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脏发育的信号调控与先天性心脏病的关系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力 汤楚中 朱智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952-956,共5页
心脏发育起源于原肠胚阶段位于前侧板中胚层的生心区,生心区祖细胞在特异细胞因子、诱导信号及核心转录因子构成的调控网络作用下分化为心肌前体细胞,心脏发育过程中的基因变异或发育环境变化可影响调控网络中的多个环节,最后导致先天... 心脏发育起源于原肠胚阶段位于前侧板中胚层的生心区,生心区祖细胞在特异细胞因子、诱导信号及核心转录因子构成的调控网络作用下分化为心肌前体细胞,心脏发育过程中的基因变异或发育环境变化可影响调控网络中的多个环节,最后导致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因此,研究心脏发育过程中的信号调控机制对于探讨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及临床意义。目前研究证实Nkx2.5、GATA4、Tbx5、Isl-1等众多早期转录因子均参与了心脏发育的基因调控网络,但网络中大部分信号通路的研究尚不深入。本文就目前研究较多的心肌前体细胞、Nkx2.5、GATA4、Tbx5、Isl-1等转录因子以及Apelin/APJ信号通路的近期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 胚胎发育 先天性心脏病 信号转导 转录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诊断性治疗先天性心脏病伴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护理 被引量:1
2
作者 蔡伟萍 贝亚军 +3 位作者 李寒 刘青 李松 王凤荣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年第12期929-930,共2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伴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诊断性治疗期间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对32例先天性心脏病伴重度肺动脉高压患儿应用肺血管扩张药物行诊断性治疗,通过定时观察用药前后患儿四肢末梢血氧饱和度的变化以确定手术时机。结果 32例患...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伴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诊断性治疗期间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对32例先天性心脏病伴重度肺动脉高压患儿应用肺血管扩张药物行诊断性治疗,通过定时观察用药前后患儿四肢末梢血氧饱和度的变化以确定手术时机。结果 32例患儿中有26例经用药后,四肢末梢血氧饱和度由治疗前的86%~92%提高至95%以上,达到手术指征。其中25例围术期恢复顺利,1例因术后出现肺动脉高压危象死亡。结论通过联合应用肺血管扩张药物,可以为先天性心脏病伴重度肺动脉高压患儿的手术治疗带来转机。护理的重点在于观察用药后患儿四肢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和药物不良反应,同时加强治疗期间患儿家属的心理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重度肺动脉高压 诊断性治疗 观察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新进展
3
作者 童珊珊 张宁坤 陈宇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07-310,共4页
目前心脏移植是终末期缺血性心脏病(IHD)患者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但由于供体来源短缺、免疫排斥和费用昂贵等限制,无法广泛应用于临床。随着干细胞研究的深入,人们看到了新的曙光。干细胞治疗,尤其是间充质干细胞(MSC)的替代治疗成为终... 目前心脏移植是终末期缺血性心脏病(IHD)患者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但由于供体来源短缺、免疫排斥和费用昂贵等限制,无法广泛应用于临床。随着干细胞研究的深入,人们看到了新的曙光。干细胞治疗,尤其是间充质干细胞(MSC)的替代治疗成为终末期IHD患者的另一有效治疗选择。MSC是来源于发育早期中胚层内的具有自我更新、高度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多能干细胞,广泛存在于骨髓、脐带、脂肪等组织中,能够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和化学因子,具有组织再生、免疫调节等功能,因此,MSC在再生医学中具有重要的科研和临床实用价值。现就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在IHD治疗应用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干细胞移植 缺血性心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性支持通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睡眠呼吸障碍患者长期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16
4
作者 费宇行 张蓉 +4 位作者 李晶 裘毅钢 章榕 陈笑培 徐世侠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31-1036,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适应性支持通气(ASV)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睡眠呼吸障碍疾病(SDB)患者心功能的长期疗效。方法检索1970年1月-2015年12月在PubMed、Cochrane、EMBASE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期刊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公... 目的系统评价适应性支持通气(ASV)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睡眠呼吸障碍疾病(SDB)患者心功能的长期疗效。方法检索1970年1月-2015年12月在PubMed、Cochrane、EMBASE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期刊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公开发表的临床对照研究。纳入标准为左心室射血分数≤55%、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1s次/h、随访周期超过4周。经两名作者独立交叉进行数据提取,以改良Jadad量表进行质量评估,应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3项研究,共计503例,442例完成4周治疗,其中233例使用ASV治疗,216例为对照(其中7例为交叉对照)。与对照组比较,ASV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增加[加权均数差(WMD)=3.72,95%CI:1.80—5.64,P〈0.011,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明显降低(WMD=-18.63,95%CI:-26.19--11.08,P〈0.01),6分钟步行距离明显增加(WMD=28.72,95%CI:2.26-55.18,P=0.03),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降低(WMD=-744.03,95%CI:-1262.45--225.62,P〈0.05)。结论4N以上ASV可以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SDB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增加6分钟步行距离,降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降低血浆N段脑钠肽前体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左心室射血分数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适应性通气 连续气道正压通气 呼吸暂停 低通气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通胶源间充质干细胞经冠状动脉移植治疗慢性缺血性心肌病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张宁坤 陈宇 +5 位作者 王志国 李俊风 王丽华 朱智明 王力 高连如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885-891,共7页
目的探讨华通胶源间充质干细胞(WJMSCs)经冠状动脉移植治疗猪慢性缺血性心肌病(CIMP)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巴马小型猪29头,其中25头行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球囊闭塞制作心肌梗死后CIMP模型,以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室射血分数(LVEF)≤45%为CIM... 目的探讨华通胶源间充质干细胞(WJMSCs)经冠状动脉移植治疗猪慢性缺血性心肌病(CIMP)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巴马小型猪29头,其中25头行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球囊闭塞制作心肌梗死后CIMP模型,以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室射血分数(LVEF)≤45%为CIMP成功标准,其余4头为假手术(Sham)组。造模成功17头,3头未成功,5头死亡,研究初始6头CIMP模型猪(3头成功造模+3头造模未成功)先行WJMSCs经冠状动脉移植剂量选择安全性实验,依次以6×106、1×107、2×107剂量经冠状动脉移植,每剂量组小型猪2头,造模成功与未成功者各1头,以TIMI 3级为安全剂量。余14头CIMP模型猪被随机分为WJMSCs移植组和对照组(n=7),分别经冠状动脉移植WJMSCs(2×107),或注入生理盐水。在WJMSCs移植8周后,对两组模型猪进行超声心动图、病理组织学、免疫荧光学检测。结果 CIMP小型猪在WJMSCs移植8周后,LVEF较移植前增高11.6%(P<0.01),左室收缩末容积减少4.1ml(P<0.05),而对照组心室功能进一步恶化(LVEF从42.8%下降为35.9%,P<0.01),左室进一步扩张(左室舒张末容积从42.8±1.2ml进展为46.7±1.3ml,P<0.05)。病理组织学检查显示WJMSCs移植组梗死区心室壁厚度明显增厚,梗死边缘区血管密度明显增加。免疫荧光检测可见带有Myc标志的WJMSCs在梗死心肌内存活,且与心肌肌钙蛋白T、α-actin和Connexin-43共表达。结论经冠状动脉移植WJMSCs治疗猪慢性CIMP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通氏胶 间质干细胞移植 冠状血管 心肌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9
6
作者 曹毅 唐海红 +3 位作者 何疆春 殷忠 马健 杨晔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8期834-836,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与脑卒中相关关系和临床特点。方法筛查1658例年龄≥60岁海军离退休干部,非OSAS 1127例,OSAS 531例,其中轻度OSAS 212例,中度OSAS 239例,重度OSAS 80例... 目的探讨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与脑卒中相关关系和临床特点。方法筛查1658例年龄≥60岁海军离退休干部,非OSAS 1127例,OSAS 531例,其中轻度OSAS 212例,中度OSAS 239例,重度OSAS 80例。非脑卒中1286例,脑卒中372例。收集多导睡眠呼吸监测结果,分析其临床资料和常规生化结果。结果轻度OSAS、中度OSAS、重度OSAS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减氧饱和度指数、平均血氧饱和度及最低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显著(P〈0.05)。非OSAS受试者合并脑卒中149例(13.2%),OSAS患者合并脑卒中223例(42.0%)。其中轻度OSAS患者合并脑卒中64例(30.2%),中度OSAS患者合并脑卒中104例(43.5%),重度OSAS患者合并脑卒中55例(68.8%)。OSAS患者脑卒中发生率明显高于非OSAS受试者(P〈0.01)。脑卒中患者高血压、糖尿病、AHI、中度OSAS、重度OSAS比例明显高于非脑卒中患者,非OSAS、轻度OSAS比例明显低于非脑卒中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校正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后,AHI≥20次/h为脑卒中发病的危险因素(OR=3.106,95%CI:1.583~12.571,P=0.001)。结论 60岁以上老年人OSAS发生率较高,且脑卒中发生率在OSAS患者中明显增加,随着OSAS的严重程度呈递增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卒中 高血压 糖尿病 多道睡眠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后重度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Apelin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7
作者 曹毅 陈宇 +2 位作者 张宁坤 王志国 杨晔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57-760,共4页
目的研究骨髓单个核细胞(BMMC)移植治疗前后缺血性心力衰竭(IHF)患者血浆Apelin水平及心功能的变化。方法纳入40例IHF患者,分为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BMMC)移植组(n=20)及常规治疗组(n=20),分别行BMMC移植及内科常规治疗,另选择20例心功... 目的研究骨髓单个核细胞(BMMC)移植治疗前后缺血性心力衰竭(IHF)患者血浆Apelin水平及心功能的变化。方法纳入40例IHF患者,分为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BMMC)移植组(n=20)及常规治疗组(n=20),分别行BMMC移植及内科常规治疗,另选择20例心功能正常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浆Apelin、脑钠肽(BNP)基线水平及两组IHF患者经治疗后的血浆Apelin、BNP水平。两组IHF患者治疗前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治疗前,与健康对照组比较,BMMC移植组和常规治疗组患者血浆Apelin基线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血浆BNP基线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而两组IHF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MMC移植组移植后患者NYHA分级降低,24h尿量增多,常规治疗组无明显变化。BMMC移植组治疗后7d,患者血浆Apelin水平较基线水平明显升高(P<0.05),21d则显著升高(P<0.01);常规治疗组患者血浆Apelin水平治疗前,治疗后72、1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d时BMMC移植组患者血浆Apelin水平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21d这种差异则更加显著(P<0.01)。BMMC移植组治疗后7d,患者血BNP水平与移植前比较明显下降(P<0.05),21d时仍明显降低(P<0.05),而常规治疗组患者血浆BNP水平治疗前、治疗后7d和治疗后21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d和21d时BMMC移植组患者血浆BNP水平均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经BMMC移植治疗后重度IHF患者心功能明显改善,Apelin升高可能是这种改善的重要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疾病 心力衰竭 干细胞移植 APEL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间歇性低氧对大鼠血压及心血管内皮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殷忠 许如意 +3 位作者 李田昌 陈宇 张彤 杨晔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189-1191,共3页
目的建立间歇性低氧(CIH)大鼠模型,验证CIH对大鼠血压及心血管内皮系统的影响。方法选择雄性Wistar大鼠90只,随机分为4组:CIH组、低氧舱空气对照组(CIA组)和动物房内空白对照组(CON组),每组30只。采用往复循环式小动物低氧舱制作CIH大... 目的建立间歇性低氧(CIH)大鼠模型,验证CIH对大鼠血压及心血管内皮系统的影响。方法选择雄性Wistar大鼠90只,随机分为4组:CIH组、低氧舱空气对照组(CIA组)和动物房内空白对照组(CON组),每组30只。采用往复循环式小动物低氧舱制作CIH大鼠模型;采用Softron智能无创血压计测量鼠尾血压,检测各组大鼠基线、7、14、21、28d时一氧化氮、内皮素1水平及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结果与基线比较,随着时间延长,3组大鼠收缩压升高,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IA组和CON组比较,CIH组大鼠14、21、28d时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皮素1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CIA组与CON组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内皮素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IH可导致大鼠持续性血压升高。CIH可引起一氧化氮合酶活性降低、一氧化氮合成释放减少,内皮素1表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血压 内皮 血管 内皮缩血管肽1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elin-13对5-Aza诱导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徐小红 王力 +3 位作者 张宁坤 郑楠 高连如 朱智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796-800,共5页
目的探讨apelin-13蛋白在体外对5-氮胞苷(5-Aza)诱导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向心肌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组织块贴壁法培养hUC-MSCs,胰酶消化传代;取P2代细胞置于不同分化条件的培养液中分化培养14d,实验分为A、B、C、D组(apel... 目的探讨apelin-13蛋白在体外对5-氮胞苷(5-Aza)诱导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向心肌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组织块贴壁法培养hUC-MSCs,胰酶消化传代;取P2代细胞置于不同分化条件的培养液中分化培养14d,实验分为A、B、C、D组(apelin-13浓度分别为0、1×10-6、2×10-6和10×10-6mol/L),各组培养基中5-Aza浓度均为10×10-6mol/L。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hUC-MSCs表面免疫标记,MTT法检测细胞在570nm处的吸光度(A)值,RTPCR检测肌钙蛋白T(cTnT)、GATA-4 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心肌细胞表面标志物cTnT的表达。结果流式细胞仪鉴定结果表明,hUC-MSCs表达CD44、CD90、CD105、CD73、经典人类白细胞抗原Ⅰ类抗原(HLAABC),不表达CD34、CD45、经典人类白细胞抗原Ⅱ类抗原(HLA-DR)。MTT检测显示,0、10×10-6mol/L apelin-13处理的hUC-MSCs在570nm处的A值分别为0.841±0.290、0.875±0.3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D组cTnT mRNA表达水平分别是A组的2.09±1.35、5.24±1.30、1.17±0.63倍,B、C、D组GATA-4 mRNA表达水平分别是A组的2.68±1.18、4.82±0.14、2.14±0.27倍;C组与B、D组比较,cTnT、GATA-4 mRNA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诱导14d后C组细胞cTnT蛋白表达呈阳性。结论 10×10-6mol/L apelin-13对hUC-MSCs无毒性作用,一定浓度的apelin-13蛋白可增强5-Aza诱导hUC-MSCs向心肌细胞分化的效率,浓度为2×10-6mol/L时增强作用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 间质干细胞 心肌 细胞分化 APELIN-13 5-氮胞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间隔缺损合并心房颤动患者介入封堵术后随访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杨延坤 郑宏 +10 位作者 徐争鸣 孙鑫 蒋世良 徐仲英 赵世华 张戈军 胡海波 金敬琳 吕建华 兰天 杨帆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85-387,共3页
目的探讨房间隔缺损(ASD)合并心房颤动(AF)患者介入封堵术后AF的预后与管理。方法2010年7月—2013年5月收治ASD合并AF患者24例,行介入封堵治疗。术前及术后1 d行心电图、胸部X线片、超声心动图检查,所有患者均针对AF情况进行电话随访或... 目的探讨房间隔缺损(ASD)合并心房颤动(AF)患者介入封堵术后AF的预后与管理。方法2010年7月—2013年5月收治ASD合并AF患者24例,行介入封堵治疗。术前及术后1 d行心电图、胸部X线片、超声心动图检查,所有患者均针对AF情况进行电话随访或来院随访。结果 24例患者均封堵成功,所有AF心律均未转为窦性心律,1例患者AF转为心房扑动,1例术前行AF导管消融术患者术后AF复发。1例术后服用华法林期间发生胃出血,自行停药3 d后发生脑梗死死亡。24例患者中有5例(20.8%)未口服任何抗凝药物,7例(29.2%)口服阿司匹林,仅11例(45.8%)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结论ASD合并AF患者封堵术后AF自行转复率低,对术后抗凝情况要进行严格规范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 心房颤动 介入封堵 华法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骨细胞体外培养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1
作者 孙中洋 李东韬 +1 位作者 赵学武 张舒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33-736,748,共5页
多种细胞参与骨的形成、重建和修复过程,其中成骨细胞的作用尤为重要,它不仅调节骨的矿化,还间接调节骨吸收功能,它的数量和功能变化直接影响多种骨骼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作为骨组织中最重要的力学感受细胞和成骨效应细胞,它的功... 多种细胞参与骨的形成、重建和修复过程,其中成骨细胞的作用尤为重要,它不仅调节骨的矿化,还间接调节骨吸收功能,它的数量和功能变化直接影响多种骨骼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作为骨组织中最重要的力学感受细胞和成骨效应细胞,它的功能及调节机制已成为骨生物学研究的重中之重。目前用于研究成骨细胞生物学特性的细胞模型种类繁多,而每种模型都有其自身特点,在选择实验对象时需要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综合评估。本文将针对成骨细胞不同种属来源的原代细胞和细胞系作一简要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细胞模型 原代细胞 细胞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诱导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相关通路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晶 张蓉 +1 位作者 赵力 费宇行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64-466,共3页
目的观察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对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HASMCs)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将HASMCs细胞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分别加入0(对照组)、10、50、100ng/ml MCP-1干预48h,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 目的观察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对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HASMCs)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将HASMCs细胞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分别加入0(对照组)、10、50、100ng/ml MCP-1干预48h,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HASMCs细胞MMP-9、NF-κB p65的蛋白表达;另一部分先加入100ng/ml MCP-1,再分别加入0(对照组)、10、50、100μmol/L的NF-κB特异性抑制剂吡咯醛二硫氨基甲酸(PDTC),培养48h,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HASMCs细胞MMP-9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MCP-1以剂量依赖方式刺激HASMCs细胞内MMP-9蛋白和NF-κB p65蛋白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加入10、50、100ng/ml MCP-1可使MMP-9蛋白的表达分别增加70.0%、118.3%和125.0%,使NF-κB p65蛋白的表达分别增加32.0%、52.0%和89.0%(P<0.01)。加入PDTC后,与对照组比较,10、50、100μmol/L的PDTC分别使MMP-9蛋白的表达降低了22.1%、28.9%和36.7%,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MCP-1可诱导HASMCs表达MMP-9。NF-κB通路是MCP-1刺激MMP-9表达的调控通路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化因子CCL2 基质金属蛋白酶9 NF-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封堵器介入治疗多孔性房间隔缺损 被引量:5
13
作者 孙鑫 杨延坤 +9 位作者 郑宏 徐争鸣 徐仲英 蒋世良 赵世华 张戈军 吴文辉 兰天 凌坚 金敬琳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3年第7期401-404,共4页
目的对双封堵器介入治疗多孔性房间隔缺损(ASD)的可行性与有效性进行临床评估。方法对17例多孔性ASD(12例为2孔,5例为3孔)患者在X线透视和超声心动图监测下植入Amplatzer封堵器,同时闭合2~3个缺损。术后复查ECG、X线平片及TTE以评价其... 目的对双封堵器介入治疗多孔性房间隔缺损(ASD)的可行性与有效性进行临床评估。方法对17例多孔性ASD(12例为2孔,5例为3孔)患者在X线透视和超声心动图监测下植入Amplatzer封堵器,同时闭合2~3个缺损。术后复查ECG、X线平片及TTE以评价其疗效。结果 17例术中超声测量ASD大、中和小缺损直径分别为(13.94±3.21)mm、(9.65±2.64)mm及(4.80±1.92)mm。16例获得成功(16/17,94.12%),1例因第2个ASD不适于封堵而放弃,改行外科手术后痊愈出院。16例植入封堵器32枚,共闭合缺损37个,所植入大、小封堵器直径分别为(20.75±4.07)mm和(16.94±3.75)mm,较术中超声所测大孔及中孔ASD径分别增大(7.06±2.65)mm、(7.44±3.25)mm。术后3例残余微或少量分流(2例为3孔ASD),分别于术后第2、3天及3个月复查时消失。1例发生股动静脉瘘,1个月后消失。随访X线胸片测心胸比及超声测右心室前后径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均<0.01)。结论采用双封堵器介入治疗多孔性ASD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 封堵器 介入治疗 临床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心血管疾病 被引量:5
14
作者 殷忠 杨晔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43-1145,共3页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live slcep apnea syndrome,OSAS)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睡眠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上呼吸道狭窄或阻塞,导致呼吸减弱或停止,继而患者因缺氧而憋醒,睡眠被中断。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心血管疾病 高血压 心肌缺血 心力衰竭 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诺贝特对衰老大鼠肝脏组织酰基辅酶A合成酶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兆君 李田昌 +3 位作者 杨晔 李贤峰 黄火高 裘毅钢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98-700,共3页
目的观察非诺贝特对衰老大鼠肝脏组织酰基辅酶A(CoA)合成酶的影响,探讨衰老后出现脂质代谢异常的可能机制及非诺贝特对脂质代谢的调节作用。方法雄性SD年轻大鼠(4~6周龄)和老年大鼠(24个月龄)各1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喂养2周)和实验... 目的观察非诺贝特对衰老大鼠肝脏组织酰基辅酶A(CoA)合成酶的影响,探讨衰老后出现脂质代谢异常的可能机制及非诺贝特对脂质代谢的调节作用。方法雄性SD年轻大鼠(4~6周龄)和老年大鼠(24个月龄)各1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喂养2周)和实验组(非诺贝特喂养2周),测定大鼠血清三酰甘油和总胆固醇水平,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大鼠肝脏组织酰基CoA合成酶水平。结果与年轻对照组比较,老年对照组三酰甘油和总胆固醇水平升高,老年大鼠肝脏组织酰基CoA合成酶水平表达降低。实验组与老年对照组比较三酰甘油和总胆固醇水平均下降;肝脏组织酰基CoA合成酶水平均升高。结论老年大鼠肝脏组织酰基CoA合成酶水平表达减少可能与老年脂质代谢异常有关;非诺贝特对老年脂质代谢异常有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诺贝特 酰基辅酶A合成酶 脂质代谢 三酰甘油 总胆固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铬细胞瘤致急性心肌梗死1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田海涛 郑迪 李田昌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845-846,共2页
1病例资料 患者男,57岁,因"间断头晕、心悸3年余,加重伴胸痛2d"入院。患者自3年前起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心悸,无头痛,持续时间5~10s,平均每月发作1~2次,未予诊治。入院前2d患者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胸痛、胸闷,伴心慌、憋气、大汗... 1病例资料 患者男,57岁,因"间断头晕、心悸3年余,加重伴胸痛2d"入院。患者自3年前起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心悸,无头痛,持续时间5~10s,平均每月发作1~2次,未予诊治。入院前2d患者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胸痛、胸闷,伴心慌、憋气、大汗,意识丧失,持续时间不详,随后患者意识恢复,自诉仍有胸痛、胸闷、烦躁,持续不缓解。既往史:“高血压”病史2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铬细胞瘤 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贫血对置入支架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博阳 刘鹏飞 +16 位作者 王楠楠 王宇彬 刘如晨 谢秀峰 袁海凤 唐海红 王峰 陈韵岱 宋康兴 唐熠达 郭成军 李运田 马志敏 王显 黄党生 王守力 李田昌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1573-1581,共9页
目的探讨贫血对置入支架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合并心房颤动(AF)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通过检索电子病历库,选取2010-01-01至2015-01-31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中国人民... 目的探讨贫血对置入支架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合并心房颤动(AF)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通过检索电子病历库,选取2010-01-01至2015-01-31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等北京市12家医院置入支架的ACS合并AF患者3 156例进行多中心的回顾性研究,根据血红蛋白分为贫血组(n=865)和非贫血组(n=2 291)。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基本信息、既往史、实验室检查、心功能超声检查;根据统一的评分标准分别进行GRACE评分、CRUSADE评分、HAS-BLED评分、CHADS2评分、CHA2DS2-VASc评分;随访截止至2016-03-20,记录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s)和出血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年龄、住院天数、身高、体质量、体质指数(BMI)、舒张压、白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血肌酐(SCr)、血尿素(BUN)、血尿酸(SUA)、血清蛋白(ALB)、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凝血酶原活动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率、收缩压、红细胞计数、空腹血糖(FPG)、血钾、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卒中史、既往血管病史、心功能不全发生率、肾功能不全发生率、便隐血阳性率、起搏器植入史、Killip分级、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ACS类型、AF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既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史、冠心病史、冠心病家族史、肝功能不全发生率、高尿酸血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GRACE评分、CRUSADE评分、HAS-BLED评分、CHADS2评分、CHA2DS2-VASc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ACCEs发生率、全因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率、非致死性卒中发生率、靶血管重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大出血率、小出血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大、小总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ACCEs、全因死亡事件的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非致死性心肌梗死事件、非致死性卒中事件、靶血管重建事件、出血事件的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FPG、ALB、LVEF、既往PCI史、卒中史、便隐血阳性、NYHA分级是MACCEs发生的风险因素(P<0.05)。结论贫血的ACS合并AF患者有更高的MACCEs发生率和全因死亡率。贫血可作为置入支架的ACS合并AF患者MACCEs风险的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心房颤动 贫血 支架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构建及其在小鼠脾脏内的定位 被引量:1
18
作者 秦力维 张宁坤 +6 位作者 路平 彭秀军 王桂琴 高原 曹利群 崔蓓 郭建巍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2-35,83,共6页
目的构建含小分子肽P1-GFP融合基因慢病毒载体,用携带P1-GFP融合基因的慢病毒感染MSC,使MSC具有靶向性,将靶向MSC注入小鼠体内后观察MSC在小鼠脾脏的定位及与淋巴细胞的关系。方法用组织片贴壁法培养健康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用基因工程... 目的构建含小分子肽P1-GFP融合基因慢病毒载体,用携带P1-GFP融合基因的慢病毒感染MSC,使MSC具有靶向性,将靶向MSC注入小鼠体内后观察MSC在小鼠脾脏的定位及与淋巴细胞的关系。方法用组织片贴壁法培养健康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含小分子肽P1-GFP融合基因慢病毒载体并感染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通过尾静脉将转入P1-GFP融合基因的MSC注入小鼠体内,18 h后免疫组化染色观察GFP在小鼠脾脏的定位。结果培养的健康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生长良好,MSC感染含P1-GFP融合基因的慢病毒18 h后MSC开始出现绿色荧光,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荧光强度逐渐增强,72 h达高峰。靶向MSC表达髓系干细胞的表面标记CD105(90.0%)/CD44(98%),CD73(85.0%)/CD90(98.5%)。将靶向MSC经尾静脉注入小鼠体内,18 h后小鼠脾脏出现大量GFP阳性细胞,并与脾脏淋巴细胞密切接触。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含P1-GFP融合基因的靶向MSC,靶向MSC成功定向脾脏,并与脾脏淋巴细胞密切接触,可用于后续的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向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慢病毒 脾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房颤动患者发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时抗栓治疗策略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峰 李田昌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7年第7期769-771,共3页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在我国患病率约为0.77%。心房颤动患者由于心房内栓子脱落发生体循环栓塞和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远大于正常人群,口服华法林等抗凝药物可以有效降低血栓栓塞和脑卒中的风险。
关键词 心房颤动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华法林 阿司匹林 血栓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体心肌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0
作者 郑楠 张宁坤 高连如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34-337,共4页
传统观点认为心脏是一个终末分化器官,然而随着成体心肌干细胞(CSCs)的发现,这种观点已受到广泛质疑。由于CSCs具有高度的自我更新能力和特异性心肌分化潜能,目前被认为是最有希望应用于缺血性心脏病及其他终末期心脏病替代治疗的干细... 传统观点认为心脏是一个终末分化器官,然而随着成体心肌干细胞(CSCs)的发现,这种观点已受到广泛质疑。由于CSCs具有高度的自我更新能力和特异性心肌分化潜能,目前被认为是最有希望应用于缺血性心脏病及其他终末期心脏病替代治疗的干细胞类型。本文综述了目前关于人源CSCs、心外膜源细胞(EPDC)的研究概况,及其应用于心脏再生领域的治疗策略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 干细胞 心包 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