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点篮子鱼深海网箱养殖试验 被引量:4
1
作者 林川 赵爽 +1 位作者 黄海 王小兵 《水产养殖》 CAS 2017年第12期4-6,共3页
海南省是深海网箱养殖大省,具有发展深海网箱养殖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其深海网箱养殖规模占了全国三分之二以上,但其中金鲳鱼的养殖规模占90%以上,单一的养殖品种增加了养殖的潜在风险,已成为制约海南深海网箱养殖产业快速发展的... 海南省是深海网箱养殖大省,具有发展深海网箱养殖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其深海网箱养殖规模占了全国三分之二以上,但其中金鲳鱼的养殖规模占90%以上,单一的养殖品种增加了养殖的潜在风险,已成为制约海南深海网箱养殖产业快速发展的因素之一,因此尽快实现养殖品种的多样化,降低养殖风险是海南深海网箱养殖产业发展的优先解决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箱养殖试验 深海网箱 鲳鱼 养殖规模 养殖品种 养殖产业 海南省 地理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形鲳鲹深海网箱养殖渔获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林川 何永姑 王小兵 《热带生物学报》 2018年第4期363-369,共7页
为了实现在传统养殖模式基础上,通过增加养殖密度,把养殖成活率提高到85%左右,单位水体产量提高到20 kg·m^(-3)水体的目标,笔者对卵形鲳鲹深海网箱养殖的2种新型养殖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一次性放苗,2批次渔获"模... 为了实现在传统养殖模式基础上,通过增加养殖密度,把养殖成活率提高到85%左右,单位水体产量提高到20 kg·m^(-3)水体的目标,笔者对卵形鲳鲹深海网箱养殖的2种新型养殖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一次性放苗,2批次渔获"模式不同试验组对养殖成活率和单位水体产量有明显影响(P <0. 05)。试验组1成活率最高,为(85. 82±0. 95)%,试验组4最低,为(83. 4±0. 21)%;单位水体产量试验组4最高,为(21. 29±0. 31) kg·m^(-3),试验组2最低,为(17. 95±0. 49) kg·m^(-3),仅试验组3捕捞组合方式达到试验设计目标,即第1次捕捞的商品鱼规格应控制在300~350 g之间。"一次性放苗,3批次渔获"模式养殖成活率在不同试验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 05),试验组2最高,为(85. 79±0. 24)%,试验组4最低,为(84. 0±0. 36)%;单位水体产量试验组1,3,5,6之间及试验组2和4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 05),但试验组2和4明显高于其他试验组(P <0. 05),分别为(21. 34±1. 17) kg·m^(-3)和(21. 64±1. 18) kg·m^(-3),且该模式中,试验组2和4均能达到试验设计目标,即采取第1次捕获商品鱼规格为300~350 g,捕获量为40%~50%,第2次捕获规格为400~450 g,捕获量为50%~60%的捕捞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形鲳鲹 网箱养殖 渔获方式 成活率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殖密度对卵形鲳鲹离岸大型抗风浪网箱养殖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小兵 林川 +1 位作者 杨湘勤 黄海 《热带生物学报》 2017年第1期1-6,共6页
在海南临高后水湾海域的抗风浪网箱养殖基地,采用60 m周长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圆形双浮式抗风浪网箱,分别设置40,45,50,55,60尾·m^(-3)水体5个密度梯度养殖卵形鲳鲹,研究了养殖密度对大型网箱养殖卵形鲳鲹养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 在海南临高后水湾海域的抗风浪网箱养殖基地,采用60 m周长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圆形双浮式抗风浪网箱,分别设置40,45,50,55,60尾·m^(-3)水体5个密度梯度养殖卵形鲳鲹,研究了养殖密度对大型网箱养殖卵形鲳鲹养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0~50尾·m^(-3)密度范围内,养殖密度对成活率和利润率影响不明显(P>0.05),成活率高达80%以上,利润率也达到了45%以上,而后,随密度增加均显著降低;饵料系数随密度增加而升高,最低40尾·m^(-3)组(1.72),最高60尾·m^(-3)组(1.93);商品鱼a级比率随密度增加而下降,b,c级则上升;单位成本在40~45尾·m^(-3)间随密度增加而下降(P<0.05),之后呈现上升趋势(P<0.01),最高为60尾·m^(-3)(18.08元·kg^(-1)),最低为45尾·m^(-3)(16.43元·kg^(-1));利润在40~50尾·m^(-3)间随密度增大而增加(P<0.01),而在50~60尾·m^(-3)间随密度增大快速下降(P<0.01),最高利润为50尾·m^(-3),高达185.49元·m^(-3),最低为60尾·m^(-3),仅123.85元·m^(-3)。因此,为了控制养殖风险,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建议养殖密度控制在45~50尾·m^(-3)水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形鲳鲹 成活率 养殖密度 利润率 养殖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形鲳鲹鱼种大型网箱阶梯式中间培育技术 被引量:4
4
作者 林川 王小兵 黄海 《热带生物学报》 2017年第4期383-389,共7页
设计了新型卵形鲳鲹鱼种中间培育模式,并通过试验确定了各级培育主要技术参数。该模式共分3个培育阶段,初始放养鱼种规格为2.9 cm≤体长≤3.2 cm。一级、二级和三级培育密度分别为280~300 ind·m-3水体、150~180 ind·m-3水体和... 设计了新型卵形鲳鲹鱼种中间培育模式,并通过试验确定了各级培育主要技术参数。该模式共分3个培育阶段,初始放养鱼种规格为2.9 cm≤体长≤3.2 cm。一级、二级和三级培育密度分别为280~300 ind·m-3水体、150~180 ind·m-3水体和120~150 ind·m-3水体;培育网衣网目分别为2a=1.2,2.0和3.0 cm。各级培育具体苗种筛分细则为:一级培育中,当体长≥4.4 cm鱼种数量占总数的(40±2)%时进行分筛,体长≥4.4 cm的鱼种进入二级培育;二级培育中,当体长≥5.8 cm的鱼种数量占总数的(90±2)%时进行分筛,体长≥5.8 cm的鱼种进入三级培育;三级培育中,当体长≥7.2 cm的鱼种数量占总数的(90±2)%时进行分筛,体长≥7.2 cm的鱼种进入成鱼养殖。通过该模式,鱼种培育成活率及7.2 cm≤体长≤8.2 cm鱼种的集中度超过85%。与传统培育模式相比,成活率可提高10%以上,有效降低了养殖成本;同时,可大幅提升商品鱼品质,增加养殖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形鲳鲹 鱼种 中间培育 成活率 体长集中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