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战时医院船烧伤病房护理流程 被引量:7
1
作者 霍焱 张恩华 张永文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5年第2期88-89,共2页
烧伤为现代海战伤的第一大伤类,而医院船为海上医疗救护链中极其重要的一环,通过制订具有医院船特色的烧伤护理流程预案,提高护理工作效率,以期为更多的海战伤病员提供医疗护理服务,增加其生还、康复的机会。
关键词 护理流程 战伤 烧伤病房 医院船 医疗护理服务 中极 战时 特色 海上 制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海水浸泡体温过低症水浴复温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奂剑波 陈丽娜 +4 位作者 韩志海 代维 袁丹凤 周继红 史成和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43-449,共7页
目的观察重度海水浸泡体温过低症大鼠不同热水浴复温成功率和复温曲线特征。方法取490只雄性SD大鼠(实验前行温度记录器腹腔置入术),随机分为浸泡组(450只)和对照组(40只),浸泡大鼠在(15.0±0.2)℃海水中分别浸泡不同时长:2 h(100只... 目的观察重度海水浸泡体温过低症大鼠不同热水浴复温成功率和复温曲线特征。方法取490只雄性SD大鼠(实验前行温度记录器腹腔置入术),随机分为浸泡组(450只)和对照组(40只),浸泡大鼠在(15.0±0.2)℃海水中分别浸泡不同时长:2 h(100只)、5 h(150只)、10 h(200只),每个浸泡时长的存活大鼠均随机分为5个亚组并给予相应的方法复温:被动复温(被动复温组)、37℃热水浴复温0.5 h(37℃主动复温0.5 h组)、37℃热水浴复温1 h(37℃主动复温1 h组)、42℃热水浴复温0.5 h(42℃主动复温0.5 h组)、42℃热水浴复温1 h(42℃主动复温1 h组);对照组不进行海水浸泡,随机均分为4个亚组,分别给予上述4种不同方法的热水浴复温。计算各组的复温成功率;复温20 h后采集存活大鼠血清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丙氨酸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取出温度记录器读取动态腹腔温度数据,计算被动复温速度、热水浴复温迟发后降效应。结果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浸泡组大鼠低温海水浸泡存活率下降(P<0.05),被动复温组及主动复温组的复温成功率均下降(P<0.05),37℃主动复温1 h组大鼠复温成功率大于或等于其他主动复温组,且大于或等于被动复温组;对照组热水浴后均存活。存活大鼠血清CK-MB、ALT和LDH水平随着浸泡时间延长逐渐升高,主动复温组较对照组均升高(P<0.05),在浸泡时长相同时,37℃主动复温1 h组的CK-MB、ALT和LDH水平低于其他主动复温组,且低于被动复温组,部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复温曲线,被动复温组复温速度随浸泡时间的延长而下降(P<0.05),且死亡大鼠的复温速度低于存活大鼠(P<0.05);热水浴复温大鼠腹腔温度可出现迟发后降效应,迟发后降总效应越大,死亡率越高;对照组37℃热水浴迟发后降效应不明显,42℃热水浴明显(P<0.05)。结论在重度海水浸泡体温过低症的救治中,恰当的热水浴复温成功率大于被动复温。紧急情况下可以将热水浴作为一种复温选择,但不当的复温条件可降低救治成功率,其可能与迟发后降效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浸泡 体温过低症 大鼠 温度记录法 复温 迟发后降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中致病性弧菌分离及抗菌药物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20
3
作者 韩善桥 虞积耀 +1 位作者 姜涛 王大鹏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39-241,共3页
目的了解我国东南沿海海水中致病性弧菌的分布情况及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用海水采样器采集海水,经增菌培养和细菌分离,进行细菌鉴定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从160份海水中分离出弧菌科细菌339株,其中弧菌属295株(87.0%),气单... 目的了解我国东南沿海海水中致病性弧菌的分布情况及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用海水采样器采集海水,经增菌培养和细菌分离,进行细菌鉴定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从160份海水中分离出弧菌科细菌339株,其中弧菌属295株(87.0%),气单胞菌属42株(12.4%),邻单胞菌属2株(0.6%)。药效试验结果显示,150株致病性弧菌对亚胺培南及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药物敏感率为100%,对头孢哌酮、复方磺胺甲口恶唑、庆大霉素、奈替米星、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和左氧氟沙星的药物敏感率为90.0%~98.7%,对头孢唑林和氨苄西林的敏感率较差,仅为28.0%和30.0%。结论海水中致病性弧菌分离及抗菌药物敏感性分析,对海洋弧菌所致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 弧菌 抗菌药物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浸泡对腹部开放伤大鼠TGF-β_1、VEGF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姜涛 霍焱 +5 位作者 王大鹏 韩善桥 邵佩 徐华彪 胡明 虞积耀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883-885,共3页
目的观察海水浸泡对腹部开放伤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健康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2组,其中腹部开放伤合并海水浸泡组40只,腹部开放伤对照组20只。腹部开放伤合并海水... 目的观察海水浸泡对腹部开放伤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健康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2组,其中腹部开放伤合并海水浸泡组40只,腹部开放伤对照组20只。腹部开放伤合并海水浸泡后0.5、1、2、3、4h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核酸原位杂交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大鼠肺和肾组织TGF-β_1和VEGF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对照组在致伤后1h开始出现TGF-β_1蛋白阳性表达,2、3和4h表达逐渐增强。海水浸泡组0.5h开始出现阳性表达,此后表达逐渐增强,4h时阳性表达量最高。TGF-β_1 mRNA表达滞后于蛋白表达。两组均于致伤后2h开始出现VEGF蛋白阳性表达,3、4h表达逐渐增强。VEGF mRNA与蛋白表达同步且一致。结论TGF-β_1和VEGF蛋白及mRNA的高表达与损伤关系密切,可作为海水浸泡伤预后判断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 转化生长因子Β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合并海水浸泡后愈合过程的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12
5
作者 宁浩勇 孟宇宏 +3 位作者 王大鹏 刘肖 康筱玲 虞积耀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0期32-35,I0004,I0005,共6页
目的观察创伤合并海水浸泡后对伤口愈合时间的影响及愈合过程中的病理学改变。方法以大鼠为实验动物,建立背部双侧圆形创伤模型,创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只,实验组创后置海水中浸泡30min。观察2组创面的愈合生长状况。观察伤... 目的观察创伤合并海水浸泡后对伤口愈合时间的影响及愈合过程中的病理学改变。方法以大鼠为实验动物,建立背部双侧圆形创伤模型,创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只,实验组创后置海水中浸泡30min。观察2组创面的愈合生长状况。观察伤口局部愈合过程中的病理学改变,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愈合过程中伤口修复细胞增殖指数及微血管密度变化。结果对照组平均愈合时间为(12.0±1.0)d,而实验组的平均愈合时间为(14.3±0.8)d;两组在肉芽组织形成时间上以及修复细胞增殖能力上存在差异。结论创伤合并海水浸泡可导致伤口愈合时间延迟,加重创伤局部的炎症反应、延缓肉芽组织形成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浸泡 创伤愈合 病理学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浸泡对大鼠血液指标和主要脏器组织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陈丽娜 奂剑波 +4 位作者 史成和 袁丹凤 代维 周继红 韩志海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4-68,共5页
为了探讨低温海水浸泡对大鼠血液学和心、肝、肾、肺组织病理学的影响,将20只健康雄性SD大鼠(试验前10天腹腔植入温度记录器),随机分为正常组和低温组。正常组室温放置5h,低温组15℃±0.5℃人工海水中浸泡5h。比较两组大鼠血常规、... 为了探讨低温海水浸泡对大鼠血液学和心、肝、肾、肺组织病理学的影响,将20只健康雄性SD大鼠(试验前10天腹腔植入温度记录器),随机分为正常组和低温组。正常组室温放置5h,低温组15℃±0.5℃人工海水中浸泡5h。比较两组大鼠血常规、凝血、肝肾功能的差异,观察心、肝、肾、肺组织病理学的改变。海水浸泡2h后,大鼠腹腔温度与水温接近,并维持到5h。低温组大鼠的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及中性粒百分比均增加(P<0.01),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降低(P<0.01);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国际化标准比率均增加(P<0.05);AST、ALT、尿素及肌酐均明显增加(P<0.05);心脏和肾脏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较小,肝组织病理学表现散在性出血,肺组织表现显著的淤血和水肿,并伴有出血和炎性细胞浸润。低温海水浸泡导致大鼠血常规、凝血、肝肾功能明显异常,肺组织有显著的病理学损伤发生,肝脏次之,心脏和肾脏病理损伤轻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海水浸泡 血液学 病理 肝功能 肾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部开放伤后海水浸泡对大鼠肠屏障和传输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刘刚 王育红 +3 位作者 虞积耀 孟宇宏 周丽君 张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371-1373,共3页
目的:探讨大鼠腹部开放伤后海水浸泡对肠屏障和传输功能的影响,为研究肠道损伤及其保护提供依据。方法:建立腹部开放伤合并海水浸泡大鼠模型,测定血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内毒素(LP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测定肠内容物SIg... 目的:探讨大鼠腹部开放伤后海水浸泡对肠屏障和传输功能的影响,为研究肠道损伤及其保护提供依据。方法:建立腹部开放伤合并海水浸泡大鼠模型,测定血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内毒素(LP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测定肠内容物SIgA及血IgA含量;测定小肠蠕动速率变化;观察小肠组织病理变化。结果:腹部开放伤后海水浸泡大鼠血DAO、D-乳酸、LPS、TNF-α含量较正常对照组均显著升高(P<0.01);肠内容物SIgA、血IgA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小肠蠕动速率显著下降(P<0.01);小肠黏膜病理损伤显著。结论:腹部开放伤后海水浸泡可致大鼠肠屏障和传输功能受损,成为伤后肠源性感染及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损伤 海水浸泡 肠屏障 肠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伤合并人工海水浸泡后对实验兔肾脏病理形态学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王大鹏 孙笑非 +2 位作者 徐华彪 韩善桥 虞积耀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9期533-536,共4页
目的探讨烧伤合并人工海水浸泡后对实验兔肾脏病理形态学的影响。方法实验动物致伤后随机分为对照组(n=4)、单纯烧伤组(n=10,致伤后直接观察)、海水浸泡组(n=10,致伤后立即放入人工配制的海水中浸泡3 h);采用光镜和电镜对肾组织进行病... 目的探讨烧伤合并人工海水浸泡后对实验兔肾脏病理形态学的影响。方法实验动物致伤后随机分为对照组(n=4)、单纯烧伤组(n=10,致伤后直接观察)、海水浸泡组(n=10,致伤后立即放入人工配制的海水中浸泡3 h);采用光镜和电镜对肾组织进行病理形态学检查,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光镜下肾小球毛细血管扩张充血或毛细血管内皮肿胀,管腔皱缩变窄。细胞增多,毛细血管受挤压。肾近曲小管细胞浊肿,部分可见透明变性及空泡变。部分肾小管上皮坏死。并可见部分远曲小管上皮消失,管腔内可见大量蛋白管形。电镜下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系膜细胞肥大,线粒体肿胀。足突变形、融合。肾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肿胀空泡化。部分可见胞质细胞器解离,胞质密度增大。肾间质血管充血。结论烧伤合并人工海水浸泡后可导致实验兔肾脏病理形态学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浸泡 烧伤 肾脏 病理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凋亡在腹部开放伤合并海水浸泡大鼠肠屏障功能障碍中的作用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刚 王强 +3 位作者 王育红 张炎 周丽君 王欲晓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1期3657-3659,共3页
目的:探讨肠黏膜上皮细胞的凋亡在大鼠腹部开放伤合并海水浸泡后肠屏障功能障碍中的作用。方法:观察腹腔海水浸泡后血浆二胺氧化酶(DAO)、内毒素(LPS)含量变化,肠组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肠黏膜组织病理损伤程度;利... 目的:探讨肠黏膜上皮细胞的凋亡在大鼠腹部开放伤合并海水浸泡后肠屏障功能障碍中的作用。方法:观察腹腔海水浸泡后血浆二胺氧化酶(DAO)、内毒素(LPS)含量变化,肠组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肠黏膜组织病理损伤程度;利用原位末端标记法计数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指数。结果:腹部开放伤合并海水浸泡后,大鼠血浆DAO、LPS水平显著升高;肠组织MDA含量显著升高,SOD活性显著降低(P<0.05或P<0.01);小肠病理组织学检查显示肠黏膜屏障受损;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指数显著增加(P<0.01)。结论:腹部开放伤合并海水浸泡可导致大鼠肠屏障功能障碍,出现肠源性内毒素血症,肠组织氧自由基损伤,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明显增加,上皮细胞凋亡增加在肠屏障功能障碍发生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损伤 海水浸泡 肠屏障功能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部开放伤后海水浸泡大鼠肠屏障功能障碍与细胞因子过度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刚 王育红 +3 位作者 虞积耀 孟宇宏 周丽君 刘肖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75-876,共2页
目的:探讨腹部开放伤后海水浸泡大鼠肠屏障功能变化,讨论细胞因子的过度表达及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的调控作用。方法:观察腹部开放伤后海水浸泡大鼠小肠黏膜组织病理损伤程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血肿... 目的:探讨腹部开放伤后海水浸泡大鼠肠屏障功能变化,讨论细胞因子的过度表达及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的调控作用。方法:观察腹部开放伤后海水浸泡大鼠小肠黏膜组织病理损伤程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含量;免疫组化技术检测NF-κB在外周血淋巴细胞(PBL)和小肠组织的表达情况。结果:腹部开放伤后海水浸泡大鼠小肠病理组织学检查显示肠黏膜屏障受损;血TNF-α、IL-6水平显著升高;PBL和小肠组织NF-κB表达的阳性率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腹部开放伤合并海水浸泡可致大鼠肠屏障功能障碍,NF-κB活性明显升高,NF-κB活化可上调TNF-α、IL-6的表达,参与腹部开放伤合并海水浸泡后继发性炎症反应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与损伤 腹部 海水浸泡 核因子-κB 细胞因子 肠黏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ing达标互动理论及其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1
作者 霍焱 张永文 +2 位作者 张莉琴 赵秀萍 李晓燕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4年第2期65-66,共2页
关键词 King达标互动理论 脑卒中 康复护理 护理专业 诊断 护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淡水淹溺致急性肺损伤兔模型的制备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新红 段蕴铀 +4 位作者 王海龙 芮萌 王宇 王大鹏 胡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85-388,共4页
目的通过向新西兰兔气管内灌注不同剂量淡水,研究淡水淹溺型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方法健康新西兰兔28只,随机均分为空白对照(C)组及F8组、F10组、F12组(分别灌注8、10、12ml/kg淡水)。观察各组灌注前,灌注即刻(0min),灌注后5... 目的通过向新西兰兔气管内灌注不同剂量淡水,研究淡水淹溺型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方法健康新西兰兔28只,随机均分为空白对照(C)组及F8组、F10组、F12组(分别灌注8、10、12ml/kg淡水)。观察各组灌注前,灌注即刻(0min),灌注后5、30min和1、2、3h的呼吸频率、心率、平均动脉压(MAP)、动脉血气。于实验终点处死动物,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计算肺湿/干重比和微血管通透指数的变化。结果各淡水灌注组在灌注即刻呼吸频率均明显增快,口唇发绀,双肺底闻及少许湿啰音;灌注瞬间心率均有少许加快,但与C组及灌注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F8组和F10组在灌注淡水后MAP变化缓慢,于30min后下降,与灌注前和C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F12组在灌注即刻MAP即出现下降,与灌注前和C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各灌注组动物均出现低氧血症、低碳酸血症,氧合指数、BE值和渗透压下降,F12组自灌注时即出现氧合指数低于300mmHg并维持1h,与F8、F10组比较更稳定、持久。各灌注组动物的肺组织均可见不同程度的损伤,且肺微血管通透性增加,但仅F12组肺组织湿/干重比增加(P<0.05)。结论不同剂量淡水灌注均可引起不同程度肺损伤,灌注淡水12ml/kg可以成功建立较为稳定的淡水淹溺型急性肺损伤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 溺水 呼吸窘迫综合征 成人 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面积烧伤患者42例直接护理项目频次分析与对策 被引量:12
13
作者 霍焱 张恩华 张永文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4年第8期28-29,共2页
目的 确定大面积烧伤患者的护理培训内容 ,合理配置人员。方法 采用加拿大PRN系统统计 42例大面积烧伤患者入院后2 4、48、72h所接受的直接护理项目频次。结果 大面积烧伤患者在入院后 72h内所接受的直接护理项目频次高 ,其中 2 4h... 目的 确定大面积烧伤患者的护理培训内容 ,合理配置人员。方法 采用加拿大PRN系统统计 42例大面积烧伤患者入院后2 4、48、72h所接受的直接护理项目频次。结果 大面积烧伤患者在入院后 72h内所接受的直接护理项目频次高 ,其中 2 4h内所接受的直接护理项目频次又高于 48h及 72h。结论 大面积烧伤患者入院第 1天护理工作量大于第 2、3天 ;治疗、诊断、呼吸类护理项目需求量大且迫切 ;在确定护理操作的训练项目时 ,应以需求量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直接护理项目 频次 护理培训 人员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鳞癌中clusterin的糖基化修饰和表达定位改变 被引量:5
14
作者 赵晓航 何洪智 +5 位作者 王堃 张自森 滕梁红 周兰萍 刘芳 曲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333-1336,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clusterin的糖基化翻译后修饰状态和定位改变,探讨clusterin在食管鳞癌发生过程中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对23例食管鳞癌组织及其配对正常食管上皮标本,采用蛋白去糖基化和免疫印迹方法分析不同clusterin蛋白异构体的糖基... 目的:通过分析clusterin的糖基化翻译后修饰状态和定位改变,探讨clusterin在食管鳞癌发生过程中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对23例食管鳞癌组织及其配对正常食管上皮标本,采用蛋白去糖基化和免疫印迹方法分析不同clusterin蛋白异构体的糖基化修饰状态;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分析食管鳞癌组织clusterin异构体定位改变。结果:通常成熟型clusterin在还原状态下相对分子质量为40 000,是一种糖基化的蛋白质,定位于正常食管上皮基底膜下食管黏膜层的疏松结缔组织中并经食管腺分泌到食管黏膜表面和血浆中。23例食管鳞癌组织中clusterin蛋白糖基化修饰均异常,未成熟的clusterin前体和核型clusterin聚集在癌细胞内,而糖化的成熟型clusterin在食管黏膜基质层减少并消失。结论:食管鳞癌中clusterin蛋白的去糖基化修饰及其定位改变可能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鳞状细胞 CLUSTERIN 糖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工作量测量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39
15
作者 霍焱 尚少梅 《护理学杂志》 2007年第4期72-74,共3页
对影响护理工作量测量的护士因素、患者因素及环境等诸多因素进行综述。提出管理工作者需根据目前护理人力资源现状和配置标准进行分析、论证,明确界定护理工作的性质和内容,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护理工作量测量工具,以合理分配护理人力资... 对影响护理工作量测量的护士因素、患者因素及环境等诸多因素进行综述。提出管理工作者需根据目前护理人力资源现状和配置标准进行分析、论证,明确界定护理工作的性质和内容,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护理工作量测量工具,以合理分配护理人力资源,使有限的护理资源满足广大患者的需要,从而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工作量 测量 影响因素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康复及护理 被引量:3
16
作者 霍焱 张永文 张莉琴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4年第6期44-46,共3页
关键词 脑卒中 康复 护理 康复体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敲入小鼠甲亢性低钾型周期性麻痹模型的评价 被引量:3
17
作者 智红叶 徐宏燕 +5 位作者 陈瑛瑛 陈亚宁 周丽君 战大伟 颜克松 姚合斌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69-374,共6页
目的用基因敲入Ca V1.1-R528H小鼠建立甲亢性低钾型周期性麻痹模型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8周龄基因敲入Ca V1.1-R528H雄性小鼠及8周龄野生型C57BL/6J雄性小鼠各36只,采用三因素两水平2×2×2析因设计方法按体重随机原则(三因素... 目的用基因敲入Ca V1.1-R528H小鼠建立甲亢性低钾型周期性麻痹模型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8周龄基因敲入Ca V1.1-R528H雄性小鼠及8周龄野生型C57BL/6J雄性小鼠各36只,采用三因素两水平2×2×2析因设计方法按体重随机原则(三因素分别为突变、甲状腺素及胰岛素因素,两水平为有或无)分为8组。其中有甲状腺素处理组的小鼠制备高甲状腺素毒症,按350μg/kg体重连续腹腔注射左旋甲状腺素钠12 d,末次给药后有胰岛素处理组按0.8 U/kg体重给予腹腔注射短效胰岛素,分别检测并记录各组小鼠注射前(0 min)及注射后(30、60 min)的血钾。结果 (1)制备高甲状腺素毒症的小鼠出现烦躁不安、易激怒及毛色枯燥现象,相比对照组,饮食及饮水量明显增多,而体重增加缓慢。甲状腺功能检测显示T3、T4明显高于相应对照组,TSH明显低于相应对照组,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2)单独给予甲状腺素或胰岛素处理,突变组与野生组血钾同时间点比较并没有统计学差异,而在高甲状腺素毒症下给予胰岛素处理后,突变组与野生组同时间点(30、60 min)比较突变组血钾显著低于野生组(P<0.05)。(3)主效应及交互作用:单独突变因素或甲状腺素因素对血钾并没有作用,仅有胰岛素对降低血钾有作用(P<0.05);甲状腺素因素和突变因素之间以及胰岛素因素和突变因素之间均有交互作用(P<0.05);甲状腺素因素和胰岛素因素之间没有交互作用。结论 (1)高甲状腺素毒症制备成功。(2)利用基因敲入Ca V1.1-R528H小鼠成功的建立了甲亢性低钾型周期性麻痹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亢性低钾型周期性麻痹 基因敲入 CA V1.1-R528H小鼠 高甲状腺素毒症 胰岛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