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谷物醇溶蛋白与植物多酚的互作机理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
作者 陈晓玲 管维良 +5 位作者 施佩影 郑平安 侯东园 孙志栋 张进杰 蔡路昀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353-361,共9页
谷物醇溶蛋白与植物多酚通常是食品基质中共存的两种重要成分,它们在食品的感官、功能特性和品质方面都起着关键作用。两者在食物体系中极易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影响两者的结构、功能属性以及生物利用度。本文首先讨论了谷物醇溶蛋白-植... 谷物醇溶蛋白与植物多酚通常是食品基质中共存的两种重要成分,它们在食品的感官、功能特性和品质方面都起着关键作用。两者在食物体系中极易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影响两者的结构、功能属性以及生物利用度。本文首先讨论了谷物醇溶蛋白-植物多酚复合物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两者的相互作用包括非共价作用和共价作用,与其化学结构和制备复合物时所处的外部环境条件密切相关;然后讨论了两者相互作用对复合物功能属性的影响,包括对复合物乳化性、抗氧化活性和热稳定性的影响;最后综述了谷物醇溶蛋白-植物多酚复合物在乳液、薄膜和递送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以期为谷物醇溶蛋白和植物多酚的高值化利用、产品开发及在食品和相关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物醇溶蛋白 植物多酚 互作机制 功能属性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头足类活性物质的功能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景奕文 曾丽 +3 位作者 王加斌 杨最素 黄芳芳 丁国芳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5期457-461,共5页
头足类盛产于我国东海地区,海洋头足类作为辅食和药物已具有悠久的历史。随着生物技术的进步和海洋资源的不断开发和利用,头足类动物的研究也逐渐深入;有学者对头足类动物加工的副产品提取物的功能特性,如抗肿瘤、抗氧化、免疫功能调节... 头足类盛产于我国东海地区,海洋头足类作为辅食和药物已具有悠久的历史。随着生物技术的进步和海洋资源的不断开发和利用,头足类动物的研究也逐渐深入;有学者对头足类动物加工的副产品提取物的功能特性,如抗肿瘤、抗氧化、免疫功能调节、降血脂血压等作了大量的深入研究。近年来,头足类动物成为功能食品和新型海洋药物开发和利用热点而备受人们的青睐。因此,本文将对近年来常见的几种头足类活性物质的功能特性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头足类动物 活性物质 功能食品 海洋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产胶原蛋白肽功能活性及其制备工艺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3
作者 曾丽 李丽 +2 位作者 王加斌 杨最素 丁国芳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2期163-168,共6页
概述了水产胶原蛋白及其肽的特点和制备技术,并阐述了水产胶原蛋白肽的多种功能特性,包括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抗氧化、免疫调节、抑制酪氨酸酶及其它活性,揭示了其在食品、化妆品及医药制备等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
关键词 水产胶原蛋白肽 酶解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味鱼鳔胶原蛋白果冻的研制 被引量:10
4
作者 曾丽 李丽 +2 位作者 王加斌 杨最素 丁国芳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4期334-339,共6页
以鱼鳔为原料,提取其中的胶原蛋白,琼脂为凝胶剂,乌龙茶为去腥剂和调味剂,研制一种新型茶味鱼鳔胶原蛋白保健果冻。对鱼鳔胶原蛋白与茶汁的比例、琼脂和乌龙茶质量浓度、柠檬酸添加量及白砂糖添加量等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并采用单因素... 以鱼鳔为原料,提取其中的胶原蛋白,琼脂为凝胶剂,乌龙茶为去腥剂和调味剂,研制一种新型茶味鱼鳔胶原蛋白保健果冻。对鱼鳔胶原蛋白与茶汁的比例、琼脂和乌龙茶质量浓度、柠檬酸添加量及白砂糖添加量等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并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茶味鱼鳔胶原蛋白果冻的配方进行了优化,得到最佳配方:2 g/100 mL茶汁,1 g/100 mL的琼脂,鱼鳔胶原蛋白和茶汁的比例为1:3.5,每100 mL原液中添加50 mL 1 g/100 mL琼脂,0.07 g柠檬酸,8 g白砂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鳔胶原蛋白 茶汁 果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鳕鱼皮制备胶原蛋白肽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5
5
作者 顾斌洲 王加斌 +1 位作者 滕芳芳 丁国芳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5期452-456,共5页
以鳕鱼皮为原料,用不同剂量的木瓜蛋白酶酶解胶原蛋白,通过感官评定探讨珍珠岩去除腥苦味作用,再通过测定微生物含量,探讨微孔滤膜除菌过滤工艺,优化鳕鱼皮胶原蛋白肽制备工艺。结果表明:通过检测鳕鱼皮胶原蛋白肽分子量分布可知酶解工... 以鳕鱼皮为原料,用不同剂量的木瓜蛋白酶酶解胶原蛋白,通过感官评定探讨珍珠岩去除腥苦味作用,再通过测定微生物含量,探讨微孔滤膜除菌过滤工艺,优化鳕鱼皮胶原蛋白肽制备工艺。结果表明:通过检测鳕鱼皮胶原蛋白肽分子量分布可知酶解工序添加5‰木瓜蛋白酶最为合理,且对腥苦味的去除也有一定的帮助;添加珍珠岩有助于去除鳕鱼皮胶原蛋白肽腥苦味;0.22μm微孔滤膜的除菌过滤能滤去微生物,简化后续杀菌工艺;优化工艺后未影响鳕鱼皮胶原蛋白肽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蛋白肽 珍珠岩 微孔滤膜 腥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动物寡肽制备与功能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李荣 郁迪 +3 位作者 杨最素 王加斌 李丽 丁国芳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4期361-365,共5页
海洋动物中含有大量的活性肽,这些活性肽具有不同的功能特性。其中海洋动物寡肽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菌、调节血糖、降低血脂、增强免疫力等重要的生物活性。对这些寡肽的结构,制备工艺,功能特性及其应用前景进行综述,为海洋药物和海... 海洋动物中含有大量的活性肽,这些活性肽具有不同的功能特性。其中海洋动物寡肽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菌、调节血糖、降低血脂、增强免疫力等重要的生物活性。对这些寡肽的结构,制备工艺,功能特性及其应用前景进行综述,为海洋药物和海洋功能食品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寡肽 海洋动物 活性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脂肪酸特征指标的鳕鱼肝油掺假鉴定 被引量:6
7
作者 王琼芬 郑平安 +1 位作者 刘婷 张梦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326-330,共5页
通过分析鳕鱼肝油中各脂肪酸的相对含量及特征指标变化规律,建立鳕鱼肝油掺假鱼油的鉴定方法。鳕鱼肝油中所含脂肪酸经柱前衍生转化为甲酯后进行气相色谱测定,采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脂肪酸相对总脂肪酸的相对含量。根据多样本脂肪酸相... 通过分析鳕鱼肝油中各脂肪酸的相对含量及特征指标变化规律,建立鳕鱼肝油掺假鱼油的鉴定方法。鳕鱼肝油中所含脂肪酸经柱前衍生转化为甲酯后进行气相色谱测定,采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脂肪酸相对总脂肪酸的相对含量。根据多样本脂肪酸相对含量分析结果,找出能有效识别掺假的特征性指标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值和鲸蜡烯酸相对含量,并确定其限度范围,DHA/EPA值为1.40~1.68,鲸蜡烯酸相对含量为7.0%~9.4%。当鳕鱼肝油样品中测得的DHA/EPA值和(或)鲸蜡烯酸相对含量超过此限度时,可初步判定该样品掺假鱼油。为进一步有效识别掺假水平,本研究探索建立一种以DHA/EPA值和鲸蜡烯酸相对含量为坐标的掺假模型,并绘制不同掺假水平的识别分析图,46批样品经鉴定,有2批样品疑似掺假25%的鱼油。该鉴定方法准确可靠、直观简便,可用于鳕鱼肝油中掺假鱼油的快速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鳕鱼肝油 鱼油 掺假鉴定 相对含量 DHA/EPA 鲸蜡烯酸 特征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鱼鱼鳔胶原蛋白的制备及抗疲劳活性实验 被引量:6
8
作者 王丰雷 徐宝贵 +3 位作者 徐敏 吴飞红 杨最素 丁国芳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09-315,共7页
为探讨梅鱼鱼鳔胶原蛋白的制备工艺与抗疲劳活性,应用胃蛋白酶酶解梅鱼鱼鳔,采用羟脯氨酸含量为提取率标准,结合温度、料液比、加酶量及酶解时间对鱼鳔胶原蛋白提取率的影响,使用L9(3^4)正交试验确定最佳酶解工艺,通过PAGE-SDS凝胶电泳... 为探讨梅鱼鱼鳔胶原蛋白的制备工艺与抗疲劳活性,应用胃蛋白酶酶解梅鱼鱼鳔,采用羟脯氨酸含量为提取率标准,结合温度、料液比、加酶量及酶解时间对鱼鳔胶原蛋白提取率的影响,使用L9(3^4)正交试验确定最佳酶解工艺,通过PAGE-SDS凝胶电泳和傅立叶红外光谱检测所提取的胶原蛋白性质。将提取的胶原蛋白进行小鼠体内抗疲劳活性实验,将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低剂量组(50 mg·kg^-1·d^-1)、中剂量组(100 mg·kg^-1·d^-1)和高剂量组(200 mg·kg^-1·d^-1)4组,经灌胃鱼鳔胶原蛋白4周后,对小鼠负重游泳时间、血清尿素氮、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梅鱼鱼鳔最佳提取工艺为胃蛋白酶加酶量为1.0%,料液比为1:30,酶解温度为4℃,酶解时间为36 h,最高提取率为63.96%,所得胶原蛋白为I型胶原蛋白。灌胃鱼鳔胶原蛋白后的小鼠负重游泳时间延长,血清尿素氮含量减少,增加了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含量。因此经胃蛋白酶酶解梅鱼鱼鳔制备的I型胶原蛋白得率高,且具有一定的抗疲劳活性,是值得开发的保健食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蛋白酶 梅鱼鱼鳔 胶原蛋白 制备 抗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鮫鯨鱼肌肉和鱼骨的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 被引量:2
9
作者 田笑笑 王丰雷 +3 位作者 张文 郑佳文 唐云平 杨最素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16-321,共6页
以鮟鱇鱼为对象,测定其肌肉和鱼骨中的一般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和矿物元素的含量并进行营养评价。结果表明,鮟鱇鱼肌肉和鱼骨中水分含量分别为66.33%和65.85%,肌肉和鱼骨干物质中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分别为70.91%、42.57%和7.66%、2... 以鮟鱇鱼为对象,测定其肌肉和鱼骨中的一般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和矿物元素的含量并进行营养评价。结果表明,鮟鱇鱼肌肉和鱼骨中水分含量分别为66.33%和65.85%,肌肉和鱼骨干物质中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分别为70.91%、42.57%和7.66%、2.08%,灰分含量分别为4.01%和20.15%。测定的17种氨基酸中,肌肉和鱼骨氨基酸总量分别为13.19 g·100^-1·g^-1,和10.32 g·100^-1·g^-1,必需氨基酸分别占总氨基酸的38.22%和26.31%,呈味氨基酸分别占总氨基酸的46.52%和53.55%。肌肉中氨基酸评分和化学评分接近理想模型。肌肉和鱼骨中不饱和脂肪酸丰富,其中DHA和EPA含量分别达32.68%和6.50%、23.02%和5.06%。鱼骨中的矿物元素种类较肌肉中的丰富且含量高,Ca、Fe、Zn和Se含量分别为292.09 mg·g^-1、36.00 mg·g^-1、34.76mg·g^-1和0.51 mg·g^-1。肌肉中Se元素含量为0.86 mg·g^-1高于鱼骨,其余均较鱼骨低。综上所述,鮟鱇鱼肌肉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不饱和脂肪酸和有益矿物元素丰富的优质肉类。鱼骨中呈味氨基酸和多种矿物元素含量较高,可作为鲜味调味剂和元素补充剂的优质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鮟鱇鱼 肌肉和鱼骨 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坦洛新渗透泵片的研制及释药影响因素考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夏志国 马忠朝 陈文波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4期435-438,共4页
目的:制备低剂量的盐酸坦洛新单室渗透泵型控释片,并考察其释药机理及影响释药因素。方法:单因素考察影响释药因素。结果:制备了低剂量的难溶性酸坦洛新单室渗透泵型控释片;氯化钠、衣膜厚度及致孔剂的用量是影响释药的主要因素。结论:... 目的:制备低剂量的盐酸坦洛新单室渗透泵型控释片,并考察其释药机理及影响释药因素。方法:单因素考察影响释药因素。结果:制备了低剂量的难溶性酸坦洛新单室渗透泵型控释片;氯化钠、衣膜厚度及致孔剂的用量是影响释药的主要因素。结论:盐酸坦洛新单室渗透泵型片工艺稳定,能够达到12h明显的恒速释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坦洛新 控释片 释药因素 单室渗透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