了色谱柱、p H值、流动相、DRC参数、样品基体等因素,使方法对Cr(Ⅲ)和Cr(Ⅵ)的检出限分别为:0.06μg/L和0.05μg/L,回收率为90%~110%,精密度优于5.0%。检测方法灵敏、准确、简便,不受样品基体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试 三价铬 六价铬 高效液相色谱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纺织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重整原料氮含量及再生干燥空气水含量超标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琰彬 赵亚娟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48-54,共7页
中国石化海南炼油化工有限公司连续重整装置于2014年2月开始出现反应器温降、产氢率降低等现象,在3月10日后呈现持续下降趋势,重整生成油芳烃含量、芳烃产率大幅下降。查找分析原因,认为常减压蒸馏装置加工福蒂斯等高氮原油比例过高,造... 中国石化海南炼油化工有限公司连续重整装置于2014年2月开始出现反应器温降、产氢率降低等现象,在3月10日后呈现持续下降趋势,重整生成油芳烃含量、芳烃产率大幅下降。查找分析原因,认为常减压蒸馏装置加工福蒂斯等高氮原油比例过高,造成重整原料氮含量升高;同时空压站和重整再生的空气干燥器干燥效果下降,造成重整再生烧焦空气中水含量升高,进而在重整反应-再生系统形成水、氮、氯共存环境,导致催化剂氮中毒,活性大幅降低。通过调整加工原油结构、优化原料预加氢操作、降低重整装置加工负荷和反应苛刻度、投用空压站备用空气干燥器、更换空气干燥剂等一系列措施,减少系统中氮和水等毒物的携带量,并提高重整再生注氯量等,使重整催化剂氮中毒得以有效控制并逐渐恢复活性,采取措施10天后装置运行基本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重整 催化剂 氮中毒 氯流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