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澳门及其临近海域水文气象特征 被引量:1
1
作者 俞慕耕 周雅静 《海洋预报》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59-67,共9页
澳门位于我国广东省南部,珠江口西侧,20°11′N、113°33′E,毗邻珠海市,与香港隔海相望,相距仅40海里。澳门地区包括澳门半岛、仔岛、路环岛组成,总面积为1692平方公里,境内多花岗岩丘陵地和小的... 澳门位于我国广东省南部,珠江口西侧,20°11′N、113°33′E,毗邻珠海市,与香港隔海相望,相距仅40海里。澳门地区包括澳门半岛、仔岛、路环岛组成,总面积为1692平方公里,境内多花岗岩丘陵地和小的冲积平原,交通方便。自1887年被葡萄牙侵占后至今,故国内水文气象资料极少,因此对该区的水文气象特征,尚无全面地分析研究,1999年12月20日,澳门将按中葡两国的协定回归祖国。所以,全面了解该地区的水文气象特征,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本文资料来源于1901~1992年间国内外有关澳门的气象资料及1980~1995年海上船舶气象报。(澳门位置图,见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门 海域 气象特征 水文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隅海峡水文气象特征
2
作者 修义瑞 李培 +1 位作者 黄海仁 肖娟 《海洋预报》 2010年第2期44-47,共4页
本文收集了1960~1990年间的水文气象资料进行累年统计,并参考有关航海资料和海洋图集,详细地对大隅海峡进行了分析研究,阐明了该海峡气候及水文特征的变化规律。
关键词 大隅海峡 气候特征 水文特征 分析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访关岛、文莱和新加坡的水文气象保障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李颜 杨亮 +2 位作者 闫明 毛可修 修义瑞 《海洋预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9-74,共6页
2003年10月中旬到11月中旬,舰艇编队出访关岛、文莱和新加坡期间,多次遇有台风、冷空气等灾害性天气。保障中通过分析西太平洋海域的船舶报资料、卫星云图和日本传真图资料以及编队发回的海上实况资料等信息,结合南海海域和菲律宾海域10... 2003年10月中旬到11月中旬,舰艇编队出访关岛、文莱和新加坡期间,多次遇有台风、冷空气等灾害性天气。保障中通过分析西太平洋海域的船舶报资料、卫星云图和日本传真图资料以及编队发回的海上实况资料等信息,结合南海海域和菲律宾海域10-11月份多年的水文气象平均资料,对出访过程中所要航行的海区做了整体的掌握和重点的分析,为编队航行提供了及时准确的天气海洋预报,使编队能及时规避冷空气和台风等灾害性天气,圆满完成了出访期间的水文气象保障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空气 台风 灾害性天气 水文气象 菲律宾海 南海海域 西太平洋 海区 月份 航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Y-2C静止气象卫星资料对不透明云云顶气压的反演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朱亚平 程周杰 +3 位作者 刘健文 齐琳琳 宁应惠 吉微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63-472,共10页
采用红外窗区通道法尝试对FY-2C静止气象卫星图像上的不透明云的云顶气压进行反演,并结合MODIS反演产品和CloudSat/CPR雷达探测产品对反演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对于厚实密蔽的云层,不透明云云顶气压的反演结果与MODIS反演结... 采用红外窗区通道法尝试对FY-2C静止气象卫星图像上的不透明云的云顶气压进行反演,并结合MODIS反演产品和CloudSat/CPR雷达探测产品对反演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对于厚实密蔽的云层,不透明云云顶气压的反演结果与MODIS反演结果一致性较好,特别是对于发展较强的对流云和厚实密蔽的多层云,易满足云层比辐射率近似为1的条件,可近似看作黑体;(2)对于单层云和光学厚度不够厚的云层,反演结果更接近辐射中心,尤其是对于锋面云带暖水云上空覆盖卷云的情况,由于FY-2C对于薄卷云的检测不如MODIS细致,导致反演结果与MODIS和CloudSat存在一定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气象学 静止气象卫星 FY-2C云顶气压 红外窗区通道法 不透明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菲律宾海及其邻近海区的水文特征 被引量:18
5
作者 张弦 俞慕耕 +1 位作者 江伟 李培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14,共7页
根据国内外的有关资料,对菲律宾海及其邻近的水文特征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得出了菲律宾海及其邻近海区的潮汐、海流、海浪、盐度、水温、透明度及水色等水文要素的特点和特征,进一步阐明菲律宾及其邻近海区水文要素的分布特征及季节变... 根据国内外的有关资料,对菲律宾海及其邻近的水文特征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得出了菲律宾海及其邻近海区的潮汐、海流、海浪、盐度、水温、透明度及水色等水文要素的特点和特征,进一步阐明菲律宾及其邻近海区水文要素的分布特征及季节变化规律,为船舶在海上航行和海洋学研究,提供可靠的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律宾海 水文特征 分析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文资料插值计算方法探讨 被引量:8
6
作者 张学宏 李颜 +2 位作者 郝培章 曲杰 高文洋 《海洋预报》 2008年第1期5-13,共9页
本文利用5种常用的插值计算方法,对海洋实测资料序列中的某些固定节点进行插值计算,然后根据均方误差和图形拟合相结合的方法,探讨插值计算方法的适用性及应用条件并得出结论:阿基玛插值和三点拉格朗日插值效果拟合性最好,具有普遍应用... 本文利用5种常用的插值计算方法,对海洋实测资料序列中的某些固定节点进行插值计算,然后根据均方误差和图形拟合相结合的方法,探讨插值计算方法的适用性及应用条件并得出结论:阿基玛插值和三点拉格朗日插值效果拟合性最好,具有普遍应用性,多点拉格朗日和线性插值较为中性,在插值步长不大的条件下,插值效果较好,而牛顿插值不稳定,应用条件相对苛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格朗日插值法 阿基玛插值法 牛顿插值法 线性插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海军海洋业务预报纵览 被引量:10
7
作者 朱亚平 程周杰 何锡玉 《海洋预报》 2015年第5期98-105,共8页
回顾了过去几十年美国海军海洋学的发展历程,介绍了海军海洋学业务保障体系,对其科研机构和研发机制以及业务系统发展特点进行总结,同时指出美国海军海洋预报业务系统和总体科研发展规划。通过深入分析国外海洋气象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 回顾了过去几十年美国海军海洋学的发展历程,介绍了海军海洋学业务保障体系,对其科研机构和研发机制以及业务系统发展特点进行总结,同时指出美国海军海洋预报业务系统和总体科研发展规划。通过深入分析国外海洋气象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和海洋气象预报业务科研建设的最新成果,对我国海洋气象事业的业务发展和科研规划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军海洋学 气象海洋 模式耦合 数据同化 集成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rfer7.0嵌入VB6.0编程实现水文数据快速可视化 被引量:23
8
作者 尼建军 张学宏 《海洋测绘》 2005年第1期64-66,共3页
探讨了如何利用VisualBasic6.0编程语言调用Sufer7.0进行嵌入式编程的基本原理,给出了关键性技术的描述。通过海洋水文数据可视化应用的实例展现了这种编程方式的优、缺点。
关键词 海洋数据可视化Surfer7.0 VB 6.0 嵌入式编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门水文特性初探
9
作者 俞慕耕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51-54,共4页
澳门水文特性初探俞慕耕(海军气象中心)1997年水文第6期澳门位于我国广东省南部,珠江口西侧,北纬20°11′,东经113°33′,毗邻珠海市,与香港隔海相望,相距仅40海里。澳门由澳门半岛、凼仔岛、路环岛组... 澳门水文特性初探俞慕耕(海军气象中心)1997年水文第6期澳门位于我国广东省南部,珠江口西侧,北纬20°11′,东经113°33′,毗邻珠海市,与香港隔海相望,相距仅40海里。澳门由澳门半岛、凼仔岛、路环岛组成,总面积为16.92km2,境内多花岗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门 水文特性 潮汐 潮流 海洋水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海军海冰预报系统 被引量:3
10
作者 高文洋 郭婷婷 +1 位作者 王长甫 张学宏 《海洋预报》 2009年第2期103-109,共7页
本文通过参考美国海军近几十年来对海冰预报的研究历程,介绍了其海冰预报系统发展至今的几个重要阶段及其相关代表性研究成果。旨在借鉴美国海军海冰预报系统的研究动向,使我国海洋环境的研究得到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海冰 模式 PIPS 预报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偏振雷达对一次水凝物相态演变过程的分析 被引量:48
11
作者 程周杰 刘宪勋 朱亚平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94-601,共8页
联合利用3 GHz双偏振雷达RHI探测数据和温度廓线数据,建立了云粒子相态反演的模糊逻辑算法,算法采用Beta型成员函数,成员变量包括:水平反射率因子、线性退偏比、差分反射率及温度0℃,-40℃对应高度,反演出的相态包括毛毛雨、雨、低密度... 联合利用3 GHz双偏振雷达RHI探测数据和温度廓线数据,建立了云粒子相态反演的模糊逻辑算法,算法采用Beta型成员函数,成员变量包括:水平反射率因子、线性退偏比、差分反射率及温度0℃,-40℃对应高度,反演出的相态包括毛毛雨、雨、低密度干冰晶、高密度干冰晶、湿冰晶、干霰、湿霰、小冰雹、大冰雹、雨夹雪和液态云滴等11种,并利用雷达的连续探测数据对一次层状云降水过程中水凝物相态的演变情况进行了分析,得到如下结果:初始阶段层状云相态呈现分层结构,从上至下依次为高密度干冰晶、湿冰晶和液态云滴;初始阶段云体中的回波大值区核心区域为大的冰相粒子,其余部分为液态粒子;在初始到成熟阶段演变中,回波大值区上部液态粒子逐步向冰相转化;消散阶段云中零度层亮带逐步消失,零度层以上云粒子结构呈现高密度干冰晶包裹湿冰晶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偏振雷达 模糊逻辑 水凝物相态反演 层状云降水过程 水凝物相态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南沿海台风风暴潮特点及其变化规律 被引量:11
12
作者 刘金芳 郝培章 +2 位作者 俞慕耕 江伟 尼建军 《海洋预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1-88,共8页
本文收集了1949~1990年的台风及相应验潮站的实测潮位资料,计算分析了连云 港至汕头之间沿海港口的热带气旋增水,得出了东南沿海各港口的增水特征。该海域风暴潮 强度较大,易形成特大潮灾,各港口最大增水出现时间不一,有... 本文收集了1949~1990年的台风及相应验潮站的实测潮位资料,计算分析了连云 港至汕头之间沿海港口的热带气旋增水,得出了东南沿海各港口的增水特征。该海域风暴潮 强度较大,易形成特大潮灾,各港口最大增水出现时间不一,有的在热带气旋登陆前,有的 在热带气旋登陆后,多数在热带气旋登陆前后0~6h。台凤及风暴潮易造成舰船、码头等损 坏,形成非战斗力减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南沿海 台风增水 最大增水出现时间 增水曲线类型 风暴潮 热带气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大西洋风场和海浪场特点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刘金芳 梁玉清 +2 位作者 江伟 张国友 张绪东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12-20,共9页
根据1950~1995年共46a的北大西洋气象船舶报资料,对按5°×5°网格统计的风、浪要素进行分析研究,阐明了北大西洋风、浪、涌的特点及其变化规律。该区是世界典型的季风气候区,季风时期的风向、风浪传播方... 根据1950~1995年共46a的北大西洋气象船舶报资料,对按5°×5°网格统计的风、浪要素进行分析研究,阐明了北大西洋风、浪、涌的特点及其变化规律。该区是世界典型的季风气候区,季风时期的风向、风浪传播方向、涌浪传播方向基本一致,低纬地区常年盛行东北浪。冬季季风比夏季季风强盛,相应的平均波高、大浪大涌频率也较大。该海域与北印度洋同属季风气候区,但其特点正好相反。本文提供了较翔实的风场和浪场资料及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大西洋 海浪场 环流 季风 海面风场 气候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太平洋海浪场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刘金芳 江伟 +2 位作者 俞慕耕 尼建军 梁广建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64-69,共6页
根据1950—1995年共46a的北太平洋船舶气象报资料,对按5°×5°网格统计的海浪要素进行分析,阐明了北太平洋浪、涌的特点及其变化规律。该区赤道地区常年盛行东北浪,冬季海浪比夏季强盛,相应的平均波高、大浪大涌频率也较... 根据1950—1995年共46a的北太平洋船舶气象报资料,对按5°×5°网格统计的海浪要素进行分析,阐明了北太平洋浪、涌的特点及其变化规律。该区赤道地区常年盛行东北浪,冬季海浪比夏季强盛,相应的平均波高、大浪大涌频率也较大。该海域与北印度洋同属季风气候区,但其特点正好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浪场 时空变化 太平洋 风浪 涌浪 季节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60年西北太平洋台风年代际变化特征及成因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17
15
作者 余帆 李培 +1 位作者 李向军 张涛 《海洋预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共5页
利用60年台风资料,对西北太平洋台风的频数、路径和强度变化做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西北太平洋的台风活动在20世纪60年代是高峰期,70年代则是低谷期,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台风活动总体处于低谷期;台风路径主要以转向为主,在20世纪60... 利用60年台风资料,对西北太平洋台风的频数、路径和强度变化做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西北太平洋的台风活动在20世纪60年代是高峰期,70年代则是低谷期,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台风活动总体处于低谷期;台风路径主要以转向为主,在20世纪60、70年代平均路径比较偏南,而进入21世纪后平均路径比较偏北;强度在20世纪50、60年代总体较强,后25年总体较弱;西北太平洋台风异常偏多时,西北太平洋副高弱且位置偏东,太平洋海温分布呈"拉尼娜"特征;台风异常偏少时,副高强且位置偏西,太平洋海温分布呈"厄尔尼诺"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太平洋台风 频数 路径 强度 年代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太平洋双热带气旋相互作用统计分类及其特征分析 被引量:14
16
作者 吴限 费建芳 +2 位作者 黄小刚 程小平 任建奇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55-464,共10页
采用中国气象局与上海台风研究所提供的1949—2007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最佳路径资料,统计分析了西北太平洋上的双(多)热带气旋相互作用现象。针对统计出的双热带气旋样本,根据相互作用两气旋的单独移动路径和它们相互作用的路径特征,... 采用中国气象局与上海台风研究所提供的1949—2007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最佳路径资料,统计分析了西北太平洋上的双(多)热带气旋相互作用现象。针对统计出的双热带气旋样本,根据相互作用两气旋的单独移动路径和它们相互作用的路径特征,归纳得到7种相互作用类型(A^G),并用聚类分析方法拟合得到每种类型的平均回归路径。分析讨论了各相互作用类型的登陆情况、季节规律和两气旋共存时间等一般特性,着重分析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大尺度背景场的变化特征。利用7种类型双热带气旋6小时一次的整层平均引导气流图,从每种类型中选取10个典型相互作用的个例,将它们相互作用发生、发展和结束阶段的整层平均引导气流进行平均,得到各相互作用类型在不同阶段的典型引导流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学 双热带气旋 统计分类 引导气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周边海域密度跃层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绪东 佟凯 +2 位作者 尼建军 邓冰 刘金芳 《海洋预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6-27,共12页
历来对台湾周边海域密度跃层的描述都比较概括,本文利用该海域内1900-2001年102年的国内外海洋调查资料,对密度跃层做了比较详细的分析研究,主要包括各类型密度跃层在不同季节的分布情况和分布特点及其变化规律,并对跃层分布情况的部分... 历来对台湾周边海域密度跃层的描述都比较概括,本文利用该海域内1900-2001年102年的国内外海洋调查资料,对密度跃层做了比较详细的分析研究,主要包括各类型密度跃层在不同季节的分布情况和分布特点及其变化规律,并对跃层分布情况的部分成因作了一定的分析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跃层 海域 海洋调查 资料 成因 分布特点 分析研究 密度 季节 变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海区的风浪特点及分布规律 被引量:12
18
作者 张国友 张绪东 俞慕耕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3-30,共8页
收集了~年间的国际气象船舶报资料,以中国台湾周边海区为中心,范围自 19601990 31 a 20°~°,°~°,划分为°×°网格单位,对风向、风速、浪向、浪高、周期等要素N28N116.5E124E11进行累年逐月统计和... 收集了~年间的国际气象船舶报资料,以中国台湾周边海区为中心,范围自 19601990 31 a 20°~°,°~°,划分为°×°网格单位,对风向、风速、浪向、浪高、周期等要素N28N116.5E124E11进行累年逐月统计和作图。通过分析研究,我们发现了该区的风浪特点和分布规律:冬季风浪以台湾海峡中部为最大,尤其是澎湖列岛北部地区(风速大于,浪高大于,但在台湾西南部沿岸以高 20 m/s 3.0 m )雄为中心,风浪最小;夏季风浪以台湾海峡南口为最大(风速大于,浪高大于,台湾海 13.0 m/s 2.0 m )峡风浪最小(风速小于,浪高小于。这些新的特点,在以往的°×°或°×°的大 1.0 m/s 1.5 m ) 22 55网格分析研究中是显示不出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海区 风浪特点 分布规律 海面风 季节变化 风向 风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太平洋海浪特点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邓冰 刘金芳 +1 位作者 刘春笑 顾翼炎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9,共9页
根据 1950—1995 年的南太平洋气象船舶报资料,对 5°×5°网格统计的风浪和涌浪的要素进行分析,得出了南太平洋风浪和涌浪的变化规律和分布特点。南太平洋海浪场与北半球各大洋相比,季节变化不显著,但仍有明显的季节... 根据 1950—1995 年的南太平洋气象船舶报资料,对 5°×5°网格统计的风浪和涌浪的要素进行分析,得出了南太平洋风浪和涌浪的变化规律和分布特点。南太平洋海浪场与北半球各大洋相比,季节变化不显著,但仍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低纬常年盛行东南向浪,高纬则盛行偏西向浪,本文通过分析每月风浪、涌浪的盛行方向、波高及周期等值线图,研究阐明了南太平洋各要素的分布规律,为船舶远洋交通运输、远洋出访和科学实验提供了较翔实的海浪资料及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分析 风浪 涌浪 大浪频率 大涌频率 太平洋 季节变化 波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初海洋预报系统发展现状和趋势 被引量:19
20
作者 方长芳 张翔 尹建平 《海洋预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3-102,共10页
海洋预报是一切海上活动的基础,人类社会需求驱动着海洋预报的发展。海洋观测、数据同化、数值模拟和高性能计算机等技术的进步推动着全球海洋业务预报的发展。国际先进的海洋数值模式有NLOM、NCOM、HYCOM、NEMO、MOM、POM和ROMS等。在G... 海洋预报是一切海上活动的基础,人类社会需求驱动着海洋预报的发展。海洋观测、数据同化、数值模拟和高性能计算机等技术的进步推动着全球海洋业务预报的发展。国际先进的海洋数值模式有NLOM、NCOM、HYCOM、NEMO、MOM、POM和ROMS等。在GODAE和GODAEOceanView项目期间,通过国际合作和交流,全球海洋业务预报系统得到快速发展。21世纪初,全球海洋预报系统水平分辨率最高达到1/32°,预报时效一般为一周,部分海洋预报系统能够预报诊断海洋涡旋和海洋锋等。未来海洋预报系统的分辨率和预报精度将继续提高,预报要素扩展到海洋生态和生物地球化学等学科。海洋数据同化技术、海洋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和模式耦合技术是推动海洋预报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预报 海洋模式 数值预报 GODAE 数据同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