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FDN的装备体系任务能力依赖性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陈宇奇 徐廷学 +2 位作者 郝建平 逯程 李志强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21-1728,共8页
为了深入分析装备体系内各装备系统在任务执行过程中自身性能退化对其相互依赖性的影响,并准确把握体系内各装备系统在自身性能退化和相互依赖性的双重影响下其当前效能的演变规律,对传统功能依赖网络分析(functional dependency networ... 为了深入分析装备体系内各装备系统在任务执行过程中自身性能退化对其相互依赖性的影响,并准确把握体系内各装备系统在自身性能退化和相互依赖性的双重影响下其当前效能的演变规律,对传统功能依赖网络分析(functional dependency network analysis,FDNA)方法进行了一定改进。引入自身效能退化系数,给出考虑时间因素的动态FDNA算法;以Markov过程为基础,构建体系内装备系统的性能退化模型,为自身效能退化系数的计算提供相应依据,从而提出一种基于功能依赖网络的装备体系任务能力依赖性分析方法,并用案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备体系 性能退化 功能依赖网络分析 MARKOV过程 依赖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PPN的装备体系任务线程建模与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宇奇 徐廷学 +1 位作者 赵潇童 逯程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97-207,共11页
针对当前武器装备体系(weapon system of systems,WSoS)任务建模分析方法难以描述各装备系统多态性的问题,结合Petri网与Markov过程提出了一种基于O-PPN的装备体系任务线程建模与分析方法。在定义武器装备体系的基础上,对装备体系的使... 针对当前武器装备体系(weapon system of systems,WSoS)任务建模分析方法难以描述各装备系统多态性的问题,结合Petri网与Markov过程提出了一种基于O-PPN的装备体系任务线程建模与分析方法。在定义武器装备体系的基础上,对装备体系的使命任务进行形式化描述。改进传统Petri网,构建一种行动-性能Petri网(operation-performance Petri net,O-PPN),以满足装备体系一般任务线程的建模需要,同时针对装备系统性能退化及可能存在“提前”状态的问题,构建基于Markov的装备系统性能退化模型,通过输入各装备系统的可靠性参数得到相应的状态概率集合,并根据任务线程中各行动对于各装备系统性能水平的要求,结合作战任务及行动的任务成功与失败准则,计算装备体系整体的任务成功概率,最后通过对案例进行仿真运算,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备体系 任务线程 PETRI网 MARKOV过程 系统性能 性能退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船噪声频带级限值线模型的分析与评价
3
作者 胡鹏涛 肖庆华 +3 位作者 杨博 伍宏亮 李丽丽 张纪铃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5-151,共7页
为准确分析舰船声隐身性能的优劣,针对舰船噪声频带级限值线的平折线模型和三点参数模型,推导了在不同噪声控制点参数条件下舰船总声级的频域表达式,以此为基础对舰船噪声源级进行了定量计算,通过数值仿真给出了舰船噪声水平与噪声控制... 为准确分析舰船声隐身性能的优劣,针对舰船噪声频带级限值线的平折线模型和三点参数模型,推导了在不同噪声控制点参数条件下舰船总声级的频域表达式,以此为基础对舰船噪声源级进行了定量计算,通过数值仿真给出了舰船噪声水平与噪声控制点谱级、控制频点之间的变化规律,并从水声探测的角度出发,研究了舰船噪声频带级限值线模型、声呐品质因素和声呐探测距离之间的依赖关系,分析评价了舰船噪声频带级限值线模型的声隐身性能,以期为舰船的噪声控制方案设计与改进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隐身 频带级限值线 噪声水平 水声探测 品质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舰巡航导弹多弹联合攻击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傅学庆 毛英奇 迟彤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7-130,共4页
通过分析单枚导弹攻击和舰艇防空存在的问题,提出以多导弹联合攻击的方式弥补单枚反舰导弹攻击搜索、突防和毁伤方面存在的不足,通过构建搜索有效半宽、队形变换和雷达开机点模型,阐述了多弹联合攻击的发射、搜索、突防和毁伤评估过程。
关键词 联合攻击 搜索半宽 队形变换 反舰巡航导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型复合材料上层建筑与钢质船体连接结构设计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李涵 郭占一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6-45,共10页
[目的]设计可靠、有效的复合材料上层建筑与钢质主船体连接结构是复合材料上层建筑在舰船上应用面临的难点之一。[方法]综合考虑各种连接结构的优、缺点,采用“π”型双螺栓、双剪切连接形式设计复合材料与钢连接结构。提取上层建筑与... [目的]设计可靠、有效的复合材料上层建筑与钢质主船体连接结构是复合材料上层建筑在舰船上应用面临的难点之一。[方法]综合考虑各种连接结构的优、缺点,采用“π”型双螺栓、双剪切连接形式设计复合材料与钢连接结构。提取上层建筑与主船体连接位置在浪花飞溅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垂向反力及弯矩作为设计载荷,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校核2种工况下的强度。[结果]计算结果表明,各项需要考核的应力指标均小于材料的极限应力,并且保留了一定的安全裕度,所设计的连接结构较为合理、可靠。[结论]在2种设计工况的强度校核中,泡沫芯材剪切应力的安全裕度最小;对于芯材较厚的夹芯板,泡沫芯材的剪切应力是薄弱环节,故在设计复合材料夹芯板连接结构时,应重点关注芯材的剪切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上层建筑 连接结构 强度校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