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DIC技术的高温后混凝土变形性能 被引量:18
1
作者 时金娜 赵燕茹 +1 位作者 郝松 王磊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84-591,共8页
基于DIC(数字图像相关)技术,对经历20,200,400,600和800℃后的混凝土在单轴受压过程中的全场位移进行采集,分析了混凝土在不同温度下、不同受力阶段应变云图的变化特征和变形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400℃是混凝土横向应变集中区域与... 基于DIC(数字图像相关)技术,对经历20,200,400,600和800℃后的混凝土在单轴受压过程中的全场位移进行采集,分析了混凝土在不同温度下、不同受力阶段应变云图的变化特征和变形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400℃是混凝土横向应变集中区域与纵向应变压缩量最大区域匹配的临界温度;横向应力应变曲线原点至上升段0.4fcθ(fcθ为温度θ下的峰值应力)时对应的斜率Gr-H对温度的响应要比弹性模量Eθ对温度的响应更加敏感;高温损伤会导致混凝土在较低应力比下产生较大的体积压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变形 数字图像相关 应变云图 体应变 极限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C技术分析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单轴受压应力应变曲线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时金娜 赵燕茹 +1 位作者 郝松 王磊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668-1673,1680,共7页
基于DIC技术对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在单轴受压过程中的全场位移和应变进行采集,分析混凝土在不同纤维掺量、不同受力阶段下应变云图的变化特征和变形参数的变化规律,并拟合出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单轴受压的应力应变曲线。结果表明:掺入玄武岩... 基于DIC技术对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在单轴受压过程中的全场位移和应变进行采集,分析混凝土在不同纤维掺量、不同受力阶段下应变云图的变化特征和变形参数的变化规律,并拟合出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单轴受压的应力应变曲线。结果表明:掺入玄武岩纤维可减小混凝土的变形,0.2%纤维掺量的混凝土整体变形性能更好。不同玄武岩纤维掺量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曲线上升段几乎重合,下降段表现出不同的变形性能。掺入纤维可以降低峰值应变到极限应变下降斜率,掺入0.2%玄武岩纤维更有利于提高本试验条件下混凝土的延性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纤维混凝土 单轴受压 DIC 应变云图 应力-应变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后混凝土初始压实阶段应力-应变关系 被引量:3
3
作者 王磊 赵燕茹 郝松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627-3633,3653,共8页
本文对经历5种温度(20℃、200℃、400℃、600℃和800℃)后的混凝土进行了单轴压缩试验。通过定义压实系数φ和相对密实度Φ两个指标,评价了高温后混凝土的密实程度,探讨了混凝土初始压实阶段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同时采用统一形式的分段... 本文对经历5种温度(20℃、200℃、400℃、600℃和800℃)后的混凝土进行了单轴压缩试验。通过定义压实系数φ和相对密实度Φ两个指标,评价了高温后混凝土的密实程度,探讨了混凝土初始压实阶段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同时采用统一形式的分段函数建立了考虑初始压实阶段的高温后混凝土应力-应变全曲线方程。结果表明,当温度为200℃和400℃时,混凝土峰值应力和弹性模量小幅下降,基体密实度较高,应力-应变曲线的初始压实阶段几乎可以忽略,整个压缩损伤过程呈脆性特征。当温度为600℃和800℃时,峰值应力和弹性模量大幅减小,峰值应变迅速增加,基体密实程度迅速下降,应力-应变曲线具有明显的初始压实阶段,并且整个压缩损伤过程呈延性特征。本文建立的应力-应变全曲线方程具有拟合度高且参数较少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高温 单轴压缩 应力-应变关系 初始压实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