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庭性偏头痛并发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欧阳汤鹏 徐先荣 +1 位作者 翟丽红 石婷婷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04-608,共5页
目的探讨前庭性偏头痛(vestibular migraine,VM)并发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至2019年10月于空军特色医学中心眩晕中心就诊的62例VM并发BPPV(并发组)及6... 目的探讨前庭性偏头痛(vestibular migraine,VM)并发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至2019年10月于空军特色医学中心眩晕中心就诊的62例VM并发BPPV(并发组)及65例原发性BPPV(原发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受累半规管、复位次数、复发率、冷热试验及前庭自旋转试验(vestibular autorotation test,VAT)异常率等特点。结果并发组与原发组男女比例分别为1∶5.2和1∶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组与原发组水平半规管受累检出率分别为40.3%(25/62)、23.1%(15/65),前者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组在服用抗VM药物治疗同时所需复位治疗次数及复发率与原发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组与原发组VAT异常者分别为69.4%(43/62)和52.3%(34/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间冷热试验异常率(分别为29.0%和1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M并发BPPV常见于中老年女性,水平半规管更易受累,大部分患者在抗VM药物治疗同时经过1~2次复位治疗即可控制眩晕,前庭功能检查VAT异常率高于冷热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性偏头痛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管石复位法 前庭自旋转试验 冷热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