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南岛黎母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热带云雾林土壤酶活性的根际效应 被引量:5
1
作者 涂志华 周凌峰 +3 位作者 黄艳萍 陈夙怡 陈金辉 李胜男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7,共7页
[目的]探讨热带云雾林土壤酶活性的季节动态规律及根际效应,为从土壤酶学角度出发研究热带云雾林水土保持生态功能提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抖落法采集3种优势树种岭南青冈、罗浮锥、细枝柃根际和非根际土壤样品,对土壤酶活性季节... [目的]探讨热带云雾林土壤酶活性的季节动态规律及根际效应,为从土壤酶学角度出发研究热带云雾林水土保持生态功能提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抖落法采集3种优势树种岭南青冈、罗浮锥、细枝柃根际和非根际土壤样品,对土壤酶活性季节动态变化进行研究,并分析不同树种根际土壤酶的根际效应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结果]①热带云雾林不同树种根际与非根际土壤酶活性季节动态变化明显,呈单峰型变化趋势,峰值出现在雨季8月;岭南青冈、罗浮锥土壤酶活性差异不显著,但显著大于细枝柃。②根际土壤酶活性均高于非根际土壤,表现为正根际效应。土壤酶根际效应表现为:酸性磷酸酶>脲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不同树种酸性磷酸酶、脲酶、蔗糖酶根际效应差异不显著,而过氧化氢酶根际效应表现为岭南青冈、罗浮锥显著大于细枝柃。③土壤酶活性与土壤N,P,K养分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含水量、pH值相关性不显著。[结论]热带云雾林主要优势树种土壤酶活性呈现明显的季节动态变化,根际效应显著,N,P,K养分限制可能是土壤酶活性及其季节变化的主导控制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云雾林 土壤酶 季节动态变化 根际效应 海南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指山市低海拔山地阳坡次生林藤本植物调查 被引量:1
2
作者 童思远 钟圣赟 +2 位作者 符溶 符生波 陈国德 《福建林业科技》 2020年第2期95-100,共6页
为探讨藤本植物过度干扰对次生林群落恢复演替的影响,采用样线+样方调查的方法,对五指山市低海拔次生林中阳坡的藤本植物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五指山市低海拔次生林中共有藤本植物19科25属31种,以木质藤本占明显优势,主要藤本植物为金钟... 为探讨藤本植物过度干扰对次生林群落恢复演替的影响,采用样线+样方调查的方法,对五指山市低海拔次生林中阳坡的藤本植物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五指山市低海拔次生林中共有藤本植物19科25属31种,以木质藤本占明显优势,主要藤本植物为金钟藤、葛、榄形风车子、锡叶藤等;小径级(D<0.5 cm)藤本植物数量较多,且随着藤本植物径级的增加,数量明显减少;阳坡条件下,主要藤本植物在垂直分布上呈现一定的规律性;支持木胸径大小与攀附藤本植物的数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而藤本植物对支持木最主要的危害方式为盖幕(84.43%),其次为攀缠(25.26%)。说明研究区藤本植物种类较为丰富,但小径级木质藤本的大量存在可能会严重阻碍该区域次生林的正常恢复演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指山市 低海拔次生林 藤本植物 生长类型 生态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文昌高种椰子种质资源调查 被引量:1
3
作者 郑奋 韩学倩 +6 位作者 黄允 柯亚丽 陈丽 李智虓 杨琦 李梓华 周韬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4-69,共6页
椰子是热带地区重要的经济作物,为了能够更好地开展高种椰子的品种选育,我们对文昌市的高种椰子种质资源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本次共调查记录了高种椰子种质资源189份,椰子预估年产量变异系数为21.99%,预估年产量与生长密度显著... 椰子是热带地区重要的经济作物,为了能够更好地开展高种椰子的品种选育,我们对文昌市的高种椰子种质资源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本次共调查记录了高种椰子种质资源189份,椰子预估年产量变异系数为21.99%,预估年产量与生长密度显著负相关,与株高、胸径、树龄、叶长和叶片数相关性都不显著;发现了一些高产、长叶、抗风和黄皮果实等特异种质资源,可以为高种椰子的品种选育提供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昌 高种椰子 变异系数 株高 特异种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黎母山热带云雾林3种优势树种根际土壤微生物量季节动态及根际效应 被引量:5
4
作者 涂志华 周凌峰 +8 位作者 黄艳萍 张幸幸 章陈菲 李紫叶 韩琳 郭雅欣 陈夙怡 陈金辉 李胜男 《生态科学》 CSCD 2023年第2期119-126,共8页
为探讨热带云雾林主要优势树种根际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的季节动态规律,于2019年2月—12月,采用抖落法采集3种优势树种岭南青冈(Cyclobalanopsis championii)、罗浮锥(Castanopsis fabri)、细枝柃(Eurya loquaiana)根际和非根际土壤样... 为探讨热带云雾林主要优势树种根际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的季节动态规律,于2019年2月—12月,采用抖落法采集3种优势树种岭南青冈(Cyclobalanopsis championii)、罗浮锥(Castanopsis fabri)、细枝柃(Eurya loquaiana)根际和非根际土壤样品,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季节动态变化进行研究,并分析不同优势树种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根际效应以及与土壤养分及土壤水分的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优势树种根际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动态变化规律明显,峰值出现在雨季的8月,根际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变幅为188.68—322.75 mg·kg^(-1),氮含量变幅为104.02—184.44 mg·kg^(-1)。(2)不同优势树种根际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比的季节动态变幅在1.60—2.01之间,其季节动态呈“V”字型变化趋势;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比的季节动态变幅在1.63—2.10之间,且呈“N”字型变化趋势。(3)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根际效应均表现为正效应,且细枝柃根际效应大于岭南青冈和罗浮锥。土壤微生物量碳、氮与土壤有机碳、全氮呈显著正相关性。综合分析表明,热带云雾林主要优势树种根际土壤微生物碳氮含量显著高于非根际,根际效应显著,具有明显的季节动态变化;细枝柃对土壤微生物量富集和截留效应更大,有利于养分累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云雾林 根际土壤 土壤微生物量 动态变化 根际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肥对热带砖红壤胶林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影响及模型优选 被引量:4
5
作者 林晓燕 王晶晶 +4 位作者 吴炳孙 宁松瑞 王紫璇 邱偲雨 吴耀华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5-116,共12页
[目的]探明热带橡胶林施肥措施对土壤持水能力及孔隙特征的影响,并优选描述砖红壤胶林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模拟模型。[方法]采用沙箱排水法结合压力膜仪法测定砖红壤橡胶林5种施肥处理(有机肥混施化肥(H)、施化肥(C)、种植绿肥(G)、施专... [目的]探明热带橡胶林施肥措施对土壤持水能力及孔隙特征的影响,并优选描述砖红壤胶林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模拟模型。[方法]采用沙箱排水法结合压力膜仪法测定砖红壤橡胶林5种施肥处理(有机肥混施化肥(H)、施化肥(C)、种植绿肥(G)、施专用肥(S)及不施肥(CK))的全吸力段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应用Brooks-Corey(BC)、van Genuchten(VG)、Gardner和Log-Normal Distribution(LND)4种经验模型拟合,分析了不同模型的适用性及拟合精度。[结果]0—5 cm土层,在低吸力段(pF≤3.01)C处理降幅最大(0.44 cm^(3)/cm^(3));在高吸力阶段(3.01<pF≤4.18)的降幅整体偏小,H处理的降幅最大(0.05 cm^(3)/cm^(3))。5—10 cm土层,在低吸力段C处理的下降幅度最大(0.52 cm^(3)/cm^(3)),高吸力段C处理的降幅最大(0.03 cm^(3)/cm^(3))。在0—5 cm土层中,CK处理的土壤有效含水率最大(0.19 cm^(3)/cm^(3))。在5—10 cm土层中,C处理的土壤有效含水率最大(0.11 cm^(3)/cm^(3))。0—5 cm土层,CK处理的土壤空隙占比(5.2%)和大孔隙占比(0.8%)最小,中等孔隙占比(48.7%)最高。5—10 cm土层中,C处理的土壤空隙和大孔隙的占比均最小。BC,VG,Gardner和LND 4种模型均可用来拟合砖红壤胶林不同施肥处理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R 2≥0.84),不同模型的拟合精度由大到小依次为:BC,VG,LND和Gardner模型。[结论]0—5 cm土层不同施肥处理中CK处理是最优施肥管理方式,5—10 cm土层所有施肥处理中C处理是最优施肥管理方式。同时,BC模型是拟合研究区内不同施肥处理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是最优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效含水率 吸湿水 沙箱排水法 比水容量 土壤孔隙分布 持水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伐藤处理下次生林群落林下物种多样性及优势种群分布格局 被引量:7
6
作者 陈国德 童思远 +4 位作者 杜尚嘉 钟圣赟 符溶 吴海霞 余雪标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4-60,69,共8页
探讨不同伐藤处理对次生林群落林下物种多样性及优势种群分布格局的影响,为次生林群落的保育修复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以五指山市受藤本植物危害严重的低海拔次生林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的方法,分别对未做伐藤处理、伐藤1 ... 探讨不同伐藤处理对次生林群落林下物种多样性及优势种群分布格局的影响,为次生林群落的保育修复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以五指山市受藤本植物危害严重的低海拔次生林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的方法,分别对未做伐藤处理、伐藤1 a处理和伐藤3 a处理的次生林群落林下植被进行调查。经分析发现:(1)研究区林下植物种类较为丰富,共出现137种植物,隶属59科103属,伐藤处理可使次生林群落灌、草层物种数量发生明显变化。(2)伐藤处理可显著提高研究区次生林群落灌木层4种多样性指数;同时,伐藤处理也可使草本层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发生剧烈变化,且随着伐藤年限的延长,草本层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显著增大(P<0.05)。(3)伐藤处理可使研究区次生林群落灌、草层优势种数量明显增多,利于林下植被的均衡生长和恢复演替。(4)不同伐藤处理下的次生林群落灌草层优势种(IV≥4)均呈聚集分布,伐藤处理可显著改变次生林群落灌木层物种种群分布格局,有助于推动草本层中乔木等生活型植物的天然更新。综上可知,在研究区次生林群落恢复演替的过程中,应及时进行伐藤处理,增加林内透光度,以利于林下植被的稳定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指山市 次生林群落 伐藤处理 物种多样性 优势种群分布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因素对金钟藤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守信 周勇芝 +5 位作者 黄韦 韩婷 王华锋 薄文浩 龙文兴 周韬 《种子》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19,25,共7页
为了更好地了解金钟藤的扩散机制,本试验对金钟藤种子萌发的环境因素进行研究,以野外采集的金钟藤种子为试验材料,比较种皮切损、光照、温度、干旱、自化感作用等不同因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切损种皮能够显著促进种子的萌发;... 为了更好地了解金钟藤的扩散机制,本试验对金钟藤种子萌发的环境因素进行研究,以野外采集的金钟藤种子为试验材料,比较种皮切损、光照、温度、干旱、自化感作用等不同因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切损种皮能够显著促进种子的萌发;光照不改变种子的萌发率,但会影响种子萌发后根和芽的长度;28℃时种子萌发率最高,随着温度升高萌发率降低;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使得种子萌发率显著下降;高浓度的金钟藤叶片提取液阻碍了金钟藤种子的萌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钟藤 环境因素 种子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伐藤处理下次生林群落土壤种子库特征及演替趋势 被引量:1
8
作者 童思远 陈国德 +4 位作者 钟圣赟 符溶 符生波 林承博 余雪标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48-1056,共9页
本研究以五指山市受藤本植物危害严重的低海拔次生林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植被调查和室内种子萌发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伐藤处理下的次生林群落土壤种子库特征、物种多样性及其与林下植被的相似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人工除... 本研究以五指山市受藤本植物危害严重的低海拔次生林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植被调查和室内种子萌发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伐藤处理下的次生林群落土壤种子库特征、物种多样性及其与林下植被的相似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人工除藤可提高研究区土壤种子库种子萌发数量及速度,也可延长其种子萌发天数;(2)不同伐藤处理下的土壤种子库中共出现74种植物,隶属35科67属,其中菊科、茜草科和禾本科植物种出现比例较高,而飞机草在不同伐藤处理下的土壤种子库中均为优势种;不同伐藤处理下的土壤种子库物种生活型组成,均以草本植物占明显优势,人工除藤可使土壤种子库中乔木、灌木等生活型的物种数明显增多;(3)不同伐藤处理下土壤种子库种子密度和物种数均随土层深度的加深呈递减趋势,人工除藤可使研究区2~5、5~10 cm土层土壤中的种子密度明显增加;(4)不同伐藤处理下土壤种子库物种多样性指数均无显著差异,且其土壤种子库与林下植被的相似性系数(0.173~0.302)普遍较低,但随着伐藤年限的延长,土壤种子库与林下植被物种组成的相似性增大,伐藤3年处理的群落显著大于未做处理的对照群落。综上可知,人工除藤可提高研究区土壤种子库的植被恢复潜力及天然更新能力,有助于推动该区域次生林群落的正向恢复演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除藤 次生林群落 土壤种子库特征 恢复演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1份文昌高种椰子资源果实品质分析和综合评价 被引量:4
9
作者 郑奋 李智虓 +5 位作者 刘屹 韩学倩 黄允 柯亚丽 陈丽 周韬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4-61,共8页
以海南省文昌市收集的41份高种椰子资源为材料,测定果实外形和内在品质性状20个指标,通过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供试种质资源进行评价,并以主成分得分进行综合排名。结果表明,果实性状指标在个体间存在广泛变异,变异系数6.... 以海南省文昌市收集的41份高种椰子资源为材料,测定果实外形和内在品质性状20个指标,通过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供试种质资源进行评价,并以主成分得分进行综合排名。结果表明,果实性状指标在个体间存在广泛变异,变异系数6.38%~33.17%,其中椰肉厚的变异系数最大。各指标间有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提取出5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78.33%。主成分分析发现种质CX035、CX023、CX036、HW045、DJ147和CX024的综合得分较高;聚类分析发现CX035、CX024和CX023聚为一类,DJ147聚为一类,其余聚为一类。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筛选的优质种质资源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昌 高种椰子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综合得分 种质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昌市椰子资源果实表型和品质综合评价 被引量:2
10
作者 郑奋 李智虓 +5 位作者 李梓华 韩学倩 黄允 柯亚丽 陈丽 周韬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170-177,I0005,I0006,共10页
为了更好地开展椰子品种选育工作,以文昌市62份椰子资源的果实为材料,测定果实重量、椰子水重量、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蛋白质含量和氨基酸含量等主要果实性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综合排序。结果... 为了更好地开展椰子品种选育工作,以文昌市62份椰子资源的果实为材料,测定果实重量、椰子水重量、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蛋白质含量和氨基酸含量等主要果实性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综合排序。结果表明,果实表型和品质性状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变异系数为7.29%~43.31%,其中蛋白质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大,椰子水口感等果实风味指标存在中等的变异程度,pH值的变异系数最小。有28对指标的相关性达到了显著水平,101对指标的相关性达到了极显著水平。主成分分析提取了7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80.85%。根据主成分分析结果计算得分并排序,DJ150、PL163、WC105、DG133、CX032、DJ014和DG135综合排名最高,果实品质较好。结合聚类分析的结果,最终筛选出DJ150、PL163、WC105、CX032和DJ014五份优质椰子资源,并将椰子果实品质评价因子简化为5个指标,分别是固酸比、维生素C、氨基酸、椰肉口感和可溶性固形物。研究结果可以为高种椰子品种选育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种椰子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果实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种景观植物枯落物层及其土壤层水文效应 被引量:3
11
作者 周凌峰 戴矜君 +6 位作者 黄艳萍 张幸幸 李紫叶 韩琳 章陈菲 郭雅欣 涂志华 《生态科学》 CSCD 2022年第3期90-97,共8页
为了研究海南大学儋州校区内景观植物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文效应,以利于景观植物配置更加合理,以9种常见景观植物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浸泡法、环刀法对不同景观植物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文功能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种植物未分... 为了研究海南大学儋州校区内景观植物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文效应,以利于景观植物配置更加合理,以9种常见景观植物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浸泡法、环刀法对不同景观植物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文功能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种植物未分解层枯落物最大持水量变化范围为1.52—2.76g·g^(-1),表现为菠萝蜜>吊瓜树>黄葛树>小叶榕>大红风铃木>白兰>高山榕>南洋杉>印度榕。(2)枯落物未分解层持水量在浸水时间4 h内迅速增大,在浸水12 h时基本达到饱和。枯落物持水量与浸水时间呈对数关系(R^(2)>0.93);枯落物在浸水2h内吸水速率变化最大,6h吸水速率明显减缓,枯落物吸水速率与浸水时间呈明显幂函数关系(R^(2)>0.86)。(3)不同种景观植物表层土壤容重均值变化范围为1.45—1.67g·cm^(-3),总孔隙度变化范围为27.70%—42.54%,土壤有效持水量变化范围为17.94—56.93t·hm^(-2),土壤层持水能力表现为吊瓜树>高山榕>小叶榕>印度榕>菠萝蜜>黄葛树>大红风铃木>南洋杉>白兰。(4)不同种景观植物土壤层初渗速率为0.4—3.25 mm·min^(-1),稳渗速率为0.15—1.75 mm·min^(-1),土壤入渗时间和入渗速率呈幂函数关系(R^(2)>0.90)。综合9种景观植物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文效应表明吊瓜树、菠萝蜜水源涵养能力较好,建议校园景观植物可优先配置吊瓜树、菠萝蜜等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植物 枯落物层 土壤层 水文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