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军某部官兵肠易激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1
作者 杨竞 蔡顺天 +2 位作者 崔丽红 彭丽华 杨云生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53-456,共4页
目的调查我海军某部官兵肠易激综合征(IBS)患病情况并分析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级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海军某部8600名官兵进行功能性胃肠病(FGIDs)罗马Ⅲ问卷调查,了解IBS的患病情况,同时比较罗马Ⅲ与罗马Ⅱ标准对IBS... 目的调查我海军某部官兵肠易激综合征(IBS)患病情况并分析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级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海军某部8600名官兵进行功能性胃肠病(FGIDs)罗马Ⅲ问卷调查,了解IBS的患病情况,同时比较罗马Ⅲ与罗马Ⅱ标准对IBS诊断的差异,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符合罗马Ⅲ标准的IBS患病率为15.91%(1205/7574),女性患者高于男性(20.37%vs 15.73%,P=0.009),41~45岁为发病高峰年龄,占34.6%;IBS患者以排便困难,腹胀、腹部疼痛或不适为主要症状;饮酒、经常服用药物、有痢疾史、家族史、感到疲劳等为IBS的可能影响因素。罗马Ⅱ标准的IBS患病检出率(1.75%)明显低于罗马Ⅲ标准(P=0.000)。结论我海军某部官兵IBS患病率高,应予以重视。基于罗马Ⅲ标准的患病率明显高于罗马Ⅱ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人员 肠易激综合征 流行病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军某部官兵功能性胃肠病各部位重叠的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王子恺 崔立红 +4 位作者 彭丽华 郭旭 孙刚 王巍峰 杨云生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50-452,共3页
目的研究海军某部官兵各部位功能性胃肠病(FGIDs)的重叠情况,为该人群相关疾病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2006年11月-2007年4月,采用罗马Ⅲ调查问卷对3个不同服役地域的8600名海军官兵进行多级分层随机整群抽样问卷调查,记录被调查者的一... 目的研究海军某部官兵各部位功能性胃肠病(FGIDs)的重叠情况,为该人群相关疾病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2006年11月-2007年4月,采用罗马Ⅲ调查问卷对3个不同服役地域的8600名海军官兵进行多级分层随机整群抽样问卷调查,记录被调查者的一般情况。采用EpiData3.02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利用SPSS 13.0软件对各部位FGIDs的重叠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7574份。两部位及以上FGIDs重叠率为46.7%。功能性胃十二指肠病(FGD)+功能性肠病(FBD)重叠占两部位FGIDs重叠的比例最高,为51.2%(339/662);其次为功能性食管病(FED)+FBD,为15.4%(102/662)。三部位FGIDs重叠中,FED+FGD+FBD的比例最高,为44.4%(151/340);其次为FGD+FBD+功能性腹痛综合征(FAPS)重叠,占20.3%(69/340)。四部位FGIDs重叠中,最常见的是FED+FGD+FBD+FAPS重叠,占57.7%(94/163)。五部位FGIDs重叠只有FED+FGD+FBD+FAPS+功能性肛门直肠病(FAD)一种形式。南区服役的海军官兵FGIDs患病率为49.8%(987/1983),较北区[31.8%(1064/3351)]和东区[23.8%(533/2240)]高。南区单部位FGIDs患病率为44.9%,较东区(59.0%)和北区(58.4%)低,但南区2~5个部位的FGIDs重叠率均高于东区和北区。结论海军官兵中各部位FGIDs重叠常见,其中FGD+FBD重叠率最高。不同服役地域各部位FGIDs重叠存在差异。应当重视海军官兵各部位FGIDs重叠的预防和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人员 胃肠疾病 流行病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军部队疾病谱的变迁 被引量:23
3
作者 孙涛 李欣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69-272,共4页
疾病谱是指人群疾病种类的构成。20世纪以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人类疾病谱发生了重大变迁,促使人们不断地改变医学模式以与其适应。海军部队人员是一个以中青年为主的群体,年龄结构、人群体质、工作性质及生活条件与... 疾病谱是指人群疾病种类的构成。20世纪以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人类疾病谱发生了重大变迁,促使人们不断地改变医学模式以与其适应。海军部队人员是一个以中青年为主的群体,年龄结构、人群体质、工作性质及生活条件与一般中青年人群不完全相同,尤其是工作环境与普通人群差别很大。所以,该人群疾病谱的变迁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在海军部队的疾病谱中,呼吸和消化系统疾病始终占据重要位置,呼吸系统疾病的构成比由20世纪50年代的11.29%上升至90年代的38.45%,消化系统疾病的构成比则由2.63%上升至12.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军医学 流行病学研究 疾病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军某部官兵功能性胃十二指肠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闫斌 崔立红 +4 位作者 彭丽华 郭旭 孙刚 王巍峰 杨云生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46-449,共4页
目的探讨海军某部官兵功能性胃十二指肠疾病(FGD)的流行病学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按照罗马Ⅲ分类及诊断标准,对海军某部8600名官兵采用多级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按国际统一评判方法(SA for RomeⅢ-DQ)对FGD... 目的探讨海军某部官兵功能性胃十二指肠疾病(FGD)的流行病学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按照罗马Ⅲ分类及诊断标准,对海军某部8600名官兵采用多级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按国际统一评判方法(SA for RomeⅢ-DQ)对FGD进行诊断及分类。结果抽样调查官兵8600名,回收有效问卷7574份,FGD总患病率16.74%(1268/7574),其中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病率9.88%(748/7574),嗳气症4.48%(339/7574),功能性恶心及呕吐6.61%(501/7574),成人反刍症状2.38%(180/7574)。海军官兵FGD发病高峰年龄为26~35岁;体重指数(BMI)超过正常水平者FGD患病率明显增加(P〈0.05);军龄〉4年者FGD患病率明显增加(P〈0.05);班长、士官及军官患病率高于士兵(P〈0.05);行政干部、军事专业人员及科技、医务、教师等人员患病率高于学员及后勤人员(P〈0.05)。辛辣食品、有忌口食品、工作压力、常在高温酷暑中作业、饮酒、非感染性腹泻病史、痢疾病史与FGD的发生密切相关(P〈0.01)。结论 FGD在海军官兵中患病率较高,且与饮食习惯、工作状况、既往病史关系密切,应予以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人员 胃肠疾病 流行病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军某部官兵成人反刍综合征的流行病学调查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吴丽丽 崔立红 +4 位作者 彭丽华 郭旭 孙刚 王巍峰 杨云生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57-460,共4页
目的分析海军某部成人反刍综合征(ARS)的流行病学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为ARS的诊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于2006年11月-2007年4月对8600名健康海军现役军人进行功能性胃肠病(FGIDs)罗马Ⅲ问卷调查,了解ARS的患病... 目的分析海军某部成人反刍综合征(ARS)的流行病学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为ARS的诊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于2006年11月-2007年4月对8600名健康海军现役军人进行功能性胃肠病(FGIDs)罗马Ⅲ问卷调查,了解ARS的患病情况并对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7574份。ARS总体患病率2.32%(176/7574),男性多于女性,患者年龄、入伍时年龄及军龄的中位数分别是23岁、18岁和4年。ARS最常见于21~25岁、军龄1~4年、高中学历的未婚人员。不同性别、年龄、军龄及婚姻状况人员的ARS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文化程度和不同血型人员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RS患者和健康对照在常暴饮暴食(P=0.0000)、常挑食(P=0.0001)、常食辛辣(P=0.0000)、常食干硬(P=0.0001)和常吃水果(P=0.0188)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体重是AR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我海军某部ARS总体患病率为2.32%,多见于军龄1~4年的青壮年男性。体重是ARS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人员 反刍 流行病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胃癌MMP-2、MMP-9及MMP-MT基因的过度表达—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李楠 徐采朴 +2 位作者 房殿春 杨仕明 门荣莆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1期806-809,共4页
目的:探讨联和检测组织金属蛋白酶MMP-2、MMP-9和MMP-MT对胃癌细胞侵袭的诊断价值。方法:以胃癌患者癌组织(41例),癌旁组织(17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SP)和分子原位杂交法检测MMP-2、MMP... 目的:探讨联和检测组织金属蛋白酶MMP-2、MMP-9和MMP-MT对胃癌细胞侵袭的诊断价值。方法:以胃癌患者癌组织(41例),癌旁组织(17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SP)和分子原位杂交法检测MMP-2、MMP-9和MMP-MT的表达。结果:胃癌组MMP-2、MMP-9和MMP-MT表达与侵袭程度成正相关(P<0.05),而且胃癌组MMPs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结论:一致性检验显示MMPs的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检测结果的关系密切相关(P<0.05),是胃癌侵袭转移检测较好的分子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原位杂交 金属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透明质酸测定对进行性肝损害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7
7
作者 叶剑雄 李素英 +3 位作者 刘超群 刘群英 李毅 周峥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1992年第2期85-86,共2页
1985年Laurent氏等首次报道了血清透明质酸(HA)测定在肝病中的意义,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文通过对正常人、非肝病及肝病共227例的血清HA测定,旨在评价其对肝损害程度的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病例和方法一、病例选择(一)正常人组:35... 1985年Laurent氏等首次报道了血清透明质酸(HA)测定在肝病中的意义,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文通过对正常人、非肝病及肝病共227例的血清HA测定,旨在评价其对肝损害程度的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病例和方法一、病例选择(一)正常人组:35例,年龄25~46岁。无主要脏器疾患、二周内未服药物者。(二)非肝病组:40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病 透明质酸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感染性休克65例 被引量:7
8
作者 廖丹 钱彦方 +1 位作者 金博 王海龙 《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1期59-60,共2页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疗效、作用时间、预后和安全性。方法感染性休克患者138例,分为治疗组65例和对照组73例。两组病例均进行常规的包括液体复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酸中毒、有效的抗菌药物使用、适量的糖皮质激...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疗效、作用时间、预后和安全性。方法感染性休克患者138例,分为治疗组65例和对照组73例。两组病例均进行常规的包括液体复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酸中毒、有效的抗菌药物使用、适量的糖皮质激素和积极的原发病治疗等抗休克治疗;治疗组加用参麦注射液60 mL,在0.5 h内静脉滴注完。在用药前后分时段观察并记录呼吸、心率、血压、神志、尿量、氧饱和度、血糖、血乳酸、白细胞(WBC)计数等,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的疗效指标均不同程度的高于对照组。相关分析显示:用药前后各组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治疗中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参麦注射液对感染性休克患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其疗效缓和且较为持久,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麦注射液 休克 感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