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塞米松对兔海水淹溺型急性肺损伤肺组织NF-κB活性改变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芮萌 段蕴铀 +3 位作者 王海龙 张新红 王大鹏 胡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94-398,共5页
目的探讨海水淹溺型急性肺损伤时NF-κB活性及TNF-α、IL-1β、IL-10等细胞因子表达量的改变以及地塞米松对其可能的影响。方法42只新西兰兔随机分成对照组(n=18)、模型组(n=12)和地塞米松治疗组(n=12)。模型组经气管插管灌注2ml/kg海... 目的探讨海水淹溺型急性肺损伤时NF-κB活性及TNF-α、IL-1β、IL-10等细胞因子表达量的改变以及地塞米松对其可能的影响。方法42只新西兰兔随机分成对照组(n=18)、模型组(n=12)和地塞米松治疗组(n=12)。模型组经气管插管灌注2ml/kg海水造成海水淹溺型急性肺损伤,地塞米松治疗组在造模同时经颈总动脉插管给予地塞米松1mg/kg。观察各组动物血气分析的动态变化,计算肺湿干质量比(W/D)、肺通透指数(LPI)。以非放射性凝胶迁移实验分析肺组织NF-κB活性,ELISA法检测肺组织TNF-α、IL-1β、IL-10浓度。H-E染色进行病理学检查,并计算肺病理评分(LPS)。结果与对照组比,模型组兔肺大体标本淤血水肿严重,体积明显增大,显微镜下可见炎性细胞浸润等急性肺损伤病理学征象;氧合指数迅速低至300mmHg(1mmHg=0.133kPa)以下,持续时间长达6h;W/D于海水灌注后3h达高峰,肺通透指数及肺病理评分以海水灌注后6h数值最高;肺组织NF-κB活性及TNF-α、IL-1β、IL-10等细胞因子表达量明显增高(P<0.05,P<0.01)。地塞米松治疗组病理学改变比对照组重,但比模型组轻;W/D、肺通透指数及肺病理评分也都比模型组低;氧合指数在海水灌注后6h亦得到明显改善;NF-κB活性及TNF-α、IL-1β、IL-10浓度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P<0.01)。结论地塞米松可抑制海水淹溺型急性肺损伤时肺组织NF-κB活性及TNF-α、IL-1β、IL-10等细胞因子的表达,减轻肺组织的炎症反应和病理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 溺水 NF-ΚB 细胞因子类 急性肺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病易感基因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2
作者 方庭正 段蕴铀 欧敏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64-769,共6页
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s,COPD)是一种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致病的疾病。1997年以来对COPD易感基因及其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研究主要围绕着其发病机制展开。目前认为相关性较大的基因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基... 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s,COPD)是一种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致病的疾病。1997年以来对COPD易感基因及其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研究主要围绕着其发病机制展开。目前认为相关性较大的基因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α1-抗胰蛋白酶基因、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因、谷胱甘肽S转移酶P1基因、微粒体环氧化物水解酶基因和超氧化物歧化酶3基因。而近年来开展的全基因组相关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研究又发现了一些新的基因,包括胆碱能尼古丁受体α3/5基因,铁调控结合蛋白2基因,人音猬因子相互作用蛋白基因和家族序列相似性13A基因等。文中将对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病 易感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全基因组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疮案例讨论机制在压疮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9
3
作者 蔡伟萍 支晨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3年第18期59-61,共3页
目的探讨压疮案例讨论会在压疮管理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护理部制定压疮案例讨论机制,由压疮护理管理小组负责组织,定期选择临床典型病例,至少每季度组织1次全院护理人员进行讨论分析,从中吸取经验教训。结果开展压疮病例讨论后,护... 目的探讨压疮案例讨论会在压疮管理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护理部制定压疮案例讨论机制,由压疮护理管理小组负责组织,定期选择临床典型病例,至少每季度组织1次全院护理人员进行讨论分析,从中吸取经验教训。结果开展压疮病例讨论后,护士压疮理论和技能考核的合格率及优秀率均明显提高,Braden量表使用合格、压疮预防措施正确率及正确使用压疮治疗敷料的比例明显高于开展前,而难免压疮发生率则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此外,管理小组修订完成了压疮护理标准流程并向全院推广,有效规范了临床护理行为。结论定期开展压疮案例讨论,可以为护理人员提供压疮护理经验的交流平台,从而有效促进临床护理人员压疮防护水平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例讨论 压疮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NOS解偶联对减压病大鼠肺动脉内皮功能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林海珊 欧敏 方以群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02-506,共5页
目的探讨不安全减压对大鼠肺动脉内皮功能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减压病(DCS)组(n=30)。将DCS组大鼠置于加压舱内,暴露于600k Pa压缩空气环境下60min,再以100k Pa/min减至常压,制作DCS模型。DC... 目的探讨不安全减压对大鼠肺动脉内皮功能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减压病(DCS)组(n=30)。将DCS组大鼠置于加压舱内,暴露于600k Pa压缩空气环境下60min,再以100k Pa/min减至常压,制作DCS模型。DCS组存活大鼠及对照组大鼠麻醉后剥离肺动脉,检测离体肺动脉内皮依赖的血管舒张能力,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肺动脉组织中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 NOS)表达情况及其解离情况,以及肺动脉组织中各蛋白硝基化水平,行离体肺动脉超氧化物阴离子探针(DHE)染色检测活性氧(ROS)形成情况。结果 DCS组30只大鼠经历不安全减压后死亡10只,存活大鼠肺动脉内皮依赖的血管舒张能力明显下降(P<0.05)。DCS组及对照组e NOS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DCS组e NOS单体/二聚体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DCS组肺动脉组织各蛋白酪氨酸硝基化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DHE染色结果显示,DCS组肺动脉中ROS生成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模拟潜艇逃生过程中不安全减压可导致肺动脉内皮中e NOS二聚体解偶联,解离的e NOS单体不能合成NO,从而影响血管内皮依赖舒张能力;e NOS单体可促进ONOO–合成,导致肺动脉组织中蛋白酪氨酸硝基化水平提高,引起细胞信息调控紊乱,e NOS单体还可引起活性氧离子ROS形成增加,从而介导过氧化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压病 一氧化氮合酶Ⅲ型 超氧阴离子 3-硝基酪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