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主成分分析法的低密度聚乙烯光氧老化行为及综合评价模型
1
作者 代军 晏华 +2 位作者 桑练勇 胡志德 张寒松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41-147,共7页
在紫外光氧环境中对低密度聚乙烯(LDPE)进行了64天的人工加速老化实验,以研究其在光氧环境下的老化行为及规律。利用力学实验、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技术(ATR-FTIR)、热重分析法(TGA)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分别研究了低密度聚乙烯(LDPE)... 在紫外光氧环境中对低密度聚乙烯(LDPE)进行了64天的人工加速老化实验,以研究其在光氧环境下的老化行为及规律。利用力学实验、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技术(ATR-FTIR)、热重分析法(TGA)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分别研究了低密度聚乙烯(LDPE)在光氧老化环境中力学性能、化学结构、热稳定性和熔融特性的变化规律,引入层次分析法(AHP)确定评价指标权重,采用改进主成分分析法(PCA)构建了LDPE的光氧老化综合评价模型。结果表明:随老化时间增加LDPE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冲击强度分别下降了39.7%,32.3%,96.4%。分子结构中产生羰基、羟基等含氧基团,分子链断裂,支链增加。起始热分解特征温度和熔融峰峰值温度下降,LDPE表面破坏严重,老化作用剧烈。老化综合评价指标随老化时间呈现三段式的变化趋势,改进PCA法评价结果更为合理,适用于LDPE光氧老化行为的综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聚乙烯 光氧老化 主成分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 综合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蜗壳喉部面积对离心泵非定常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陈颖 李国平 +2 位作者 张宁 杜文强 高波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8-42,共5页
为研究蜗壳喉部面积对离心泵非定常特性的影响,针对同一离心泵叶轮,设计匹配4种不同喉部面积的蜗壳,并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对泵内流非定常流动进行计算。结合面积比原理,分析了喉部面积对泵性能、径向力以及压力脉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 为研究蜗壳喉部面积对离心泵非定常特性的影响,针对同一离心泵叶轮,设计匹配4种不同喉部面积的蜗壳,并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对泵内流非定常流动进行计算。结合面积比原理,分析了喉部面积对泵性能、径向力以及压力脉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喉部面积对离心泵水力性能影响显著,设计工况下,随着喉部面积的减小,扬程和效率逐渐降低;受喉部面积影响,不同工况叶轮所受径向力大小不同且具有极小值,但极小值所对应的工况点有所不同;合理的喉部面积能有效降低泵内的压力脉动水平,随着喉部面积减小,泵内压力脉动水平增加,而当增加喉部面积时,压力脉动水平降低。通过分析蜗壳不同喉部面积对离心泵性能的影响,可为低噪声离心泵面积比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泵 喉部面积 水力性能 径向力 压力脉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碳酸亚丙酯/聚乳酸共混物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桑练勇 晏华 +3 位作者 代军 王雪梅 查忠勇 胡志德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14,共8页
概述了聚碳酸亚丙酯/聚乳酸(PPC/PLA)共混物性能的研究进展,从共混物的相容性、力学性能、热稳定性能及降解性能等方面介绍了相关研究成果及表征方法,并阐明了PPC和PLA降解机理。最后,对可完全降解的PPC/PLA共混物的应用前景及表征方法... 概述了聚碳酸亚丙酯/聚乳酸(PPC/PLA)共混物性能的研究进展,从共混物的相容性、力学性能、热稳定性能及降解性能等方面介绍了相关研究成果及表征方法,并阐明了PPC和PLA降解机理。最后,对可完全降解的PPC/PLA共混物的应用前景及表征方法提出了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亚丙酯 聚乳酸 相容性 力学性能 热稳定性 降解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降解材料聚碳酸亚丙酯和聚乳酸的溶度参数与相容性 被引量:5
4
作者 桑练勇 胡志德 +2 位作者 晏华 代军 张寒松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3948-3953,3978,共7页
采用基团贡献法求出了聚碳酸亚丙酯(PPC)和聚乳酸(PLA)的一维溶度参数和Hansen三维溶度参数理论值,并通过溶解试验获得了PPC和PLA的三维溶度参数值,结合Teas图分析了聚合物与溶剂之间的溶度参数距离(Ri)和Flory-Huggins相互作用参数(χ_... 采用基团贡献法求出了聚碳酸亚丙酯(PPC)和聚乳酸(PLA)的一维溶度参数和Hansen三维溶度参数理论值,并通过溶解试验获得了PPC和PLA的三维溶度参数值,结合Teas图分析了聚合物与溶剂之间的溶度参数距离(Ri)和Flory-Huggins相互作用参数(χ_(AB)),预测和分析了PPC和PLA的相容性。结果表明,PPC和PLA的一维溶度参数理论值分别为20.37(J/cm^3)^(1/2)、19.97(J/cm^3)^(1/2);PPC的Hansen三维溶度参数(δd、δp、δh)和总溶度参数理论值(δ)分别为14.68(J/cm^3)^(1/2)、7.37(J/cm^3)^(1/2)、10.79(J/cm^3)^(1/2)和19.65 (J/cm^3)^(1/2),PLA的分别为15.45 (J/cm^3)^(1/2)、8.51 (J/cm^3)^(1/2)、11.02 (J/cm^3)^(1/2)和20.80 (J/cm^3)^(1/2);试验法得出PPC的δd、δp、δh、δ分别为16.94(J/cm^3)^(1/2)、7.05(J/cm^3)^(1/2)、6.75(J/cm^3)^(1/2)、19.56(J/cm^3)^(1/2),PLA的则分别为16.83(J/cm^3)^(1/2)、6.40(J/cm^3)^(1/2)、6.70(J/cm^3)^(1/2)、19.21(J/cm^3)^(1/2),且在Teas图中,所有良溶剂位于一定的溶解区域内,不良溶剂位于区域外,聚合物与良溶剂的Ri小于与不良溶剂的Ri,聚合物与良溶剂的χ_(AB)小于0.5,与不良溶剂的χ_(AB)大于0.5,表明试验结果可信;通过理论计算和试验法求出PPC和PLA都具有相近的溶度参数值,且溶度参数差值的绝对值(Δ)位于0.077~1.300(J/cm^3)^(1/2)之间,表明两者之间为部分相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亚丙酯 聚乳酸 溶度参数 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碳酸亚丙酯与聚乳酸共混物性能及热分解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桑练勇 晏华 +3 位作者 代军 王雪梅 查忠勇 胡志德 《中国塑料》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9-45,共7页
采用溶液浇铸法制备了聚碳酸亚丙酯(PPC)/聚乳酸(PLA)共混物,通过力学性能测试、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分析、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和热失重分析研究了共混物的性能,并对共混物进行了热分解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随着PLA含量的增加,共混物的拉... 采用溶液浇铸法制备了聚碳酸亚丙酯(PPC)/聚乳酸(PLA)共混物,通过力学性能测试、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分析、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和热失重分析研究了共混物的性能,并对共混物进行了热分解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随着PLA含量的增加,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增大,断裂伸长率减小,PPC/PLA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得到改善;随着PLA的含量从10%(质量分数,下同)增加到90%,共混物热失重10%所对应的温度(T-10%)从255℃逐渐增加到281℃,当PLA的含量分别为10%、50%和90%时,最大速率失重温度比纯PPC分别提高了3.45、15.51和41.58℃;采用Coats-Redfern法得出,PLA的加入能提高PPC的活化能,其中PLA含量为30%和50%时,共混物的活化能比纯PPC分别提高了12.72%和40.68%,说明PLA改善了PPC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亚丙酯 聚乳酸 共混物 性能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主机监控系统自动测试系统设计
6
作者 荣杰 吴杰长 +1 位作者 张超杰 刘海松 《现代电子技术》 2014年第22期135-137,共3页
针对某主机监控系统故障维修难度大且缺少相应维修测试仪器和工装设备的实际情况,设计了一种基于LabVIEW的PCI总线和数据采集卡的自动测试装备并完成了具体设计工作。其采用PCI-3361进行信号的采集和控制向量的输出,通过继电器和外部接... 针对某主机监控系统故障维修难度大且缺少相应维修测试仪器和工装设备的实际情况,设计了一种基于LabVIEW的PCI总线和数据采集卡的自动测试装备并完成了具体设计工作。其采用PCI-3361进行信号的采集和控制向量的输出,通过继电器和外部接口电路实现测试单元的自动选择,利用Lab VIEW应用程序进行故障的检测、识别、定位。实验表明该测试装备工作可靠,适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仪器 主机监控系统 数据采集 自动测试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碳酸亚丙酯/聚乳酸共混物的碱性降解行为及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桑练勇 晏华 +3 位作者 胡志德 代军 杨健健 张寒松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7-41,共5页
研究了聚碳酸亚丙酯(PPC)/聚乳酸(PLA)共混物在碱性环境下的降解行为,通过质量变化、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高温凝胶渗透色谱(GPC)分别研究了共混物质量损失、表面微观形貌、化学结构和相对分子质量的变化规律,并通过动力学方法分析了... 研究了聚碳酸亚丙酯(PPC)/聚乳酸(PLA)共混物在碱性环境下的降解行为,通过质量变化、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高温凝胶渗透色谱(GPC)分别研究了共混物质量损失、表面微观形貌、化学结构和相对分子质量的变化规律,并通过动力学方法分析了共混物质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0. 1 mol/L的Na OH溶液中32 d后,质量比为100/0、70/30、50/50、30/70、0/100的PPC/PLA共混物质量损失率达到59. 76%、34. 47%、29. 95%、30. 90%、63. 56%,由动力学方程求出的降解速度常数为1. 52、0. 97、0. 79、0. 94、2. 09 d^(-1);而在1 mol/L的Na OH溶液中16 d后共混物几乎完全降解,降解速度常数为3. 53、5. 76、5. 32、6. 25、25. 00 d^(-1);在0. 1 mol/L的Na OH溶液中32 d后PPC表面出现大量孔洞和细小凸起,PLA则发生严重的龟裂现象,而50/50的共混物有较深的不规则凹陷,聚合物表面的缺陷说明降解较为严重;降解32 d后共混物的相对分子质量降低,多分散性指数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亚丙酯 聚乳酸 降解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环境下聚碳酸亚丙酯/聚乳酸共混物的降解性能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桑练勇 晏华 +2 位作者 胡志德 代军 薛明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22-130,共9页
研究了聚碳酸亚丙酯(PPC)/聚乳酸(PLA)共混物在海水环境下的降解性能,通过力学实验、扫描电子显微镜、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等分别研究了共混物的力学性能、表面微观形貌、化学结构等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降解时间的延长,10/90、30/7... 研究了聚碳酸亚丙酯(PPC)/聚乳酸(PLA)共混物在海水环境下的降解性能,通过力学实验、扫描电子显微镜、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等分别研究了共混物的力学性能、表面微观形貌、化学结构等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降解时间的延长,10/90、30/70、50/50、70/30(质量比,下同)的PPC/PLA共混物的拉伸强度都不断增大,而断裂伸长率在30d时急剧降低,此后几乎保持不变;海水作用下240d后PPC和PLA表面都存在明显孔洞和缺陷,而50/50的PPC/PLA共混物表面没有明显的裂纹和孔洞;纯PPC和纯PLA的羟基指数、羰基指数以及乳酸指数都呈现不断增大的趋势,且在前30d比较明显,而50/50的PPC/PLA共混物则几乎没有变化;共混物的质量损失主要体现在前30d,且质量损失率几乎都小于10%,降解程度较低;共混物失重5%的热分解温度提高,而最大速率失重温度几乎没有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亚丙酯 聚乳酸 降解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碳酸亚丙酯/聚乳酸共混物光照条件下的降解行为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桑练勇 晏华 +3 位作者 胡志德 代军 杨健健 张寒松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6-124,共9页
研究了聚碳酸亚丙酯(PPC)/聚乳酸(PLA)共混物在光照条件下的降解性能,通过力学实验、质量变化、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分别研究了共混物的力学性能、质量损失、表面微观形貌等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00/0、70/30、50/50、30/70、0/100(质量比... 研究了聚碳酸亚丙酯(PPC)/聚乳酸(PLA)共混物在光照条件下的降解性能,通过力学实验、质量变化、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分别研究了共混物的力学性能、质量损失、表面微观形貌等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00/0、70/30、50/50、30/70、0/100(质量比,下同)的PPC/PLA共混物光照56d时质量损失率分别为34.89%、40.50%、39.38%、29.6%、6.24%;共混物在14d时几乎损失所有的力学性能;光照56d后PPC和50/50的PPC/PLA共混物表面有明显的裂纹和孔洞,而PLA表面没有变化;光照时间越长,共混物表面越粗糙,降解程度越大;共混物的羟基指数和羰基指数在前21d不断增大,其中前14d比较明显;共混物在光照56d后相对分子质量降低,多分散性指数减小,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变窄;共混物失重5%的热分解温度和最大速率失重温度提高,而PPC的最大速率失重温度却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亚丙酯 聚乳酸 光照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子空间的视觉跟踪算法
10
作者 舒兴楼 唐凤山 吕敬钦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01-103,188,共4页
视觉跟踪最大的挑战在于能否建立一种能有效适应目标外观变化的观测模型,这就需要跟踪算法能对不断变化的目标外观模式进行在线学习。提出一种基于综合子空间的观测算法,在贝叶斯估计的前提下,用PCA子空间和正交子空间来描述目标外观。... 视觉跟踪最大的挑战在于能否建立一种能有效适应目标外观变化的观测模型,这就需要跟踪算法能对不断变化的目标外观模式进行在线学习。提出一种基于综合子空间的观测算法,在贝叶斯估计的前提下,用PCA子空间和正交子空间来描述目标外观。该算法结合了PCA子空间和正交子空间的优点,既能学习到目标的低维描述子空间,又能迅速学习到最新的目标外观变化模式。通过构建跟踪观测模型,并在粒子滤波框架下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跟踪目标,性能优于PCA算法,而且其在光照变化,目标转动等外观变化大情况下仍能稳定地跟踪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跟踪 粒子滤波 PCA子空间 正交子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inDriver KernelPlugIn+Windows 2000 DDK实时中断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庭翱 《现代电子技术》 2006年第20期142-145,共4页
从工程应用的实际出发,介绍基于KernelPlugIn和DDK技术实现Windows 2000环境下的实时中断处理,详细分析在Windows 2000环境下实现高精度定时中断的工作机制和Windows 2000工作时钟与中断时钟的关系。并利用PC机现有的硬件资源系统时钟... 从工程应用的实际出发,介绍基于KernelPlugIn和DDK技术实现Windows 2000环境下的实时中断处理,详细分析在Windows 2000环境下实现高精度定时中断的工作机制和Windows 2000工作时钟与中断时钟的关系。并利用PC机现有的硬件资源系统时钟定时器和并行端口,在内核模式下通过修改系统定时器的分频值来改变中断周期。由标志变量周期性地改变并行数据端口的电平输出,通过示波器输出来分析实际输出结果,最后根据试验情况以表格的形式给出具体的中断周期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ernelPlugIn DDK 设备驱动程序 中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