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0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64
1
作者 何友 关欣 王国宏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24-530,共7页
介绍了信息融合定义的新认识、信息融合系统功能模型和结构模型的新发展,并就多传感器信息融合中的分布式检测融合、航迹起始、检测与跟踪的联合优化、主被动传感器系统数据关联、估计融合模型、传感器管理、非线性滤波所采用的数学工... 介绍了信息融合定义的新认识、信息融合系统功能模型和结构模型的新发展,并就多传感器信息融合中的分布式检测融合、航迹起始、检测与跟踪的联合优化、主被动传感器系统数据关联、估计融合模型、传感器管理、非线性滤波所采用的数学工具等若干关键技术的新成果与新动向展开了讨论,详细阐述了各项技术的一些有代表性的最新进展及其在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系统中的应用和发展情况。最后对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的研究动向进行了展望,提出了今后的发展趋势和我们的研究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融合 多传感器 进展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完备信息系统的辐射源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关欣 孙迎丰 何友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10,30,共4页
该文将粗糙集理论引入不完备信息系统下的辐射源识别。基于粗糙集理论,给出了一种新的不完备信息系统下辐射源识别模型。该方法以相似关系、相容关系作为基础,通过知识约简和决策规则的提取,较好地解决了不完备信息系统的辐射源识别问... 该文将粗糙集理论引入不完备信息系统下的辐射源识别。基于粗糙集理论,给出了一种新的不完备信息系统下辐射源识别模型。该方法以相似关系、相容关系作为基础,通过知识约简和决策规则的提取,较好地解决了不完备信息系统的辐射源识别问题。以雷达辐射源用途识别为例给出实例分析,说明了该模型处理不完备信息识别问题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策规则 辐射源识别 不完备信息系统 粗糙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反馈信息的纯方位水下分布式融合算法 被引量:4
3
作者 关欣 何友 衣晓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7期947-949,共3页
针对水下被动目标跟踪的特点,为了改善跟踪性能,本文研究纯方位水下分布式模型中多传感器的状态估计技术。参照雷达系统中的反馈机制,在观测平台有效机动的情况下,利用多传感器量测的方位序列进行状态估计融合。仿真结果表明,融合中心... 针对水下被动目标跟踪的特点,为了改善跟踪性能,本文研究纯方位水下分布式模型中多传感器的状态估计技术。参照雷达系统中的反馈机制,在观测平台有效机动的情况下,利用多传感器量测的方位序列进行状态估计融合。仿真结果表明,融合中心能够完成对目标的状态估计,且引入反馈机制可以明显改善局部传感器的估计精度。这为水下被动目标跟踪的实现,提供了工程应用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方位跟踪 状态估计 反馈机制 分布式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粗糙集和灰关联理论多传感器融合的雷达辐射源信号识别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张政超 关欣 +2 位作者 何友 李应升 满莹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0年第5期1262-1266,共5页
粗糙集理论的上下近似集合可以刻画传感器对未知雷达辐射源信号的识别程度。从灰关联理论对传感器测得的原始数据计算出的不肯定度出发,计算每个目标与传感器测得的悲观解和乐观解距离。从而计算出目标与悲观解和乐观解间的灰关联系数... 粗糙集理论的上下近似集合可以刻画传感器对未知雷达辐射源信号的识别程度。从灰关联理论对传感器测得的原始数据计算出的不肯定度出发,计算每个目标与传感器测得的悲观解和乐观解距离。从而计算出目标与悲观解和乐观解间的灰关联系数矩阵。用假定的折中系数α、β计算出各传感器的侦察权重。再由灰关联系数矩阵和传感器权重得到各雷达辐射源信号的与悲观解和乐观解在传感器Sj识别意义下的灰关联度,最后计算融合判别函数得到融合结果。仿真实验表明,由粗糙集理论和灰关联理论相结合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应用于雷达辐射源信号识别,特别在是在降低多传感器引起的不确定性取得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辐射源 信号识别 粗糙集 灰关联 多传感器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特征信息融合粒子滤波的红外目标跟踪 被引量:2
5
作者 孙艳丽 周伟 李建海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9-12,共4页
多特征信息有较好的检测性能和适应性,而粒子滤波则是一种处理目标跟踪模型的非线性和非高斯特点的有效方法,将两者优点结合并针对红外图像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多特征信息融合的跟踪算法,该方法按一定的权值系数利用目标颜色和纹理特征构... 多特征信息有较好的检测性能和适应性,而粒子滤波则是一种处理目标跟踪模型的非线性和非高斯特点的有效方法,将两者优点结合并针对红外图像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多特征信息融合的跟踪算法,该方法按一定的权值系数利用目标颜色和纹理特征构建模型,并融合于粒子滤波框架中。实验表明该跟踪方法能准确地跟踪海上红外运动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滤波 纹理特征 多特征融合 目标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证据理论信息融合方法在目标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徐俊艳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84-87,共4页
研究了D-S证据理论在多属性、多传感器模式识别中的应用。在基于D-S推理的信息融合中,其关键问题是基本概率赋值函数的构造。文中基于灰关联分析的思想提出了一种新的基本概率赋值函数的构造方法,并将它应用于辐射源型号识别,仿真实验... 研究了D-S证据理论在多属性、多传感器模式识别中的应用。在基于D-S推理的信息融合中,其关键问题是基本概率赋值函数的构造。文中基于灰关联分析的思想提出了一种新的基本概率赋值函数的构造方法,并将它应用于辐射源型号识别,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这一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据推理 目标识别 基本概率分配函数 信息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检测的浮标信号检测级融合算法研究
7
作者 崔旭涛 杨日杰 何友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70-73,共4页
针对单枚浮标对目标检测能力有限的问题,为了提高对目标的检测性能,根据多枚空投浮标的位置和信息特点,对多枚浮标的检测级融合进行了研究;在对分布式检测融合理论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了基于分布式检测的浮标信号检测级融合体系结构... 针对单枚浮标对目标检测能力有限的问题,为了提高对目标的检测性能,根据多枚空投浮标的位置和信息特点,对多枚浮标的检测级融合进行了研究;在对分布式检测融合理论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了基于分布式检测的浮标信号检测级融合体系结构、融合规则、融合算法等。通过仿真验证,给出了各浮标及融合系统的检测性能曲线,及相关系数、接收机信噪比等参数与检测性能的关系。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经过融合后的浮标信息检测性能优于单枚浮标的检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检测 分布式检测 浮标 融合 NEYMAN-PEARSON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向交叉定位系统中的交会角研究 被引量:58
8
作者 修建娟 何友 +1 位作者 王国宏 董云龙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82-286,共5页
研究了测向交叉定位系统中的交会角问题,以往许多学者对此问题的研究是在运动目标到基线的距离等于常数的前提下给出的,现不受这个条件约束推导出了定位精度达到最高的测向线交会角大小,得出了满足一定定位精度要求的交会角范围,并给出... 研究了测向交叉定位系统中的交会角问题,以往许多学者对此问题的研究是在运动目标到基线的距离等于常数的前提下给出的,现不受这个条件约束推导出了定位精度达到最高的测向线交会角大小,得出了满足一定定位精度要求的交会角范围,并给出了整个探测区域内圆概率误差与两个无源观测站方位角以及与交会角之间的关系曲线图,同时给出了整个探测区域内的GDOP分布图。该问题的研究对于实现多站测向交叉定位系统中无源传感器的优化选择和合理布置,提高定位精度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向交叉定位 交会角 圆概率误差 GDOP 约束条件 无源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距离分辨率雷达目标检测研究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16
9
作者 简涛 何友 +2 位作者 苏峰 曲长文 顾新锋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623-2628,共6页
高距离分辨率雷达目标回波表现为距离扩展目标的形式,距离扩展目标检测技术是目前雷达信号处理领域的一个热门和难点问题。本文对这一技术的发展过程、研究现状及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综述,主要从高斯背景、部分均匀环境及非高... 高距离分辨率雷达目标回波表现为距离扩展目标的形式,距离扩展目标检测技术是目前雷达信号处理领域的一个热门和难点问题。本文对这一技术的发展过程、研究现状及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综述,主要从高斯背景、部分均匀环境及非高斯背景出发,对这一技术进行了介绍。最后对距离扩展目标检测方法做了总结,并对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完善的问题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距离分辨率雷达 目标检测 高斯背景 部分均匀环境 非高斯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先验信息的多假设模型中断航迹关联算法 被引量:18
10
作者 齐林 王海鹏 +1 位作者 熊伟 董凯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32-739,共8页
针对经典的中断航迹关联算法在机动目标环境下航迹预测准确性差、关联效果恶化严重的问题,提出基于先验信息的多假设运动模型中断航迹关联算法。所提算法充分利用目标属性、目标运动特征、使用场景等先验信息,基于多假设思想,建立多种... 针对经典的中断航迹关联算法在机动目标环境下航迹预测准确性差、关联效果恶化严重的问题,提出基于先验信息的多假设运动模型中断航迹关联算法。所提算法充分利用目标属性、目标运动特征、使用场景等先验信息,基于多假设思想,建立多种可能的目标运动模型并实施航迹预测,基于位置和速度信息的模糊相关函数描述预测航迹与新起始航迹的模糊匹配关系,最后基于多项式拟合原理连接满足关联关系的新、老航迹。经仿真验证,在中断区间目标发生机动运动的条件下,所提算法的关联效果相对于经典的中断航迹关联算法有显著提升。所提算法对于复杂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经50次蒙特卡罗仿真,在中断时间小于18个滤波周期条件下,机动目标的平均正确关联率达到90%以上,机动环境的全局关联正确率达到8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断航迹关联 先验信息 多假设 模糊相关函数 航迹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测海杂波数据空间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8
11
作者 关键 丁昊 +2 位作者 黄勇 王国庆 何友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43-953,1062,共12页
针对海杂波背景下目标检测问题的实际需要,从幅度和谱两个层面研究了实测海杂波数据的空间相关性。幅度的空间相关性主要采用相关系数和消除趋势波动分析方法,重点研究了非相参条件下空间相关性随雷达距离分辨率、海况、采样率和积累四... 针对海杂波背景下目标检测问题的实际需要,从幅度和谱两个层面研究了实测海杂波数据的空间相关性。幅度的空间相关性主要采用相关系数和消除趋势波动分析方法,重点研究了非相参条件下空间相关性随雷达距离分辨率、海况、采样率和积累四个因素的变化趋势,相参条件下空间相关系数实部、虚部和模值的特性以及不同海况时的长程空间相关性。谱的空间相关性采用相关系数和互相关系数进行表征,主要对单一频率成分的空间相关性、谱的质心和带宽与海杂波功率水平的互相关特性两个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掌握了海杂波空间相关性的一般趋势及部分特性与雷达参数、环境参数间的依赖关系,为进一步理解海表面散射机理、优化目标检测算法以及海杂波仿真提供先验信息和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杂波 空间相关性 相关系数 消除趋势波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差信息的超视距目标定位与跟踪 被引量:13
12
作者 何友 修建娟 +1 位作者 唐小明 董士嘉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917-1920,共4页
本文对超视距目标定位与跟踪问题进行了研究 ,并给出了一种把主动跟踪技术和无源时差定位技术结合起来对超视距目标进行侦测的新方法 .该方法的定位系统由地面站和空中站组成 ,地面站上的无源侦收设备测得经空中站转发 (或反射 )的目标... 本文对超视距目标定位与跟踪问题进行了研究 ,并给出了一种把主动跟踪技术和无源时差定位技术结合起来对超视距目标进行侦测的新方法 .该方法的定位系统由地面站和空中站组成 ,地面站上的无源侦收设备测得经空中站转发 (或反射 )的目标信号到达时间差 ,同时地面站上的主动雷达对空中站进行精密定位 ,计算出目标信号在这段距离上的传播时间 ,进而可获得目标信号到达空中站的时间差 ,此时就相当于在空中站的位置对目标进行超视距侦测 ,利用时差定位技术就可估计目标的位置信息 .通过仿真分析可看出 ,利用本文的方法可对超视距目标进行良好的定位与跟踪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差定位 超视距目标 主动雷达 被动雷达 主动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艇规避对主动声纳浮标作战效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17
13
作者 高学强 杨日杰 杨春英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00-303,共4页
根据主动声纳浮标搜潜的工作过程,对潜艇规避对主动声纳浮标作战效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主动声纳浮标的数学检测模型。利用平滑平均声场理论推导了潜艇深度变化后浮标的探测范围,从检测概率和探测距离两个方面研究了潜艇采用不同... 根据主动声纳浮标搜潜的工作过程,对潜艇规避对主动声纳浮标作战效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主动声纳浮标的数学检测模型。利用平滑平均声场理论推导了潜艇深度变化后浮标的探测范围,从检测概率和探测距离两个方面研究了潜艇采用不同规避航向、航深、以及海况对浮标作战效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潜艇采用合适的规避策略,会显著降低主动声纳浮标的作战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声对抗 潜艇规避 声纳浮标 航空搜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站纯方位无源定位算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14
作者 王本才 王国宏 何友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6-62,共7页
结合对无源定位过程的分析,仅从纯方位的角度对多站无源定位算法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并比较主要算法的定位性能;简要介绍了各种定位精度衡量指标的定义、用途及特点;最后对多站无源定位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纯方位 无源定位 算法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被动雷达数据融合的抗密集假目标干扰技术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李迎春 王国宏 +1 位作者 孙殿星 关成斌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2-17,32,共7页
密集假目标干扰可降低目标检测概率,对雷达目标跟踪同时产生压制性和欺骗性效果。针对此问题,提出了基于主被动雷达数据融合的抗密集假目标干扰技术。首先,对受到密集假目标干扰的主动雷达量测数据进行预处理;然后对预处理后的数据和被... 密集假目标干扰可降低目标检测概率,对雷达目标跟踪同时产生压制性和欺骗性效果。针对此问题,提出了基于主被动雷达数据融合的抗密集假目标干扰技术。首先,对受到密集假目标干扰的主动雷达量测数据进行预处理;然后对预处理后的数据和被动雷达量测数据进行关联处理,保留相互关联的量测对,并利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出等价量测;最后用等价量测对目标跟踪。该技术充分利用主被动雷达各自的优势,消除密集假目标的影响,实现对真实目标的稳定跟踪。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技术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集假目标 数据融合 量测分组 最小二乘法 目标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机被动定位系统的最优传感器配置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吴巍 王国宏 +1 位作者 李世忠 柳毅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51-56,共6页
研究了双机被动定位系统的最优传感器配置问题。在目标到我机的距离给定及最小圆概率误差准则下,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研究表明,最优传感器配置与双机距离以及双机和目标形成的交汇角有关系,最优双机配置应满足双机距离D为我机与目... 研究了双机被动定位系统的最优传感器配置问题。在目标到我机的距离给定及最小圆概率误差准则下,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研究表明,最优传感器配置与双机距离以及双机和目标形成的交汇角有关系,最优双机配置应满足双机距离D为我机与目标距离D1的1~1.2倍之间,构成交汇角β在90°-θ1/2<β<90°之间。得出的结论在双机被动传感器的优化配置进而提高目标定位精度方面,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管理 圆概率误差 最优交会角 传感器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合作双基地雷达参数测量与定位方法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宋杰 何友 +1 位作者 蔡复青 唐小明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206-1209,共4页
介绍了非合作双基地雷达的基本几何关系,讨论了非合作双基地雷达中四个重要参数(基线距离、双基地距离差、发射站目标方位角、接收站目标方位角)的测量方法,利用这四个参数可构成四种定位算法。推导了这四种算法的定位误差公式。仿真结... 介绍了非合作双基地雷达的基本几何关系,讨论了非合作双基地雷达中四个重要参数(基线距离、双基地距离差、发射站目标方位角、接收站目标方位角)的测量方法,利用这四个参数可构成四种定位算法。推导了这四种算法的定位误差公式。仿真结果表明,各算法的定位精度与双基地雷达系统的几何结构有关,且有着不同的空间分布规律。实际系统定位方案的选择应根据所能测出的参数来定,同时应注意各算法的适用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基地雷达 非合作 参数测量 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冲突证据的融合方法 被引量:13
18
作者 关欣 孙晓明 何友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0-32,56,共4页
针对D-S证据理论的冲突证据融合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对证据进行冲突检验及修正弥补了D-S证据理论在处理冲突证据时的不足。采用了加性策略对事件进行排序的方法,找出证据支持最大的q个事件,就是最有可能是识别结论的q个事件,对其进行冲... 针对D-S证据理论的冲突证据融合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对证据进行冲突检验及修正弥补了D-S证据理论在处理冲突证据时的不足。采用了加性策略对事件进行排序的方法,找出证据支持最大的q个事件,就是最有可能是识别结论的q个事件,对其进行冲突检验及修正。解决了D-S证据合成方法组合冲突证据时出现的问题,保证了非冲突证据的有效合成。通过仿真试验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地排除干扰,得出了符合实际的组合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突证据 D-S证据理论 数据融合 多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目标不变信息量的模糊航迹对准关联算法 被引量:16
19
作者 宋强 熊伟 马强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90-195,共6页
探讨了在组网雷达存在系统误差情况时的目标航迹对准关联问题。通过将探测系统误差对目标航迹的影响表示为各目标航迹数据的旋转和平移,从而说明了目标之间的相对拓扑关系不受系统误差影响;由此提出了一种雷达组网模糊航迹对准关联算法... 探讨了在组网雷达存在系统误差情况时的目标航迹对准关联问题。通过将探测系统误差对目标航迹的影响表示为各目标航迹数据的旋转和平移,从而说明了目标之间的相对拓扑关系不受系统误差影响;由此提出了一种雷达组网模糊航迹对准关联算法,该算法通过提取包括目标间拓扑信息在内的各种不受系统误差影响的目标不变信息量,采用模糊信息处理理论来解决目标航迹的对准关联问题,从而较好地实现了误差配准前的准确航迹对准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扑 模糊因素 系统误差 航迹关联 雷达组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FM雷达对临近空间高超声速目标的跟踪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翔宇 王国宏 +1 位作者 宋振宇 张静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46-853,共8页
针对临近空间高超声速目标跟踪的问题,提出了一种ECEF坐标系下基于径向速度补偿和相邻时刻目标量测对消处理的高超声速目标跟踪算法.首先,充分分析了目标高超声速运动对雷达探测跟踪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合理构建了目标高超声速运动下的... 针对临近空间高超声速目标跟踪的问题,提出了一种ECEF坐标系下基于径向速度补偿和相邻时刻目标量测对消处理的高超声速目标跟踪算法.首先,充分分析了目标高超声速运动对雷达探测跟踪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合理构建了目标高超声速运动下的量测模型,以避免模型失配所引起的滤波发散问题;其次,利用解模糊处理后的径向速度估计对目标高超声速运动引起的高动态偏差做近似补偿,以将问题转换为低系统偏差下的状态估计问题,最后,通过基于相邻时刻目标量测对消处理的单雷达量测方程构建,可有效回避低系统偏差存在下的航迹关联问题,进而实现临近空间高超声速目标的可靠跟踪.仿真结果表明,与现有的临近空间目标跟踪算法相比,该算法具有较高的定位跟踪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近空间 高超声速 高动态偏差 机动目标 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