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运动联合利塞膦酸钠治疗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疗效分析
被引量:
6
1
作者
王雅纯
周少法
宋艳玲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15-318,共4页
目的观察广场舞运动联合补充利塞膦酸钠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 168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妇女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广场舞锻炼联合补充利塞膦酸钠治疗,对照组单纯予以补充利塞膦酸钠治疗。实验前及实验干预后6个月...
目的观察广场舞运动联合补充利塞膦酸钠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 168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妇女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广场舞锻炼联合补充利塞膦酸钠治疗,对照组单纯予以补充利塞膦酸钠治疗。实验前及实验干预后6个月和12个月分别检测两组受试者腰椎L1-4、股骨颈部及Ward区骨密度、VAS疼痛评分、骨代谢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个月及12个月,两组患者VAS评分不同程度降低,其中以治疗组骨痛的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2个月后两组腰椎L1-4、股骨颈部及Ward区骨密度明显升高(P<0.05),而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个月及12月,两组血清OC及NTX I较治疗前比较改善明显(P<0.05),和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血清OC及NTX I水平改变更为明显(P<0.05);而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广场舞运动结合补充利塞膦酸钠可以有效改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合适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场舞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
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IL-33与绝经后骨质疏松女性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
8
2
作者
王雅纯
周少法
张翔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806-1809,共4页
目的探索血清白细胞介素-33(IL-33)与绝经后骨质疏松女性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5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和50例正常绝经后妇女血清IL-33水平。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测量患者和对照组的骨密度(BMD)。...
目的探索血清白细胞介素-33(IL-33)与绝经后骨质疏松女性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5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和50例正常绝经后妇女血清IL-33水平。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测量患者和对照组的骨密度(BMD)。检测维生素D、钙、碱性磷酸酶(ALP)、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以及1型胶原C末端肽(CTX)和1型前胶原N端前肽(P1NP)等骨转换指标。结果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女性中,IL-33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3.53±2.45)pg/mL vs(13.72±5.39)pg/mL,P=0.007];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血清IL-33水平与年龄、BMI、PTH、CTX和P1NP水平呈负相关,与腰椎BMD和股骨颈BMD呈正相关。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年龄、BMI、腰椎BMD、PTH、股骨颈BMD和血清CTX和P1NP水平是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IL-33水平降低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血清IL-33降低是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股骨颈和腰椎骨密度降低和骨转换增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白细胞介素-33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运动联合利塞膦酸钠治疗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疗效分析
被引量:
6
1
作者
王雅纯
周少法
宋艳玲
机构
海南
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科
海南中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医学市场部
出处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15-318,共4页
文摘
目的观察广场舞运动联合补充利塞膦酸钠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 168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妇女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广场舞锻炼联合补充利塞膦酸钠治疗,对照组单纯予以补充利塞膦酸钠治疗。实验前及实验干预后6个月和12个月分别检测两组受试者腰椎L1-4、股骨颈部及Ward区骨密度、VAS疼痛评分、骨代谢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个月及12个月,两组患者VAS评分不同程度降低,其中以治疗组骨痛的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2个月后两组腰椎L1-4、股骨颈部及Ward区骨密度明显升高(P<0.05),而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个月及12月,两组血清OC及NTX I较治疗前比较改善明显(P<0.05),和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血清OC及NTX I水平改变更为明显(P<0.05);而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广场舞运动结合补充利塞膦酸钠可以有效改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合适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
广场舞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
骨代谢
Keywords
Square dance
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Bone mineral density
Bone metabolism
分类号
R45 [医药卫生—治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IL-33与绝经后骨质疏松女性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
8
2
作者
王雅纯
周少法
张翔
机构
海南
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老年内科
海南中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海南
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出处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806-1809,共4页
文摘
目的探索血清白细胞介素-33(IL-33)与绝经后骨质疏松女性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5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和50例正常绝经后妇女血清IL-33水平。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测量患者和对照组的骨密度(BMD)。检测维生素D、钙、碱性磷酸酶(ALP)、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以及1型胶原C末端肽(CTX)和1型前胶原N端前肽(P1NP)等骨转换指标。结果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女性中,IL-33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3.53±2.45)pg/mL vs(13.72±5.39)pg/mL,P=0.007];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血清IL-33水平与年龄、BMI、PTH、CTX和P1NP水平呈负相关,与腰椎BMD和股骨颈BMD呈正相关。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年龄、BMI、腰椎BMD、PTH、股骨颈BMD和血清CTX和P1NP水平是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IL-33水平降低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血清IL-33降低是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股骨颈和腰椎骨密度降低和骨转换增速的危险因素。
关键词
细胞因子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白细胞介素-33
骨密度
Keywords
cytokines
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interleukin-33
bone mineral density
分类号
R589.5 [医药卫生—内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运动联合利塞膦酸钠治疗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疗效分析
王雅纯
周少法
宋艳玲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IL-33与绝经后骨质疏松女性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相关性研究
王雅纯
周少法
张翔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