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数字游戏中的协同——描述任务逻辑方法
被引量:3
- 1
-
-
作者
张巍
曾亮
张会
李思昆
-
机构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软件所
海军潜艇学院军事运筹教研室
-
出处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507-1513,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0873120)
国家"九七三"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基金项目(2009CB723803)
-
文摘
传统的数字游戏只注重底层实体级别的交互协同,不支持多层次群体协同关系描述和协同规划描述,且很少有形式化理论支持.描述任务逻辑结合了描述逻辑的知识表示结构和任务逻辑的任务语义.描述任务逻辑方法对数字游戏中的协同关系和协同规划进行了形式化描述,给出了任务和规划可完成性的定义,以及联合策略下的规划可完成性的判定理论.通过示例说明,描述任务逻辑方法能够准确地描述虚拟群体高层指挥关系的任务交互语义,同时又能提供协同规划可完成性的可判定的推理验证服务.
-
关键词
数字游戏
协同
群体
描述任务逻辑
非玩家角色
-
Keywords
digital game
collaboration
group
description logic of tasks
non-player character
-
分类号
TP391.9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
-
题名声自导鱼雷追踪导引弹道分析
被引量:9
- 2
-
-
作者
毛俊超
邱华
孙华春
-
机构
海军潜艇学院军事运筹教研室
-
出处
《舰船科学技术》
2011年第4期123-125,共3页
-
文摘
为提高声自导鱼雷发现目标后在追踪段的命中目标概率,根据鱼雷和目标的相对运动方程,采用数值分析[1]的方法,对追踪导引弹道进行分析,研究追踪导引弹道的性质,得到追踪导引弹道的曲率半径极小值,并通过该曲率半径极小值与鱼雷旋回半径进行比较,判断鱼雷是否脱离理论轨迹,从而为使用者根据不同的条件提供适当的射击方案,占领合适的射击阵位,同时对鱼雷设计者进行鱼雷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
关键词
追踪导引弹道
曲率半径
射击阵位
-
Keywords
pursuit-guidance trajectory
the radius of curvature
fire position
-
分类号
TJ630.34
[兵器科学与技术—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
-
题名检验统计量的选择
被引量:1
- 3
-
-
作者
赵建昕
徐兴忠
-
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数学系
海军潜艇学院军事运筹教研室
-
出处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6,共3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0771015)
-
文摘
对于拟合优度检验而言,不同的检验统计量构造的检验在不同的假设下其检验的势往往是不同的,即使在相同的原假设下,不同的备择假设下不同的检验的势也是有差异的。在统计理论上,利用检验的势的大小进行检验的选择是重要的标准。然而在实际中,实际工作者可能会遇到统计本身的问题不便于使用此方法,同时理论工作者也很难给出实际中所需要的所有的假设下统计量的检验势的比较结果。基于众数,文章对统计量的密度函数是单峰的情形,通过引入概率流失速度概念,构造了两个选择检验统计量的标准;并用Monte Carlo数值模拟验证了标准的可用性。
-
关键词
检验统计量
概率流失速度
MONTE
Carlo
模拟
-
分类号
O212
[理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
题名数学“再发现”式创造性思维的教学实践
- 4
-
-
作者
赵建昕
李长文
-
机构
海军潜艇学院军事运筹教研室
-
出处
《工程数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14-118,共5页
-
文摘
本文通过分析教育意义下的创造性思维,即“再发现”式创造性思维,得出在大学数学教学阶段,应该多关注学生“再发现”式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并在数学课堂教学、数学实验教学和数学模型教学三方面就学生的“再发现”式创造性思维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一方面,数学课堂教学离不开数学实验教学和数学模型教学,后者是数学“再发现”式创造性思维训练的深化和拓展,另一方面,在数学实验教学和数学模型教学中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探索了一个教学实践的方向。
-
关键词
创造性思维
数学实验
数学模型
-
Keywords
creative thinking
mathematical experiment
mathematical modeling
-
分类号
O29
[理学—应用数学]
O1-0
[理学—基础数学]
-
-
题名二维双观测站纯方位系统的可观测性
- 5
-
-
作者
赵建昕
-
机构
海军潜艇学院军事运筹教研室
-
出处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63-67,共5页
-
文摘
在二维空间中,针对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目标,利用双观测站得到的测量角,讨论了等速直线运动的双观测站纯方位系统的可观测性问题。首先在理论上证明了目标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单观测站作匀速直线运动时的目标参数的部分可观测性。进而对于双观测站情形,利用每一个观测站求解出的关于目标的部分参数满足的方程,通过研究方程组的解的存在性,得到了整个系统可观测的一些充分条件和一个充要条件。
-
关键词
目标运动分析
双观测站
纯方位量测
可观测性
-
Keywords
target motion analysis
dual observation station
bearing-only measurement
observability
-
分类号
V271.4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TN271.62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