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腰椎微创术后深层肌康复护理对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田照民 陈红梅 +2 位作者 丁宇 朱旭 钟毓贤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50-53,58,共5页
目的探讨深层肌康复护理对腰椎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e stenosis,LSS)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在海军总医院... 目的探讨深层肌康复护理对腰椎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e stenosis,LSS)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在海军总医院康复医学科暨疼痛诊疗中心收治的48名LSS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的先后顺序,将PTED术后12h即进行脊柱深层肌康复护理指导的患者设为观察组(24例),将PTED术后进行常规康复护理指导的患者设为对照组(24例)。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对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进行比较。结果术后1个月观察组的疼痛评分及ODI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深层肌康复护理能够减轻PTED术后LSS患者的疼痛,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可为临床康复护理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微创术 腰椎管狭窄症 康复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刀疗法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模型大鼠脊髓及DRG内p38MAPK/CREB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汲广成 乔晋琳 +4 位作者 李金牛 周丽君 郭长青 王健 付本升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7期1528-1529,共2页
目的:观察针刀疗法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模型大鼠脊髓及DRG内p-p38MAPK、p-CREB的影响。方法:将36只SD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针刀组,于造模后对相应组别进行针刀和电针干预。于造模后28 d,处死各组大鼠,取腰段脊髓及DRG,用We... 目的:观察针刀疗法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模型大鼠脊髓及DRG内p-p38MAPK、p-CREB的影响。方法:将36只SD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针刀组,于造模后对相应组别进行针刀和电针干预。于造模后28 d,处死各组大鼠,取腰段脊髓及DRG,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p38MAPK、p-CREB的变化,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针刀组与电针组p-p38MAPK、p-CREB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呈降低趋势。结论:针刀疗法影响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模型大鼠疼痛的机制可能与p38MAPK/CREB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刀疗法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P38MAPK CRE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刀联合射频、臭氧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贾杰海 董妍含 +5 位作者 丁宇 王燮荣 张静 付本升 张建军 乔晋琳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6期1436-1438,1442,共4页
目的:探讨针刀联合射频、臭氧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海军总医院康复医学科将5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针刀+射频+臭氧)25例和对照组(射频+臭氧)25例,分别给予上述疗法进行治... 目的:探讨针刀联合射频、臭氧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海军总医院康复医学科将5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针刀+射频+臭氧)25例和对照组(射频+臭氧)25例,分别给予上述疗法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后1个月、3个月VAS评分,并记录手术并发症,比较分析不同随访时间2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统计分析。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率分别为100.0%、92.0%,治疗后2组VAS评分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射频、臭氧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基础上联合针刀治疗能扩大适应症,临床疗效更满意,无严重并发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针刀 射频 臭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刀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疗效观察与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张建军 丁宇 杨改平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5期389-391,共3页
带状疱疹可引起多种并发症,以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最常见,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累及周围神经导致的一种神经病理性疼痛综合征可持续数月到数年。中老年病人中34%的带状疱疹病人可发生... 带状疱疹可引起多种并发症,以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最常见,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累及周围神经导致的一种神经病理性疼痛综合征可持续数月到数年。中老年病人中34%的带状疱疹病人可发生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其中60岁以上病人中70%可以出现该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病 针刀治疗 神经病理性疼痛 中老年病 NEURALGIA 急性带状疱疹 普瑞巴林 持续性烧灼痛 压痛点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内镜椎间孔内口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18
5
作者 朱腾月 丁宇 +2 位作者 张建军 崔洪鹏 乔晋琳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3期194-199,共6页
目的:采用经皮内镜椎间孔内口入路椎间盘摘除术(percutanous endoscopic medial foraminal discectomy,PE-MF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并探讨应用PE-MFD技术治疗LDH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Ⅰ组32例LDH... 目的:采用经皮内镜椎间孔内口入路椎间盘摘除术(percutanous endoscopic medial foraminal discectomy,PE-MF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并探讨应用PE-MFD技术治疗LDH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Ⅰ组32例LDH患者接受了PE-MFD手术,平均随访10.1±7.6个月。分别于术前、出院前、术后3~6月及末次随访时行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腰椎疾患量表(jap 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Oswestry功能残障指数量表(oswer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进行评价疗效。同时,对照Ⅱ组接受TESSYS手术LDH患者41例,对比分析手术及住院期间观察指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PE-MFD术后及随访时段VAS、JOA及ODI分值均有显著差异(P〈0.01)。根据JOA改善率评价疗效分级,短期随访优16例、良14例、一般2例,治疗满意率达93.75%。两组未发生严重手术并发症,在手术时间、出血量、自我满意度、平均住院日等方面,Ⅰ组明显优于Ⅱ组。结论:PE-MFD治疗LDH安全、有效,具有创伤小、对椎管干扰少、神经根减压充分、易于掌握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内镜 椎间孔内口 微创手术 减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15
6
作者 陈红梅 史美萍 +1 位作者 付本升 丁宇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6年第7期62-64,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spine system,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海军总医院采用TESSYS技术治疗的88例LDH患者的临...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spine system,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海军总医院采用TESSYS技术治疗的88例LDH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及术后感染发生;术后随访6个月显示,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腰腿疼痛程度明显改善或缓解,治疗总有效率达95.45%;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由术前的(8.67±0.81)分降低至(2.14±0.6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35,P<0.05)。结论 TESSYS技术治疗LDH效果良好,护理人员熟练细致的手术配合是保证治疗效果的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与针刺治疗舰艇官兵落枕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
7
作者 钟毓贤 丁宇 +2 位作者 乔晋琳 周维金 马广昊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85-787,共3页
目的探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和针刺治疗舰艇官兵落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0例舰艇官兵落枕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分为PNF组和针刺组(分别接受PNF和针刺治疗),每组25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即刻和治疗后3个月时的疼... 目的探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和针刺治疗舰艇官兵落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0例舰艇官兵落枕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分为PNF组和针刺组(分别接受PNF和针刺治疗),每组25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即刻和治疗后3个月时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治疗后即刻的关节活动度评分和治疗后5个月内的落枕复发率。结果两组各1例患者因其他原因退出研究,共48例完成试验。针刺组和PNF组患者治疗后即刻的VAS评分低于治疗前(1.9±0.5vs 7.6±1.6;2.7±0.7vs 8.0±1.4;P均<0.01),但PNF组患者治疗后即刻的VAS评分高于针刺组(2.7±0.7vs 1.9±0.5,P<0.05);治疗后3个月时两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针刺组患者在治疗后即刻各方向关节活动度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且优于PNF组(P<0.01)。PNF组治疗后5个月内落枕复发率(4.2%,1/24)低于针刺组(25.0%,6/2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NF治疗落枕的即刻效果虽然不及针刺,但其操作简单、可能降低落枕复发率,可以作为治疗落枕的替代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枕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 针刺 舰艇官兵 补充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刀疗法联合臭氧治疗枕大神经卡压综合征临床观察 被引量:5
8
作者 张静 贾杰海 +2 位作者 向东东 王燮荣 乔晋琳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9期1860-1862,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刀疗法联合臭氧治疗枕大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完全随机抽样法将研究病例分实验组38例,实验组采取针刀结合臭氧治疗;对照组34例,采用传统电针治疗。并运用"视觉模拟量表(VAS)"及"颈椎病颈椎功... 目的:观察针刀疗法联合臭氧治疗枕大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完全随机抽样法将研究病例分实验组38例,实验组采取针刀结合臭氧治疗;对照组34例,采用传统电针治疗。并运用"视觉模拟量表(VAS)"及"颈椎病颈椎功能评定表"进行干预前后的疗效观察,并进行比较。结果:针刀组:治愈12例,显效19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4%。对照组:治愈6例,显效12例,有效1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5.3%。经治疗后2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但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7.4%)明显高于对照组(85.3%)(P<0.05)。结论:针刀联合臭氧治疗枕大神经卡压综合征安全有效,症状缓解时间短,临床治愈率优于电针治疗,其治疗方法较简单且并发症少,治疗费用低,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枕大神经卡压综合征 针刀疗法 臭氧 电针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根部扳机点按压法在神经根型颈椎病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付本升 丁宇 +5 位作者 乔晋琳 杜薇 张静 崔洪鹏 钟毓贤 田苏淮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9期2039-2042,共4页
目的:提出针对颈肩上肢疼痛的颈根部扳机点检查来快速鉴别诊断神经根型颈椎病与椎管外疾病的特殊体征检查方法,并探讨其临床阳性率及其检查方法与在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海军总医院疼痛诊疗中心收治的20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 目的:提出针对颈肩上肢疼痛的颈根部扳机点检查来快速鉴别诊断神经根型颈椎病与椎管外疾病的特殊体征检查方法,并探讨其临床阳性率及其检查方法与在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海军总医院疼痛诊疗中心收治的20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查体资料。比较治疗前与治疗后扳机点按压试验检查方法与椎间孔挤压试验、臂丛牵拉试验检查方法的阳性率并与肌电图检查结果相对照。结果:术前3种特殊体征检查阳性率以颈根部扳机点按压试验阳性率最高达96.5%,臂丛牵拉试验阳性率为33.98%,扳机点按压试验并且与肌电图检查结果吻合率较高。结论:颈根部扳机点按压试验临床应用中检出阳性率高,操作简单快速,能更好的反应神经根型颈椎病病情,在门诊工作中可以快速筛查患者,指导后续检查并且在治疗中有关键性的作用,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根部扳机点按压试验 椎管内外病变 体征检查 治疗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体微创”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被引量:4
10
作者 付本升 乔晋琳 +5 位作者 崔洪鹏 张建军 杜薇 刘倩 钟毓贤 丁宇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6期979-981,985,共4页
目的:提出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立体微创"治疗理念,并探讨其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海军总医院疼痛诊疗中心89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应用颈椎前路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椎间盘、椎旁阻滞以及针刀松解椎旁... 目的:提出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立体微创"治疗理念,并探讨其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海军总医院疼痛诊疗中心89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应用颈椎前路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椎间盘、椎旁阻滞以及针刀松解椎旁软组织等"立体微创"治疗患者45例,应用药物保守治疗患者44例。所有患者定期进行随访,分别于3个月、6个月及末次随访进行临床疗效评估,记录视觉模拟评分(VAS)量表,比较不同时段的治疗结果,并计算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平均随访(12.7±5.8)个月,2组随访结果显示术后VAS、SF-36分值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均P<0.05)。立体微创组末次随访治疗优良率达97.8%,明显优于药物治疗组(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立体微创"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肯定,创伤小、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外科手术 微创 针刀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