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内长卵圆形肿块的影像-病理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张燕群 李美玲 林井副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965-966,共2页
关键词 肺肿块 X线 CT 病理 肺结核瘤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燕群 胡向红 +3 位作者 田树平 郭勇 孟昭明 王庆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7期801-802,共2页
目的 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的肺部影像学表现。方法 复习 2 0例SARS病人X线胸片及其中 2例CT的影像特点。结果 影像显示肺实质磨玻璃片状影 19例 (95 % ) ,网格状影 1例 (5 % ) ,普通胸片正常 2例于CT检查发现片状影。结论... 目的 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的肺部影像学表现。方法 复习 2 0例SARS病人X线胸片及其中 2例CT的影像特点。结果 影像显示肺实质磨玻璃片状影 19例 (95 % ) ,网格状影 1例 (5 % ) ,普通胸片正常 2例于CT检查发现片状影。结论 普通X线片可作为SARS首诊影像检查手段 ,CT是早期诊断SARS最佳的影像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平滑肌肉瘤的影像诊断(附3例报告)
3
作者 黄才保 李美玲 +1 位作者 安维民 郭勇 《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1997年第1期73-74,共2页
大肠平滑肌肉瘤的影像诊断(附3例报告)解放军海军总医院(100037)影像中心黄才保李美玲安维民郭勇消化道平滑肌肉瘤多发生在胃和小肠,发生在大肠者少见;中华消化杂志〔1〕曾综合国内11篇消化道平滑肌肿瘤215例,其中... 大肠平滑肌肉瘤的影像诊断(附3例报告)解放军海军总医院(100037)影像中心黄才保李美玲安维民郭勇消化道平滑肌肉瘤多发生在胃和小肠,发生在大肠者少见;中华消化杂志〔1〕曾综合国内11篇消化道平滑肌肿瘤215例,其中87例为平滑肌肉瘤,而发生在结肠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肿瘤 平滑肌肉瘤 影像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R成像技术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病人临床诊治过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9
4
作者 田树平 张燕群 +6 位作者 叶宏军 胡向红 郭勇 孟昭明 左拥军 王占宇 王建和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7期814-816,共3页
目的 探讨DR成像技术在SARS病人临床诊治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我院 10例SARS病人诊治过程中DR技术的应用方法及其胸部表现。结果 SARS病人胸片表现为两肺纹理明显增重 ,一侧或双侧肺内磨玻璃样改变有或没有实变影并... 目的 探讨DR成像技术在SARS病人临床诊治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我院 10例SARS病人诊治过程中DR技术的应用方法及其胸部表现。结果 SARS病人胸片表现为两肺纹理明显增重 ,一侧或双侧肺内磨玻璃样改变有或没有实变影并存 ,病灶有以双下肺受累明显并向上蔓延的趋势 ,类似火焰上升的态势 ,病变一般发展迅速。在病人摄片及后处理过程中主要应用的DR成像技术有窗宽、窗位调整、反白技术、局部放大等。多项DR成像技术的应用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摄片成功率 ,并能极大程度地保障胸片质量 ,为临床SARS病人诊治提供尽可能多的所需信息 ,同时又可以尽量减少影像科人员与非典病人的接触 ,降低了交叉感染的几率 ,保护医务人员。结论 DR成像技术在SARS病人诊治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数字影像 磨玻璃影 实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估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右心室收缩功能 被引量:9
5
作者 童锴 张瑾 +4 位作者 王晶 周肖 雷霄 徐勇 智光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61-566,共6页
目的:运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eal-time three-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RT.3DE)评估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患者左、右心室收缩功能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0例DCM患者行RT-3DE检查,年龄28-7... 目的:运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eal-time three-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RT.3DE)评估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患者左、右心室收缩功能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0例DCM患者行RT-3DE检查,年龄28-74(39.5+12.4)岁;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西门子SC2000心脏超声诊断仪,应用4Zlc三维超声探头行左、右心室成像,用eSieLVA及RVA定量分析软件监测左、右心室收缩功能参数,包括收缩末期容积(ESV)、舒张末期容积(EDV)、每搏心输出量(SV)、射血分数(EF)以及左心室收缩失同步指数即左心室16节段达到最小收缩容积时间的标准差(SDI),并对正常对照组与DCM组各参数进行比较及相关分析。同时从DCM组中选取30例患者进行心脏核磁检查(CMRI),以验证RT-3DE测量方法的可靠性。结果:RT-3DE结果显示DCM组左、右心室收缩功能参数ESV,EDV和SD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EF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DCM组sv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CM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与SDI呈显著负相关(r=-0.697,P〈0.001),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与LVEF呈正相关(r=0.496,P〈0.01)。30例DCM患者RT-3DE与CMRI检查结果比较,ESV,ED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种测量方法得到的左、右心室EF呈显著正相关(LVEF:r=0.89,P〈0.01;RVEF:r=0.85,P〈0.01)。结论:RT-3DE能通过测量左、右心室收缩功能参数较准确地评价DCM患者心室收缩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扩张型心肌病 心室收缩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病理与MRI表现 被引量:13
6
作者 林井副 李小娟 张永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34-936,共3页
目的 探讨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滑膜炎(PVNS)的MRI表现与病理变化的关系。方法 对21 例膝关节PVNS进行回顾分析,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21例PVNS,20例为弥漫型,1 例为局限型,均可见到数量不等的增生滑膜绒毛结节, 多数在T1WI... 目的 探讨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滑膜炎(PVNS)的MRI表现与病理变化的关系。方法 对21 例膝关节PVNS进行回顾分析,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21例PVNS,20例为弥漫型,1 例为局限型,均可见到数量不等的增生滑膜绒毛结节, 多数在T1WI呈等或低信号,T2WI呈低信号,其中10例患者的部分结节在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2例绒毛结节内可见脂肪组织;16例关节内外脂肪受累;18 例均为程度不同软骨或骨受侵;膝关节均可见不同程度的积液;半月板及交叉韧带受累各1例。结论 滑膜绒毛结节内含铁血黄素沉着导致T1WI等或低信号,T2WI低信号是膝关节PVNS特征性的MRI表现。MR检查对PVNS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滑膜炎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灌注、MR灌注及MR扩散加权成像对肝脏疾病鉴别能力的比较 被引量:9
7
作者 史丽静 李树平 +2 位作者 田建明 陈炜 汪剑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884-888,共5页
目的:比较CT灌注、MR灌注及MR扩散加权成像(DWI)对良恶性病变、肝硬化与正常肝脏的鉴别能力。方法:共50例进行DWI扫描、CT和MR灌注成像。包括:正常肝脏11例;肝硬化16例;肝脏恶性病变13例;肝脏良性病变10例。DWI扫描,计算各例肝脏或病灶... 目的:比较CT灌注、MR灌注及MR扩散加权成像(DWI)对良恶性病变、肝硬化与正常肝脏的鉴别能力。方法:共50例进行DWI扫描、CT和MR灌注成像。包括:正常肝脏11例;肝硬化16例;肝脏恶性病变13例;肝脏良性病变10例。DWI扫描,计算各例肝脏或病灶的ADC值并进行组间比较。CT、MR灌注成像,以脾脏的峰值时间为界,分别计算脾脏峰值前后肝脏和病灶的曲线最大斜率,以脾脏峰值前后两个斜率的比值作为评估指标进行组间对比。记为SSr(ct)=SS前/SS后和SSr(mr)=SS前/SS后。结果:肝脏恶性病变、良性病变、肝硬化和正常肝脏4组的平均ADC值分别为(1.02±0.15)×10-3mm2/s、(2.21±0.74)×10-3mm2/s、(1.33±0.12)×10-3mm2/s、(1.50±0.11)×10-3mm2/s,除肝硬化和正常肝脏之间ADC值无统计学差异外,其余各组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所有P<0.05)。恶性病变ADC值明显低于其他组,良性病变ADC值明显高于其他组。恶性病变组SSr(ct)和SSr(mr)测量结果分别为1.52±0.60和1.79±0.35,良性病变组分别为1.26±0.41和1.19±0.36,正常肝脏组为0.72±0.26和0.66±0.24;肝硬化组为1.38±0.39和1.83±0.59。良恶性病变组之间、良恶性病变组分别与肝硬化组之间以及良性病变组和正常肝脏组之间,组间比较SSr(ct)和SSr(mr)都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肝硬化组,其测定的SSr(ct)和SSr(mr)结果与正常肝脏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良恶性病变组之间、良恶性病变组分别与肝硬化组之间以及良性病变组和正常肝脏组之间,以ADC值互相鉴别较CT和MR灌注测量更有优势。在肝硬化的诊断方面CT、MR灌注较DWI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疾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可视化图像引导枢椎椎弓根螺钉个体化置入 被引量:5
8
作者 王亚明 田增民 +4 位作者 郑奎宏 李志超 王洪伟 孙君昭 卢旺盛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0期769-772,I0002,共5页
目的:探索一种三维可视化图像引导的枢椎椎弓根螺钉置钉方法。方法:选取8具成人颅-颈椎标本,应用改良四柱式定位框架固定于枕颈,使颅-颈-肩形成统一刚体,保持空间位置恒定,行CT薄层扫描获取枢椎三维定位信息,Aero-tech立体定向手术规划... 目的:探索一种三维可视化图像引导的枢椎椎弓根螺钉置钉方法。方法:选取8具成人颅-颈椎标本,应用改良四柱式定位框架固定于枕颈,使颅-颈-肩形成统一刚体,保持空间位置恒定,行CT薄层扫描获取枢椎三维定位信息,Aero-tech立体定向手术规划系统三维建模,以枢椎椎弓根和侧块做"图像容积重建",在重建的骨性"容积块"中调节钉道的轨迹,确保其完全走行在椎弓根"容积块"内,并避开脊髓和椎动脉,形成可视化、个体化的置钉路径,然后在导向弓把持下置入导向钢针,复查CT评价置钉的准确性。结果:共置入16个枢椎椎弓根钢针,15个精确达到预设深度和方向;方向出现偏差者(横突孔突破)1个,失败率为6.25%。结论:目标椎弓根的容积三维重建、置钉路径可视化设计和虚拟演示,操作过程简单、直观而精确。加上导向抓持装置提供的稳定性,可视化图像引导置钉技术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枢椎 椎弓根螺钉 可视化 立体定向 图像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扩散加权成像使用不同b值测量腹部脏器ADC值的比较 被引量:14
9
作者 史丽静 郭勇 +4 位作者 林伟 胡向红 郑奎宏 黄敏华 钱明珠 《放射学实践》 2008年第3期316-319,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b值对MR扩散加权成像(DWI)时腹部实质性器官和肝脏病灶表观扩散系数(ADC)值测量结果的影响。方法:29例研究对象行DWI检查,包括正常对照组17例,恶性病变组12例(肝细胞癌6例,胆管细胞癌2例,转移癌4例)。对每例受试者分别采用... 目的:探讨不同b值对MR扩散加权成像(DWI)时腹部实质性器官和肝脏病灶表观扩散系数(ADC)值测量结果的影响。方法:29例研究对象行DWI检查,包括正常对照组17例,恶性病变组12例(肝细胞癌6例,胆管细胞癌2例,转移癌4例)。对每例受试者分别采用2种扫描方案行DWI扫描,方案A采用b值为0、500和1000s/mm2,方案B采用b值为0、200和400s/mm2。测量并比较两种方案DWI扫描时腹部各器官及肝脏病灶的ADC值。结果:采用A方案时正常肝脏的ADC值为(1.50±0.11)×10-3mm2/s,采用B方案时为(1.13±0.19)×10-3mm2/s,两者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t=6.058,P<0.001)。采用这2种扫描方案其它器官的ADC值测量结果:脾脏分别为(0.94±0.08)×10-3mm2/s和(0.86±0.08)×10-3mm2/s,胰腺分别为(1.43±0.13)×10-3mm2/s和(1.36±0.15)×10-3mm2/s,肾皮质分别为(2.19±0.15)×10-3mm2/s和(2.21±0.19)×10-3mm2/s,肝内恶性病灶分别为(1.11±0.14)×10-3mm2/s和(1.02±0.13)×10-3mm2/s;除肾皮质外,脾脏、胰腺和肝脏病灶的两次ADC值测量结果间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b值差大时的测量结果均明显高于b值差小者。结论:DWI成像时b值的不同会影响ADC值的测量结果,大b值差时的测量结果较小b值差时更准确且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肝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纤维血管瘤术前供血动脉栓塞的临床价值探讨 被引量:24
10
作者 孟昭明 张改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6期551-553,共3页
目的 探讨鼻咽纤维血管瘤术前栓塞的临床价值。方法  2 9例鼻咽纤维血管瘤 ,其中 2 0例行IADSA及栓塞 ,9例直接手术切除 ,供血动脉主要为颈外动脉的颌内和 /或咽升动脉 ,栓塞物为明胶海绵。结果 栓塞后 90 %肿瘤血供完全消失 ,未行... 目的 探讨鼻咽纤维血管瘤术前栓塞的临床价值。方法  2 9例鼻咽纤维血管瘤 ,其中 2 0例行IADSA及栓塞 ,9例直接手术切除 ,供血动脉主要为颈外动脉的颌内和 /或咽升动脉 ,栓塞物为明胶海绵。结果 栓塞后 90 %肿瘤血供完全消失 ,未行栓塞与栓塞后手术平均出血量分别为 115 0ml、80 0ml和 45 0ml、3 0 0ml,二者差异显著 (P <0 .0 5 )。栓塞后 14例瘤体不同程度缩小 ,6例无变化 ,15例瘤周水肿明显 ,栓塞后 48~ 72h手术最为理想。结论 鼻咽纤维血管瘤术前栓塞是临床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栓塞 治疗性 血管造影 鼻咽纤维血管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始神经外胚叶瘤MRI表现(附2例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林井副 郑集义 +4 位作者 邵立新 王克勤 张燕群 田树平 王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911-912,共2页
关键词 神经外胚叶瘤 NMR 成像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良恶性肿瘤的MRI鉴别诊断 被引量:11
12
作者 郭勇 蔡幼铨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2期139-140,143,共3页
关键词 乳腺肿瘤 MRI 恶性肿瘤 灌注成像 检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2例脊髓拴系腰骶角增大的MRI原因探讨 被引量:2
13
作者 孟昭明 田树平 +2 位作者 林井副 史瑞琴 左拥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1年第11期1108-1109,共2页
目的 探讨MRI脊髓拴系腰骶角增大的主要原因。方法 经测量共发现 5 2例脊髓拴系伴腰骶角增大。结合文献复习分析导致腰骶角增大的主要因素。结果 脊髓拴系腰骶椎先天性发育异常及腰骶部皮下脂肪堆积单独或联系因素导致腰骶椎生物力... 目的 探讨MRI脊髓拴系腰骶角增大的主要原因。方法 经测量共发现 5 2例脊髓拴系伴腰骶角增大。结合文献复习分析导致腰骶角增大的主要因素。结果 脊髓拴系腰骶椎先天性发育异常及腰骶部皮下脂肪堆积单独或联系因素导致腰骶椎生物力学异常是脊髓拴系腰骶角增大的根本原因。结论 腰骶角增大为脊髓拴系的MRI表现之一 ,如X线平片表现腰骶角增大并有脊髓拴系的临床表现则这一征象对脊髓拴系的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拴系 腰骶角 磁共振成像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鼓室注射Gd-DTPA后内耳MRI增强强度与造影剂浓度关系体外试验初步探讨 被引量:2
14
作者 华清泉 董昶 +2 位作者 刘阳 林伟 孙建军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44-247,共4页
目的为探讨鼓室注射钆喷酸葡胺(Gd-DTPA)内耳增强显影的造影剂药物代谢动力学,设计体外试验探索造影剂浓度与核磁信号增强强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配制不同浓度Gd-DTPA溶液,行3D-T1 FSE序列扫描后使用核磁工作站读取图像信号强度(SI),并... 目的为探讨鼓室注射钆喷酸葡胺(Gd-DTPA)内耳增强显影的造影剂药物代谢动力学,设计体外试验探索造影剂浓度与核磁信号增强强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配制不同浓度Gd-DTPA溶液,行3D-T1 FSE序列扫描后使用核磁工作站读取图像信号强度(SI),并将其与造影剂浓度行相关性及回归分析。结果 Gd-DT-PA在较低浓度范围内(≤1 mmol/L),SI与造影剂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并得到回归方程:Y=23 388X+8 120.1(决定系数r2=0.96,Y为SI;X为Gd-DTPA浓度,单位mmol/L)。结论应用此体外试验所得的回归方程,将鼓室注射造影剂后内耳扫描获得的增强信号强度转化为造影剂浓度,即可用来研究造影剂内耳药物代谢动力学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钆喷酸葡胺 磁共振成像 药物代谢动力学 鼓室局部给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灰质异位症的MRI诊断(附18例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郑奎宏 辛军 +4 位作者 胡向红 王克勤 胡月 邢凤羽 赵书臣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1999年第4期275-277,共3页
目的:提出脑灰质异位症的MRI诊断分型,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材料和方法:分析18例脑灰质异位症的临床和MRI表现类型。结果:灰质异位症依据形态与位置,主张将其分为四型,本组中Ⅰ型3例,Ⅱ型6例,Ⅲ型5例,Ⅳ型4例。结论:灰质异位症... 目的:提出脑灰质异位症的MRI诊断分型,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材料和方法:分析18例脑灰质异位症的临床和MRI表现类型。结果:灰质异位症依据形态与位置,主张将其分为四型,本组中Ⅰ型3例,Ⅱ型6例,Ⅲ型5例,Ⅳ型4例。结论:灰质异位症的MRI表现具有特征性,将其分型能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有利于作出正确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质异位症 磁共振成像 类型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下颌关节的磁共振成像扫描技术 被引量:7
16
作者 钱明珠 黄敏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z2期156-157,共2页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扫描技术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TMD)中的应用 ,包括特殊的扫描系列 ,扫描角度和图像质量保证。方法 本组 72例病例 (女 5 1例 ,男 2 1例 )应用双颞下颌关节表面线圈 (DULFLEX线圈 )作双颞下颌关节张口位和闭口...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扫描技术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TMD)中的应用 ,包括特殊的扫描系列 ,扫描角度和图像质量保证。方法 本组 72例病例 (女 5 1例 ,男 2 1例 )应用双颞下颌关节表面线圈 (DULFLEX线圈 )作双颞下颌关节张口位和闭口位的斜矢状位质子像 ,斜冠状位T1加权像扫描 ,扫描范围包括双侧颞下颌关节 ,肌肉 ,软组织。结果 从图像质量上 ,66例TMJ的MRI图像 ,因有较好的对比度 ,空间分辩率和较高的信噪比 ,以及较少的移动伪影和几何失真 ,因而能达到优等片 ,占 92 % ;5例因病人配合不理想 ,出现少量的移动伪影 ,被评为良 ,占 7% ;一例因颞下颌关节畸形 ,扫描角度不准而重扫。从诊断结果上 ,3 8例符合TMD的MR影像学诊断 ,3例为颞下颌关节良性肿物 ,1例为外伤所致半脱位 ,2例未见明显病变。另有 2 8例未经磁共振出报告 ,临床反馈消息为TMD。结论 颞下颌关节的磁共振检查 ,通过对扫描系列 ,扫描角度的设计 ,对其他扫描参数和影响图像质量因素的综合处理 ,可以得到符合临床要求的高质量颞下颌关节的磁共振图像 ,为临床TMD的分类和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影像学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顽固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栓塞治疗的临床探讨 被引量:1
17
作者 孟昭明 郭新洪 张改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4期374-375,共2页
目的 探讨儿童顽固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脾栓塞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 超选择插管行部分脾栓塞 ,栓塞面积 70 %~ 80 % ,栓塞材料为医用明胶海绵及PVA颗粒。结果  16例一次栓塞成功 ,半年观察 ,显效 7例、良效 5例、进步 2例、... 目的 探讨儿童顽固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脾栓塞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 超选择插管行部分脾栓塞 ,栓塞面积 70 %~ 80 % ,栓塞材料为医用明胶海绵及PVA颗粒。结果  16例一次栓塞成功 ,半年观察 ,显效 7例、良效 5例、进步 2例、无效 2例 ,总有效率 87.5 %。结论 部分脾栓塞是优于切脾而安全可靠的一种治疗方法 ,可作为顽固性ITP治疗的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ITP 治疗性 脾栓塞 顽固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MRI误诊骶骨软骨肉瘤为炎性病变1例
18
作者 林伟 钱明珠 +1 位作者 张永文 王占宇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2期159-160,共2页
关键词 CT MRI 误诊 骶骨 软骨肉瘤 炎性病变 诊断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灌注、MR灌注成像与MR扩散加权成像对肝脏恶性病变之间的鉴别诊断价值比较 被引量:6
19
作者 史丽静 郭勇 +5 位作者 林伟 张燕群 郑奎洪 黄敏华 钱明珠 王建和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75-178,共4页
目的:探讨并比较CT灌注、MR灌注及MR扩散加权成像(DWI)3种功能成像对肝脏恶性病变之间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3组患者共39例进行了DWI成像、CT灌注和MR灌注成像。肝细胞癌15例,胆管细胞癌11例,转移癌13例(来源于结肠癌6例,胃癌3例,胰腺癌... 目的:探讨并比较CT灌注、MR灌注及MR扩散加权成像(DWI)3种功能成像对肝脏恶性病变之间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3组患者共39例进行了DWI成像、CT灌注和MR灌注成像。肝细胞癌15例,胆管细胞癌11例,转移癌13例(来源于结肠癌6例,胃癌3例,胰腺癌4例)。DWI扫描,计算各例肝脏或病灶的ADC值并进行组间比较。CT灌注、MR灌注成像,以脾脏的峰值时间为界,分别计算脾脏峰值前后肝脏和病灶的曲线最大斜率,以脾脏峰值前后两个斜率的比值作为评估指标进行组间对比。记为[SSr(ct)=SS前/SS后]和[SSr(mr)=SS前/SS后]。结果:肝细胞癌和转移瘤的ADC值[分别为(1.04±0.13)×10-3mm2/s和(1.11±0.19)×10-3mm2/s]都明显低于胆管细胞癌[(1.33±0.27)×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肝细胞癌和转移瘤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424)。肝细胞癌组SSr(ct)和SSr(mr)测量结果分别为2.46±0.34和3.09±0.77,胆管细胞癌SSr(ct)和SSr(mr)平均值分别为1.03±0.21和1.12±0.21,转移癌组SSr(ct)和SSr(mr)平均值分别为0.94±0.29和0.99±0.37,胆管细胞癌组、转移癌组分别与肝细胞癌组之间,SSr(ct)和SSr(mr)都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前两组数值明显小于肝细胞癌组;胆管细胞癌与转移癌两组之间,SSr(ct)和SSr(mr)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肝细胞癌和转移癌分别与胆管细胞癌的鉴别,DWI成像比灌注成像更有优势;而在肝细胞癌和转移癌的鉴别上,CT灌注、MR灌注提供的信息较DWI成像的ADC值比较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胆管肿瘤 磁共振成像 弥散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推法肝脏MRI动态增强扫描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黄敏华 郭勇 +2 位作者 胡向红 安维民 张永文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2期156-157,共2页
关键词 手推法 肝脏MRI动态增强扫描 临床应用 手推注射造影剂方法 高压器法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