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饮用简易海水淡化技术与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孙炳全 陈超核 王宏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7,共4页
以确保沿海地区工艺用水性能、节约淡水为目标,提出了一种制作淡化海水新工艺。依据电渗析原理,制作小型便携的隔膜电渗析及电解装置,通过2级(或以上)双隔膜电渗析器和隔膜电解器相配合的方法实现对海水的淡化处理,既能更好地进行脱盐,... 以确保沿海地区工艺用水性能、节约淡水为目标,提出了一种制作淡化海水新工艺。依据电渗析原理,制作小型便携的隔膜电渗析及电解装置,通过2级(或以上)双隔膜电渗析器和隔膜电解器相配合的方法实现对海水的淡化处理,既能更好地进行脱盐,又使生成淡水有较高pH值,提高了水的活性,有利于冲洗海砂等工艺用水要求。用U-I曲线法测试了双隔膜渗析电解器的极限电流,并由此确定各级电解的工作电流。模拟海水淡化试验结果表明,一级流量为100 mL/s左右时,淡化模拟海水(含盐量15 g/L)生成的淡水已符合冲洗海砂等工业的要求(含盐量≤800 mg/L),pH值9.5左右。将之用于海砂冲洗,可以提高清洗效果,实现既节省河砂又节约淡水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渗析 离子交换膜 隔膜电解 海水淡化 海砂冲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盐浓度对铝硅酸盐固沙材料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李婷 邓湘云 +2 位作者 李建保 张海涛 章文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21-727,共7页
采用化学固沙方法,分别以水玻璃、氯化铝溶液作粘结剂和固化剂制备了固沙材料,重点讨论了氯化铝浓度对固沙材料的稳定性影响。结果表明:固沙块试样力学性能随固化剂浓度增加而提高。扫描电镜测试表明:随铝盐浓度增加粘结胶体中裂纹数量... 采用化学固沙方法,分别以水玻璃、氯化铝溶液作粘结剂和固化剂制备了固沙材料,重点讨论了氯化铝浓度对固沙材料的稳定性影响。结果表明:固沙块试样力学性能随固化剂浓度增加而提高。扫描电镜测试表明:随铝盐浓度增加粘结胶体中裂纹数量减少且胶质形态由针状转变为球体,沙粒覆盖效果更好。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分析、热重-差热分析表明,水玻璃中的Si(OH)4与AlCl3反应生成了含有Si-O-Si键、游离Si-OH键、Si-O-Al键的非晶态铝硅酸盐聚合物,从而使固沙体力学性能及热稳定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硅酸盐 铝盐浓度 热性能 稳定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椒果皮高效脱胶菌的筛选、鉴定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窦志浩 张容鹄 +3 位作者 冯建成 谢辉 何艾 王超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1-55,共5页
为实现胡椒生物酶法高效脱皮,从海南胡椒种植园的土样中采集样品,以菌株产果胶酶活力的大小和胡椒脱皮效果为筛选指标,分离、筛选出1株胡椒果皮高效脱胶菌WC 0021;对其进行生理生化及16S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为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 为实现胡椒生物酶法高效脱皮,从海南胡椒种植园的土样中采集样品,以菌株产果胶酶活力的大小和胡椒脱皮效果为筛选指标,分离、筛选出1株胡椒果皮高效脱胶菌WC 0021;对其进行生理生化及16S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为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将菌株WC0021发酵生产的果胶酶用于胡椒鲜果脱皮试验,结果表明,在pH为7.5,温度为35℃的条件下,所产果胶酶2天内可将胡椒果皮脱除干净,所得白胡椒中挥发油和胡椒碱的含量分别是3.37 mL/100 g和4.25 g/100 g,菌落总数为1.0×103cfu/g,感官评价为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椒脱皮 菌株筛选 鉴定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全缘褶萼苔内生真菌的分离及抑菌活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姚广龙 李乐 +4 位作者 邢炎慧 马凤菲 张莉娜 王新广 罗先群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6年第7期52-54,共3页
研究了海南全缘褶萼苔的表面消毒条件及其内生真菌TX003菌株发酵液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采用75%乙醇浸泡2min,无菌水冲洗4次,再用5.0%次氯酸钠浸泡5min,无菌水冲洗4次,是海南全缘褶萼苔表面消毒的最佳条件。其内生真菌TX003菌株发酵液... 研究了海南全缘褶萼苔的表面消毒条件及其内生真菌TX003菌株发酵液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采用75%乙醇浸泡2min,无菌水冲洗4次,再用5.0%次氯酸钠浸泡5min,无菌水冲洗4次,是海南全缘褶萼苔表面消毒的最佳条件。其内生真菌TX003菌株发酵液具有广谱抑菌活性,对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抑菌圈直径分别达到17mm、16mm、13mm、8mm、11mm。海南全缘褶萼苔内生真菌TX003可以产生具有抑菌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为新型抗菌药物的筛选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缘褶萼苔 内生真菌 分离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真空镀膜实验三维仿真系统 被引量:2
5
作者 杨亮 刘钟馨 +1 位作者 林仕伟 曹阳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1-75,共5页
利用Visual Basic 2010结合OpenGL API,在Windows 7操作系统平台下制作了真空镀膜实验仿真系统。三维虚拟设备模型由3D MAX软件制作,三维模型交互操作通过OpenGL API实现。该软件还可以模拟真空仪器所处的各种运行状态并对操作错误步骤... 利用Visual Basic 2010结合OpenGL API,在Windows 7操作系统平台下制作了真空镀膜实验仿真系统。三维虚拟设备模型由3D MAX软件制作,三维模型交互操作通过OpenGL API实现。该软件还可以模拟真空仪器所处的各种运行状态并对操作错误步骤进行处理。构造了薄膜生长的蒙特卡罗理论模型,并利用该模型研究薄膜生长的形貌,对于决定薄膜形貌诸多影响因素也可进行讨论;利用高性能图形处理软件(OpenGL API)成功展示了薄膜成长的分形特征及表面粗糙度表征。该软件有效地实现了镀膜过程及薄膜生长过程,增强了学生对薄膜生长机理的理解,提高了教学质量,培养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增强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镀膜机 仿真系统 VB2010 OPENG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大歧舌苔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姚广龙 张莉娜 +1 位作者 王新广 罗先群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6年第3期59-62,共4页
采用快速溶剂萃取技术萃取海南大歧舌苔(Schistochila aligera)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析海南大歧舌苔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确定了海南大歧舌苔挥发油中15种化合物,其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棕榈酸、(Z,Z)-9,12-十八烷二... 采用快速溶剂萃取技术萃取海南大歧舌苔(Schistochila aligera)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析海南大歧舌苔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确定了海南大歧舌苔挥发油中15种化合物,其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棕榈酸、(Z,Z)-9,12-十八烷二烯酸、油酸等4种化合物的相对含量较高,分别占挥发油总量的51.27%、23.53%、8.28%、6.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大歧舌苔 快速溶剂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挥发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长刺带叶苔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7
作者 姚广龙 张莉娜 +1 位作者 王新广 罗先群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6年第1期60-62,66,共4页
首次采用快速溶剂萃取技术萃取海南长刺带叶苔[Pallavicinia subciliata(Austin)Steph.]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海南长刺带叶苔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并利用质谱图进行计算机检索。共鉴定出海南长刺带叶苔挥发油中17种化合... 首次采用快速溶剂萃取技术萃取海南长刺带叶苔[Pallavicinia subciliata(Austin)Steph.]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海南长刺带叶苔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并利用质谱图进行计算机检索。共鉴定出海南长刺带叶苔挥发油中17种化合物,其中菲、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棕榈酸、亚硝酸正丙酯4种化合物的相对含量较高,分别为41.54%、41.27%、11.57%、1.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刺带叶苔 快速溶剂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挥发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T法在木醋杆菌活力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7
8
作者 陈胜杰 陈欢 +1 位作者 胡凌俊 曹献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6期8828-8829,8832,共3页
[目的]采用MTT法测定木醋杆菌静置培养时的活力,旨在探索一种快速检测木醋杆菌生长及繁殖的方法。[方法]以木醋杆菌为研究对象,探讨MTT法用于细菌计数的可行性及测量细菌数量的范围,并研究反应时间、MTT的用量、离心力等试验条件对MTT... [目的]采用MTT法测定木醋杆菌静置培养时的活力,旨在探索一种快速检测木醋杆菌生长及繁殖的方法。[方法]以木醋杆菌为研究对象,探讨MTT法用于细菌计数的可行性及测量细菌数量的范围,并研究反应时间、MTT的用量、离心力等试验条件对MTT法的测定效果的影响。[结果]木醋杆菌活菌数在3.90×105~1.25×107cfu/ml范围内测出的OD570值与细菌浓度呈良好的正相关,且MTT法最优的试验条件是离心力7 000 g、孵育时间4 h,MTT添加量30μl,测量前用DMSO溶解。[结论]MTT法可快速、方便的检测木醋杆菌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T 木醋杆菌 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两种江蓠不同提取物的抗菌活性 被引量:2
9
作者 杨璐 蔡寅 +5 位作者 姚帅 陈惠兰 陈雨田 王捷 罗先群 王新广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5年第2期40-42,共3页
以4种细菌,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Rosenbach)、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和4种真菌,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番木瓜炭疽菌(Collet... 以4种细菌,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Rosenbach)、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和4种真菌,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番木瓜炭疽菌(Colletotrichum papayae P.Henn)、芒果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芒果蒂腐菌(Dothiorella dominicana)作为供试菌,用圆形纸片法对海南2种江蓠(海南江蓠和细基江蓠)的乙醇、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提取物进行抗菌活性比较研究。结果表明:2种江蓠提取物均具有较为广谱的抗菌能力,且不同提取物的抗菌活性物质、抗菌活性和范围不同,海南江蓠的抗菌效果优于细基江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蓠提取物 海南江蓠 细基江蓠 抗细菌 抗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江蓠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璐 李承隆 +3 位作者 肖华林 徐利婷 罗先群 王新广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5年第1期64-66,共3页
采用快速溶剂萃取法萃取海南江蓠(Gracilaria hainanensis)挥发油,利用气质联用仪对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并利用质谱图进行计算机检索,共鉴定出海南江蓠挥发油中26种化合物,其中2,5-二正丁基吡唑并[5,1-a]异喹啉、2-(2-苯并噻唑基)-5... 采用快速溶剂萃取法萃取海南江蓠(Gracilaria hainanensis)挥发油,利用气质联用仪对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并利用质谱图进行计算机检索,共鉴定出海南江蓠挥发油中26种化合物,其中2,5-二正丁基吡唑并[5,1-a]异喹啉、2-(2-苯并噻唑基)-5-甲氧基苯酚、1-(六氢吡咯烷嗪-3-亚基)-3,3-二甲基丁烷-2-酮、苯并吗啉、5-氟-4-咪唑羧酸等5种化合物的相对含量较高,分别占24.5%、10.7%、10.5%、10.3%、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溶剂萃取法 气质联用仪 海南江蓠 挥发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卵叶喜盐草挥发性物质的GC-MS分析
11
作者 王佳慧 王亦官 +1 位作者 王新广 罗先群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9年第2期62-64,46,共4页
首次应用快速溶剂萃取法萃取海南卵叶喜盐草(Halophila ovalis)挥发性物质,并对其进行GC-MS分析,共鉴定出14种化合物,占总组分的88.43%。其中,新植二烯、(Z)-3,7,11,15-四甲基-2-十六碳烯-1-醇、α-香树脂醇、邻苯二甲酸丁基-8-甲基壬... 首次应用快速溶剂萃取法萃取海南卵叶喜盐草(Halophila ovalis)挥发性物质,并对其进行GC-MS分析,共鉴定出14种化合物,占总组分的88.43%。其中,新植二烯、(Z)-3,7,11,15-四甲基-2-十六碳烯-1-醇、α-香树脂醇、邻苯二甲酸丁基-8-甲基壬酯的相对含量较高,分别为29.72%、9.32%、8.74%、5.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叶喜盐草 快速溶剂萃取法 挥发性物质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掺杂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32
12
作者 张理元 刘钟馨 +2 位作者 于晓龙 吕作凤 曹阳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169-2173,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Ag掺杂纳米二氧化钛。采用SEM、XPS、XRD、UV-Vis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未掺杂的样品的粒径在80~100nm,Ag掺杂的样品的粒径在40~50nm;Ag元素成功进入晶格,含量为0.67%(原子分数);400℃热处理时,掺杂与未掺...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Ag掺杂纳米二氧化钛。采用SEM、XPS、XRD、UV-Vis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未掺杂的样品的粒径在80~100nm,Ag掺杂的样品的粒径在40~50nm;Ag元素成功进入晶格,含量为0.67%(原子分数);400℃热处理时,掺杂与未掺杂样品晶型基本相同,600℃热处理时,掺杂能够抑制样品晶型的转变;掺杂使二氧化钛的吸收带边发生了一定的红移。在此条件下Ag的最佳掺杂量为0.5%,最佳热处理温度为600℃。在最佳条件下,以甲基橙为模拟污染物,经过120min的光催化实验,降解率达到9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纳米二氧化钛 AG掺杂 光催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椰壳纤维基高比表面积中孔活性炭的制备 被引量:29
13
作者 陈永 周柳江 +3 位作者 洪玉珍 曹峰 李玲 李建保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1-155,共5页
以椰壳纤维为原料,制备高比表面积中孔活性炭。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实验方案,研究KOH和NaOH复合活化法制备活性炭的实验方案与工艺条件。考察了活化剂配比、炭化温度、活化温度、时间和升温速率对所制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在最佳工艺条件... 以椰壳纤维为原料,制备高比表面积中孔活性炭。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实验方案,研究KOH和NaOH复合活化法制备活性炭的实验方案与工艺条件。考察了活化剂配比、炭化温度、活化温度、时间和升温速率对所制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所制活性炭的比表面积达到2032m2/g,中孔发达,特别是2nm~4nm的,中孔比例达到28%。活性炭对的碘吸附值为1435mg/g,亚甲基蓝吸附值为495mg/g,产率为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椰纤维 活性炭 吸附值 比表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拉胶与琼胶提取工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4
作者 汪春牛 时杰 +2 位作者 葛思思 刘洋洋 刘平怀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2-126,共5页
卡拉胶(carrageenan)与琼胶(agar)均属红藻多糖,是构成某些红藻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卡拉胶多从麒麟菜(Euchenma)、角叉菜(Chondrus)、沙菜(Hypneaceae)~提取获得,琼胶从江蓠(Gracilaria)等海藻中提取获得。
关键词 提取工艺 卡拉胶 琼胶 细胞壁 麒麟菜 角叉菜 红藻 海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滩植物厚藤(Ipomoea Pes-caprae)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刘平怀 陈德力 +2 位作者 汪春牛 许琼情 刘洋洋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66-869,共4页
采用加速溶剂萃取技术(ASE)快速制备厚藤活性提取物,并以DPPH法对厚藤茎叶不同溶剂提取物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抗坏血酸抗氧化能力>乙酸乙酯提取物抗氧化能力>乙醇提取物抗氧化能力>甲醇提取物抗氧化能力>石油醚提取物抗氧... 采用加速溶剂萃取技术(ASE)快速制备厚藤活性提取物,并以DPPH法对厚藤茎叶不同溶剂提取物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抗坏血酸抗氧化能力>乙酸乙酯提取物抗氧化能力>乙醇提取物抗氧化能力>甲醇提取物抗氧化能力>石油醚提取物抗氧化能力,其IC50值分别为0.203 4、0.836 2、0.868 8、1.867 5、6.628 3 g/L。结果显示,厚藤茎叶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且以乙酸乙酯为提取溶剂时,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藤 加速溶剂萃取 DPPH 抗氧化 中药现代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植物激素对原始小球藻生长及油脂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16
作者 郝宗娣 刘平怀 +2 位作者 时杰 杨勋 张森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04-107,共4页
研究了不同植物激素(IBA、NAA、6-BA、2,4-D、TDA)对原始小球藻(Chlorella protothecoides)的生长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使用三角瓶进行静置培养,在培养基中添加0.5 mg/L的不同植物激素,结果表明:培养基中添加不同的植物激素对原始小球... 研究了不同植物激素(IBA、NAA、6-BA、2,4-D、TDA)对原始小球藻(Chlorella protothecoides)的生长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使用三角瓶进行静置培养,在培养基中添加0.5 mg/L的不同植物激素,结果表明:培养基中添加不同的植物激素对原始小球藻的生长有不同的影响,以2,4-D的促进效应最为明显,最终干重为1.18 g/L,是空白对照的1.2倍;不同植物激素对粗油脂含量的影响不同,其中添加2,4-D的培养液中所收获的藻粉油脂含量最高,为藻粉干重的19.74%,比空白对照高26.21%;对粗油脂进行GC-MS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植物激素的添加对于小球藻脂肪酸成分的影响不大,但略微提升了C16和C18脂肪酸的相对含量,使之更加适合作为生物柴油的来源。结合总脂收获量的高低及脂肪酸成分的不同,本试验最终确定2,4-D为小球藻培养基最理想的植物激素类添加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激素 小球藻 生物柴油 油脂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对油酸钠/盐酸三乙胺蠕虫状胶束流变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世鑫 李嘉诚 +2 位作者 魏思宝 黄俊浩 李可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969-973,共5页
用流变学方法研究了pH对油酸钠/盐酸三乙胺(NaOA/Et3NHCl)蠕虫状胶束溶液流变性质的影响。通过稳态剪切和动态流变实验发现,30℃时,NaOA(0.12 mol/L)/Et3NHCl(0.2 mol/L)溶液在pH=8.20~9.40循环变化时,pH对溶液黏度的改变具有“... 用流变学方法研究了pH对油酸钠/盐酸三乙胺(NaOA/Et3NHCl)蠕虫状胶束溶液流变性质的影响。通过稳态剪切和动态流变实验发现,30℃时,NaOA(0.12 mol/L)/Et3NHCl(0.2 mol/L)溶液在pH=8.20~9.40循环变化时,pH对溶液黏度的改变具有“开关”效应,可实现黏度在3~27 649 mPa·s时反复变化3次以上。体系在pH=8.55~9.02时为蠕虫状胶束,其流变行为符合Maxwell模型。这种溶液流变性对pH的响应行为是由于pH对反离子Et3NH+与NaOA的相互作用影响而产生的。当pH降低时,反离子Et3NH+的离子势增大,导致胶束表面电荷密度降低,蠕虫状胶束进一步增长。当pH=8.64,胶束因相互吸引而析出。而在初始条件下,升高pH=9.40,反离子Et3NH+从胶束中解吸出来,蠕虫状胶束受到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响应 蠕虫状胶束 油酸钠 流变性 相互作用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序TiO_2纳米管阵列光催化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8
作者 廖建军 李士普 +2 位作者 曹献坤 曹阳 林仕伟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003-2012,共10页
高度有序TiO2纳米管阵列由于具有结构的有序性及尺寸的可控性,已成为近年来光催化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针对有序TiO2纳米管阵列特殊的结构形貌特点,阐述了管壁粗糙度、管长、管壁厚度、管径及表面积对其光催化性能的影响。在不... 高度有序TiO2纳米管阵列由于具有结构的有序性及尺寸的可控性,已成为近年来光催化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针对有序TiO2纳米管阵列特殊的结构形貌特点,阐述了管壁粗糙度、管长、管壁厚度、管径及表面积对其光催化性能的影响。在不同的催化剂载体(透明玻璃基底、无基底、钛丝网基底、非平面钛片基底)生长TiO2纳米管阵列是有效地提高其光催化性能的途径之一,介绍了这些新型结构的TiO2纳米管阵列的研究进展。最后总结了现阶段主要掺杂改性TiO2纳米管阵列的方法及掺杂效果。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展望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纳米管阵列 光催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弃菠萝皮中色素的循环超声提取及其抗过敏活性 被引量:7
19
作者 刘平怀 刘洋洋 +1 位作者 时杰 郝宗娣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5-169,189,共6页
用循环超声技术提取废弃菠萝皮中色素,并对所得色素的抗过敏活性进行评价。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了循环超声提取技术的最佳工艺,即以质量分数80%的乙醇作为提取溶剂,超声功率500W,提取总时间15min。所得色素对光、热、氧化剂、... 用循环超声技术提取废弃菠萝皮中色素,并对所得色素的抗过敏活性进行评价。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了循环超声提取技术的最佳工艺,即以质量分数80%的乙醇作为提取溶剂,超声功率500W,提取总时间15min。所得色素对光、热、氧化剂、还原剂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其色价是菠萝色素的4倍之多。此外,采用Morgan-Elson法考察了色素的抗过敏活性,IC50=1.159×10-2g/mL。结果表明,采用循环超声技术从废弃菠萝皮中提取色素具有较好的效果,同时发现菠萝皮色素具有一定的抗过敏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超声提取 菠萝皮 色素 抗过敏 化妆品 医药与日化原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椰子水生物合成CMC改性细菌纤维素 被引量:5
20
作者 朱清梅 冯玉红 +2 位作者 林强 吴敏 魏爱平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54-658,共5页
以椰子水为培养基,于培养基中添加羧甲基纤维素(CMC)后培养木醋杆菌可制备羧甲基纤维素改性细菌纤维素(CMC-BC)。当添加6g/LCMC时,CMC-BC产量达到最大(10.41g/L),是纯BC产量(4.73g/L)的2.2倍。采用FTIR表征了产物结构;通过SEM、XRD、TG... 以椰子水为培养基,于培养基中添加羧甲基纤维素(CMC)后培养木醋杆菌可制备羧甲基纤维素改性细菌纤维素(CMC-BC)。当添加6g/LCMC时,CMC-BC产量达到最大(10.41g/L),是纯BC产量(4.73g/L)的2.2倍。采用FTIR表征了产物结构;通过SEM、XRD、TGA研究了产物性能;并测试了产物的特性黏度与含水率。结果显示,利用椰子水所制备的CMC-BC缩短了培养时间(3d)。适量添加CMC〔ρ(CMC)=2~18g/L〕时,CMC-BC的聚合度增大,且具有较好热稳定性及较高含水率。CMC-BC还表现出较好的溶解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合成 细菌纤维素 木醋杆菌 羧甲基纤维素 椰子水 生物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